東漢風雲錄之亂世英雄  第1卷 第十回  東臨碣石有遺回
    袁紹打了敗仗,樹倒猢猻散。冀州治下的不少郡縣都畏懼於曹操的大棒而反叛投靠了曹操。屁股還沒有坐穩的袁紹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想起回到鄴城後這番狼狽不堪的模樣,還得受田豐的冷嘲熱諷,心一煩就將獄中的田別駕賜死。沮授則因為不肯投降而死在了曹操軍中。袁紹逃到將軍蔣義渠的軍營後,手把手地說:「我的腦袋就交給你了。」蔣義渠到是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主營讓給袁紹,請袁紹下命令主持。大家聽說袁紹還活著,被打散的人馬又慢慢回來了一些。袁紹打擊那些背叛自己的郡縣,稍微穩定了局勢。6dFD曹操擊敗了袁紹後,又想趁孫策剛死的機會攻打江東,欺負欺負那個小不點孫權。這時在許昌的張紘勸告:「趁人之危,不是什麼好名聲。一旦不順利則白白地樹敵,不如趁機結交。」曹操其實大戰之後也需要恢復元氣,就順水推舟地表薦孫權為討虜將軍會稽太守,並派張紘回到東吳。袁曹爭霸前,長沙的張羨聽從桓階的勸告支持曹操,和劉表打得不可開交。曹操當然沒有餘力去支援。這時,張羨病死,劉表則趁機平定長沙以及桂陽零陵。從此劉表全據荊州,也成了沃野千里帶甲十萬的諸侯。(注1)

    周瑜的好友魯肅是江北淮南人,這時因為戰亂避禍於江東。看到中原漸漸穩定,就起了回鄉的念頭。周瑜聽說,連忙勸他留下,並把他引薦給孫權。孫權見到魯肅,相當親熱。大宴之後送走了其他賓客,還拉著魯肅接著喝。孫權問魯肅:「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我也想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稱霸諸侯,先生您有什麼好主意?」魯肅微微一笑:「當年漢高祖劉邦想屈膝於義帝都做不到,就是因為有楚霸王項羽。如今曹操甚至勝於當年的項羽,您怎麼能輕易地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以我看,漢室難以復興,曹操不能卒除。將軍您還是應該立足江東,來觀看天下的成敗。如今北方戰亂不斷,應趁此機會攻黃祖破劉表,全部佔有長江天險。然後建立帝號來爭奪天下,這是漢高祖一樣的功業呀(齊桓公晉文公又算老幾?)。」孫權大吃一驚:「如今我只不過想經營一方來輔佐朝廷,實在不如您高瞻遠矚雄才大略。」張昭等人認為魯肅年輕,做事粗心大意,而孫權卻不介意,繼續信任重用魯肅。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三月,曹操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又打算趁袁紹元氣大傷的機會攻打荊州的劉表,為長沙的張羨出氣。荀彧又勸:「袁紹既然戰敗,就應該趁老虎受傷時落井下石。如果勞師遠征劉表,萬一袁紹死灰復燃,那我們就前功盡棄了。」曹操恍然大悟,於是於當年四月進兵,擊敗袁紹在倉亭的部隊。九月,得勝返回許昌後,兵鋒南下進攻汝南的劉備。劉備明白不是對手,趕忙先派麋竺孫乾去劉表那裡,然後帶著人馬逃到了劉表手下。曹操又命令夏侯淵張遼等人圍攻東海的昌豨(原來依附於呂布的農民起義軍,呂布覆滅後投降曹操,又反叛)。

    張遼看到昌豨有猶豫的樣子,料定他能夠說服就單人獨騎入城勸降了他。曹操鞏固後方後,建安七年正月又進兵官渡,作攻打袁紹的準備。

    這個節骨眼上,袁紹經過兩年的折騰,終於油盡燈枯。夏五月,帶著戰敗的恥辱含恨離開了人世。袁紹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袁紹的續絃劉氏溺愛小兒子袁尚,就整天在袁紹面前誇他如何敬老愛幼文韜武略。袁紹枕頭風聽多了,就有了立袁尚為後的打算,但一直不曾明言。

    建安元年袁譚進攻在青州的孔融。孔融是個儒生,哪裡見過真刀真槍,當時就嚇跑了。從此,袁譚在袁紹手下一直出任青州刺史。後來袁紹又把次子袁熙派去當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唯獨留小兒子袁尚在身邊,如何打算不是明擺著嘛。沮授生前就勸袁紹,這麼做將來自找麻煩。袁譚袁尚都不是傻瓜,為了誰能繼承父業而明爭暗鬥,手下的謀臣也是各有彼此:郭圖辛評依附著長子袁譚,逢紀審配卻一直為袁譚所厭惡。袁紹病入膏肓,連明確的遺囑都沒能留下就升天了。大家都認為長子袁譚應名正言順地繼位,審配等人卻擔心這樣一來自己就要倒霉,於是炮製了袁尚即位的遺囑。袁譚從青州回來奔喪,一看自己不能即位,一氣之下,自稱車騎將軍跑到了黎陽。黎陽是抗擊曹操的前線,袁譚此舉到未必全是私心。然而,袁尚害怕這個哥哥什麼時候反水,不肯多給他兵馬,還派逢紀跟隨(監視)。袁譚一看,這可是黎陽,這麼點兵馬與其說是抵抗曹操,不如說是在鼓勵曹操,只好忍氣吞聲地請他弟弟多給點人。審配等人商量半天,不行,不能多給(審配在三國演義裡一副義士形象,其實這一段的行徑,簡直就是趙高)。袁譚當即就火了,立刻把那個逢紀殺掉出氣。曹操一看有這樣的好事,建安七年九月又大打出手,渡過黃河直奔黎陽。這下子袁尚也坐不住了,留審配坐守鄴城,自己親自出兵援助。哥倆兩個也不是曹操的對手,連戰連敗後勉強依靠營寨險阻固守,當起了縮頭烏龜。

    正面打不贏,這兩個難兄難弟就想從四周給曹操製造點麻煩。袁尚命令自己任命的河東太守郭援聯合高幹,匈奴南單于等進攻河東,並派使者遊說馬騰,馬騰暗地裡答應了。曹操任命的司隸校尉鍾繇(郭援的舅舅)立刻率兵在平陽包圍了南單于,尚未攻克時外甥郭援帶著大軍又來作對。寡不敵眾,有人勸鍾繇撤兵逃命,這位司隸校尉不同意:「袁氏還很強勝,關中諸侯暗中和他們勾結,之所以還沒有明目張膽地反叛,就是因為顧及我的威名。現在逃跑是示弱,這是不戰自敗的胡鬧。郭援為人剛愎好勝,必然輕敵。如果他們膽敢渡汾河而來,我們半渡而擊,一定可以獲勝!」然後立刻派人去馬騰那裡,以利害勸說馬騰來幫忙。面對兩邊的拉攏,馬騰猶豫不決,但最終不敢冒著反叛朝廷的罪名幫袁氏兄弟,而是在付干的勸說下派兒子馬超領軍去幫鍾繇。而郭援果然輕敵冒進,在汾河被一舉擊潰。馬超的勇將龐德親斬郭援,但卻不知道殺的是誰;鍾繇只聽說外甥被殺,也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晚上收兵後,龐德的口袋裡滾出一顆人頭,鍾繇當即放聲大哭。龐德嚇壞了,連忙道歉。鍾繇收住眼淚:「他雖然是我外甥,現在是國家的反叛,公事公辦將軍你又何必道歉!」

    劉表聽說曹操又和姓袁的幹上了,就派劉備帶領兵馬北進,欲坐收漁利。曹操派夏侯惇於禁等抵抗。劉備突然一把火燒掉了自己的營寨向南逃跑,夏侯惇當時就要追擊。李典感到奇怪:「敵人無故退兵,一定有詭計。南方的道路狹窄而且草木茂盛,不能追。」夏侯惇不聽,就派李典這個膽小鬼坐鎮後方,親自進兵,結果果然中了埋伏,一敗塗地。李典連忙來救援,劉備也撤了兵(注2)。曹操雖然在西方南方都遇到了麻煩,但卻都頂住了對手的攻勢。袁譚袁尚戰略目的達不到,只有等著挨打了。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曹操又對黎陽發起強大的攻勢。袁譚袁尚再也頂不住了,敗退到了鄴城。袁氏在和曹操作戰中敗仗不少,但丟失地盤還是第一次。四月,曹操追到鄴城,毫不客氣地把周圍的麥子全收了。兵精糧足之時,大家紛紛請求一鼓作氣攻破鄴城。然而,郭嘉看到兄弟兩個內耗不斷,就建議:「袁紹溺愛這兩個兒子,立誰繼承家業一直沒有定論。如今他們明爭暗鬥各有黨羽,面對外來的壓力尚能同仇敵愾。如果我們撤兵,他們一定會勢不兩立。不如先撤兵向南攻擊劉表,看一齣好戲。那時候收拾這兩個活寶,就易如反掌了。」曹操心中暗道妙計,當年五月撤了兵回許昌修整。

    袁譚看到曹操退兵,和袁尚商量:「我的人馬武器不足鎧甲不精,因此屢戰屢敗於曹操。如今曹操退兵,大家都有回家的心思。趁他們還沒有渡黃河,如果出兵攻擊,一定能大獲全勝。」袁尚一聽,就明白了:「這傢伙變著法子要兵馬器械,到底想幹什麼?還是不服我吧!哼!」於是,把他哥哥的要求當了耳旁風。袁譚火冒三丈,當即在辛評郭圖的慫恿下火並袁尚。然而,不但兵敗被打跑到南皮,手下的將領郡縣一聽這種時候袁青州居然還作這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紛紛反叛了袁譚。袁譚時不時稱孤道寡,這次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八月,在曹操開始征討劉表的同時,袁尚親自攻打袁譚並大獲全勝。袁譚逃到劉備曾戰鬥過的平原死守。在袁尚的猛攻下,袁譚無奈之下認賊作父,派辛評的弟弟辛毗去向死對頭曹操求援。劉表寫信給這兩個兄弟倆,勸他們和解。「勝利」在望的袁尚不聽,那個困窘不堪的袁譚也不聽。曹操成大業,有「可以無洪,不可無公」的弟弟,孫權成大業,有「你不如我,我不如你」的哥哥。這一對兄弟除了繼承了袁紹袁術手足相殘的基因,又有什麼?

    辛毗到了曹操那裡,說明來意。曹操的部下大多認為劉表實力強大不能忽視,而袁氏兄弟已經不是對手,不用擔心。然而,為了防止死灰復燃在荀攸和辛毗等人的勸說下(注3)曹操下定斬草除根之決心立即揮師北上。冬十月,進駐黎陽。袁尚聽說曹操又渡過了黃河,連忙撤兵回鄴城死守。袁尚的部將呂曠呂翔兄弟兩個叛逃歸順曹操後,袁譚暗地裡刻了兩個將軍印給他們拉攏。這下子弄巧成拙,曹操頓時就明白了:袁譚這臭小子不老實!然而,表面上還是讓兒子娶了袁譚的女兒,結親來拉攏。曹操當然不會再為這個三心二意的臭小子賣命,帶領人馬回許昌休整。

    袁尚一看曹操走了,立刻就回去繼續攘外必先安內的大業,收拾袁譚。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二月,再度親自攻打平原,留審配蘇由等人守鄴城。曹操哪裡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立即動兵攻打鄴城。蘇由大概是看到袁氏兄弟內訌不已萬念俱灰,暗中投降曹操欲作內應。機關敗漏後逃出鄴城投降了曹操。曹操進逼到鄴城下,堆土山挖地道強攻。看到強攻不能得手,曹操改變策略,留曹洪繼續攻擊,自己親自平定鄴城外圍。

    曹操兵鋒所向,各郡縣或破或降,鄴城的外援包括糧道都被切斷。五月,曹操放棄了土山地道的攻勢,改挖長塹,深達兩丈,然後引漳河河水淹城。城中外援斷絕,官兵軍民餓死過半。

    七月,那個袁尚看到自己的老巢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帶領一萬多人馬回援。這時,鄴城已經被圍攻達三個月。袁尚派了個主簿李孚先進鄴城去通報消息。這個李主簿看到鄴城被圍得水洩不通,哪裡進得去?於是就想了一條妙計。先把自己打扮一番,待著幾名隨從,在一天晚上大搖大擺地來到曹操軍營,自稱是個都督。看到突然來了個首長,曹操士兵不敢怠慢。這位李都督就作出一副檢查工作的樣子,從北向南走一路罵一路,什麼士氣不高,什麼後勤不力,什麼嫖娼聚賭,什麼計劃生育……就這樣穿透了曹操的軍營。來到鄴城腳下的軍營,看到鄴城就在眼前,卻又找茬大發雷霆地訓斥曹軍士兵。士兵們被一通臭罵,暈頭轉向+膽戰心驚時,這位李都督卻突然來了個快馬加鞭,帶著隨從就跑到了鄴城腳下,被袁軍接應進了城。曹操聽說,哈哈大笑:「沒什麼了不起,他進去後還會出來,你們小心點,看他怎麼出得來!」李孚也知道這樣的詭計只能用一次,就勸審配放城中幾千老弱病殘打白旗離開鄴城來節省城中的糧草,自己也混在難民中逃回了袁尚的軍營。

    曹操聽說袁尚回來救援,手下人都勸他:「歸師勿遏,還是退避一下。」曹操說:「他們要是從大路來,我當然退讓。如果從西山小路來,那麼一戰可擒。」從大路來說明有決一死戰的勇氣,還是躲著點;從小路來則是逃命而已,當然要痛打。袁尚果然從小路來,和城中內外夾擊欲打破曹操的包圍。然而,兩頭都被曹操打敗。審配逃回鄴城死守,袁尚被曹操全力圍攻,嚇得要投降。曹操不聽,反而加緊攻勢。袁尚趁夜裡逃到祁山(注4)。這時他手下的將領馬延等又臨陣降曹,於是袁尚一敗塗地。曹操繳獲了他的印綬節鉞衣服後,拿到鄴城外耀武揚威,鄴城守軍士氣一落千丈,只有審配還命令死守。然而,這樣的頹勢連審配的親屬都失去了信心,八月審配的侄子審榮偷偷打開東門放進了曹軍,審配孤掌難鳴奮戰後被俘獲。曹操看到審配忠義,就想看在各為其主的份上招降。但審配堅決不投降,曹操就成全他作了烈士。至此,袁氏經營多年的老巢鄴城被曹操攻克。九月,曹操由兗州牧遷冀州牧,從此把鄴城作為了自己的老窩。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鄴城後,又花了兩年左右征討袁氏的餘黨。袁譚袁熙袁尚和高幹等人雖然一會叛一會降上竄下跳,無奈大勢已去眾叛親離,到建安十一年冬為止被曹操徹底打垮。袁譚高幹被殺,袁熙袁尚被迫流亡國外逃到了烏桓。建安十二年二月曹操回到鄴城論功行賞稍事休整後,進攻烏桓要斬草除根。當年夏天曹操奇襲白狼大破烏桓人馬,一戰斬蹋頓並招降胡漢人口二十多萬。袁熙袁尚又逃到遼東。

    曹操看準袁氏和公孫貌合神離互相疑忌後按兵不動,公孫康果然砍了袁熙袁尚的腦袋向曹操請功,袁氏勢力覆滅。曹操安撫邊境後,當年十一月回師,在回師途中借樂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觀滄海》《龜雖壽》組詩。詩中描寫河朔一帶的風土景物,抒發個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曹操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9T-OnW;|-U$q2b《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古樂府《相如歌?瑟調曲》。曹操此回,《宋書?樂志》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

    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沒有關係,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解(章)。《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一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沉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回寫景,而且獨具一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於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闢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弄得漢代文人不會寫詩,只會寫那些歌頌帝王功德的大賦和沒完沒了地註釋儒家經書,真正有感情,有個性的文學得不到發展。直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風雲擾攘,政治思想文化發生重大變化。作為一世之雄而雅愛詩章的曹操,帶頭離經叛道,給文壇帶來了自由活躍的新鮮空氣。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身邊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們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經戰亂的時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龍?時序》所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慨而多氣也。」尤其是曹操,鞍馬為文,橫槊賦詩,其詩悲壯慷慨,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充滿激情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爽朗剛健的風格,後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來,曹操的詩就是以這種「梗慨多氣」風骨及其內在的積極進取精神,震盪著天下英雄。也正是這種可貴特質,使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閃灼著奪目光彩。南朝鍾嶸曾作詩品評論詩詞,他將曹操置於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悲涼」而少文彩。然而曹操這樣一位豪氣蓋世的英雄,是不屑於雕章啄句的。曹操現存二十餘首詩,雖然用的都是樂府舊題,但內容卻是全新的。沈德潛指出:借古樂府寫時事,始於曹公(《古詩源》卷五)。這在我國文學史上,也是一個大膽的突破。這種重視反映現實生活,不受舊曲古辭束縛的新作風,大大推進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精神的發揚。關於曹操的文學地位,過去常為其政治軍事業績所掩,而不為人重視。其實,他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是有卓越貢獻的人物,特別對建安文學有開創之功,實在是應當大書一筆的。這裡附上曹操的《觀滄海》,作為本章的結尾。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北方從此完全平定,揮師南下爭奪荊楚吳越就成了明擺著的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曹操回到鄴城後挖掘玄武池訓練水軍,把槍口對準了南方。

    注1根據後漢書及三國誌的記載,張羨病死劉表平定長沙應該是建安三年的事。不明白為什麼資治通鑒會紀錄在建安五年官渡之戰後。

    注2這就是三國演義裡火燒博望坡的原型,不過羅貫中把劉備的功勞張冠李戴到了諸葛亮頭上,時間上也作了修改。

    注3他們具體的言詞,三國演義中照搬不誤。然而,按照後漢書及資治通鑒的記載,曹操儘管聽從了荀攸的建議,但對北上攻擊袁尚仍然有疑慮。辛毗看到了這一點才向曹操提出了「賣主求榮」的一段分析,客觀上有幫助袁譚的意思。其實,根本上袁氏兄弟手足相殘引狼注4這個祁山,應該不是後來諸葛的祁山。有網友考證,在晉陽(太原)附近有一個祁縣,那裡的一段山脈被當地人稱為祁山,這似乎比較合乎邏輯。袁尚的那點殘兵敗將應該跑不了那麼遠。如果姓袁的跑姓曹的追到隴西,也很難想像韓遂馬騰等地頭蛇沒有動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