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尋仙訪道遇險記 第1卷 第四十二章 佛爺洞中游 馴服青竹馬
    回到匡山之後,東巖子很是滿意地讚賞了李白的行俠仗義。接著輔導他讀完了十卷《長短經》,還學了諸子百家的書,也讀了過去未曾讀過的經典。利用早晚傳授了「鷂子功」和九把飛刀的絕技,能在百步之內單刀或九把飛刀齊出射殺飛禽走獸,達到了百發百中。在農家收割的稻田中,東巖子把一個個稻草排列成陣式,傳授李白攻防戰技,做到防能守、攻能戰、進退自如。李白苦學苦練,在師父的一聲令下,他揮劍殺入陣中左砍右殺。隨手同時扔出九把飛刀,全都準確無誤的刺進了稻草人的心窩。把無量劍法舞得狂風四起,砍殺稻草滿天飛、遍地倒,一個一個的稻草人被齊整整地削掉了腦殼。

    李白練累了時就抱起酒罈狂飲,師父在面前時,他還有點節制,只要師父一走開,他就喝得偏偏倒倒。白鶴攔也攔不住,他舞起醉劍還唱起歌來:

    倚天劍飛,騰躍九宵。

    尋仙訪道,浪漫逍遙。

    劈妖斬魔,殺出絕招,

    何君識吾,憾天雷暴。

    橫劍一掃,地動山搖。

    匡山邀月,吟詩狂笑。

    閒吹玉笛,天荒地老。

    陪伴一路,山美水嬌。

    東巖子走來高興地拍手稱讚,白鶴卻告狀:「師弟又醉酒,時常唱他的《醉劍歌》。」東巖子手一擺,「在匡山隨他的自由,出了匡山可不行。」 李白爽朗一笑,收劍姿勢不僅英姿颯爽,還有點誰是天下英雄的霸氣。

    一有空閒時間,東巖子還帶著李白種花養鳥,使得匡山寺一年四季都是鮮花滿院開,各種鳥兒盤旋匡山飛。李白學著技巧,不太久的時間,也能像師父那樣打一聲口哨,學幾聲鳥語,鳥兒便在他手心裡歡蹦著鳴叫。手一揮,鳥兒便撲啦啦地飛進山林歸巢。

    就在李白學業有成的時候,傳來父親病重的消息。

    李白只得每天傍晚往家趕,第二天早上又急忙忙地回匡山,六、七十里的山間小路,使得李白疲憊不堪地來回奔波。

    李客看到兒子如此的孝敬,就一再勸他:「白兒,你讀書要緊,爸心裡牽掛兒子,爸不會突然走的。」

    這天晚上,李白看到父親病重,就一直守在身邊。半夜時候,他出門去,遇見一位白鬍子老頭拉著說:「李白,你太有孝心了,真的感動我文昌帝君。好,我也幫你一個忙,送你一根青竹棒,你騎在胯下,可以奔跑如飛。」

    李白急忙拜謝,文昌帝君點頭說:「你莫要高興太早,還得你自己去尋找。這青竹棒,我放在佛爺洞的,具體在什麼地點,我也記不清了。你去找,有緣分找著就歸你。」說完之後,一眨眼就不見了人影。待他睡醒後,天就亮了。

    第二天,他就依照白鬍子老頭在夢中所說,順著平通河就往清水池方向走。途經毛石嶺,這兒小路曲折幽靜,全是青石板鋪成的小道,這也是從青蓮到匡山讀書的必經之路。也許走的人多,來去匆匆的腳步已將青石板踩磨得光滑滑的。到小河子一拐灣便踏上了去佛爺洞的羊腸小道。

    由於是第一次去佛爺洞,李白並不熟悉路徑,他是一路訊問走攏的。到達一處山青水秀的山窩裡,只見一個小山溝裡,溪水像是歡聲笑語似的一路奔流,兩岸綠柳隨風擺。拂在人的臉面上,好似春風蕩漾。跨過一座彎彎的小橋,可見幾戶農家炊煙繚繞。李白跟著三三兩兩的遊人,邁步登上百級台階來到佛爺洞外,老遠就看到一尊高大的漢白玉佛爺矗立著。來到洞口,只見一副對聯懸掛兩邊,他輕聲一讀:「山有洞天增靈氣,人來福地添精神。」他讚歎一聲「好!」覺得很是回味無窮。原本李白這幾天的精神就萎靡,讀了這對聯,加之觀看這字,書寫雄渾,筆墨揮灑蒼勁有力,感歎之中不由得精神一振。

    為了進洞方便,他特地請了一位當地的中年人當嚮導。

    嚮導拿一支火把點燃,引著李白進了洞。這個嚮導非常熱情,時時舉著火把向他介紹所經過地點的獨特風景。

    李白進洞後的第一個洞廳,長約五十丈,寬有六丈,高兩三丈,頭頂的鐘乳石好似一盞盞雕花的大吊燈。火把的亮光一照,整個廳堂顯得富麗堂皇,這是稱為「天心」、「地心」「人心」三個鐘乳石組成的「三心堂」。「三心」鐘乳石滲出的泉水「嘀滴答嗒」落在地面水池裡。喝上一口,頓覺清爽甘甜,被人稱為「神水」,說是可以防病治病。李白當即跪拜於地,找來竹筒打了神水,以便帶回去讓父親喝。

    在大廳的右側,有一小洞,洞中有一個石頭像是鼓。李白拿塊石頭敲擊,竟然打得「堂堂」響。嚮導講解說:「這便是當年哪吒除魔降妖時,神將在此擂鼓助威。」

    前走,見有「菩提樹」和「觀音柳」。上前仔細一瞧,真還枝繁葉茂,枯籐纏繞。

    過了石樹,前面似乎走到洞頭,卻不料眼前出現兩個小洞,將近半人高。嚮導說:這便是日月門,是通向佛爺洞內洞的咽喉。據說很早以前,佛爺派了日月二神把守。

    不知裡面的虛實,李白不敢貿然走進。嚮導將火把一舉過了日月門,說:「裡面是另一個洞天,你看了定會驚奇叫絕。

    李白俯身側體跨過日月門,眼前豁然一亮,前面又是一個洞廳,高有三丈,長有十二丈,寬有六丈,比前面的廳堂更為雄奇壯麗。廳外右邊洞壁上有太白金星枕臂而眠的睡姿,顯得神態悠閒,鬚髮如真。李白看了好笑,都言我是太白金星下凡,我與他比一比。他側身卡手一量,他就笑得打哈哈:「我與太白金星差遠了嗎!」

    李白的這句話,在嚮導聽來,很是覺得有趣:「你老弟還幽默呢!」

    舉步一個個台坎走下去,他們進入了大廳的中央。李白環視上下左右,見千姿百態的石筍、石幔組成一尊尊天然雕塑,使人看得眼花繚亂。嚮導給講解:「此處名叫『聚仙堂」,這是「麻姑獻壽桃」,這有「王母撫瑤琴」,還有這的「巨靈鍾」,那的「金翅大鵬鳥」。廳壁有「青獅」,「白象」,還有「巨蟒」。

    廳的左邊有一個岔洞,嚮導引領李白過去,手一指:「這兒是「雄獅騰空」,「神鷹回首」,這上面是「天橋」。

    沿著岔洞直往裡走,頓感有一種陰森森的恐怖。嚮導只是嘴巴動,手就不敢亂指了。他說:「據傳說,這兒是直通陰曹地府的鬼門關」。他擺了兩個故事,聽得李白聚精會神的。

    有一個殺人犯,殺人七、八年了,一直是逍遙法外,以為可以放心大膽地逃得過大唐的法網。有一天他獨自一人鑽佛爺洞,也想悠閒自在地觀賞洞景。走到鬼門關時,他就想,好多人來此因忌諱進鬼門關,怕得不敢進。他脖子一挺:我怕啥,殺人我都敢,見他閻王爺怕啥?誰知,他來這兒見閻王,只見閻王爺盯他橫眉冷眼,驚嚇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回去之後不到三天,官府就來捉拿他。那官差抓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你以為逃得脫?閻王爺要捉拿你!」至此,他才明白,作惡之人,必受懲處,命該絕,是逃不脫的。

    有一個貪官,平時哄上壓下,魚肉百姓,貪污了百姓許多的金銀,為了隱藏深些,他就拿金銀買通上下關係,官官相護,以為這樣做得天衣無縫,誰知被正直的官員告發。他就上下活動,對上行賄拉攏,對下打擊報復,為了堵住檢舉人的嘴巴,他就倒打一耙,報復舉報的官員,以為這樣子可以高枕無憂地繼續當官。誰知舉報的官員拿出了新的證據,眼看就有滅頂之災。他突然想到了一個絕招:既然人世間當官的能被金錢收買,他閻王爺能不貪財麼?我給閻王爺送大禮,行大賄,叫他把舉報的官員捉拿起來處死,然後又保佑我,我不就免遭大難了?於是,他就提了一大袋的紙錢,至少上百億。他跪到閻王爺面前訴了一肚子的「苦」,當即把紙錢當著閻王爺燒了。看到紙錢燃盡,以為閻王爺已是如數笑納。就向閻王爺說了自己的心願,以為閻王爺得我錢財,必定替我消災。

    誰知閻王爺並不買他的帳,而是眼睛一怒。與此同時,鬼門關裡不知是鬼還是何種野物「呵」的一聲驚叫,嚇得這個貪官臉青面黑。回家不久就被府台大人傳喚,隨後便被打入了死牢。到了此時此刻,他才感覺到行賄受賄並不是哄得了鬼的。

    聽了這兩個故事,李白很是受到啟發:「這對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是一個警告。」

    他們走進了鬼門關,果然看到兩邊洞壁上不僅有鬼怪樣兒的岩石,有的鐘乳石也是鬼模鬼樣的。他們望見一塊突出的大巖壁,遠看岩石依著洞壁而坐,像是一個魁偉的人形。近前一觀,李白不用嚮導介紹,一眼就認出面目黑沉且帶煞氣的是閻王爺。他就左看右看,就看閻王爺向他瞪不瞪眼睛,但閻王爺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的。

    越是往裡走,越是看到地獄中懲治惡人「下油鍋」,「挖心剖腹」,「打入十八層地獄」的巖壁畫或巖壁雕塑。不時飛出一隻兩隻不知名的鳥兒,怪聲怪氣的叫聲,顯得陰森恐怖極了。李白雖是壯著膽的,嚮導一身卻在打顫,甚至舉火把的手也在顫抖了。

    李白害怕為難嚮導,也就提議往轉走。

    到達「南天門」,李白抬頭一望,眼前便出現了天上「瑤池」一樣的美景,以為到了天堂似的。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了出洞,李白以為游完了全洞,就打算出洞去觀山望景。卻不料嚮導向他擺手說:「這你不用心急,剛才所游的地方,不過是佛爺洞的一小段,還有更多的洞景可觀賞呢。」

    嚮導出後洞口,拿了兩支火把過來,帶李白從南天門向右轉,進入了狹窄陰暗的盤陀道。

    這盤陀道是在洞中石縫中轉來轉去的往下旋,狹窄得僅能容一人通行。路道雜,岔洞多,不僅路徑曲折,溜滑難行,而且上下左右相通,洞中有洞。初來的人不小心還會迷了路。見李白一臉的驚奇,嚮導便給李白背誦了當地人寫的兩個聯對:

    走大門勿走後門即使走得通上下匪易,

    鑽洞子莫鑽空子謹防鑽不過進退兩難。

    天生洞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洞景不盡 , 人稱奇妙,奇上加奇,妙上加妙,奇妙無窮。

    李白點頭稱讚:這對聯有趣,道出了佛爺洞與眾不同的特色,寫出了這盤陀道的神奇。

    好不容易下到第二層洞天,進入了一個小廳,由一根石柱支撐,嚮導介紹:這就是有名的「一柱廳」。

    從「一柱廳」前行十多丈,進入了嚮導說的「半邊天」。李白舉目往上看,果然見到洞頂有一片藍藍的天空。嚮導說,這離洞頂至少幾十丈高。說著又給李白講了一個遙遠的故事。

    許多年前,巴蜀盆地是一個大海。托塔天王李靖鎮守陳塘關,就在東海邊。東海龍王沉淪酒色,對子弟和下屬疏於管教。他的兒子三太子經常帶領蝦兵蟹將和九妖十八怪出海殘害生靈。它們推波助瀾,製造水災,淹沒良田,吞吃童男童女。李靖施用一切手段,調派許多兵力都未能除魔降妖。哪吒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摩拳擦掌地就想逮住罪證剷除邪惡。一天,他看見龍王三太子又出來作惡,他就手執乾坤圈,撲上去與龍王三太子大戰一場。在九灣河裡將其龍骨砸斷,給抽了龍筋。龍王三太子一身傷痕地夥同蝦兵蟹將、九妖十八怪倉皇地逃竄到佛爺洞,就想鑽到陰河裡去躲藏。卻不料剛走到半途,只見洞頂「轟隆」一聲砸下,巨石紛紛落下阻擋了這伙妖魔鬼怪的去路。哪吒大喝一聲:「妖孽,休想逃脫」。猛的一乾坤圈砸下,洞中頓時地動山搖,響聲如雷,金光四射。原來是西天佛爺也是趕來幫助哪吒降妖除魔。雖然龍王三太子趁亂逃脫,但不少的妖魔鬼怪被捉,全都押進了佛爺洞地府的鬼門關。

    李白就在心裡感歎:小英雄哪吒護國佑民的英雄故事這麼多,時時處處都能聽到他的傳說,好不令我嚮往和敬佩啊!

    從「半邊天」向前走,躬身彎體鑽過石縫,又一個大廳出現在眼前。嚮導指著說:「那就是『金銀山』」。李白仔細觀察,在火把光的照映下,「金銀山」果真金光閃爍,銀星耀眼。嚮導講解:「據傳說,這兒是東海龍王私藏寶貝的地方。除『金銀山』之外,還有一口裝藏奇珍異寶的石箱子。你看,那方方正正的石箱還繡有花紋呢,可惜誰也打不開,是一塊大石頭」。

    李白就笑:「看來呀,東海龍王也是貪財的」。

    在石頭箱子的對面,有一根高約一丈,直徑兩尺的石柱,在火把光下,顯得晶瑩剔透,李白感覺很好奇。

    嚮導笑著介紹說:「據說這是東海的定海神針」。

    李白又看四周和洞頂,有的鐘乳石更有特色,小的就像晶瑩透亮的珍珠,稍大的就像一串串的葡萄,有的還像香蕉高懸。嚮導指著介紹:「這是『猿猴獻果』,這是『海獅戲蓮』,這多像『白龍過江』」。李白仔細一看,不僅相像,還很逼真。置身此境,似有飄飄似仙的感覺。

    到達東海龍王的「水晶宮殿」,各種大海中的景物在這裡顯現,五花八門的奇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從「東海龍宮」再往下,就到了佛爺洞的第三層洞天。還沒走攏,就能聽到陰河湧波起浪的聲響。到達陰河邊藉著火把光亮一照,陰河浩浩蕩蕩,一瀉百米。寬有四、五丈,黑黝黝的難知深淺,湧起微微漣漪奔向洞的邊緣。火把照不到盡頭,陰河裡浮現的霧氣擋住了視線。

    嚮導引著李白往前走,只見洞中小路繞著陰河,時而傍岸而行,時而跨過河中石墩,左跳右跨,涉過了不少的險境,終於走到了小路的盡頭。

    李白望著陰河感歎:「可惜不能沿著這陰河走下去……」

    當他感到失望時,嚮導突然發現了一隻小船停在下方的巖灣裡。驚喜地說:「這是我們這兒打魚的劉麼爸停的船,他時常出洞打魚。正好,我借來一用,帶你划船觀賞陰河兩岸的美景。」

    李白覺得這洞裡好神秘,看這陰河深不見底,難免就有幾分猶豫。嚮導以為他膽怯,李白頭一揚說:「今天有意思呵,山中有洞不算奇,洞裡划船數第一,就去陰河划船游一遊。」

    在陰河岸邊坐上船,嚮導輕輕地划著船。李白眼觀陰河兩岸,好似暢遊在藝海長廊,兩岸巖壁上呈現鐘乳石絢麗多彩耀人眼目。嚮導很熟悉這兒的景色,他邊划船邊向李白講解:「人說世上長江三峽美,我說佛爺洞陰河也有三峽一樣的奇景。你看那岸邊的石山上也有『神女峰』 ,這兒是『金蟾望月』,那兒是『地海橫鯨』。你看『大象飲水』,多像『孔雀開屏』。啊,這兒是悲壯的『杜十娘投江』。快看,那是『猴子觀海』,上面『金蓮倒掛』。這是『寶燈高懸』……。」

    船兒輕輕劃,水波不起浪。洞壁上的天然雕塑,在火把光的映照下,倒映在清澈的陰河裡,竟然使李白分不清何處是水,何處是岸了。既弄不清哪裡是實景,那兒是幻景。他在陰河裡瀏覽,有一種暢遊長江、逛三峽的美感,真有點如神似仙的味道。面臨如此美景,嚮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當地人最喜愛的山歌。「哦……,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李白聽了大為驚奇,不便誇耀是自己寫的詩,就問嚮導:「這首山歌你唱得如此動聽,是誰人編的?」

    嚮導脖子一仰,說:「這曲調是我們這兒的劉詩文編的,這詩卻是李白寫的。我們這兒好多人會唱,你要不信,我再唱一首李白的詩歌。『哎———嗨嗨,雨打燈難滅(也),風吹色更明(喲),若飛天上去(啊),好作月邊星(喲)』」。

    陰河的這一段就像一個天然的音箱,這嘹亮而優揚的歌聲,夾雜著泉水滴落水中「叮咚,叮叮咚……」的響聲,好似敲著樂器在輕快地伴奏,聽起來更是美妙無窮。

    划船出陰河,李白眼前看到的又是一個人世間的新天地。他初次來這兒,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慨。這裡是一個水波蕩漾的山灣湖泊,藍天碧水,兩岸山清水秀,加上前面山巒上的層層廟宇,真是一幅風光獨秀的如詩如畫的長畫卷。

    划船上行約半里路,李白便到了傳說中的「西方境」。

    停船上岸,沿石階上行,重重迭迭的有三層大殿。聽嚮導講,大唐初期唐玄狀和尚去西天取經途徑「雷音寺」便是此地,傳說這西方境是如來佛主居住之地,一年四季都是祥雲籠罩。故而來此朝拜如來,尋求脫離苦難,解除煩惱的香客很多,都想一睹西方境極樂世界的風采。李白隨同熙熙攘攘的遊客和香客登上西方境的山頂時,眼向四野一望,遠近綿延的山嶺、溝壑縱橫的峽谷籠罩在祥雲中,掩隱在煙波浩瀚的霧靄裡。山下平靜的湖面上有三三兩兩的小船兒劃來劃去。湖泊邊有一座彎彎的石橋連結兩岸,西岸順橋而下的是掩隱在綠林叢中的棧道,這棧道依山傍水而建,連綿幾百米,直通到對岸山邊幾戶人家。沿著彎彎的小路上山去遊覽,山腰和山頂有幾個涼亭座落在綠樹山野之中。不時的有七、八個遊客走在山間小路或是悠閒地站在山頭觀山望水。不時傳來雷音寺和尚敲木魚唸經或隱隱的鐘磬悠揚。李白到此,置身西方境,不僅充滿了驚奇還感受神秘。恍若身臨極樂世界,似乎忘卻了世間的煩惱和憂愁,頓時覺得開心極了。

    看到一座大石山,李白覺得很是奇妙,不待嚮導跟上來,他就不由自主地走了進去。這石山崇山峻嶺,路道崎嶇曲折,似路非路,叉道多得迷宮似的。李白在石山中沒轉幾圈,忽然覺得迷失了方向。心裡一著急,就在石山裡轉來轉去的往回走,卻找不到回轉的路。這時,忽然生起了迷霧,霧氣滿天遍地,四周的能見度不到兩丈遠,奇形怪狀的石山在霧氣之中變幻莫測。李白放眼一望,大大小小的石山分明就是一個神秘的石林,有的霧懸懸的像鬼怪,有的蹲著就像老虎雄獅,看那躍躍欲試的樣子,隨時都要撲起來吃人。開始,李白還壯起膽子什麼也不怕,只顧在石林之中轉來轉去地找出路,結果是越鑽越迷糊,好像身前身後的石林越來越多,簡直就是一個石森林了。此時,李白就有一些膽寒,明白自己已是陷進了石林的迷魂陣。他靜心一沉思,便騰身一縱,跳上一座石峰頂上,探頭往四下望。忽然看到瀰漫的霧氣之中有幾個紅色的大字耀人眼目。他就仔細一盯,摸摸糊糊看到前面四座石峰上有「三生石林」四字,他就很好奇地走了過去。上前一觀,只見寫有「三」字的石峰下有一條很狹小的路可走。寫有「生」字的石峰卻是鬼模怪樣的猙獰可怕,唯一的只有一個石縫,人是難得擠過去的。寫有「石」字的石峰下卻是一條大道,看樣子是一條走出石林的大道。李白未加思索就朝「石」字石峰去。誰知剛剛走攏,就見嚮導不知從何處一下子跳出來,急忙忙地把李白一拉:「這條路不能走!」李白不由得一喜一驚:「咳呀,這是啥景觀喲,顯得好神秘!要是你不來,我困在石林中就出不來了!」

    「你不曉得呢,這是當年諸葛孔明擺的八卦陣,是專們訓練兵馬的。」嚮導說得滔滔不絕,聽得李白很感興趣,就笑著問:「你說這條路不能走,為啥呀?」

    「這你不明白!」嚮導把李白一望,說:「諸葛孔明擺這八卦陣是依據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理……。所以呀,你剛才走的是死路,要走『生』字石峰下的石縫。」

    李白點頭說:「很有道理,今天來此一遊,真是領略了諸葛老前輩的雄威。」

    在西方境和雷音寺轉游了大半天,李白都有點流連忘返了。可他想到此次來佛爺洞是來尋找青竹棒的,在一路的瀏覽中,雖是注意地觀察和尋找,卻沒見到什麼青竹棒。

    看到李白臉上突然之間有了愁容,嚮導就問李白出了什麼事?

    李白搖頭說:「可能我來佛爺洞尋找不到……」

    對這句不太明白的話,嚮導向李白一拍胸口說:「有啥事情尋找不到?在這佛爺洞及其周圍地區,我哪一樣的事情不曉得。你說,我幫你找。」

    「有一樣東西……」李白猶豫一下,說:「一根青竹棒,你聽說過嗎?」

    「青竹棒?」嚮導聽了就笑,「這有啥子稀奇的,我去竹林給你砍一根便是。」

    「不是!」李白搖頭說:「是用來騎的。」

    「用來騎?」嚮導把老殼摸了摸,想了好一陣,突然一拍腦殼說:「是不是一匹馬喲?咳呀,你咋不說清楚,啥子青竹棒啊!不過呢,你也說對了,那是一匹野馬,烈得很!我們這兒的人給它取了一個綽號,叫做『青竹棒』!這野馬誰也降伏不了,它滿山遍野地跑,專門耗刨百姓的莊稼,害得人都厭惡。」見李白臉上有了高興樣,嚮導就問:「你找的就是這匹馬呀?能給捉住?你真有這本事?」嚮導似乎在重新認識李白,他把李白上下打量幾眼說:「你真要制伏了這野馬,百姓就給你掛紅放炮,送謝禮了!」

    李白什麼話也不說,就要嚮導領他去找野馬。

    他們翻過一座小山梁,忽然看見下面山坳裡香煙繚繞,有一大片規模宏大的樓台殿閣,隱隱傳來和尚們的誦經念佛聲,時而還有和尚撞鐘響。

    李白問嚮導:「這也是佛爺洞的風景區?」

    嚮導點頭說:「這是千年古剎因明寺,也是如來佛主在佛爺洞修身養性的禪院。」

    「先去拜如來!」李白信步走了過去,眼前頓感一片明亮,好似剛從西方境仙境中起來又進入了另一處仙境。佛鍾暮鼓,香煙裊裊。上下七、八個大殿,供奉著如來佛主,觀世音、文昌帝君及上萬個羅漢。菩薩神像栩栩如生,莊嚴肅穆。身披袈裟的和尚參禪打坐、誦經念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地敬香跪拜。盞盞油燈閃著火苗,蠟燭燃得通明,陣陣青香瀰漫,騰起青煙環繞。

    李白去了一個大殿又一個大殿朝拜,到達文昌帝君神像前像是訴說又像是許願,他跪下一拜、二拜、三拜……

    三拜剛結束時,就聽殿外嚮導在喊:「好小子,你快出來看,野馬跑出來了!」

    急忙跑出大殿,李白向前一望,果然看到一匹野馬搖頭擺尾地出現在山林邊,看樣子正在吃草。

    李白怕驚動了野馬,就向跟來的嚮導擺手,就想獨自一人上去馴服野馬。卻不料嚮導跑來向他悄聲說:「我們以往是一大群人去圍堵,你一人恐怕不行。」

    說著便把一根拴馬繩遞給他:「你小心點,能不能馴服野馬,就靠你了。」

    接繩在手,李白就慢慢地向野馬靠近。 要是以往,看到一大群人圍上來,本來還離得遠遠的,野馬像是很警惕的一甩尾巴就跑了。可今天它抬頭望瞭望李白,雖是警覺得不吃草了,但它只是愣怔怔地望著,似乎很是小視李白。「你們往常一大群人圍、堵,還想用棍棒打殺我,我是怕喲。可今天,你一人來,赤手空拳,就帶了一根繩繩,我才不怕你呢!」

    直到李白來到它面前,它只是一甩頭,把馬屁股向著他。就想來個突然襲擊,一踢後腿,整倒這小子就跑。

    李白很是愛憐地盯著馬,先是向它招招手,表示很友好親近喜愛它的意思,然後伸手拍了拍馬屁股。

    野馬一下子跳了起來,便把馬腦袋一甩:「嘿,你小子敢摸我的屁股,膽子不小呢!」接著便把後腿一踢。

    李白一閃,身子飛快地一縱一躍便騎上了馬背。野馬急了:「你小子凶呢!」它就昂頭,抬起前蹄直立起來,身子一陣亂抖,就想把李白從背上抖下去。那知李白緊緊抓住它的棕毛不放,兩腿把馬肚子夾得緊緊的。

    野馬扳跳一陣,看見抖不下李白。它就換了一招,來了個狂奔亂跑,就想把李白重重地摔下馬背。的確,這野馬的一陣狂奔亂跑,也使李白吃盡了苦頭。雖說過去跟高亞雷、吳指南玩耍時騎過馬,但並不熟練。況且這是野性十足的馬,力氣大,性子烈。這野馬的一陣狂奔亂跳,差點就把李白摔下來。但李白明白,這時騎在馬背上,要是被摔下來,不說被摔死摔傷,這野馬就誰也馴服不了,禍害百姓,可就後患無窮。因而他就一咬牙,一手抓緊馬的棕毛,一手甩開拴馬繩,在馬脖子上一套,然後猛的一緊韁繩。急得野馬昂頭打了個直立後,力氣就小了許多。

    見到野馬有認輸的表示,李白便放鬆了拴馬繩。這野馬似乎很通人性,也就停止了扳跳。

    李白跳下馬背,牽著馬兒就朝因明寺走去。

    還沒走攏因明寺,只見聞訊趕來的百姓潮水般的湧了過來,老遠就有人喊:「大家快看,小英雄把野馬馴服了!」

    嚮導跑得快,他來到李白面前說:「咳呀,你真是一個小英雄喲,老鄉們聽說你馴服了野馬,都把你當活菩薩了。你做了一件好事,大伙委託我向你贈送一個馬鞍和籠頭。至於你馴服了野馬要多少銀兩?儘管開口。」

    「不,不!」李白連連擺手,「我一兩銀子也不要。」

    正說話時,有人拿來了馬鞍往馬背上放。不一會兒的時間,馬鞍子和馬籠頭上好之後,李白接韁繩在手騎上了馬。他向跟上來的一大群百姓拱拱手:「這馬算我買下了。」說著便掏出五十兩銀子給嚮導說:「你替我當一個散手,全當野馬損壞百姓莊稼的補償吧。」說著便把韁繩一提,馬兒馱著李白就飛奔起來。

    嚮導像是突然醒捂過來,急忙追著飛奔的馬兒喊:「好小子,你叫什麼名字呀?」

    遠遠地傳來一聲回答:「我叫李白!」

    「李白?」嚮導驚喜起來,他跳著向眾人直喊:「咳呀,我見到李白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