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位於阿斯加爾德大陸西南部的路德尼亞境內,雨季比往年都要漫長,所以奧登尼亞前線方面的會戰準備,又再受到阻礙。裝甲部隊的會合緩慢,這並不是由於坦克或是駕駛員以及基層指揮官搞不清方向,而是道路實在太過爛溶溶,所以迫使連坦克這樣的裝甲車輛也行進緩慢。
在「城堡」計劃得到首相的首肯後,南方集團軍群在其副總司令的調動下,開始朝路軍所在的羅亭等地區前進。雖然進攻並不是馬上進行,但在進攻之前,他們要太多的方面要準備,絲毫也不能大意。
在南方集團軍群內,雖然施泰因只是副總司令,但他實際上的職權,卻已經取代了總司令埃塞爾裡德元帥,成為該集團軍群的第一指揮官。自從科斯佳洛夫一役慘敗後,埃塞爾裡德主動請辭雖沒被首相接納,但他終日如坐針氈,還是以身體不適為由從前線回到大後方,進行調理。而南方集團軍群,已經歸施泰因所有了。
曾經有的軍官覺得奇怪,為什麼首相沒有責怪埃塞爾裡德,可他自己卻非得辭職離開前線不可?事實上,這位元帥原先也並不打算辭職或是交出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一職,不過當他聽說投降的南第一集團軍司令保羅?瓦爾斯特與其他將領一起,都向路德尼亞方面表示忠誠後,便主動向大後方的最高統帥部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後毫不留戀地離開了前線。身為軍人,他當然心繫著自己的部隊,又怎會如此絕情?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埃塞爾裡德已經明白到,首相對於保羅?瓦爾斯特等叛徒的怒火,終有一天會燒到前線來。到時波及的人數與範圍之廣,可就不是幾十名軍官了。那樣做,只會使前線這兒的用人更加捉襟見肘,難以應付戰事。為了降低首相的怒氣,埃塞爾裡德元帥思前想後,最後決定犧牲自己,來換取首相對前線軍官團的信任。果然,在埃塞爾裡德離開前線、將職權交給施泰因後,前線--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內--的人事調動相比起去年要少了很多,大部分將領和基層指揮官也得以留任。[]所以埃塞爾裡德這一著,也真是下對了路。他十分清楚,首相不僅是出於對叛徒的震怒,同時也日益不信任他們這些「外人」繼續擔任軍方的重要位置。既然要被換走,還不如自己先提出,這樣反而更好。所以與之前那些被罷免、撤職的陸軍傳統將領們相比,埃塞爾裡德元帥的離去不僅不顯得失落,相反還頗得大後方最高統帥部的好評。
與此同時,路軍的動作也從未停止過。他們在羅亭地區佈署了大量的兵力,力求保住這個顯眼的突出部。當身在前線的中央集團軍群第一裝甲軍司令--即接替加勒特上將之職的--曼弗雷德上將將一份前線的情報與照片送回後方時,又引起一番爭議。因為在航拍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見到路軍在陣線上設置了大量的碉堡,陣線工事十分堅固。而且據情報顯示,位於東方的路軍增援部隊,會陸續來到西面前線,準備阻擊奧軍。看到這些照片,令反對城堡計劃的將領更加有了理由不支持該計劃,他們向首相提出意見,希望取消此次進攻。
由於最近接連生病,所以首相有好一段時日沒有見軍方的人。此時他雖然仍然算是在靜養,不過也不能對此事不聞不問。在看到那些照片時,卡爾?海因茨皺起眉頭,看向總參謀部部長索羅爾德。
「敵人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竟然就將防線弄得如此穩固?我軍的推進速度如何?」
在謹慎地回答前線部隊已經進行有力整合後,總參謀部部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雖然路軍最近動作頻頻,不過要在這樣短的時間內穩固防線的工事,就算有一部分是進行了鞏固,但如果說到是全體防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相信,這只是路德尼亞人使出來的障眼法!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些虛有其表的工事來嚇退我軍的進攻。」
在平常看來,他的看法也有其道理。不過在空中航拍的照片中,那些碉堡和工事的痕跡非常明顯,而且分佈在各防線的重要地帶,乍看之下,不像有假。所以首相聽完總參謀部部長的回答,仍然默不作聲。
看到索羅爾德的模樣,國防部部長利亞姆暗自好笑。但他表面上還是維持著鎮靜的神色,向首相建議道:
「如果敵軍真的已經建立起了穩固的防線,那麼此時我軍的進攻就等於失去了意義。不如再等詳細情報出來後,再作定奪?」
首相的手指在照片上一點一點,似乎是想通過那一疊照片來親眼見證敵軍的防線是否牢固。看到利亞姆竟然不幫自己說話,索羅爾德的臉色漲得通紅,但隨即又恢復過來,似乎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只是那雙在夾鼻眼鏡後面的眼睛,不時掃過國防部部長的臉龐。看到他們之間波濤暗湧,一旁的西格蒙德元帥心中冷笑。這在他們看來是一夥的幾個奧軍最高級別的將領,原來心也未必是一樣的。
與總參謀部部長的惱怒不同,施泰因卻是坦然得多。他繼續向猶豫不決的首相說:
「對於我軍而言,以往的勝利都是建立在迅速有效的進攻上,這是我軍強項。而在敵軍方面,雖然貌似建立起了穩固的防線,可是看看他們從進攻到被我軍擊退再到後撤的時間,不可能這麼快就建立起能夠抵禦住我軍進攻的防線。這其中,很有可能都是欺騙外界的障眼法。為的就是希望嚇退我軍,使得我軍放棄原先的進攻計劃。而如果我方上當,採取了保守的防禦態勢,那麼他們那邊,就可以爭取到更加充裕的時間,這才能進一步鞏固他們那不完善的防線。路德尼亞人在春季攻勢裡遭到失敗,不可能馬上組織起力量進行反攻,所以他們確實想要保住好不容易才奪回的領地,所以建立防線是必然的。只不過,如今他們的防線,肯定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穩固。」
國防部部長斜睨了施泰因一眼。「照您這樣的說法,這些從前線所拍到的照片,都只是恰好被我軍的偵察機拍到而已嗎?」
「路德尼亞人雖然沒時間鞏固防線,但做做樣子還是有時間的。光從照片上看,誰都會認為那是固若金湯的碉堡、密密麻麻的鐵蒺藜和綿延數公里之長的帶刺鐵絲網。但是,我軍目前離敵軍的防線最近的也有十公里之遠,並沒有辦法親自確認照片上的地面情況是真是假。而那些,在空中的航拍照片上看來,確實與實物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支持「城堡」計劃一方的人,認為那只是敵軍的誤導之計,其實真正的防線遠不如照片上看到的那樣毫無破綻。利亞姆打量著施泰因的神色,一時陷入了沉思,反倒忽略了身邊索羅爾德那不時掃來的不滿眼光。
這個說法也有道理,一時間室內眾人小聲地議論起來,有的對施泰因的看法表示贊同,認為路德尼亞人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建起如此完美的防線;而有的則覺得照片所拍的是事實,這證明了路軍已經開始了進行有效防禦,而我軍此時礙於當地的雨季,無法快速前進,所以到時難保不會在前線碰到了大釘子,所以還是應該三思而行。這兩種意見交織在一起,雖然由於在首相面前而不敢大聲爭吵,不過那低沉的嗡嗡聲反而讓人覺得頭暈。西格蒙德其實一開始對總參謀部的城堡計劃就覺得有所保留,因為該計劃在他看來,依然是靠著奧登尼亞軍隊在米德加爾德大陸上的那一套快速進攻的經驗來制定的。也就是說,奧登尼亞的前線官兵們,必須要在這個計劃所規定的短期時間--十到二十天左右--就擊垮路軍的防線。而根據在路德尼亞這兩年的作戰經歷來看,這種作戰方法,是不能在高地人面前起作用的。那些不怕死的高地民族,就算自己犧牲了成千上萬的士兵,也誓要阻止敵人前進一步。所以奧軍在路德尼亞這兩年來吃夠了苦頭,如今施泰因等人還是照老樣子來制定新的作戰計劃,怎麼不讓人擔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