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淚 第一卷 格爾哈德 第二十八章 下一個是誰(2)
    還有一件事是讓格特感到頗為得意的。在烏裡尼亞宣佈投降的那一天,他們飛行大隊的人都在佔領的機場上拍照留念,格特也被隨軍攝影師拍下了他身穿飛行服的英姿。他把這張照片自己留下一張,再多曬了一張,寄給了遠在首都奧登的朋友羅蕾萊。照片上不僅有他本人的簽名,而且在後面還附上一句話:

    「送給小貓。」

    因為格特知道羅蕾萊最喜歡貓,小時候他們就是這樣互相稱呼。一想到這張照片將會出現在朋友的手上,這讓他感到一陣激動。沒過多久,羅蕾萊的回信就到了。而在那張信紙上,她只是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用細小的字體在底下寫了一句話:

    「你沒事真好!」

    雖然沒什麼甜言蜜語,可不知為什麼,格特看到這句話覺得非常欣慰。他想到,也許這一個月的時間裡,羅蕾萊一直在為他擔心。

    雖然外界的人不明白既然取得了勝利,為何軍隊還依然保持高度戒備;而對於格特他們這些軍人來說,也並不是那麼清楚。真正明白政策會如何的,永遠只有少數人。現在,這些飛行員們只能等待下一個命令的到來,否則,他們還是不能解除下戰爭帶給他們的警惕。

    在昂尼亞方面,由於前總統因無法成功阻止戰爭的發生,被迫下台,新上任的總統素來以強硬手段而聞名,而且他也確實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對奧登尼亞表現出強烈的排斥。曼尼亞由於毗鄰奧登尼亞,所以這些日子以來都沒有放鬆戒備。可是兩國不知是有了默契,還是真的如此希望奧登尼亞會就此罷手,它們在創世歷1084年的那個夏天,完全沒有任何一點大動作,只是通過外交途徑來譴責對方發動戰爭。這種做法,不僅被本國媒體批評為「嘴皮子行動」,也根本阻嚇不了意氣風發的奧登尼亞。不過,即使對方沒有攔阻你,也並不代表你可以因此而胡作非為,這個道理,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銘記。可惜的是,奧登尼亞政府和它的執政黨,似乎忘記了這一點。

    在與路德尼亞簽署瓜分烏裡尼亞的《瓦拉橋和約》後,奧登尼亞可以說是暫時確保了東部的安全,它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引起了外界的猜測。是昂尼亞?是曼尼亞?還是剛剛才被奧登尼亞稱作盟友的路德尼亞?這其中,以曼尼亞最有可能。因為昂尼亞雖然與曼尼亞同為戰勝國,但由於與對方隔著一處海峽,所以要入侵到它的本土,顯然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路德尼亞呢,它畢竟是剛剛才與這個國家達到協議,表示了友好,所以馬上開戰的可能性不大。

    曼尼亞這個國家,既與奧登尼亞有著漫長的邊境連接線,又是它的宿敵,所以對方會再找它開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曼尼亞呢,似乎在它的政府中也是有著類似的想法。他們的這種防守思想,從那條邊界修築工事堡壘上就能看出。

    在奧登尼亞最高層,該戰該和的想法也在交鋒當中。本來以為藉著這次烏裡尼亞投降、我方軍隊迅速獲得全勝,那些戰勝國會因此而與奧登尼亞重修舊好,不計前嫌。可沒有想到的是,戰勝國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反對奧登尼亞的入侵——對於奧國所宣傳的烏裡尼亞先入侵雲去,他們壓根就不相信。而在戰前,奧登尼亞首相就是因為相信了自己的外交部長的話,才敢放膽一搏。現在,有提出來,要對失職的外交部長加以懲罰,甚至最好是撤換人選。

    在高層內響起的聲音,當然很快傳到了卡爾-海因茨的耳朵裡。在一次大本營內舉行的作戰目標會議上,海因茨再次面對著那些反對者,他十分平靜地說道:

    「我相信馬文的能力,也請諸位不要太過苛求於他了!」

    首相都開口了,而且表明了自己對對方的支持,那麼反對者也無話可說。在首相一手創立的勝利黨黨內,雖然所有人都效忠於這位首相,可對於他那種太過相信「老戰友」的觀念,卻有不少人覺得需要改變。其實不僅僅是外交部長,像副首相、空軍元帥,還有現任的國防部部長和總參謀部部長,他們都是海因茨在未發家時便與之交情深厚的友人。如此唯親是用,也讓一些軍方人士覺得不滿。

    似乎他本人也察覺到了這種傾向,在會後發表的公開演講中,海因茨這樣宣佈:

    「在空軍方面,由於有伯納特元帥的領導,所以他們的忠誠度值得相信;在海軍方面,也因為有可靠的領導,忠誠度同樣如此;不過在陸軍方面,我希望這種程度會得到加強!」

    海因茨對陸軍的不信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要不然,副首相也不會在他的示意下,重新把禁衛軍改建成為專屬於勝利黨的一支武裝部隊。他們這麼做,為的就是想與陸軍抗衡。這一點,陸軍高層自然心知肚明。但是他們既然已經宣誓要效忠於國王、首相和國家,那麼就不能改變,只能希望對方可以改善自己的態度。

    不過這都不是他們這次召開會議要談論的重點。海因茨希望聽聽,在軍方,是如何看待連續作戰的可能性。得知首相本人有這個念頭,將軍們並不感到奇怪。其實奧登尼亞軍能發展到這種程度,他們也希望這支自己培養的部隊得到鍛煉;同時也希望借此來防衛國家,不受戰勝國的入侵。在這方面,首相一直告訴他的將領們:奧登尼亞不想看到戰爭,但為了保衛國家,他們必須這麼做。如果說軍方高層人士相信這番話,那也實在太過小看他們了。對於首相的用心,他們雖不曾詢問但誰都看得出來。然而軍令如山,對待那些敏感問題,他們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在會議上,有人提出要向曼尼亞發動進攻。海因茨沒有否定但也沒有認同,他像是對此仍有疑慮。畢竟曼尼亞國土面積與本國相當,軍隊人數和建設也與奧登尼亞不相上下。要想像對付落後的烏裡尼亞那樣來對付它,這只能是天方夜譚。三軍指揮司令部部長西格蒙德看出了他的猶豫,於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要對付更大的獵物時,就必須事先作好周詳的準備和計劃。況且經過上一次對烏裡尼亞的作戰,曼尼亞方面可能會對我國的軍事佈署有所警覺。我認為,現在還不是進攻曼尼亞的最好時機。」

    眾位將領都同意他的看法。他們中有不少人都指揮部隊在烏裡尼亞衝鋒陷陣,雖然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但並不表示這會沖昏他們的頭腦。海因茨默默地點了點頭,他不是不想對曼尼亞下手,只是他一出手,就必須要看到勝利,這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在否決了以曼尼亞為下一個作戰目標的提議後,人們的眼光又開始在那個堆砌得十分精巧的沙盤模型上。到底該以哪一個國家為他們軍隊的駐地呢?在這個時候,一向不愛多說話的副首相埃默裡-瓦萊裡安說話了。

    「烏拉瓦尼亞聯合王國(Wllavania)如何呢?」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了毗鄰奧登尼亞北部、那個面積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國家上。它緊靠著極海,是米德加爾德大陸最北端的一個國家。在第一次神諭戰爭結束後,它才變成了聯合王國。而且這個王國的王室,與烏裡尼亞王室,有著近親的血緣關係。在烏裡尼亞與奧登尼亞開戰之前,烏國的王后就帶著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到那裡去進行訪問。在戰爭期間,烏拉瓦尼亞聯合王國的王室一直在保護烏裡尼亞王室成員的安全,並且拒絕將他們交給奧登尼亞。對於這個同樣說著路尼語的王國,確實比曼尼亞要好對付得多。只是這個國家的政府肯定也不會輕易投降就是了。

    首相抬起頭,仔細地審視著每一個人的神情。「各位認為怎麼樣呢?」

    既然不得不開戰,那就選擇容易的總比選擇難纏的好。在明白到首相也有此意後,大家的口徑也得朝向這個方向。有的人甚至想到,會不會是首相故意借副首相之口,好讓這個提議得以安排上討論日程呢?其實有人會這麼想,完全不奇怪,誰叫副首相本來就是首相最信任的心腹呢。

    於是,下個作戰目的地就這樣被決定了下來。奧登尼亞又一次朝著未知的時間盡頭前進,這一次,同樣是為了勝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