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引著江耘穿過瓊林苑的花間小道,七拐八彎的走了一小段路,來到一個寂靜的小偏殿,門口的小太監認識張擇端,也不阻攔。WENxueMI。cOm二人進了殿內,張擇端笑道:「子顏真是厲害,短短一個多月之後,已是功成名就。聖上似乎相當賞識與你。剛才便是聖上和我打的招呼,讓你留下來,等會他要見你。」
雖然心中有所準備,但聽得張擇端如是說,江耘心中仍然不免激動萬分,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就會到來。也許,賀暄大哥說得沒錯,他的第一謀馬上就要登場。江耘握著張擇端的手感激的說道:「擇端兄真是我的貴人啊,引見之恩,江耘鉻記在心。」
張擇端笑道:「子顏不要客氣,你我一見如故,莫要說這種見外的話。你且坐一會,我回去覆命。」
張擇端一走,江耘馬上靜下心來養起了神,自從上次賀暄的一席話之後,江耘的胸中便已經有了詳細的謀劃。但此時坐在殿中,心中卻不免千回百轉,只等大老闆趙佶的到來。
「皇上……」門口的小太監剛要喊出聲來,便被人阻止了。
趙佶龍形虎步,帶著一陣夜風走了進來。張擇端則低著頭跟在身後。
江耘深吸一口氣,轉身叩首說道:「請皇上饒恕微臣上次狂妄之罪。」
「哈哈哈哈,不知者不罪。起來吧。」趙佶今晚的心情便像這初秋晚上的天氣,都是極好。
「今晚此間樂否?」趙佶調笑道,顯然是對上次江耘那句「官員士大夫乃是大宋最快樂的中間階層」仍然是耿耿於懷。
「如何不樂?金榜題名乃是人生三大樂事之一啊。」江耘向來是溝通的能手,只看氣氛與心情,可全不管你是不是當今的皇上。
趙佶一聽,不樂意了:「說來說去,金榜題名的是你啊。」
江耘看著趙佶倀然若失的神情不由輕笑一聲。
趙佶奇道:「你笑什麼?」
「微臣突然想起坊間的一句俚語來,故覺好笑。」江耘賣起了關子。
「喔,說來聽聽。」趙佶更是好奇。
「人生三大不如意之事。金榜題名時——別人,他鄉遇故知——仇人,洞房花燭夜……」
「怎樣?」
「隔壁!」
「哈哈哈哈……」
連張擇端都忍俊不禁,笑完過後更是對江耘恬然自若的表現覺得奇怪:面對當今的大宋之主,不戰戰兢兢也就罷了,這人還開起了玩笑。
趙佶更是樂不可支:「新鮮,好玩。唉,你的話讓想起我做王子之時的快樂時光,誠如斯言,一旦做了皇上,倒真是失去了太多可樂之事。」說完,竟自呆了,想必,已沉浸在往事之中。江耘自然不去打擾,回首去望張擇端,張擇端卻沒江耘這般好心境,做了一個擦漢的動作,不知道是自我安慰還是在提醒江耘。
良久,趙佶開口道:「說來也怪,所有人見了我都是忌憚不已,反而你江子顏一個年輕士子,說話卻甚是有趣,倒似不怕我這個皇上,卻也像極了一個人。」
這次輪到江耘感興趣了,問道:「請問皇上想起了誰?」
「蔡京蔡元長。」
啊!江耘心驚不已,難怪了。史上曾載,這蔡京極對趙佶的脾氣,從金石書畫,到娛樂享受,言談交流二人無不契合,但二兩的君臣組合在政治上卻出了問題,長其執政後最終導致政治的**和國家的沒落。
「難道我很像蔡京嗎?不是,絕對不是。」江耘在心中狂喊。
彷彿聽到了江耘心中的吶喊,趙佶接著說道:「你二人頗有相似之處,論起書法造詣,雖然元長之字已名滿天下,但對於你的字,我也很看好,假以時日,必成一開山大家。而且言談舉止,你二人都是真摯瀟灑,稱我心意。說起元長,我做王子之時,便於他相識,今日我雖居高位,卻也至誠待我。」
江耘聽得愕然,心中那一點靈犀突然間穿透千年的史書典籍躍入腦中,他似乎隱隱約約的知道了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心中之苦悶:
孤獨者的友情何其珍貴!
「皇上,請恕微臣直言。」江耘試探著說道。
「講。」趙佶的聲音是迷茫而不安的。
「皇上的心中很孤獨,您看上去……一點也不快樂。」江耘的聲音微微顫抖。
張擇端早已識趣的走了出去,偌大的殿中只有君臣二人。
趙佶的眼中寒光一閃,隨即隱沒在黑暗中。
「你,……你接著說。」
「據微臣所知,自皇上登基已來,朝中持不同政見的兩派官員的矛盾無法調和,爭吵不休。若維持祖宗家法,以今時今日大宋的現狀,無異於坐吃山空。若上述父兄之志,變法維新,一則擔心後宮與朝中老臣們的反對,二則擔心新法事與願違,徒耗國力而擾民。而且皇上,皇上您是中途,中途才接手的這個大攤子。」江耘展開思維,一一將打好的腹稿用最平和最旁觀的角度緩緩說來。
趙佶一臉驚異地看著江耘,喃喃地說道:「我心屬父兄之志,欲變法圖強,只可惜章惇蠻橫,元長身在杭州,尚無臂助。」略做停頓後,話風一轉,「我還真小看了你,殿試那一篇文章,以書生之氣言邊境大事,或許是一語驚人之作,想不到你分析起朝綱來,卻是洞若觀火,所見不差。此可是你之見識。」
江耘笑道:「此乃微臣愚見,況且微臣還有幾個隱逸於江湖的朋友,所見所聞自然要比旁人多一點。況且作為一個旁觀者,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民情民生,遠遠會比那些身居廟堂之中的大臣們來得多,來得真實。」
「子顏此言不差,不過,說起民生民情來,要怎樣才能熟知民情呢?」趙佶問道。
而對這樣一個大問題,江耘顯然措手不及,反問道:「微臣想知道皇上又是如何做的?」一來為自己爭取一下時間,二來也好有的放矢。
「大有知府知州,小有知縣,皆是國之耳目,牧守一方。更有通判,以示監察地方官員、體恤一方百姓。」趙佶一句話,將大宋的的中下級管理機構基本上說得清清楚楚。
江耘一聽,心中已然開朗通透,心中有了對策,說道:「皇上,請恕臣亂言。國定其政,再由各州縣施政者施其政,而政治之得失,民生之好壞,百姓之利益,卻也是由施政者報之於皇上,且不論官員之賢良愚劣,單單從其渠道上來說,已然失去了其公正性。」
「此亦無法避免之事,不然子顏有什麼好建議?」趙佶顯然很不以為然。
「呵呵,我若沒有金剛鑽就不攬這個瓷器活了,對於這個問題,後世有一個皇帝的辦法還是不錯的。」江耘心中暗道。
「想必皇上也知道,在我大宋,有許許多多隱逸之士,這些人氣節高雅,人品上佳,卻自我淡薄,不戀權勢,隱居於鄉野的。」江耘開始拋出了他的方案。
「倒也不是自我淡薄,只不過不滿於朝政,採取不合作態度罷了,對於他們,一直是我趙家頭痛的問題。」對於這一點,趙佶相當的坦白。
「難道皇上不覺得他們是皇上體察民情的最好耳目嗎?」江耘循循善誘道。
***昨天晚上搞到很晚,一早起來先上傳一章,中午還有一章,晚上爭取三更。最近的票票不多,請大家推薦票支持我,萬分感激!!!***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