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與秦王朝 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章 真有不怕死的?
    要考察上述問題,我們有必要暫時先將眼光投射到一千七百六十一年之後,即公元一五二四年。這一年,朝代為明,年號為嘉靖,皇帝姓朱,名厚熜。工齡:四年。這一年,爆發了著名的大禮儀之爭。伴隨這場爭論而至的,同樣是一次大規模的群臣死諫事件。

    事情起因很簡單:朱厚熜是前任皇帝朱厚照的堂弟,前前任皇帝朱祐樘的侄子。大臣們以為,朱厚熜既然登上了皇位,就算是過繼給前前任皇帝朱祐樘當兒子了,因此應該稱朱祐樘為皇考,生父朱祐杬則只能稱為皇叔父。

    即位之初,根基未穩的朱厚熜面對大臣們的理論強勢和道德壓力,屈服了。這一年,羽翼漸豐的朱厚熜終於開始了他的反抗,他悍然下令:稱其生父朱祐杬尊號為「皇考恭穆獻皇帝」,朱祐樘則只被稱為皇伯考。詔書即下,立即招致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彈,滿朝大嘩,群情洶洶。以吏部左侍朗何孟春與翰林楊慎(宰相楊廷和之子)為首,朝中大小官員共二百餘人,自辰至午,跪於左順門前,籲請朱厚熜收回成命。

    朱厚熜大怒,派錦衣衛逮捕了學士豐熙、給事中張翀等八人。楊慎等人不僅不散,反而撼門大哭,聲震闕廷。楊慎疾呼曰:「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大臣王元正也慷慨言道:「萬世瞻仰,在此一舉。」也就是說,為了讓皇帝朱厚熜改變兩個稱呼,以維護他們眼中的倫理朝綱和國家命脈,他們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

    十八歲的朱厚熜,正是逆反心理的年齡,聞言愈怒。這哪裡是請願,更像是造反嘛。汝等不畏死,朕偏要以死懼汝等。朱厚熜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下獄,令其餘八十四人姑且待罪。次日,一百八十餘人受杖,編修王相等十八人被杖死。大禮儀之爭就此劃上了句號。

    雖說在大禮儀之爭中死亡的人數要少上九人,但重傷號卻數以百計,而且全部集中在短短一天之內,震懾效果無疑更為駭人。於是,我們有了同樣的疑問:是誰給了楊慎等人膽子,讓他們將朝中二百餘名官員一起拖下水,讓他們不僅漠視自己的生命,也漠視著同僚的生命,並以此為武器,向當朝皇帝公開叫板?

    以上疑問的答案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舉。但在這些答案中,鮮有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的。反正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且讓我們嘗試以心理學為切入,從當事人的心理出發,深入一切行為的源頭,從而繞開文化差異的暗礁,跨越歲月變遷的鴻溝,來分析和比較這兩個前後相差近兩千年的事件。

    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無論陳忠還是楊慎,他都不是一個人在和嬴政或朱厚熜戰鬥,而是作為一個集團中的一員在戰鬥。決定他們行為的,不是他們的個人心理,而是整個集團的心理。在集團心理的支配下,他們已經不再擁有自主權,他們的行為,很多時候連自己也無法控制,而是聽命於他所服膺的那個集團的同一心理。

    那麼,集團心理又是怎樣的一種心理,它對身處集團中的個人又將施加以怎樣的影響?

    如弗洛伊德所言,集團心理是最古老的人類心理,所謂的個體心理,則是從集團心理中慢慢地、漸進式地分化而出。縱然在追求個性解放、獨立自主的今天,作為個人,與生俱來的群居本能依然無法泯滅。人總是渴望著組成集團,成為某個集體中的一份子。這種本能的渴望,從生物學上說,是一切高級有機體的多細胞特性的延續。而人之所以會時常感覺孤獨,則是因為群居本能未能得到滿足。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短短二十二字,卻直擊要害,犀利無比。觸動了此情此感,不獨陳子昂要愴然涕下,讀者也當為之惆悵同哭。孤獨的上帝,孤獨的星辰,孤獨的地球,孤獨的生命,孤獨的人類,孤獨的人……或許,只有孤獨這種感覺是不孤獨的。

    好吧。要減輕自身的孤獨感(孤獨感是無法根除的),加入某個集團不失為一個辦法。當然,也不排除出於其他目的而加入。這時,你就不免要想了,世界上集團那麼多,參加哪個才好呢?如果你報名參加,人家又會不會容納你呢?沒關係,麥克杜格爾已經在他的《集團心理》一書中為你準備好了這樣的報名指南:「要形成一個集團,則集團的個人之間必須有某種共同的東西,如對某個對象有共同的興趣,或在某種場合有相同的情感傾向,並可以對彼此產生某種程度的交互影響,這種心理同質性的程度愈高,這些個人就愈容易組成一個集團,而集團心理的特徵也就愈明顯。」

    於是,不管走的是前門還是後門,反正你最終成功地加入到了某個集團之中,但是,或許有悖於你初衷的是,你身上將會從此產生各種奇怪的變化。

    (註:以下有關集團心理的論述,主要參考自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邦(1841-1931)的《集體心理學》一書。在該書中,勒邦對集體心理作了天才而令人信服的描述。)

    首先,你會發現,在集團中事情往往徑直走向極端:如果對某事有一點點疑問,這種疑問就立即轉變成一種毫無爭辯餘地的確定;如果對某事有一絲嫌忌,這種嫌忌就會變成強烈的憎惡。當你以前孤身獨處之時,你個人的利益幾乎是你唯一的動力;而當你處在集團中時,你會開始覺得,這種個人利益簡直是不起眼的。於是,你會強迫自己去做和他人一樣的事,去和眾人保持和諧。

    嗯,幹得不壞,現在,你已經融入集團中了。但是,當你在集團中再活動了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種特殊的狀態之中,而這種狀態,酷似那種被催眠者發現自己完全受催眠師控制的「著迷」狀態。

    你可能認為自己並沒有改變什麼,但旁觀者(比如鄰居、居委會大媽,甚至可能是你養的貓或狗)卻能察覺到,你已經不再是你自己,而是彷彿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似的。變成怎樣的一個人呢?變成了一個不由自己的意志來指導的機器人,在感情、思維以及行動上,你都變得和以前孤身獨處時截然不同。這時,你已經被集團心理俘獲,你的所作所為,開始服從於集團的衝動。

    你可能會覺得詫異,為什麼會這樣呢?然而,其實也沒什麼好詫異的。在一個集團中,個人特殊的後天習性會被抹殺,個性也會消失。處在集團中的個人將表現出一種均有的性格,種族的無意識東西會冒出來,同質的東西淹沒了異質的東西。幾乎可以說,心理的上層結構——它在個人身上的發展顯示出如此多的差別——將不復存在,而在每個人身上都相同的無意識的基礎則顯露出來。(這種無意識的基質主要是由遺傳影響在心理中形成的,它由無數代代相傳的共同特徵所組成,這些特徵便形成了一個種族的天賦。)

    不過,也有好消息值得慶賀。當你身處集團之中,僅僅從數量的因素中,你就將獲得一種力量不可戰勝的感覺,在你的心目中,不可能性這個觀念已經蕩然無存,你感覺到可以無所不能。也正是在這種感覺、或者說是錯覺的指使下,三個臭皮匠加在一塊,就自以為抵得上諸葛亮了。一群原始人,聚集在一起了,就敢拿磚當石頭,拿石漆當灰泥,要建造出一個在建築理論上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通天塔來。

    另外一方面,你會變得亢奮,情緒會高漲到你在其他場合很少能達到或從未有過的程度。對你來說,完全任自己受情感的擺佈,跟隨著集團一起衝動,因而徹底被集團所吞沒,直至失去自己的個性局限感,乃是一件快事。你會以不可遏制的衝動來完成某些行動,而你之所以要完成這些行動,不是因為他們是正確的或者是有益的,而是這樣作符合了集團的暗示和期望。與此同時,這種衝動,也會通過集團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而被大大地加強。

    現在,你已經完全被集團所左右了。但是,這個集團要將你帶向何方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鑒於此階段的你,有意識的人格已消失,無意識的人格占主導地位。因此,以下關於集團的描述,你是聽不進去的,就算聽進去了,其力量也不足以讓你警醒。

    集團並不渴求真理,它們需要的是錯覺,而且沒有這些錯覺就無法存在。集團的表現是務虛而不務實,它們始終認為,虛假的東西比真實的東西更優越。理性和論證敵不過某些詞語和公式。這些詞語和公式,在眾人面前被莊重無比地誦念出來,人們一聽到這些,臉上便會顯露出無限崇敬的神情,接著就是頂禮膜拜。正因為一個集團對構成真理或構成錯誤的東西不置疑問,而且又意識到自己的強大力量,所以它一方面順從權威,一方面又非常偏狹、不容人。它崇拜暴力,極少被仁慈感化。仁慈在它眼裡只是懦弱的一種表現。

    集團的衝動雖然是依情況而定,有時慷慨,有時殘忍,有時勇敢,有時懦弱。但不管怎樣,它們始終是專橫的。任何個人的利益,甚至連自我保存的利益也無法從中得到表現。對此,集團中的個人已完全喪失了他的批判能力,而是和自己的同伴們一起,陷入到服從於這種衝動的快感之中。而一旦這種衝動發作起來,對集團中的個人而言,則不管他們捍衛的思想或追求的目標多麼荒謬,他們對所有的理智都充耳不聞。嘲笑和迫害只能使他們的決心更加堅定。他們可以犧牲一切,包括個人利益和家庭,甚至連自我保護的本能也消失了,他們所求的惟一回報常常是犧牲。

    至此,我們或許多少可以從心理層面上理解陳忠和楊慎等人的壯烈行為了。假如陳忠和楊慎都是無派無系之人,他們未必會作出這樣的選擇。但當他們作為集團中的一員之時,他們已經是身不由己,他們的選擇便成為某種必然。

    集團心理也在其它諸多方面得以體現。譬如一個人是條龍,一群人是條蟲。其原因在於:集團中智力功能遭到集團抑制而情感性得到增強。譬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其原因在於:在集團中的個人看來,一個集團是無名的,所以不必負什麼責任,於是不再過多地檢點自己的行為,責任感普遍下降。再譬如古人所謂的官官相護,也是由於在他們看來,集團的利益甚至高於道德和法律。尤其是考慮到自唐以降,仕進之路越發單一,為官者的人生軌跡大抵皆為寒窗苦讀——科舉中選——授官領職——宦海沉浮,這種人生軌跡的雷同,使得心理同質性的程度大大增強,也使得官僚集團的心理特徵越發明顯,越發強大。龔自珍之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謂是切中當時朝政之弊,切中集體心理之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