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逆九天 正文 第九十九話 起舞四座皆揚眉
    簡介

    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年)是中國唐朝唐太宗最小的女兒,長孫皇后所生。$-$初封衡山公主,許配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死後,因留有奏章復本一事觸怒唐太宗,最終「停婚僕碑」,婚約取消。後下嫁長孫詮,因長孫家族在與武則天的政治鬥爭中敗落,長孫詮被流放州,不久便被武則天心腹暗殺。在東陽公主的推薦下,新城公主改嫁韋正矩。韋正矩不滿公主,對她殘暴無禮冬,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種種跡象表明,駙馬韋正矩正是兇手。唐高宗大怒,於次年正月乙亥日下旨處斬韋正矩示眾,韋氏家族舉族流放。同時又遷怒做媒的九姐東陽公主,將她全家斥徙集州。

    高宗以皇后葬儀將新城公主葬於昭陵,為眾多陪葬墓中離太宗長孫後陵墓最近的一座。墓葬曾多次被盜,屍骨凌亂不全。考古學家在掘過程中,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墓中壁畫上所有侍女的頭像都被剷去。傳說是因為高宗認為侍女們沒有照顧好公主,對公主的死亡有責任,因此沒有臉面陪葬公主於地下,遂下令剷去所有侍女頭像。

    編輯本段史書記載

    新唐書

    新城公主,晉陽母弟也。下嫁長孫詮,詮以罪徙州。更嫁韋正矩,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禮。俄而主暴薨,高宗詔三司雜治,正矩不能辯,伏誅。以皇后禮葬昭陵旁。

    唐會要

    永徽元年正月。衡山公主欲出降長孫氏。議以時既公除。合行吉禮。侍中於志寧上疏曰。伏見衡山公主出降。欲就今秋成禮。竊按禮記雲。女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鄭玄雲。有故。謂遭喪也。固知須終三年。其有議。准制公除之後。須並從吉。此漢文創製其儀。為天下百姓。至於公主。服是斬。使服隨例除。無宜情隨例改。心喪之內。方復成婚。非惟違於禮經。亦是人情不可。陛下方獎仁孝之日。敦崇名教之秋。此事行之若難。猶宜抑而守禮。況行之甚易。何容廢而受譏。伏願遵高宗之令軌。略孝文之權制。國家於法無虧。公主情禮得畢。則天下幸甚。於是待三年服闋。然後降。

    舊唐書

    舊唐書.外戚傳

    (貞觀)二十三年,(長孫操)以子詮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

    新唐書

    晉王為皇太子。復拜左庶子。遷侍中。加光祿大夫。進封燕國公。監修國史。永徽二年。洛陽人李弘泰誣告太尉長孫無忌反。有詔不待時斬之。志寧以為:「方春少陽用事。不宜行刑。且誣謀非本惡逆。請依律待秋分乃決。」從之。衡山公主既公除。將下嫁長孫氏。志寧以為:「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固知遇喪須終三年。《春秋》。魯莊公如齊納幣。母喪未再期而圖婚。二家不譏。以其失禮明也。今議雲公除從吉。此漢文創製。為天下百姓耳。公主身服斬衰。服可以例除。情不可以例改。心喪成婚。非人情所忍。」於是詔公主待服除乃婚。

    生平事跡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嫡妻長孫皇后最小地孩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地女兒。在李世民二十一個女兒中排行老ど。

    長孫皇后地先祖是鮮卑族拓跋氏。父親長孫晟在隋朝一直當到了右驍衛將軍地高位。長孫氏十三歲便成了李世民地妻子。從此夫唱婦隨。感情甚好。

    由於家庭地影響。長孫氏有著敏銳地政治頭腦和勇氣。李世民最後能夠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大唐天子地寶座。她居功甚偉。太宗也因此對妻子越地看重。登基後僅僅十四天就下旨封她為皇后。難得地是她從不以此自傲。當上皇后以後。反倒加倍地恭謹小心。對子女也嚴於管教。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務求面面俱到。

    長孫皇后父親早逝,她和同胞哥哥長孫無忌的生母高氏,並非其父的結之妻,乃是繼弦。所以當父母俱喪以後,父親前妻所生的哥哥長孫安業立刻擺出一副新任當家人的模樣,把異母地弟弟妹妹趕出家門,逼得兩兄妹只得投奔外祖父揚州刺史高敬德。儘管如此,長孫氏成為大唐國母之後,卻對異母哥哥從前地過錯閉口不提,還按禮制將長孫安業提升為將軍。可惜長孫安業心裡有鬼,老覺得長孫皇后的寬容背後一定另有名堂,所以最後居然謀反叛亂。事之後,太宗要跟這個可惡的大舅子算總帳,處以極刑。長孫皇后聞訊,趕到太宗面

    前,磕頭請求丈夫饒他一條性命固然犯下死罪,但是他從前對我不慈愛的事情廣為人知,如果現在處死了他,世人就會說,皇上是因為我的緣故而懲處他的,這對皇上的名聲是一大拖累,所以還求你放他生路。」長孫安業就此逃出生天。

    長孫皇后竟有這樣的心胸和政治感覺,真是不可思議。

    長孫皇后不但是嚴於律己,她還寫下了《女則》,對後宮妃嬪及公主宗女們嚴加要求。

    在這種情形下,長孫皇后所出地女兒們,在史書上留下的名聲都很是不錯。——兒子們是個例外。也不在我們要討論的範圍內。

    長孫氏地大女兒封長樂公主,下嫁給長孫沖(看駙馬的姓就知道,是一場親上加親。)

    唐太宗李世民因為與長孫氏伉儷情深,雖然兒女滿堂(十四子二十一女),但是對長孫氏所生的嫡出兒女還是很看重的。更何況嫡長女要嫁地又是長孫皇后的娘家人,就更有特事特辦地理由。所以在給長樂公主辦嫁妝的時候,李世民下令:照妹妹永嘉長公主出嫁時地嫁妝數量翻一倍陪送長樂公主。

    這道聖意剛下達,就招來了魏徵的抗議。魏徵說:「從前漢明帝分封皇子時,說我地兒子豈能與先帝的兒子同等?那畢竟是他們的長輩,所以他們只能得到叔輩們所得的一半。現在也是一樣,長公主的位份要比公主尊貴,公主的嫁妝怎能過長公主一倍?國家有嚴格的制度,哪是能夠隨意逾越的?」

    魏徵的「認死理」,李世民是早已領教過的,知道如果不照辦會是什麼後果。於是再次下旨,將長樂公主的嫁妝減為永嘉長公主的一半。——拿腳丫子都能想得到,李世民被迫改主意的時候,肚皮裡一定又咒了魏徵一串「該死的鄉巴佬」。

    李世民這股子氣直到退朝都還沒有消盡,一回後宮就向長孫皇后訴苦。誰知長孫氏一聽,卻非常贊成魏徵的諫言和陛下乃是夫妻之情,說話時都還往往要注意你的情緒臉色,魏徵不過一介臣子,就敢犯顏直諫,真是維護社稷的國家棟樑啊。皇上你能夠採納他的諫言重用他,也是為了國家呀。」

    唐太宗聽長孫皇后這麼一說,頓時龍心大悅,覺得自己的胸懷的確是有那麼一回事。心花怒放之下,立刻下旨,派人將四十匹帛、四十萬錢送到魏徵家裡去。

    在母親的嚴格管教下成長的長樂公主,出嫁時已是貞觀六年,四年後母親去世,父親對她的要求仍然很嚴格,彷彿是要在她的身上找到長孫後的影子一樣。

    不幸的是,長樂公主確實也像她的母親那樣,身體很弱。長孫皇后有哮喘病並因此早逝,而這種病很可能遺傳給了她的女兒。其實不用父母嚴加管教、耳提面命,長樂公主的身體也不允許她有任何出格的想法或行為。更何況那時的長孫家有一位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做家長。她像母親那樣,謹慎小心地度過了餘下的人生。

    長樂公主準確的生卒年月已無可考,但在她出嫁十八年後,她的弟弟高宗李治繼位,

    我們在李治的本紀行蹤裡,找不到關於長樂公主的片言隻字,只看得到他探望異母姐姐高陽等人的記載。做為皇帝的同胞姐姐,這種情形是很不一般的。唯一的解釋就是,長樂公主早在太宗年間就早逝了,推算起來,她恐怕連母親那樣的壽命(三十六歲)都沒能享到。

    長孫皇后的第二位女兒封為晉陽公主,閨名李明達,小名兕子,意思是小母犀牛。犀牛是一種粗蠻的動物,給女孩兒起這樣的乳名,用意就在於希望嬌柔的女孩能夠象犀牛那樣易養好長,能夠抵擋一切風雨。在這充滿父母憐愛的乳名之後,晉陽公主卻沒有享受到多少父母的雨露陽光。太宗兒女眾多,妃嬪成群,那是不用說了;疼愛小晉陽的生母長孫皇后,更是早在她四歲左右就撒手塵寰。

    母親死的時候,晉陽公主還不知箇中滋味,沒有什麼反應。然而時間稍長,她就現身邊的一切都不同了。僅僅過了一年,五歲的小晉陽就忍不住在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宮室裡拚命尋找母親,當明白再也找不到之後,她痛哭起來。——沒有母親,確實是不同了啊,長孫氏死後,妃嬪爭寵日盛,二次立後、以至圖謀奪去元後子嗣儲位的事兒,在大唐後宮裡此起彼伏,父親家國兩忙,哪還有空來仔細照顧這個小小的女兒?而同母所生的哥哥承乾與李泰,也不停地爭權奪勢,更沒空管這個妹子。所有的這一切出了小公主的承受範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章節更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