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逆九天 正文 第九十八話 險中更險何曾失
    (從今天開始,我將使用防盜手段,請各位親親在更新後一個小時後再閱讀,為你造成的不便萬分抱歉。如果你支持我,請支持起*點正版,謝謝!)

    李清照易安居士,宋代濟南(今屬山東李格非,為元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崇寧元年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為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寧二年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為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京復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為元大臣所薦,為庇元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里十年。宣和二年京致仕後,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後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後。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寧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隨亦入浙,經台巖,從御舟海道至溫州,復至越州,衢州,於紹興二年杭州。紹興四年石錄後序》。紹興中石錄》表上於朝。卒年約七十餘。善屬文,於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安體」,為宋詞大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後人所輯。

    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

    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致趙明誠云云。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6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

    李易安詞,獨闢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

    易安佳句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攜隱。(趙明誠)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一,四旗中號「閨語」

    [編輯本段歷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地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由於家庭的影響,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她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地生活。趙父是當時有名地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後。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地深造和金石文字地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地創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著名地《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地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地寂寞與閨人地惆悵躍然紙上記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地這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6德夫品評。6德夫把玩再三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6答:「莫道不**。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公元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地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地打擊和極大地痛苦。第二年趙明誠病死於建康(今南京)。更給她增添了難以忍受地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現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地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現了張汝州地虛情假意。甚至到後來地拳腳相加。之後。李清照現張汝州地管制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地社會環境下。妻子告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幾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地婚姻就此結束。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胸懷滿腔熱血。可卻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國破家亡地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尋覓覓、冷冷清清」地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地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地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地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地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雄渾奔放地《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地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地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表達對宋王朝地憤恨。多年地背井離鄉。她那顆已經殘碎地心。又因她地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地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地戕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

    1、《詞論》

    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弟願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咨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必李八郎也。」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靡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奇甚。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者也。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又押上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則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則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李清照在《詞論》中主張詞必須尚文雅,主情致,協音律,不滿典重,苦少,故實,提出是一家」之說。

    2、《金石錄》

    右《金石錄》三十卷者何?趙侯德甫所著書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鬲尊、敦之款識,豐碑大碣、顯人晦士之事跡,凡見於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訛謬,去取褒貶。上足以合聖人之道,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皆載之。可謂多矣。嗚呼!自王涯、元載之禍,書畫與胡椒無異;長輿、元凱之病,錢癖與傳癖何殊?名雖不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歸趙氏。時先君作禮部員外郎,丞相作禮部侍郎,候年二十一,在太學作學生族寒,素貧儉。每朔望謁告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對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丞相居政府,親舊或在館閣,多有亡詩、逸史、魯壁、汲塚所未見之書。遂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後或見古今名人書畫,三代奇器,亦復脫衣市易。嘗記崇寧間,有人持徐熙《牡丹圖》,求錢二十萬。當時雖貴家子弟,求二十萬錢,豈易得耶?留信宿計無所出而還之。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後屏居鄉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簽題。得書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出卷帙。或少損污,必懲責揩完塗改,不復向時之坦夷也。是欲求適意,而反取栗。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遇書史百家,字不缺,本不訛謬者,市之,儲作副本。自來家傳《周易》、《左氏傳》,故兩家者流,文字最備。於是几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節更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