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怎麼說,經營的基礎是人。一個公司是好是壞,能不能藉著公司的事業對社會有所貢獻,完全都是由從業人員的想法來決定的。因此,公司裡的每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絕對有必要先使公司裡的這些人成長起來。如果每個人都很幼稚,雖然大家都相當團結,可是集合起來的力量,終究無法突破幼稚的範圍。
松下先生一直強調企業就是人,如果不先培育人才,企業就無法獲得成長。但是,人才是多方面的,企業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呢?企業經營者又應當培育哪個方面的人才呢?這就形成了以下的問題。
總的來說,一個公司的經營者所需要的人,就是這個公司的人才。以蘭球隊而言吧,需要投球手,投球手就是其人才;需要傳球手,傳球手就是其人才;球隊選手首先要注意其球技,但也不能忽略了人格、身高等,最後才可以確定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依一個公司的情形,以及該公司的最高方針的不同,對於是不是人才的判斷也相異。有的公司認為某一種人才是人才,必須好好地加以造就,可是這種人在別家公司卻成了多餘的人。因此,每個公司的人才基準並不完全相同。
關於這一點,松下電器公司副社長中尾哲二郎先生,當初加入公司時的經過相當有趣,因此想在此介紹一下,一九六七年各事業部的幹部聚集在一起,所召開的夏季經營懇談會上,中尾先生自己所說的話。他從二十三歲起,就受到松下電器公司的照顧,不過,說起當初加入公司的經過,卻是一種相當不可思議的緣分。他說:
「本來我是想在工業界立身,因此,認定有兩個方向可行。其一是培養一種具有將來性之近代化技術,以此為基礎,開始自己的事業,這是我的夢想。另一個是培養這種技術,在大公司裡,以與近代化技術有關的工作大大活躍一番。我帶著這兩個希望在東京拚命,卻不巧碰上一九二三年的大地震,使我變得無家可歸,獨自一個人游落到大阪。
「當時我根本不知道有松下電器公司,也沒想過要進入松下電器公司服務。我是身無分文來到大阪的。當初我希望能進入大的兵工廠,可是去詢問的結果,要當兵工廠的從業人員,必須具有當時徵兵檢查的甲種體格。我因為是乙種體格,因而喪失了機會,終究無法達成第一個希望。接著我把目標轉向大公司。想在鐘淵紡織的機械部工作,就去了一趟該公司,可是,鐘紡公司回答我說,他們需要的是一般工人,至於技術人員目前並沒有缺額。因此,我領了三元旅費,回到了租來的房子裡。拖了一段日子,我的經濟發生困難,終於到了非外出工作不可的地步了。於是,我買了份報紙來看,一眼看到松下電器公司徵募員工的小廣告。
「當我看到那則廣告時,覺得「電器」這兩個字相當具有魅力。雖然當時不知道松下電器公司究竟是什麼樣的公司,不過還是決定去看看。於是很快地跑去大開町,才知道其實不是松下電器公司需要人,而是接受松下電器公司協助的B工廠需要人,他們很快地帶我去B工廠。
「一到那裡,我才驚訝地發現,這家工廠只有B先生一個人。所謂的從業人員,就是如果我進了這家工廠,我就是惟一的從業人員。至於做什麼工作呢?是製作當時松下電器公司所生產的插座和其它電器的接口——叫作基底螺絲金屬的部分。因此,若說到我的工作,雖然是製造基底,不過,由當時我們的工業常識看來,從事使用所謂的能源壓的動力作業,是一種很普通的知識。在這裡使用當時叫作螺旋的預備壓,那個預備動力就由我來操作。當B先生在下面放入東西時,就大叫一聲,而我也就開始操作起來,如此而已。這就是工作,一天的薪資一元。我在東京時月薪九十元,當時大學畢業的人,在待遇好的地方大約是九十元左右。因此當年二十三歲的我,待遇算是很高了。但是,在B先生的地方工作,一天才一元,總覺得實在太少了,不過我抱著即來之則安之的心理,在那兒操作起動力來。
「如果當時我嫌一天一元錢太少,而辭掉工作的話,今天就不會待在松下電器公司了。所謂的人生,所謂的緣分,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的。我忍受著一天一元的工資,從事動力操作的工作,結果才得以進入松下電器公司。
「我就是這樣進入這裡操作動力,而模型也逐漸損傷與磨耗。因此,B先生要我去東京找人做幾個模型。我看了,就告訴他這種東西不必去東京買,我以前就做過。他用不信任的目光說:「那就做個試試吧。」我告訴他需要一台車床,他說:「松下電器公司有一台車床,你去借借看吧。」由於他這麼說,我就去松下電器公司的修理工廠,借了車床來製作,這和我在東京製作過的一模一樣。因此B先生也由衷地說,原來你會製作模型啊。久而久之,我也逐漸毫無顧忌地提出各種意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提案」。
「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因此可以盡情地發表意見。我提議『這麼做會虧損的。如果引進一個動力,就不用一天花一塊錢僱用人,而可以以相當便宜的價格,提高好幾倍的效率。是不是需要引進動力來看看?』但是,任憑我怎麼建議,他就是不聽。這並非沒有道理,我,不過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他也會擔心如果採用我的意見,虧損的話就糟糕了。而且,因為我實在說了太多的大道理,最後把他惹火了,就一不做二不休地把我辭退了。
「不但如此,他還跑去和松下電器公司的頭兒——會長(即松下先生,這是當時的稱呼),談論關於把我辭退的事。結果,松下先生卻說:『這種會修理製作模型的人,由我的修理工廠來僱用他吧。』這或許就是人的緣分吧。」
在這場懇談會席上,當時的會長松下先生聽了這一段話,也想起從前的事來。松下先生做了以下的回顧:
「聽了副社長的談話,我也想起四十五年前的事業。雖然我對當時的印象覺得很模糊了,不過,因為中尾君比我還清楚這件事,所以我想事情應該就像中尾君所說的一樣。
「人類真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緣分,我們的下游工廠負責人B老先生那時來到公司,劈頭就說:『頭兒,不好了呀。』『什麼事不好了?』『嗯,就是那個到我那裡工作的中尾那個年輕人啊。』『他怎麼啦?』『他一點也不聽我的話,只要我說要怎麼做,他就一一把我的話反駁掉。那個男孩子真麻煩啊。』我說:『是嗎?就是上一次來我們的車床工廠借車床的那位年輕人嗎?我當時曾問他:『你是哪來的?』他回答道:『B工廠來的。』我覺得那位年輕人很出色啊。』『不,他麻煩得要命。』『那麼,讓他到我這兒來吧。』『你這裡要用他?』『我這裡可以啊。你那裡既然有問題,就讓他來這裡吧。如何?』就這樣,中尾君加入了松下電器公司。」
對於一個能針對工作方法陳述自己種種意見的人,B工廠認為這是一個「不聽主人的話、老愛和主人抬槓的人」。而松下先生則判斷他是一個「有趣、有見地的人」,並感到這種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世有伯樂,才有千里馬」。一匹能跑千里的名馬,若沒有碰到能償識他的伯樂,那麼,這匹駿馬一定會無所事事,白白糟蹋掉一生。名伯樂獲得了中尾先生這位奇才,中尾先生的才能方得以展現出來。
但是,如果沒有很會騎名馬的優秀騎師,名馬反而會變得比劣馬還難騎。千里馬也成了空有的寶物,而不能加以利用,這時對這個騎師而言,千里馬就不算是千里馬了。
對於企業而言,並不一定需要員工全是千里馬,也即是超級的人才,那是不可能的。假使,很多具有超級能力的人,如果聚集在一起,反而會因不好控制,而影響公司發展的前途。還是要由各式各樣的人來組成一個公司比較好,當然也不能全是劣才。
松下先生於公元一九六三年八月,在和日本青年會議所所員懇談會的席上,談到:
「當時的松下電器公司,沒有收容以前三名來自學校畢業的人,是很正確的。如果讓那些人來的話,我就糟糕了,因為他們很優秀,因此不是適合我公司的人才。
「當時,舊制高等學校畢業的人還很少,大部分都是小學畢業。因此,若要徵求中學畢業的人,就要費一番很大的功夫。我開始做生意是在一九一八年,當我認為可以招收舊制專科學校畢業的人時,已經是一九二○年了。由一九一八年起到一九三四年,我才第一次僱用兩名專科學校的畢業生。因此,在那時之前,只要是中學畢業就是最好的了,事實上,也真是最好的啊。
「各位可能與我的觀點不一樣。不過,人是應當在適合該公司的狀態下聚集起來的。在優秀的人也會有麻煩的啊。太優秀的人雖然也有相當勤奮工作的,不過,大部分太優秀的人都會說出,在這種無聊的公司上班實在糟糕的話來。可是,如果不是這樣的人,就會以感激的心情說,待在這家公司真不錯,因而努力地工作。我欣賞也感謝這一類型的人。因此,我不會招募太多優秀的人。」
這是採用人的原則,並不一定要徵求超級的人才,只要能求得適合該公司的人才就好了。而採用後的人才造就,也是同樣的情形,並不是非要把每一個員工,都培養成具有超級能力的人才不可。首先,這種事根本就不可能。公司裡有各種的工作,只要分別有適合各種工作的人擔任就可以了,超級的人才倒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那麼,公司所需要的人才造就,或者稱作人才培養,究竟是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
松下電器公司對人才的培養認為是:「能正確理解公司基本的經營方針,並努力實踐自己的使命,以達成使命的人。」這裡又提到了基本的經營方針,其實松下電器公司完全是以這個基本的經營方針、經營理念為中心、為基礎來行事的。當然,所謂基本的經營方針是相當抽像的,必須順應時代的變化,分別發揮各自的創造力,產生自己的風格,自己去思考具體的事情,並加以應用解決才行。對松下電器公司而言,能夠照這個基本的經營方針去做,完全盡到「產業人本分」的人,就是人才。
松下先生只要一有機會就對員工們說明,什麼樣的人才是松下電器公司所需要的,還有,公司必須把他們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等等。明確理解人才的內容,是造就人才的基本,松下先生所謂的人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有如下的標準:
虛心學習,不斷進取的人。要以一句話來表達松下先生的偉大,實在很難。不過若從根本上來說,那就是松下先生雖然有這樣大的成就,仍然具有非常謙虛的態度。
當然,他所持的經營信念是一點也不動搖的。但是,那是一種確立于謙虛之上的信念與意志。
「人類如果失去謙虛,那麼信念或確信,就會變成自大。自大就是自滿,自滿就會失敗。這是最需要警覺的。」松下先生指出,擴大之後的松下電器公司,最忌諱的是員工,尤其是在崗位上的人自大。公司在社會上,在產業界,佔有今天的地位,固然可喜,不過更應加以發展,以便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因此,大家必須順著社會的需要而努力。同樣的,一個公司的社長、課長也應站在此立場,促使員工進步,對社會盡一己之力。如果忘掉這個使命的話,認為是靠自己的力量才使公司壯大,並靠著自己的手腕才爬到今天的地位,這就是驕矜自滿。有這種想法,一定無法再發展進步的。
另外,如果有謙虛的心就可以知道別人的偉大。如此一來,就會覺得自己的員工都比自己偉大,因而知道了員工的長處,也知道活用其才能之道。松下先生指出,在上位的人尤其不可沒有這種謙虛之心。經常不忘初衷,又能謙虛求學,不斷進取的人,才是企業所需人才的第一個條件。
松下雖然有生活的經驗,可是在某種觀點來看,他覺得這個公司裡最差的人就是他。因為他是最年長的,體力、記憶各方面和年輕的各位相比,沒有一樣超越各位,這是事實。最差的松下先生既然當了領導者,為了達到成果,因此,松下先生必須接受各位的指導來工作,捨此別無他法。沒有才能的人,如果廣泛地吸取大家的才能,這本身就是一種高超的才能。因此,就拿找出松下電器公司進步發展之道這一點來說,假使松下先生沒有發現好的方法,別的幹部總應該發現吧?幹部若沒發現,起碼他們的員工總會發現吧?不管是誰發現的,都是為了松下電器公司的進步,而找出來的好方法。我們應該坦誠地接受,拿來做為自己的方針,再引為公司的方針。連一封信都寫不出來的松下先生,能成為這家公司的社長,又能不犯什麼大過錯,完全歸功於松下電器公司兩萬五千人的聰明才智。俗話說,涓涓細流,匯聚成大海,力量就無可比擬了。今日的世界上,只要有想幹的堅強意志,那麼,欲尋求的聰明才智,是滿遍天下的。德川時代,想追求智慧,必須親自走十里的道路去請教人,才可獲得。如今,像電視等都是免費供應知識的。另外,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也各在所屬方面活躍著。因此,今天是一個即使自己沒有聰明才智,只要有所需要,就可充分求得的時代。要求得那些才智的基礎性知識,各位都已經具備了,因此,一點困難也沒有。
然而,實際上卻有很多苦惱,又不能順利求得。歸根究底,應該是由於不能以真誠的心相待,不能去追求應該追求的東西而造成的。
那麼,人們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希望大家能好好地思考一下松下先生所說的話。
戰後的松下電器公司所走的路,實在是一條苦難之道。松下先生說他當時的心境,存有一股淡淡的希望,希望什麼時候可以看到開拓新命運的曙光。而每年過年時,總是說今年才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但私底下,心裡卻有個不安的黑影。就這樣過了五個年頭,那真是一段淒苦的時期。
到了戰後五十年代,總算有了轉機,宣稱「松下電器公司自今天起再度開業」。在一九五一年值得紀念的經營方針發表會上,松下先生對全體員工訴說要回到初衷,以謙虛的心情開始做生意,這是總算鑽出長長隧道的時刻。自此以後,公司就陸陸續續製造出很多東西,而成了大買賣。這種氣勢,就是松下先生所教導的「心所應有的態度」發揮出來的成績。
「從頭開始」,是指以過去的營業狀態為基礎,再從頭開始新的生意。也就是說,不因襲守舊,而以新開業的心情來經營。所謂不因襲守舊,是指暫且把一切都回到空白,從零開始經營,以產生更好的傳統。只要有開張的心情,就一定會產生謙虛的心和熱情,而松下電器公司的好傳統,又逐漸被引導回來了。而且以新的心情來開始,正是松下公司「日新月異」的傳統精神。
松下先生以為,以重新開業為前提,是生成發展的表現。所謂生成發展,就是每天有新的事物出現,舊的事物毀滅了,又生成了新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在更改變動。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宇宙的規律。宇宙中的萬物,就是以此生成發展的原理來生存的。因此,松下的經營也受這個原理的支配,松下公司一直都是以日新月異為心願,就是採取順應這個原理的經營理念。生成發展的經營理念,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松下公司開業的時間實際上是三十三年前,不過松下先生希望能將此定為第一期,而一九五一年為第二期的開始。
任何一件事情在開始時,都是非常困難的,萬事開頭難,就拿繪畫來說吧,剛開始學畫時,是相當熱心的,而且有認真練習的謙虛感。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只要畫得好一點,就會馬上驕傲起來,完全失去了謙虛,更不聽從他人的忠言。公司剛開始時,服務態度也相當好。可是,一旦出名到了某種程度時,服務態度就不會再進步了,這是人之常情。因此,這個時候需要有重新開張的心情,隨時注意自己的服務態度要謙虛。這麼一來,繁盛的生意必定會降臨的。
松下先生所說的重新開業,就是想喚回謙虛的心和初開張時的熱情,想把經營重新還原到起初開始時的空白,再加以檢討,並追回初開張時的謹慎態度。既然是生意,就會有劇烈的競爭,也必須激起自己昂揚的鬥志,然而,在這當中,可不能忘記謙虛。如果能謙虛,就能吸收新知識,同時,也會替自己帶來進步。本公司一直很強調這一點,並以此為根本的經營理念,來推動公司的發展。松下電器公司的成長終於受到世人的注目了。這是過去二十年的情形。可是,自從發生戰爭後,中間出現了年的空白,也失去了這個優點。
然而,今天在再度開張的情形下,松下先生要再次強調謙虛的重要。
松下電器公司無論從事什麼事,都會提出基本的經營方針來,因此或許有人會問,這麼一來不就把員工定死在基本經營方針的模式上,而完全抹殺了他們的創造性嗎?其實正好相反。
以基本的經營方針為根基,再加上各人的創意功夫,使每個人都能展現令人眼花撩亂的才能,這是松下電器公司的理想。因此,我們要求上司能讓部屬自由行事,並活用他們的才能至最大的限度。
一旦陷入一種固定的方針和學問時,就只能自這個範疇來看事物,因而無法把握住事實。知識再淵搏的人,只要被固定的方式和學識所局限時,就很難真正發揮他的才能了。如果有知識,又不拘泥於形式,那種知識就足以形成真正大的力量。因此松下先生大力主張,能不墨守成規,又能經常具備新觀念的人,才是企業所必需的人才。
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現在,公司內有各種組織,在今後仍應求得其正確的形態,能做種種變更的當然更好。現在的組織也必須時刻加以檢討,而確立於新一代的新觀點上才行。當然,到目前為止,組織也是再三改變過的。當時松下先生還遭到大家的埋怨,說社長的想法每天都在變,如此的改變組織,就無法專心工作了。當時松下先生解釋說,這並不是改變,而是一種進步,也是人們腦筋的進步。很多事情早上認為很好,到了晚上就已經落伍成老式的了。因此,這不叫變更,而叫作進步。可是大家聽了仍不相信,只是說這是社長的甜言密語,說說罷了。
然而,松下先生卻是真的這麼想。今天,他站在這個地方演講,如果用放大鏡來觀看的話,一定可以看清他臉上的一條條皺紋。這可以說是上了年紀的原因,不過,本來還是只有兩條,後來就變成了三條,也就是形成了新的形態了。形成新的形態就是一種進步,因此,這不是衰老的現象,而是進步的表現。
釋迦牟尼說這是「無常」。「無常」這個名詞似乎很難懂,松下先生曾經向別人請教過,才知道「無常」,就是一切世物並非一直不變,而是時刻變化的。換句話說,這就是指萬物日新月異的意思。
前些日子,正好有機會和一個和尚談話,當時松下先生就把這個名詞提出來,說:「我聽說『無常』就是萬物日新月異的意思,我由公司的工作上,也可以相當清楚凡事必須日新月異的說法。例如,本公司現在已經完全不再製造三十年前的產品了,即使再製造,也不會有人來買。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時常更新產品,這也是信守釋迦牟尼人生無常的教義啦。」那個和尚表現出真誠的笑意。
新觀念的產生。每個人的工作,必須年年進步才行。去年認為可以的想法,到今年就行不通了。這種一直在進步的情形,是社會的常態。因此,如果疏懶成性而不進步的話,或許在昨天還是可以的,可是到今天就落伍了,因為今天社會上又出現了具有進步觀念的人。因此,過去自己認為做得很好的工作,已經不再那麼優秀了,而且已經變成了老式的工作、老式的想法了。就像最近非常流行的曲調一樣,這一段時間,它能落後了。如果以前是三年產生一個流行的話,最近就得變成每年產生一個流行,或者是每三個月就改變一次流行了。
同樣的,一般的產業界雖不像流行般轉瞬即過,而且還有非常困難的基本工作,可是該工作也是時刻在變化的。像化學纖維就是不斷地推出新的合成纖維來。今日的狀態變成了莫大的投資,並自認這已經是最先進的合成纖維,結果僅僅過了三年,人家就又推出了完全不同的新產品。
松下電器公司有幸得到全體員工的協助,已經逐漸有了相當的成果,不過,松下先生認為今後是否會持續過去的好景,仍然是一個問題。過去做得很好的,不能說今後仍然會很好。還得必須不斷的建立新的觀念,不落於世界進步之後,並以新觀念為基礎來推行一切工作,這樣才可以說維持住了立場。
公司責任感很強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愛國心」這個名詞,就從人們的口中消失了。同時,大家也不再強調「愛公司」這個名詞了。
這或許是受了歐美方面的影響吧。歐美國家的人如果被問及所從事的工作,一定先回答我是業務員、設計員,或者打字員等職稱及職務,其次再告訴對方所屬的公司。日本則先說出公司的名字。這一點,歐美人大概認為自己是靠這份工作領薪水的,至於所屬的公司,只不過暫時依附在這家公司罷了,因此,他們可以毫不在乎地更換公司。公司方面也是如果不要這個人,就可以找個理由把他辭退。因此,他們是沒什麼愛公司的心理的。但是,日本方面就稍有不同了。
松下先生在公司的時候,自己也加入了工作的行列。當時有很多公司及商店的業務員來到他的公司,這些業務員當中,有的說「我的公司有很多問題」而大肆批評自己的公司。那麼雖然那家公司有點名氣,東西也不錯,松下先生卻不想向他們採購了。員工在外面能說自己公司的優點的,才是有發展的公司;相反的,員工在外面只說自己公司的缺點,就不會是有發展前途的公司了。這是松下先生根據經驗所得到的看法。松下先生自從創業以來,從來不區分誰是受僱人,誰是老闆,他認為大家都是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而集結成一個企業團體的同志。因此他當然會對到外面說自己公司壞話和有這種行為的人,感到不快。即使這個人是別家公司的,而且他認為有這種員工的公司,一定沒有什麼信用可言。
最近,日本增加了一種想法,那就是沒有愛公司的心理也無所謂,只要能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就好了。不過松下電器公司仍然要求員工,能具有和公司甘苦與共的意念。如果公司裡具有愛公司思想的員工不多,那麼公司也不會有什麼發展前途。
「愛公司」的思想。松下電器公司最近愛公司的公司意識,逐漸淡化了。然而,公司意識若不興盛,公司發展的前途就不大。如果公司的發展能帶給全體員工好處,而且也不危害到社會的話,就必須每個員工具有強烈的公司意識,並以此意識為本,來判定、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全體員工具有更強的公司意識,就可以強有力地協助公司完成這一任務,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今天的日本,認為具有這種意識是時代的錯誤,連具有國家意識究竟是好是壞都弄不明白。不過,松下先生認為強烈的具有這種意識,才能使日本復興,如果這種意識薄弱的話,日本的復興也就很緩慢了。拿公司來說,公司的發展也一定會很慢的。這種事必須讓大家強烈意識到才行。
至於大家是否有這種意識,這是領導者的責任。在公司方面,如果社長對公司意識的看法很隨便的話,員工們大概也都會如此了。相反的,如果社長大聲呼籲員工必須有強烈的公司意識的話,大家一定會拚命努力,逐漸達到這個目標的。這也不只限於社長一個人,凡是站在領導者、負責人立場上的人,如果沒有很強的這種意識,則員工們就不會有這種意識。因此,領導者及負責人具有重大的責任,必須清楚地自覺保持這種信念,這是相當重要的。
個人與公司命運相連。松下先生告訴大家一個成功之道。那個是「個人的命運必須與公司的命運相連」。例如,一個學生從學校畢業後,不是進入公司,就是服務於政府機關,反正是謀得一官半職。不過,進入公司則一定是一條責任重大之道,不一定要做到什麼部長的地步,但一定要有與公司命運相連的思想。
一個人從學校畢業後,初次到公司上班時,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典禮,同時也會有社長的訓話,另外還有一些公司的說明。聽完這些後就回家了。而大多數的人,都會向他問及第一次到公司的感想,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而這時他會向父母報告說:「今天去公司聽社長以及其他幹部的談話,同時也聽了公司的狀況報告。這家公司比我想像的還要好,我真幸運,沒想到能進這麼好的公司。」於是父親就會說:「真是那麼好的公司嗎?」而他也會回答:「真的是一家好公司,所以我今天決定要與這家公司甘苦與共了。」大多數的父兄絕不會說反對他的話,而會鼓勵他「有這麼好的公司,那太好了,這不是很幸運嗎?要好好幹喔,一定要與公司同甘苦共患難。」當他開始上班以後,也會碰到朋友如此發問:「你的公司如何?」他可以自豪地說:「我實在高興,進了一家真正很好的公司。」「你的公司真有那麼好嗎?」「是的,我打算一輩子待在這家公司裡。」當他這麼回答時,他的朋友一定會說:「祝賀你,你真了不起。」如果這種狀態能持續一年,這個人就會大受注目。
這期間如果他去拜訪親戚,就一定會有相同的對話。接著會問:「你的公司是做什麼的?」「我的公司是做這種東西的。」「是嗎?既然你的公司那麼好,那麼我就採用你們的產品啦。」事情就會變成這樣。隨著這個人的言行,公司的販賣業績也逐漸增多了。這個世界真是有趣。而這家公司不重用這樣的人,又能重用誰呢?大家可以做到這一步嗎?
但是,這個人其實大概並不認為公司真的有那麼好,只是對朋友和父母這麼說,以使他們安心罷了。所以,松下先生認為當發現公司有什麼缺點時,一定要拿出誠意來看看該如何努力改正這些缺點。同時,也必須報告社長和部長,向他們提出妥善解決的辦法。但是,這個報告一定要有技巧。如果說「我們公司真是莫名其妙啦」,那樣社長一定會很生氣的。應該平心靜氣地說:「我覺得我們公司相當好,我覺得就有一點不妥,我的朋友也說必須注意一點才行。這一點你認為如何?請您稍微想想。」「是啦,你倒是相當細心啊,你說得不錯。」事情會圓滿地解決。這種工作態度才是真正的真心誠意,才真正把命運同公司聯繫在一起。如果自始至終貫徹這種精神,在外面就會獲得顧客的好感而大受歡迎。而在內部,就可以成為改革的中心,一旦這個人有了重要的地位,公司就會逐漸發展起來。
重點只要有點不同,就會出現很大的差別。五年、十年、二十年之間就會逐漸顯出差異來。松下先生認為這也是人們所應遵循的道理。用心於自己所服務的公司,與公司共存共榮,這才是誠意。而這個人也會因此而受到重視,即使不想追求,最後仍然會獲得重要的地位。這也是今日一般社會所共同的一條成功大道。
公司固然是靠每一個人的實力提高成長,而逐漸進步發展。但是,即使公司的每一個職員都很有實力,力量卻分散而不集中的話,整個公司也不會好。
就拿棒球隊來說,有實力的選手固然很好,可是如果缺乏團隊精神的話,球隊的成績怎麼會好?相反的,球隊裡雖然沒有出類拔萃的選手,可是因為球隊的組合很好,往往也會有好成績出現。
公司也是一樣,除了培養個人的實力之外,更絕對必須將所培養出來的實力,好好地運用到公司上來。在一個部門裡有所謂的團隊精神,在販賣和製造、職員和生產線之間也有團隊的精神。重要的是不能只做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公司其它的事情,必須要團結一致,心連心,通力合作,朝共同的使命和目標前進。這樣一定會帶來蓬勃的朝氣和良好的成果。松下電器公司所需要的,不是光想到自己,而是在工作時能經常考慮到全體的人。
松下先生在一九六一年度經營方針發表會上,說明了自一九五六年度起的五年計劃的成果,然後強調松下電器公司再怎麼成長,全體職工還得必須緊密地團結起來,大家通力合作才行。
松下先生希望員工們要認識到,自己的部門這麼做時,其它部門也都要這麼做的。如果員工們希望自己的部門很熱心地工作,可是卻認為其它部門會破壞,因此,為了怕被破壞,乾脆就偷懶起來了,結果不用說,是相當不好的。如果有這種情形是不會有今日的成果出現的。今日的成果,是大家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熱心努力幹出來的結晶,而組成了各部門,各部門再綜合起來而達到今日的成果。
由這種情形看來,今天之所以有這種成果,真是一件值得大慶特慶的事。然而,這不是某個人的力量,是全體人員彼此合作所產生的成果。如果心裡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能產生這樣的大成果、大榮耀,就有問題了。不能說,如果沒有我,就沒有這麼大的成果這種話,否則這種大成果就會喪失殆盡的。
應該把這個成果牢記在心,說:「啊,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就這樣彼此欣賞對方的成果,互相替對方高興,這才是一種崇高精神的表現。有沒有這種強烈的崇高精神,足以左右松下電器公司今後的發展,同時松下先生認為,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同時也必須這麼想,這麼做。
再也沒有比一個人流血流汗後的結晶,竟不能被旁人理解的情形更傷心的了。大家的努力,如果能被部屬及長官知道的話,心裡一定會很高興的。如果自己的努力並不被瞭解的話,一定也會覺得相當傷心。究竟是有一顆孤寂的心?還是溫暖的心呢?這是人生的大問題。今日的社會形態以及人心,在這方面稍微有缺點。當然,如果只持有這種被瞭解的感激,反而會成為心理的負擔,這樣反倒不好了。松下先生所希望的是大家能互相體會某個程度的喜悅,並彼此交換感謝的姿態,松下電器公司的每個人都能同甘共苦。如果不相互呼應、團結一致的話,絕不會有什麼成果出現的。
松下先生在這四十二年間,和顧客們做種種的交涉,也親眼看著顧客成長,並特別注意重要客戶發展的種種情形。這些年得來的感想,和剛剛松下先生所談過的,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逐漸發展的公司,是以老闆為中心。如果有十個職員,則十個職員都對生意抱著強烈的關心,並且愉快地工作著,這個地方,就會逐漸產生發展來了。如果不是如此,而是每個人都強烈地發出多少不滿不平來,就在這種態度表達出來之時,公司已不可思議地衰微下來。這可能是因為老闆指導無方,或職員的自制力不夠等種種的原因,不過歸根究底,惟有公司的全體職員很協調,並且對工作感興趣,才會繁榮興盛。
因此,不論事業做得多大,道理是不變的。松下電器公司即使今後不再拓展,所有部門的人仍需象松下先生剛剛說的,同甘共苦、彼此瞭解、互相合作。如此一來,就會得到理想的成果,並能為社會及大眾服務,以達到服務於社會的使命。戰後的混亂時代,可以說是不知什麼是正確、什麼是不正確的時代。
戰爭剛結束時呈現要吃沒有食物,要住沒有房子,要工作沒有機會的狀態。因此儘管需要馬上生產以恢復舊狀,卻無法進行適合的方針。社會形態變成有人暗中囤積居奇,其他的人愈認真工作愈窮。也有法官奉公守法不買非法的物資,結果發生了餓死的事件。
松下先生認為「沒有這種傻事,一定是什麼地方錯了。人類本來是一種相當崇高尊貴的偉大存在,應該靠著彼此的自覺和共同的努力,來過更和平豐富的幸福生活才對。」在想把這種想法告訴更多的人的心情下,他創立了PHP研究所。接著,松下先生陸續發表了「繁榮之本」、「人生的價值」、「人性與發展」、「經營的目的」、「善和惡」、「文化的重要性」、「人類的目的」、「國民生活的開拓」、「民主主義的本質」、「人類的使命」、「富的含義」等研究,最後再發表可說是集大成的「提倡新人類觀」、「提倡新人類之道」,而到今天,研究所的所員們仍然繼續思索和研究,知名於世。
關於這一點,我們不能進行深入探究。不過,松下先生會開始這種研究,完全是本著「人類能對社會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是最重要的,不能判斷正確價值的社會是黑暗的」。而松下先生之所以投下家財,設立松下政經塾,是為有志改善二十一世紀日本的有為青年,提供一個研究的場所。至於這些有為青年在此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松下先生是想讓他們「考察研究:人類是什麼?天地自然之理又是什麼?什麼是日本的傳統精神?……等基本問題,並探求國家的經營理念,透過現實的社會生活體驗與研究,使他們能廣泛地體會政治,經濟、教育等社會活動應有的形態,並使他們得到堅強的信念和責任感、強而有力的實踐力以及國際性的視野。」
使得每一個人、每一個日本人能有正確的看法、想法,以及價值的判斷,是培育人才的大命題。
松下先生斷然,一個公司如果不能培養在各方面有正確的價值判斷的人,那麼所有的職員不過是烏合之眾,對公司一點用處也沒有。
讓彼此都能有正確的價值判斷。有句話說:「投珠於豕」,意思是說,即使讓豬擁有明珠,它也完全不知其價值。而人類的價值判斷應該勝過豬,應當知道其價值。不過,人類當中有很能判斷價值的人,也有不太能判斷價值的人。從各方面的觀點上看,松下電器公司應該培養能正確判斷價值的人。
如果能正確判斷的話,就可以做自我判斷。不能自我判斷的人,也不能做價值判斷,這種人聚集在一起,也只是烏合之眾罷了。反之,在各方面、各場所以及所有的時間內,對於所有的東西,能夠做某個程度判斷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的話,凡事必定能順利地進行,因而也不難獲得繁榮與和平了。
但是,問題是應該如何培養員工,使他們能正確判斷價值呢?全能的上帝可以輕易的知道「什麼事物具有什麼價值」,可是我們是凡人,不是神,因此也不能教人知道真正的價值判斷是什麼。只是知道,如果凡事都能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就太好了。只要有這個強烈的要求,就會產生出想判斷什麼是正確的努力,也會產生研究的興趣。希望我們彼此做這種努力與研究,至少做到松下電器公司的員工,能逐次提高判斷價值的能力。而這就是個人的能力,也是松下電器公司團體的能力,更是國家社會的能力。
松下先生說,一個社員如果只是照上面所交代的話去做事,而每個月領取一份薪水就算了,這樣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成長為能按社長心態辦事的人。
一個公司的員工,必須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公,認為自己是這家分公司的社長,是公司經營的主人。而數百、數千位分公司的社長,再組成了這一家公司,共同經營業務,以這種心情來從事工作是必要的。
例如負責會計的人員,因為自己從事的是這家公司的會計業務,是獨立的部門。因此就把自己想成是社長。每一個職務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社長。
如果認為自己是支領薪水的,只要工作八個小時,其它的就不管了,這種單純的檻中虎的想法,實在沒什麼情感。松下先生認為這麼一來,完全感覺不到工作的喜悅,也不會有什麼進步發展。因此公司需要的,是對事情有自主經營能力的員工,有責任感、主人公精神的工員。
每一個都應該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這是戰爭年代發生的事。某公司的職員和松下先生很要好,有一次,他為了公司的業務來到松下公司,說:「東京現在有一家工廠,松下先生,要不要買下這家工廠呢?我覺得這個工廠很有希望,如果您能買下來的話,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棒的工廠。」接下來大約三十分鐘,他一直侃侃而談,從那家工廠的內容,談到松下電器公司如果買下那家工廠會有什麼好處等等。
那個人還是個年輕人。松下先生非常佩服地說:「我知道了,既然你這麼大力推薦,我就買下經營看看吧。」「您真的要買?」「一定買,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什麼條件?」「是這樣子的,目前本公司也是在開發中,公司裡缺少人才。因此,如果你能進松下電器公司,來經營這個工廠的話,我就把它買下來。如何?」松下先生一說完,他馬上就否決了:「松下先生,這個我不能答應。因為我是社長,不能辭掉現在的工作。」「我感到疑問,你不是職員嗎?」「哦!我的身份是職員沒有錯,可是我卻抱著是社長的思想。社長是不能到別家公司去的。」聽了他的回答,松下先生覺得這個人偉大極了。雖然他說完後,他們相對大笑了一場,不過松下先生確實覺得他的這種心情相當偉大。松下先生想,一定把自己的職員也培養成像他那樣的人。這麼一來,松下先生需要這個人更勝於買工廠了。不過,他不做向別家公司挖牆角的事。不能這麼做,這是他的信念。可是,他需要那樣的人,太需要那樣的人了。
因此,松下先生打算正式去把他要來。不是偷偷摸摸地挖牆角,而是冠冕堂皇地把他請過來,也就是想收他為養子,再讓他進公司。因此,就去和與他公司社長熟識的人商量:「事情是這樣的,我非常需要那家公司的一個職員,可是卻不願意去挖牆角,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這個人爭取過來呢?」那個人一聽,馬上答應了:「我懂了,這是一件好事。你的公司和那家公司將來勢必會合作的,到時,這個人不就成了橋樑了嗎?這對雙方都有好處。我現在就去把他請過來。」說完,他就去了那家公司。可是對方說:「不能讓這個職員離開,即使是松下先生,也不能讓他離開。」松下先生只有打退堂鼓,這件事就擱下來了。
可是,那個人卻不肯放棄,他也是一位非常成功、偉大的人。他又跑去說服那位社長,說:「你別這麼說啊,把某某讓給松下先生吧。松下先生同時要收他為養子。如此一來,你的公司很優秀,松下也會壯大的。將來總會有需要彼此提攜的時候,到時這位員工就要為你、為我去跟松下先生說明。這會是個大生意哦,我們一起來做大生意吧。」那個人真偉大啊,那位社長被他的誠意和熱心所感動,終於答了。
那位社長正式地對松下先生說:「松下先生,這是個難得的職員,我實在捨不得他離開,不過,還是讓給您吧!」「是嗎?那實在太感謝了,我很高興他能來我公司服務。」於是,這個人就進了松下當部長。正當松下先生認為他將來會對公司有相當的幫助而感到欣喜時,不巧,正逢戰爭結束,松下電器公司不得不縮小事業的規模。很遺憾的是,他對松下先生提出辭職的要求,要去做別的生意。松下先生只能說:「你一定會成功的。松下電器公司很希望你留下來,可是佔領軍列出了種種法律,我也正想把松下電器公司解散。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現在我也不清楚。有志氣的人,必須要在這個時候立志才行。因此,我接納你的請求。」於是,這個人就獨立了。後來,終於獲得了大成功。
各位讀者有這種心志嗎?這個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職員,他認為自己是社長。當時他不過是個課長級的人。不過,已經自認是社長了。各位是否也是懷著這種志向來從事工作呢?如果是的話,在工作上一定會有種種新的成就,也會逐漸地成長。
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自主經營。上面的命令下來,或者因為這是上面的希望,就認為它很容易做成,這是不行的。好好地檢討看看,如果不照過去的情形來做,難道就不行了嗎?身為課長以及主任級的人,一定要有這種信念才行。
與其讓部長說不要這麼做,還不如讓課長或主任級的人培養自主經營的能力,自己來發覺這個命令是不對的,一定不能這麼做。如果不如此,就會有一個人錯了,或者,全體都錯了的情形。
松下電器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有向上級提出良好見意的習慣。儘管如此,公司還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增加了很多人數,來分工合作。沒有用的方法必須在這個時候立即拋棄。但是,必要的方法還是必須隨時隨地用到,即使公司裡又有了新的規定或建設。但是,老是有固定的想法,在一年之間,也一直因襲著守舊的方針,這除了趕不上今日的時代外,什麼事情也不會辦成的。
隨時隨地都有經營生意的很多好方法,而事情的成功與否,並不是由採用哪一種方法來決定的,而是由做這件事的決心和熱誠有多大來決定的。松下先生的信念是:我一定要做這份事業,為了社會、為了人類,我有非做不可的決心和熱誠。極端一點地說,就是有拚命的精神,所有的事憎愛分明大半都會成功的。
在經營事業上,會逐漸出現各種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僅在自己的智慧範圍內做種種考慮,然後自覺不行就把它放棄,這樣是不行的。當自己的智慧無法決定時,就應該借用公司全體職員的智慧,再不行的話,還可以借用外面人的智慧。要有這種非做不可的熱誠和決心,什麼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有這種決心和熱誠的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到目前為止,松下公司用過很多的人,有些人要說他偉人,是有點奇怪,其實他們是熱心,就是有誠意的人。舉個例子來說,有人想上二樓,非常熱切想上二樓的人,就會想到走樓梯。只是想上去看看的人同樣會爬上樓梯的。如果這個人有熱誠,認為我惟一的目的就是要上樓,則一定會想到樓梯。當然也有人是因為非常聰明,所以能馬上聯想到樓梯,但是通常只要不是非常想上樓的人,一定不會去爬樓梯的。因此,熱誠才是問題的所在。如果工作上沒有熱誠,就會好像棉花一樣軟綿綿的。因此,無論怎麼說,人類最重要的就是熱誠。各位如果有熱誠,相信學習的技術和知識,就有了用武之地。
因此,對於工作,各位不能沒有熱誠。當然,這不是要各位忘掉太太和孩子的意思。不過事實上也有這種人,從太太的眼光看來,他並不是個好丈夫。不過,其實他並沒有忘掉太太,只是因為他有熱誠,就一直不斷地工作下去,而獲得為很多的人帶來喜悅的成果。「我要回家一趟。」「為什麼呢?」「我太太感冒了,我去替她使藥。」「可以。」這種情形老闆當然不能說不行,可是總覺得這個人太不用心了。這種事,不說各位大概也知道,各位如果有熱誠,自己應該知道該怎麼做。我希望各位能做個受很多人信任的人。
說到成功和不成功的公司的差別,可是五年、十年過後,就會逐漸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來。如果被外人說:「那家公司不行啊。」那問題就大了。如果兩家公司幾乎同樣努力地在做,最後還是產生差異的話,那可能是公司經營方法有所不同。這樣看來,今日的松下電器公司,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檢討改善的。
例如,如果今後價格的競爭變得很激烈的話,松下的產品就必須降價百分之十,這是每個人必須清楚認識的。如果可以輕易地降價,就沒什麼問題了;如果不能降價,就必須針對為何不能降價,來徵求公司內外的意見。總之,必須集合眾智才行。可以借用本公司內的智慧,也可以採用外頭人員的智慧。不只是借用智慧,是需要大家同心協力來解決問題。
絕對不能只在自己和公司的智慧範圍內做各種的考慮後,認為不可行就放棄。不論碰到什麼事都要鍥而不捨。在一定要做下去的觀念裡,有一條成功的線,逐漸牽引我們走到成功。
上司支使部屬,是當然的事情;可是部屬支使上司,卻是松下先生獨特的奇想。這是松下先生自創業以來就有的想法,不要只由上面對下面下達命令,部屬只單單聽命行事就行了。上自社長,下至今天剛進公司的職員,雖然有上下關係的存在,在必要的時候,由部屬直接對社長說也無所謂,或者向部長說也無妨。
松下先生反覆的說明公司裡,必須要有下情上達的風氣,以及遵重自由的豁達風氣,同時他自己本身如果碰到部屬對他提出「發生了這種事情,請社長出面好嗎?」的要求時,他會以身作則地欣然前往。員工們每次請社長來員工研修會演講時,他無論多忙,一定會抽空前去講話的。
當然,所謂的支使社長、支使上司,並不是壓迫、排擠上司,我行我素的意思。這一點可由松下先生以下的談話理解。如果公司裡,能出現十位很得體支使上司的人,這家公司保證一定會有無限的發展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