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松下幸之助為人之道

雲台書屋

三 珍惜緣份

  松下認為,微笑、招呼能溶化人的孤獨,而且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初秋的太陽,已經不再像盛暑那般強烈。迎面吹來的海風和拍岸的浪花,令人感到幾分寒意,禁不住用兩臂抱緊那露出的肩背,從手中獲得一些溫暖。太陽下山的時間,是比夏天早了、快了。
  海水浴場冷靜得只能看到零落的人群。從提早打烊的海邊冰果店,不時傳來未關掉的擴音機的音樂。盛暑已逝,人潮不再,有誰還傾聽這種煩人的音樂?
  此時的松下突然感到難以抑制的孤獨。此刻只要有人在附近,不問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是多麼盼望,能跟之打個帶著微笑的招呼。同時,松下想,別人也必定回報他一樣的招呼,這樣就令人感到無限溫馨,心滿意足了。走回家的一路上,松下由衷地盼望跟所有碰到的每一個人,打個親切的招呼。他們也許會感到很驚訝,但松下相信,他們也在盼望有人向他們表示溫馨的人情味,而且一定會對這種招呼,報以微笑的回禮。
  松下感到,「感謝」可以灑出滿天的歡樂,因為這原本就是上天賦予人類的最大特權。
  就連一個口齒不清的孩童在領受東西時,也會向人稱謝。就算是背離世俗之人,在心中感受到溫馨與親切時,也會不自覺地攏起手來,以示感戴。
  這並沒什麼理由,也不為什麼。感謝之意,乃是人類自然流露的一種情意。不論我們如何學習一些稱謝的話或客套的行為,當心中敬存那分誠摯的感謝之忱時,不需加以思考,我們的情誼已然表露在外。
  當我們提到「感謝」、「謝恩」之類的字眼時,不由得令人興起並不足以表達己意的想法。然而,每日在此一句「感謝」、彼一句「托福」之中,是多麼豐富人們的心靈,並帶給我們生活何等的恩澤與喜悅。
  實在沒有必要認為自己禮數不夠,若是心存感激之忱,且能真誠地表露出自己的心意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道聲「感謝」是飛禽走獸所不能,而惟獨人類能做的。換言之,能夠表達出內心的感謝,原本是上天賦予我們人類最大的特權。
  所以,讓我們大家重視這份擁有的特權。當我們領受到他人所給的歡樂時,要誠心誠意地說聲「謝謝」。自己更別忘了時時給予他人幫助,讓歡樂四處散播。
  松下體會到,與任何人相遇,都是「緣」,其中有上天深意,故要用心去維護。
  「人世上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因緣」,所以,就算與我們無意中擦肩而過的人們,也並非是完全無緣的。無論是他們中間的哪一位,或許都是在冥冥中與我們關係至深的重要人物,只是我們不能以肉眼一下就看分明而已。所以,我們該當面對微笑,態度謙和,懷著滿心的溫柔去與人相處。這些就是前面那句話教導我們的。那並非是毫無道理的,而是積前人無數的寶貴經驗產生的金玉良言。
  人世上的一切,都有一定的因緣。若是我們認真地思量這句話,必能對對方多付出些心意,而將世事反求諸己,使人與人之間靈犀互通。因為若是對他人視而不見,見而不思,就會在無意識中說話無禮,聳起肩膀,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
  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扶持,不僅限於與自己同一個城市而居、同一國度而處的人們。洶湧的思潮如波濤般,一波一波而起,它超越了語言、超越了思想、超越了國境,廣被四海而至整個寰宇人類,浩瀚無際。
  今生緣定。要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抱持這樣的看法,那麼人與人之間,定能誠懇地心神互通。
  懂得這個道理,或猶未體會出這道理的人們,讓我們好好地思量這個問題吧。
  松下說,諾言所以能成為力量,是因為守信用。
  社會秩序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彼此能遵守約定的基礎之上。與朋友訂約會、訂定借貸乃至於制定國家的法律等各種約束,莫不是為了使生活更有秩序、更加圓滿。
  因此,是否實踐諾言,即成為衡量人類精神是否高尚的準則。不但如此,道義、道德也都表現在守約上。
  倘若守約的精神日漸微弱,影響所及,整個社會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將蒙受其害。因此,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諾言。
  松下指出,只有人類才懂得讚美,因此,不要吝於去表達這種天賦美德。
  小孩拚命賽跑,被別人一一趕過去了。孩子跑到終點,父母擁抱著他的頭,慰勞他。他能拚命地跑到了盡頭,就已經值得讚賞了。汗水淋漓的孩子臉上,綻開了笑意,和父母互通心曲。
  讚美的心情,是每個人都有的。對別人的認真努力,給與坦誠的讚美,是惟有人類才具備的天賦美德。沒有這種美德,那麼,人際交往會因之晦暗。
  松下所說的不是勉強讚美,也不是容易被看穿的奉承話,而是坦誠的感佩與讚美。我們的心情就會因而開朗;而對方的臉上,也會綻開笑容,這是做人的本分。
  松下認為,自以為是完美無缺,實際上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若不心懷謙虛寬容,必造成對立分裂。
  確實是有完美無缺的理想境界存在。然而這種完美無缺的境界,在人與人之間探尋,大致是不可能求得的。
  只要是人,都不會被塑成十全十美、毫無瑕疵的。因此,一個人的想法、做法,在某些方面總有缺失。然而,我們必須瞭解,就算是其人有過,也不可對他過分地苛責。
  若是我們具備了這種正確的體認,自然而然地會產生謙虛溫和的氣度,並且有一顆寬容包涵萬物的心。
  如此這般,我們才會懷抱著互相胼手胝足、同心協力的態度。
  總而言之,人們通常總基於自己的立場來考慮事情,做事情時總會產生必求其完美無缺的錯覺,於是乎以為自己高高在上,惟我獨尊,對別人也要求達到此完美無缺的地步。然而,在此情況下,只會發生彼此惡意地作對、爭鬥,以致於彼此感情破裂。
  誠然,人不可能完美無缺,因此有彼此調和的必要,這個道理不正蘊含了邁向繁榮、發達的一條康莊大道嗎?
  當火警響起時,人們紛紛急赴火場。他們不僅僅是救火消防隊員而已,商人、職員一旦得知他們重要的主顧遭受祝融之災的話,可能比消防隊員還要早一步趕抵現場,將火撲滅,將家財安然搬出,並幫助那不知所措的家人安定下來,努力地整頓善後。這純粹是一種誠心誠意的奉獻。
  松下認為,昔日的商賈、店職員具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與氣質,他們不是那種光會盤算你買不買他東西的人。這不單單是因為他們會如此想而已,而是長久以來,他們受到老主顧的照顧,而產生一種由衷的感激。於是不論何時,為了重要的主顧,他們都願意挺身伸出援手。這情形不僅限於買賣,人與人之間的交際關係上,昔日也是根深蒂固的。時代更替。日本從明治、大正、昭和到二次世界大戰後,不論是商賈之做法態度、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因日常受到照拂而生出的由衷感激,為了重要的老主顧,隨時隨地都願意挺身而出的誠心的奉獻精神,希望不論是在買賣生意上,或人與人的交往中,永遠不會被丟棄、遺失。
  松下感到,物質的力量再大,看不見、也拿不到人
  「心」。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已將尊貴的「心」忘掉,已將物質視為生活的中心,認為只要有物質的力量,就可以解決人的所有問題。至於說到「眼睛看不見、手也拿不著」的「心」所具有的偉大力量,也許有人還不能確信,因此,人們在長時間養成的習性下,還是依賴著物質力量。
  在善良人的心目中有眼淚,在充滿赤誠與鼓勵的言語中產生勇氣。人為物質缺乏而彼此爭執時,「心」的力量能加以改善。它更能使人們互相安慰、互相幫助、互相生存,而變成了「喜悅的歷史」。信任人心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松下指出,心與心之間沒有契約或法律規定,只有互諒互解,才會有默契。
  人在歡喜的時候,對於周圍人的祝福之意,會自然地展開笑顏;而在悲傷的時候,對於安慰與憐恤之言,更會感激得刻骨銘心。
  不論任何人,都有這種坦率之情的。所以相互間必須體諒對方的心情,坦率地表達對對方的安慰之情,在那一瞬之間,就能兩心相通的。沒有特殊的理由,而且,也沒有契約或法律規定;只有互諒互解才會有心與心之間的默契。
  人們相互間的生活,如果都能以這種坦率而互諒互解之心去聯繫,那麼,人們每天將會感到靈活自如、柔和舒適,而對於人類的偉大,也會感到得意洋洋。
  然而,這想法行不通,也是事實。因為一失掉坦率,就會被小我所囿,一被眼前的得失佔據思維時,還能談什麼互諒互解呢?只有互相傷害對方的心,造成悲慘的現象。
  這種偉大的互諒互解之心,只有人類能擁有,所以,希望人類更能負起這種榮耀。
  松下認為,堅持道德上的是非原則,而嚴歷地責備別人或謙遜地接受責罵,是心存公義的人應盡的義務。
  「挨罵」並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即使瞭解自己確有不是之處,人類仍然不喜歡挨罵。因為厭惡受罵,而希望不受斥責,是人之常情。
  其實,當我們斥責對方的時候,內心也會很不舒服。因為想避免不愉快,而認為最好不要責備任何人,也是人之常情。
  倘若人與人之間,為避免受到太多的情緒糾纏,而對每件事都採取苟且敷衍的態度,既不譴責他人,也不願接受別人的責罵,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怎樣的世界呢?久而久之,大概會因為姑息成風,而使整個社會陷於懦弱無能吧。
  假公濟私去譴責別人,當然不應該;但是,由於堅持某種道德上的是非原則,而嚴厲地責備別人,或謙遜地接受責罵,則是一位心存公義的人所應盡的義務。松下認為,無論嚴斥別人或接受別人的責備,都要具備一顆誠懇的心。
  松下指出,捨棄、抑制自己,對方才能發展生存,自己也因而得以發揮。
  生命是可貴的,每個人都必須尊重它。
  而許多人往往只知自己的生命可貴,卻忽略了別人的生命也是可貴的,因此造成了許多自私貪婪的事件,使大家都遭受不幸。如果人們不能拋棄過於自我本位的思想,社會將無從繁榮,人類更無以發揮與生俱來的特長。
  有時候人需要不顧自己,禮讓對方;抑制自己,讓對方發揮長處。如此才能使對方與自己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地發揮,進而產生和平與幸福。這就是社會繁榮的背景,也是人之所以可貴的地方。
  松下感到,只知責備對方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的人更是不智。
  人類社會是個互相幫助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才能成就事業和維持生活。若要相處融洽和諧,必須處處謹慎。而最要緊的,莫過於以睿智的心靈,去瞭解周圍各人的長處與短處;以溫煦的心情,讓對方的長處充分發展,並彌補他的缺點。
  人類不是神,要求他人做到盡善盡美、全知全能,是最愚蠢的事。嚴以求人,只如責備對方的人固然愚蠢;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者更是不智。只有幫助別人,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只有得到別人的協助,自己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如果缺乏這種認識以及心理上的準備,百萬之群,也無異於一群烏合之眾。
  人身上所具備的長處與短處,是與生俱來的。至於要讓這些特點,造成社會的繁榮或貧困,就得看每個人心理上的準備是如何了。
  松下認為,想多得,就要多給。爭先恐後地給予,會有意想不到的享受。
  有「給予」就有「接受」,這是永遠不變的法則。換句話說,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並且也從別人處得到相稱的東西,只有這樣,生活與生命才能維持下去。
  想多受惠,就得多給予。不付出而只知享受的人,未免太自私了,社會上如果都是這種自私的人,將無繁榮可言。「給予」用最淺近的話來說,就是服務,就是以自己所有的東西,對社會人群做最大的服務。聰慧過人者施展其才能,心地善良者奉獻其溫和態度,飽學之士憑借其學問,商人依靠其交易,各自竭盡最大的服務。
  只要細心觀察,必然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寶貴天賦,將它充分發揮,就是服務人群的最好途徑。
  服務態度良好的社會,就是爭先恐後地想「給予」的社會。置身其中,一定會覺得愉快充實。
  為了使社會更加繁榮,每個人都要盡最大的能力,發揮服務熱忱。
  松下指出,對人說句:「很冷吧?」天氣雖不會變得較暖和,人心卻一定會感覺溫暖的。
  清晨起來打掃門前的道路,盡情吸收新鮮的空氣,鄰居走過來互相打招呼問早。
  習慣成自然,很容易使我們忽略了寒暄的重要性。松下覺得問候舉動有必要重新加以重視。
  「昨天晚上很冷吧?」這個招呼語,出自體貼的心。「謝謝您的關心」則表露了感謝之情。
  互相招呼之後,再談到正題,是個好的開始。並沒有人「發明」寒暄,它是先民一直傳下來的。它的作用,宛如生活的潤滑油,非常值得珍惜。
  有人說,「說句『好冷啊』天氣也不會變暖和」,話雖如此,但我們相信天氣雖不會變暖,人心卻一定會變暖的。招呼的內容形形色色,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它的可貴,並且以明朗的心情,去打這個招呼。
  松下感到,不能容忍社會雜質的人,只有自己悶悶不樂,社會並不會因此變得完美無缺。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不能一概而論。然而,自古以來,一般人認為心地不善、專門作奸犯科的壞人,還是為數不少。
  追求真善美,乃是人的本能,但還是有人會去追求醜陋與邪惡。美與醜共存,一起推動這個世界,自古以來從未改變過。既然如此,就應培養忍耐與寬容的心情,否則內心會感到悶悶不樂,甚至只有歎息這個世界沒有希望了。
  人與人互相依靠而過生活,從事工作。在整個社會中,並不是到處都是好人。因此,每一個人需要養成忍耐與寬容的心情,才能適應這個社會。
  松下認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一切關鍵都在是否有溝通、瞭解的胸懷。
  古人說:「人生像一條搓好的繩子」,這句話道出了許多事實。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固然有稱心如意的事,不如意的事情也無法避免。有些事情令你歡喜雀躍,有些事情則使你悲哀歎息。
  有時候我們會突然領悟到:原先認為是好的事情,事實上卻是壞的;當初我們認為是壞的,事實上卻又相反。這使我們領悟:惟有率直而謙虛地面對人生,才能解決問題。百分之一百、絕對一無是處的壞事既不可能有,那麼從頭到尾,絕對是好的事情也不可能存在。然而,一個人依自己判斷為「壞」的時候,總會關閉自己的心扉,不願意再接受別人較光明的看法;而當自己認為是「好」的時候,卻又驕傲地不願接受別人的忠告。
  關閉心扉或與人隔絕,使得意見無法溝通,當然更談不上互助合作了。長此以往,將成為孤獨怪僻的人。
  世事變幻無常,無論面臨怎樣的情境,重要的是保持率直、謙虛的態度,彼此溝通意見和思想,密切合作。
  松下告誡,在對別人不滿之前,先想到彼此的緣份,就應更加珍惜。
  有了緣份,人才會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和許多人發生各種關係。
  「緣份」這個詞,似乎很古老,然而涵義卻歷久彌新。一般人往往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憑個人的意志來決定,也可以憑自己的意志來加以斷絕。
  事實並不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個人的「意志」或「希望」所能左右,而是由一種超越個人意志與希望的力量來決定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就應該更加珍惜。心中常存感激之情,不平或不滿之前,先以謙虛的態度,想到彼此間的緣份,然後以喜悅的心情,憑誠意與熱忱,加深相互的關係。
  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必然可以產生堅強無比的力量,使社會由黑暗變為光明。
  松下說,以自我為圓心,以他人為半徑,就可畫出一個圓滿的人生。
  陰暗的梅雨天空,悄無聲息地飄下微雨,從綠葉尖端落下來的小水珠,使人的心中有說不出的寧靜。
  這使我們想到,在諸多困惱的事件中,最容易使人陷溺其中、不可自拔的,該是「自我設限」了。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
  只是,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一併考慮別人的立場,這種天賦本能,是人所具備的。如有人以為:自己這樣就好,可是這時如想到:別人會怎樣呢?別人也「這樣就好」嗎?人人都具有這種天賦本能,這是上天給人的尊嚴本性,也是人與一般動物不同的地方。
  所以,自己不要放棄這種本能,這雖然是很困難的事,可是人類的進步、社會的進步,如果拋棄這一點,就沒有希望了。
  松下說,你愛吃魚,我愛吃肉,我們還是一桌共食;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我們還是同席而坐,一團和氣。
  你愛吃魚,我愛吃肉。雖然嗜愛的各有不同,然而我們還是一桌共食。若是我們每個人都嘗到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大家都會感到舒舒服服。要是你說你討厭吃魚,別人也不會因而排斥你,更不會命令你非吃不可。
  若是我們能夠體悟到各自互異的本質,那麼便會對彼此的互異成趣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可以穩定一個人的心。
  你有你的思考方式,別人也有他的思考方式,思維的方式或許有別,然而我們還是同席而坐。若是我們都能互相學習,就能夠一團和氣。
  不論各自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長處與缺點。若是我們能坦然地不斷活用這些長處與缺點,即可提高我們的家計與生活。不必去批評責難,也不必去排斥,更別說懷疑別人是不是有什麼毛病了。
  這才是使人類真正進步之因,而真正能做到此境界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思想不同而彼此相爭的態度,因嗜食不同而彼此頓起不和的行為,這與前者有多麼大的差距呀。
  人類的生命是無限的,未來也是無限的,我們總是要尋求你我互相進步之道。
  松下感歎道,在無限的宇宙中,人類只有幾十億,這些人是何等可貴!
  秋夜的天空令人覺得格外的美。雖然那些「月兔搗桂」的故事已被所謂的「寧靜海」或「火山口」替代,但秋月發出的幽玄光芒,以及秋蟲哀怨的鳴聲,並不因此消失,至今還深深地扣動我們人類的心弦。
  月亮裡當然沒有兔子,甚至連與人類相似的任何生物都不存在。不僅是月亮,就是火星和金星也是如此。在無邊的銀河中,任何星球裡都找不到有人類居住的跡象。在那浩瀚又黑暗的宇宙之中,住著萬物之靈的人類的只有這座綠色星球——地球。
  流浪於荒山野外的人,會自然聚在一起結隊行走。他們在那毫無人跡的地方,會因為碰到同類而喜躍,進而攜手邁進。
  在無限的宇宙之中,人類只有幾十億,這些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可貴!抬頭望著秋日,真希望人類更依偎在一起,並且為了探求人類未來的幸福,而放棄各自的成見,手攜手向前邁進!
  松下認為,從事卑微的行業也好,居住在陋巷也罷,只要有貢獻自己的心願,你就活得頂天立地。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蒙受天地的恩惠而生於這個世界,並且在社會及許多親人愛護和照顧之下,安然長大,接受良好教育,到社會工作。因此,一個人假如每日只為自己的利益用心的話,他的人生實在過得毫無意義,並且令人齒冷。只顧慮自己的幸福,是人的一種本性,原是無可厚非的。但除此之外,同時能顧慮到別人的幸福,並且有顆善良的心,希望這個由人與人所構成的社會能更富裕,才是做人的道理。人類的日常生活,也因此更加有意義。
  或從事卑微的職業,或居於陋巷,一個人只要有「貢獻自己之力於社會與人類」的心願,並且做出使自己幸福,同時也能造福別人的工作,便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結婚之所以可喜可慶,乃是有緣份的一對男女結合為一,而且它的目的不外是:經由他們的力量及合作,把生活提升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其它的事情都是附屬的。
  由於兩人的共同奮鬥,他們今天或明天的生活,將更加充實。只要他們有顆不斷上進的心,婚禮的喜慶與祝福,是可以存至永遠的。
  松下希望,讓我們都敞開心扉,伸展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惟有如此,彼此才能互相信賴,共同邁進。
  不論是多麼賢明的人,畢竟只是一人的智慧;不論是多麼熱心的人,也只能獻出一人的力量。
  因此,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寄托,為更大的力量而結成組織團體。同心努力,結合智慧,團結力量。
  但是,當這個團體人數激增,組織過於龐大時,個人的智慧與力量,卻因而紛紜不一致,不能流暢而出。即使能夠表露,也是各自為政,雜亂不堪。這是因為彙集人們智慧的方式拙劣?或是結合力量不得法?
  或許是因為上述兩種原因。然而,我們首先必須建立一種信念,那就是認清:光憑一個人所能生出的智慧、力量極有限,惟有集合大家的智慧與力量,別無他法。
  當每個人的智慧與力量,都穩固地結合在一起時,產生的結果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彼此有了依賴,才能敞開心胸,而心扉打開後,彼此愈是更加依賴對方。這樣匯眾人之智而成的大智慧,與努力工作的態度,自然會因應而生。讓我們大家都敞開心扉吧,讓我們發揮大家的力量與智慧自由地伸展,如此才能創造出那分依賴,朝繁榮坦途邁進。櫻樹雖然靜靜地等候春天,卻無時不在養精蓄銳,春天一到,便花開滿樹。
  松下感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適當時機」。時機乃是超乎人類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無論你怎麼渴望,在春天未來臨之前,櫻花絕不可能盛開;無論你怎樣焦急,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做事必然無法成功。嚴冬來了,春天就不遠了。櫻花即使是被凜冽的寒風吹打,或遭遇到壓彎樹枝的大雪,仍然寧靜地等待春天的駕臨,充分表現了對於大自然恩惠的信賴。
  不如意的事情過去了,好的時機必然來臨。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無不等待時機的來臨。既不焦急,也不慌張,靜靜地處理眼前的工作。偉人等待時機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櫻樹。然而,消極地等待,無異是企求僥倖。櫻樹雖然靜靜地等候春天,卻無時不在養精蓄銳。沒有儲蓄潛力,時機縱使到了,仍然一無所成。
  愈需要等待,則內心愈是焦慮,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然的法則,卻不能被人情所左右。這不是冷淡,時機對於靜靜等待它的人,無不以溫暖的雙手去迎接。因此,我們要能養成「善待時機」的心理。
  松下認為,心被拘囚時,坦誠是解開心鎖惟一的鑰匙,但你必須不斷自我勸告與安慰。
  腿上加鎖鏈會感到沉重難行,不但不能跳高,更不能跑步,如果硬要去作,就要受傷流血。
  這種不自由,是沒有道理的。但自古以來,這種不自由的痛苦,一直就加在人身上,有如囚犯的重刑。
  然而,腿上的鎖鏈,還是看得見的,所以,會想盡方法拿掉它。另有心鎖,是眼睛看不見的,心既然看不見,那唾手可及的鎖鏈又拿不掉,因此,就誤以為沒有鎖鏈了。於是,就硬要跳高,硬要掙扎,所以,就從眼睛看不見的心傷上,流出血來。這可以說是心被拘囚了。
  為著擺脫心鎖,必須坦誠行事。對於以自己為中心的固執之心,有時嚴格,有時祥和,有時自我勸告,有時自我安慰。如此,思想就能逐漸恢復坦誠,心鎖從此解開了。
  心靈的鏡子能夠反映人生的正邪。只要有一顆謙虛而上進的心,周圍的人和物都是我們的鏡子。
  古人說得好:「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每天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要站在鏡子面前,才能端正衣飾。因為鏡子是最公正無私的,不論是什麼樣的形狀,它都會毫不獻媚邀寵地據實反映出來。一個堅持自己的領帶沒有打歪的人,只要往鏡子面前一站,是非曲直,自然一目瞭然。
  由此,松下先生說,人應該有勇氣承認錯誤並樂於改正才是。所以,人應該時時為自己的言行找一面鏡子,也來看看其中的是非曲直。他說:「儀表固然可以在鏡子面前整飭,但心術不正,卻無法顯現出來,人往往不容易發覺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的錯誤,那是因為沒有一面心鏡的原因。那麼,如何尋找樹立心鏡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時時保持一顆謙虛而上進的心,心鏡就幾乎無處不有了。」所以,我們周圍的人和物,都是我們的鏡子;所有的東西,都能反映出我們的心理,所有的人,都和我們的心連在一起。關鍵在於自己有無這樣一顆謙虛檢驗自己的心。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