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認為,以人性為出發點,因此而建立起來的經營理念及管理方法,必然正確且強而有力。
經營管理是由人所進行的,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的是人,從業人員也是人,顧客以及所有的交易對象都是人。經營管理可以說是人類彼此之間,為人類的幸福所進行的一種活動。因此,為了適當地進行經營管理,必須徹底瞭解「人是什麼?」和「人具有什麼特質?」換句話說就是必須瞭解人性,而正確的經營理念,也應該建立在對人性的瞭解上。
不僅經營企業如此,人生的經營、國家的經營這些特有的經營,甚至於人類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如此。人如果不能確切的知道自己是什麼,其活動也就不可能是真正適當的。舉個例子說,人類飼養牛馬或其它動物時,若想找到最適當的飼養法,首先必須徹底地認識它。牛有牛的特質,馬有馬的特質,它喜歡什麼食物,具有什麼習性等等特質知道後,才可能飼養得很好。
人類也有天生的特質,只是人類不靠其它動物來飼養,而是靠自己的手,共同經營群體生活。所以,為了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達到理想的形態,我們必須正確地把握人性的本質。
松下的經營理念,奠基於他自己對人性的瞭解。人類是萬物之靈,在萬物中是與眾不同而出類拔萃的。人類順應成長髮展的自然法則,不僅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善於運用萬物,無止境地增進生活福祉。只有人類才有這種天生的本質。
自古以來,人類一方面自認為是「萬物之靈」,是堅強而偉大的;另一方面則認為自己微不足道。這是因為世間存在著各種不同形態的人。發展出今天這種高度文明與文化的是人類;不斷地製造煩惱、紛爭、不幸的,也是人類。所以在西歐,一般人認為人類介於神和動物之間,有象神的一面,也有不如動物的一面,兼有這兩方面特質的就是人類。
當然松下不否認人類具有這種相對的本質。比方說,內心能夠同時具有神及動物特質的大概只有人類,而且將這種具有各種特質的人類拿來綜合觀察時,人類還是不失其身為萬物之靈的偉大本質。
用「萬物之靈」來形容人類,或許有點高傲,但是松下所謂的「萬物之靈」,是既具有主宰一切的權能,又具有慈悲和公正的心,負有支使萬物的義務和責任的人,決不是單以自己的慾望或感情等恣意支配萬物的。
人類必須自覺身為萬物之靈是多麼的偉大,並努力實踐伴隨而來的責任和義務。若能如此,人類就會逐漸脫離不幸或煩惱、紛爭與貧困,而更顯現其偉大和崇高的本質。
現在,如果將人類是「萬物之靈」的觀念,用在人們彼此的立場或工作上,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可以說,一個經營者就是其經營體的「王者」。他被賦予任意動用那裡一切的人、物、資金等權限。但是,他對這些人、物、資金等,必須有愛心和公正,必須關照得十分周到,使他們能夠發揮最大的能力;同時經營者負有使其經營體無限發展的責任。如果經營者欠缺這種對權限及責任應有的自覺,經營絕對不可能得到相當的成果。
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必須遵循順應自然法則來駕馭萬物,並被賦予權能和責任,以無止境地改善人類及萬物的共同生活。而各個企業的經營者,也必須瞭解自己的權能和責任,換句話說,如果經營者能透澈地瞭解人性,從而建立經營理念,那麼,由這個理念支持的管理方法,必定會強而有力。
松下指出,要發揮領導效能,根本上要先瞭解人性的尊嚴,否則無法將事情引至正確方向。
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都必須考慮「人」的因素。尤其目前有關人性尊嚴的問題逐漸被重視。
松下曾接受一位記者的訪問,當時他表示:
「不管在哪方面,我認為過分地競爭都是不好的。距今數百年前,有一位武將上山謙信,把食鹽贈送給敵將武田信玄,這是一種崇高的行為。雖然雙方彼此敵對,但並不是惡性競爭。在日本的武士道中,偷襲被認為是卑鄙的,如果意見對立,可以光明正大地挑戰。在這個時候,對方跌倒,也要等對方站起來,不能趁機偷襲,或者對方的刀子掉了,也要等對方把刀子撿起來,這是正當的競爭。」
「現實的社會裡,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往往我們只看到一個表面現象,就想要掌握人的本質,這是非常困難的。如果領導者能夠透澈地瞭解此點,那麼有助於領導將效能發揮到頂點。」
我們常聽說:必須先瞭解人性的尊嚴,「企業就是人」這句話才能成為事實。假如不是真正地理解人性的尊嚴,而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還是無法將事情引導到正確的方向。
的確,員工在一個企業而非另一個企業工作,這是由許多特定因素決定的,員工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來實現這一結果。在充分的勞動力市場中,員工可以根據某些理由選擇去某一企業工作,企業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物色合適的員工,這些做法體現了自由擇業的原則。當選擇被確定下來,員工和企業的關係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在這裡,勞動力市場的交易以雙方權利和義務的確定作為結果,對於員工來說,企業要保證他的權利,他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也就構成了企業和員工的基本關係。
松下認為,員工權利的實現更多地受到社會法律法規的強制保護,義務在某種意義上主要是來自企業內部的約束,約束並非是強制性,而是自覺自願的行為,更確切地說就是倫理承諾。儘管我們可以從嚴格的廠規廠紀和基礎管理制度中,看到這一關係的強制的一面,老闆有權辭退員工,嚴重違紀觸犯刑律的可以用民事或刑事的責任起訴,但這一切並非基本的做法。一個企業如果每天都要處理這類事件,企業就更像是社會其他組織而非經濟組織。因此,基本的方面還是在於員工內在的道德義務。
內在的道德義務源自對社會秩序和規範的認同和遵守。對社會秩序的認同並非是媚俗的境況,而是因為社會秩序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自然而然地演化而成。人們的社會行為不是由強制或公共權威所決定的,而是每個人都應用自己的知識,在普遍的沒有具體目標的社會規則之內,去做要做的事。松下指出,內在的道德義務來自於個人的修養品格和在社會中形成的道德律令。承認現實的道德律法並自我約束遵守之,這其實正是做人的準則的一個部分。內在的道德義務還由於在某一企業工作而自然而然地認同該企業的倫理規範,例如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員工從事的工作職業性質所決定的道德義務和準則。現時的職業道德理論,經常性地涵蓋了內在道德義務的不同方面,也就混淆了職業化的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區別。職業化的道德反映了人的職業生存特點,是內在的道德義務的體現,而職業道德更多地是以職業性質作為出發點來考慮問題。
例如,忠誠這一道德信念就不是職業道德的倫理規範,而是職業化的道德的準則。首先,忠誠絕對是做人的準則。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社會全體成員的忠誠。忠誠作為內在道德義務是人的本義促成的,因為我們不論是以何種方式跨進這一社會的,就像一滴水,無論是匯入大海、江河還是小溪,一旦匯入,就再也不可能和別的水滴分開了。忠誠是基本義務,即使在變革的社會時期,忠誠也是最令人敬佩的品德。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如果發生了忠誠的危機,將會出現致命的後果。
現代企業的員工關係就在於對員工基本倫理意識的培養和自覺形成,把人們對社會的責任用契約方式移植到企業中。企業和員工關係由於基本的倫理出發點不同,會出現不同的關係結構。國內外不少企業在自身的實踐中總結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模式。
利益共同體是以物質利益作為員工關係的凝聚因素,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勞動,不斷增加企業物質財富,同時也能夠使職工的個人收入相應增加,從而滿足員工生存的基本需要。在這樣的企業結構中,人的行為始終是圍繞物質利益目標而展開的。分配原則和制度成為員工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也是日常人際關係的重心。有利則聚,無利則散,往往造成企業內部不穩定和高頻率的人員流動。
造成利益共同體結構的出現,有著深層的倫理背景。處於不同生存境況的人們在選擇職業和企業時,對企業有著不同的倫理要求。如有些人急於改變生活現狀,因此在企業尚不能完全保證其生存條件的前提下,要求企業實行利益共同體的結構,以保證做一份工拿一份錢。
命運共同體則是全力提升員工的價值信念和理想追求,調動員工積極性以形成共同的使命感。職工對勞動成果的關心,主要不是自己能夠從中得到多少物質利益,而是自己在完成崇高使命中獲得的尊嚴,精神報酬高於物質享受。
松下電器公司,是恰當地運用這個模式而取得成功的典型。松下公司自1918年創辦,在創業期間,就開始探索命運共同體之路,主要採取了兩個異乎尋常的做法:一個是信任員工的個人品格,在當時原料和製法一般採取保密的方法,只傳給親友子女又時,松下卻讓剛進廠的小徒弟也能學到這些技術;另一個是當世界性經濟危機蔓延時,企業普遍解雇職工,松下卻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認為職工非常不容易找到這份工作,一個人也不能解雇,於是改成半日工作,工資照發。這種培養人的使命感,塑造人的尊嚴的做法給松下公司贏得了巨大的成就,歷經大半個世紀而不衰,並且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器集團公司。這裡,命運共同體的企業結構是其成功的重要秘訣。自50年代以來,它的成功模式成為各國企業傚法的榜樣。
採取命運共同體結構的企業大都是著眼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一方面,命運共同體的完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時間的檢驗。另一方面,它視改善員工生存的不同層次需要,作為實現共同體命運、形成共同使命的基礎,積極地在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提升員工的不同價值追求。這類企業往往有很強的凝聚力,特別是當企業經營出現危機時這種凝聚力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走向勝利。必須注意的是,對共同使命的追求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利益基礎之上的,忽視了這一點,命運共同體就會出現消極的作用。
兩種不同的結構模式的選擇取決於人們生存需要的價值目標和人們實際的生活方式。中心要求是以人為本,確立人是企業的中心,尊重人的生存願望和價值追求,以顯示人性的豐富內容。員工關係的倫理要求可以概括如下:
(1)職業精神。職業精神反映出員工對於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基本態度。首先要求員工做到敬業,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兢兢業業地做好本職工作。敬業才能創業,要把職業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事業。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提高職責的自覺性。
(2)優化人際關係。由於企業內部管理等級的不同和員工在企業中所從事的工作性質區分,以及圍繞著價值目標的差異,會導致實際上的人際關係衝突,這是企業內部出現「內耗」的重要原因。優化人際關係就是要營造和諧、協調的企業氛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尊重員工的個人利益和社會人格。
(3)基本生存能力和文化品質。員工是以職業化工作實現自我生存的目標,因此必須具備足夠的生存能力來完成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例如生產技能的掌握和熟練運用。基本生存能力是員工在受基礎教育階段具備的,還必須借助於工作中的實踐經驗逐步提高,以滿足企業經營活動的最起碼要求。企業總是有固定的學習和培訓制度,都是用來提高員工的素質,員工應注重這些學習和培訓活動,從而更好地實現生存目標。
現代企業的發展已越來越注重形象的塑造,企業的最高目標已不是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是結合於文化的進步。因此,員工也應具備相應的文化品質,才能在企業的文化品味中實現自我價值。
現代企業家是指在企業財產所有權和實際經營權相分離前提下,在企業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特定的職業工作者。他們是現代企業員工隊伍中最重要的群體,有著特殊的職業特徵。一方面他們是企業經營的直接管理者,和一般員工有著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可以決定後者的去留和在企業中的所有活動。另一方面,他們也是企業的僱員,受托於財產所有者的委託並代表後者,並且只能在委託的範圍內開展一切經營活動。他們是企業內部的特殊職業者。
企業家群體的上述特徵,決定了他們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們的職業活動關係到企業的存亡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但是企業家群體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老闆」,而是企業管理職業活動者,也就有著更強烈的職業倫理要求:(1)企業家必須有著良好的個人品格和專業才能。「天降大任於斯人」,個人的素質和專業能力就對職業活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一般來說,擔當企業家的職責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在篩選過程中,對個人素質和能力的考查總是基於下面幾個因素的:較高的理論素養,豐富的實踐經驗,堅強的體魄,超人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質。
(2)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家的職業特點。企業家的職業活動就在於實現經營管理的創新,產品和技術水平的創新,企業結構和制度的創新,從而使企業不斷獲得新的活力,推動經濟目標的增長和對社會作出更多貢獻。
(3)崇高的社會道德理想和職業道德水準。企業精神和倫理是通過企業家的行為來實現的,良好企業形象的塑造源自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水準,在這裡,企業精神和倫理對於一般員工存在教育和培養的過程,而對於企業家卻是職業責任義務。也就是要求企業家塑造企業形象時必須首先具備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水準,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企業精神和倫理目標。支撐著企業家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企業家的忠誠和信念。
(4)良好的公眾形象。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領導,應該具有能充分體現企業風貌和個人感召力的公眾形象。也就是說,企業家必須善於領導企業。國外有學者總結出企業家有效領導的要法是指導和支持,就是能夠給予員工有關工作方面,如工作結構、安排和技術的指導,能夠支持和關心部屬的工作。這兩者的真正實現都必須建立在形象基礎上。因為無論指導還是支持,必須是下屬心服口服的接受。「得人心才得天下」,被動地由於權力結構決定的指導和支持,只能使部屬機械地工作而不是富有創意地工作。如果指導和支持是建立在領導者受人尊敬和擁戴的形象基礎之上,情況就會大不一樣,部屬對上級的形象予以認同,在工作中才能積極配合,才能保證企業內部有著和諧的人際關係,管理體系運轉自如,各方面積極性都能得到最大的調動,從而實現良好的經濟目標。松下認為,企業和顧客的關係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獲得了顧客,就能興旺;失去了顧客,就斷了生路。企業和顧客是以各種方式發生關係產生聯繫的,但不管採取何種方式,都有著基本的倫理準則。這也就是現代企業所形成的顧客觀。不少優秀企業家在總結成功經驗時,把這一顧客觀歸納為「用戶就是上帝」,「顧客至上」,稱之為顧客第一原理。號稱「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具有強烈的顧客至上的觀念。他要求手下的業務經理和工作人員對自己顧客的名單必須有和生產單位一樣精確的統計數字。他常說:「我們每天都要測量顧客的體溫。」松下公司熱心為顧客服務,隨時瞭解消費者的需要和改進意見。特別是遍佈全日本的2.3萬家松下電器系列銷售點,就像2.3萬枚探針,使松下公司始終具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可見,只有顧客絡繹不絕地購買和信賴企業的產品,企業生產才能擴大,資產才能增值,生產經營活動才會有良性循環。
其實,在顧客這個複雜群體中,包含了不同階層、職業、生活習慣和消費興趣等特點的公眾,各個顧客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每一個顧客在使用某一物品後,他還會通過影響作用促進或抑制其他人的購買行為,從而在更大範圍和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產品銷售和收入。一個好的產品或一宗良好的服務,可以隨著顧客信譽的提高,不斷地擴大市場。相反,低劣的產品和服務會由於顧客的傳播而名聲掃地,甚至關門倒閉。
松下指出,顧客第一原理實際上就是要求企業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觀念,瞭解顧客的需要和對產品的意見,提供優質產品和完善的服務,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視顧客,關心顧客,方便顧客也會給經營者帶來成功的機會。
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應該確立以下倫理準則:
(1)提高產品質量是建立企業和顧客良好關係的基礎。產品質量就是要保證產品特有所值物有所用。產品質量的競爭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最主要的因素,沒有顧客滿意放心使用的產品,也就沒有建立良好關係的物質基礎,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
(2)要建立良好而周到的售後服務。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希望一個充滿熱情、友好的氛圍,得到支持和幫助的環境。如果顧客購買的彩電出了故障,電視機廠家能熱情地登門維修,幫助用戶及時排除故障,恢復功能,這種活動本身就是企業和顧客之間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換。現在,絕大多數顧客在購買產品時,都把是否有完善的售後服務作為選擇產品的重要條件。顧客購買了企業的產品,只是和企業建立關係的開始,要維持這種關係並使之長久,結下深厚友誼,更多的是通過企業的售後服務來實現的。企業應主動關心顧客在產品使用中出現的問題,推介產品新功能的開發,幫助顧客保養和維修。只有良好而周到的售後服務,才能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松下公司正是這樣的。
(3)要樹立「顧客總是正確」的消費原則。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是企業特別是商業企業建立良好顧客關係的重要因素。市場的魔力使產品銷售克服了「獨此一家,別無他店」的現象,顧客購買產品總希望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這裡的「稱心」就不僅來自產品本身,也來自產品銷售者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對員工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無論旅館遭遇多少困難,萬萬不可把心裡的愁雲擺到臉上。」他到下屬旅館視察時,向各級服務員(從總經理到實習生)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對客人微笑了嗎?
(4)利用宣傳媒介,爭取顧客信賴,是企業主動建立良好顧客關係的重要環節。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往往是通過宣傳者溝通的,宣傳者的威信對改變消費者的心理傾向起著重大作用。企業無需說服顧客購買其產品,只要利用信譽好的宣傳影響,即可獲得消費者對生產者的信譽效應。當然,生產者產品的優劣是消費者購買與否的前提,宣傳者的手段則是誘導購買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有效地導引消費者購買力的投向。
松下指出,「經營的理念」必須是根植於領導者的人生觀,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如果它只是一種口號,那麼再動聽的經營理念,也不能發揮真正的經營效用。
就經營者來說,有白手起家的經營者,也有繼承祖業的經營者,更有被僱用的經營者,但不論是哪一類型的經營者,都必須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與原則。創業的經營者大多會真正根據自己的體驗而產生其經營的理念,其他情況下的經營者,其隸屬的公司往往也已經有自己代代相傳的經營理念。即使如此,經營者也不應該照單全受,還是需要參照自己的個性斟酌及發揮才好。
不論是屬於哪一類的經營者,都必須隨時自我探討,培養、健全自己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並且抱持以此為基礎的堅定的經營理念,來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是最重要的自我要求了。
松下認為,企業應為提升大眾的生活水準,多奉獻一分力量。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面接受別人的服務,一面也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每個人都樂於接受而吝於付出,則整個社會將漸趨衰敗。倘若所有的人,都能以各種方式回報這社會,所得的利益由每一分子均沾,那大眾的生活水準就會提升,社會也就漸趨繁榮。
無論任何人,自己對別人服務的總分,一定要比接受服務的總分高,這應當成為個人以及公司的原則。這個道理想通了,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想什麼,以及自己的責任所在。
經營景氣時,每家公司行號都能順利經營,無需別人的扶持,可是遇到普遍的不景氣,大家都處於經營虧損的狀態,當此困境時,松下電器公司就應把日常鍛煉的聰明才智奉獻出來,為社會提供更多服務的時候。
無論站在整個公司,各個部門或員工的立場,今年都要比去年做出更多的奉獻,這就是在不景氣的境況中最重要的課題。
松下感到,生產者的使命,在於創造人類無盡的資源,使貧窮在社會中消除。
什麼是神聖與真誠的經營態度呢?這好比是自來水,經過處理過的水就有價值。盜取有價值的東西,要受法律處罰,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然而自來水既是經過處理,為什麼乞丐打開水龍頭盜飲,很少受到處罰?這是因為自來水雖然經過處理,但它實在太充足了。
你想:水能直接維持生命。經過處理後的自來水,因為太充足的關係,被盜飲多少也無所謂,這種現象,對我們有何啟示?松下覺得,這啟示了我們:「生產者的使命,是如何的重大和尊貴」。生產者的使命,在於能將貴重的生活物資如自來水一樣,無窮盡地生產下去,逐漸消除貧窮。只要貧困消滅,那貧者所引來的煩惱痛苦也會消除。只要人類生活的煩悶得以消解,有了富足的物質生活,再加上宗教力量所賦予人精神上的平安,自然就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松下認為,真誠的經營就在這裡。他在參觀宗教活動後,所獲得的啟示就是如此。他反思道,以往松下電器的經營,只不過是根據商業習慣的經營方式,這是自己意識的不明確。那麼現在既然悟出道理來了,馬上就要秉著這個對使命的體認來經營事業。松下電器最終的目標,應該朝著這條道路前進。松下於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召集全體職員,闡明「真正使命」的經營方針,如此思考後所得到的真正使命,將來如何具體化,以至達成?松下的喜悅和興奮心情,比之過去任何時期、任何經營計劃的改良與創新都多出好幾倍,而以後他也在這個崇高使命感的鼓舞之下,一步一步地建立了上述具體化的新方案。
做老實人,誠以待人,信以處世,是人類固有的美德。孟子說:「忠誠者,人之道也。」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就以忠誠老實作為為人處世的根本道德準則。
曾幾何時「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也曾蔚為風氣,成為人們普遍遵循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然而,近幾年來,情況卻有變化。在有些人的心目中,老實竟被視為「無能」、「窩囊」的代名詞,有人甚至斷言。「老實人」已經不適應當今時代潮流,市場經濟不怕「狂人」,就怕老實人。老實人果真不適應當今時代潮流、市場經濟果真與老實人水火不相容嗎?
身為成功大企業家的松下幸之助,以其親身的體悟對此作了發人深思的回答:
「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老實會換來信譽,獲得幫助,成就事業,時代呼喚著做老實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