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

雲台書屋

四 避免商場樹敵的良策

  怎樣才能使商場避免樹立仇敵,以免在以後的交往中遭到報復,這是我們所遇到的一個問題。卡耐基認為首先要謙虛和自信。「虛懷若谷,方能容納百川」。
  對工作的自信固然重要,但必須建立在謙虛的態度上。
  在執行自己的任務時,一定要有信心,但惟有建立在謙虛上的信心,才能變成卓越的信念,把你導向成功。做事失敗者,大多是不夠謙虛,而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固執己見、不謙讓的境地。
  這種情形,愈是居於高位的人,愈是要小心。一般從業員有前輩或上司的領導指正,故較有機會改正。但身為主管,恐怕很難有人會糾正你,這時你只有自我指導,經常自問是否保持謙虛的胸懷?這麼一來,你就會瞭解,並非自己的地位比別人高,就比別人有更多的能力。當你覺得自己的部屬差,你就是沒有那一份謙虛的胸襟。當然也有比自己能力差的部屬,但只要你用謙虛的眼光去看他,你就會慢慢發掘到他的長處。這樣,一旦部屬有什麼適當的提案,你也能立即接受,迅速做決定。所以做起事來,也能如同流水般順暢,否則,如果每一樣事情都要向部屬打破砂鍋問到底時,就必定延誤裁決的時機。
  對工作的自信固然重要,但必須建立在謙虛的態度上。
  同樣聽人家說話,可能有兩種反應。一種是:「說的真不錯,有道理。」另一種是:「廢話連篇,不知在扯什麼。」當然,因談話的內容不一樣,反應也不盡相同;可是我認為還是前者比較好。
  你把它當做「廢話」,可能就進行不下去了,只能到此為止。可是認為「有道理」,就會將對方說的,引用在自己的人生或工作上;有時候會觸動靈感而獲得新的念頭。無論如何總是會對自己有幫助的。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人生或事業成功的關鍵,往往就在這裡。
  卡耐基認為,經營公司也是一樣,看了人家的公司,能覺得「經營得不錯」的人,就會吸取對方的經營方法,用來發展自己的公司。也可能誠懇地去請教:「貴公司的經營很成功,有什麼秘訣?能告訴我嗎?」對這種虛心求教的人,除非特別機密,對方都會坦白回答你的。
  卡耐基常說,無論做什麼事情,「虛心」很重要。當然不能迷失自己,讓人牽著鼻子走。要一方面堅持「主體性」、「自主性」,一方面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才能走向成功的路。
  卡耐基剛開始做生意時,幾乎什麼都不懂。開發了一件新產品,往往不知道該定價多少?那時他的辦法是跑到零售商那裡去請教。因為他認為如何定恰當的價錢,去問常與消費者接觸的零售商最清楚。
  到零售商那裡,出示新產品,問他們:「像這樣的東西可以賣多少錢?他們都會坦誠地告訴你行情是多少,照他們的話去做就沒錯。不必付學費,也不要傷腦筋,沒有比這個更划算的了。
  當然,不是什麼事情都這麼簡單,這是基本的原則。能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能虛心去請教他人,才能集思廣益;比一個人獨自暗中摸索要好得多。
  但願我們都能培養這種「虛心」。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樣離「成功就不遠了。
  經營者應懷有悲天憫人的胸襟,並以正義為前提,如此不僅能盡到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也能使員工心悅誠服。
  有一天,日本古代的加籐將軍邀請同僚福島正則將軍品茶,在福島將軍未到之前,有一位家臣在忙亂中撞毀了加籐將軍房間的紙牆,雖然立刻叫人來修理完工,但紙色新舊不同,依然留下明顯的痕跡。不一會福島將來來了,一眼就看見牆上色彩的不調合,就問加籐,加籐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他,福島臉色一變說:「像那種粗手粗腳的家臣,留著幹什麼?還不如推出去斬掉算了。」加籐將軍聽了,很不以為然地說:
  「你雖然武功顯赫,受人敬重,但是太缺乏悲天憫人的胸襟了。」
  我們可以對這則故事到底有多少真實性持有疑問,但是從這故事中,表露出加籐將軍是一個非常愛護屬下的好長官,所以在他死後才能被人供奉成神明,尊稱為「清正君」。他之所以能如此受人敬仰,正是因為他悲天憫人的胸懷。
  因此凡是身為經營者,都應該有像加籐將軍一樣悲天憫人的胸懷。當他批評福島將軍「你太缺乏悲天憫人心腸」時,正是基於領袖人物所應具備的胸懷,並充分表露他的慈悲心。
  固然,武將在驃悍勇猛方面勝過一般人,可是如果長處僅止於勇猛驃悍的話,還是不夠資格被稱作德才兼備的名將。因為我們知道武力的目的並不在於砍殺威嚇,而是為了維護天下的和平與幸福,如果身為將帥卻缺乏這種認識,只憑仗著武力傷害無辜的話,那就有些殘暴的色彩了,想必加籐將軍也明瞭這層道理,所以表現在外的,是悲天憫人的坦然胸襟,而不是暴戾之氣。
  悲天憫人是佛家的一種道德要求,也就是要對人、地、物都懷著同情,這是社會生活中涵養最廣的道德要求。例如,政治家就要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因為政治的目的在於增加眾人的幸福,減輕眾人的痛苦,所以把政治看成是發揚悲天憫人胸懷的學理,一點也不過分。
  一個法師在談到政治時說:「政治就好比是一串念珠,串聯念珠的絲帶,就是宗教精神,也正是悲天憫人的胸懷。試想,如果念珠缺乏這條絲帶,珠子就會散落零亂;政治的運作中如果缺乏悲天憫人的胸懷,就不能帶給人民真正的幸福。」
  經營企業的道理也一樣。企業的責任既然是生產物品,那麼就必須造出最優秀的產品,來消除人民的貧困,使每個人生活更豐富、更快樂,這才能算是完成了企業的目的與使命。
  企業和宗教雖然有物質和精神的差別,但對於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目標卻是一致的,兩者都是為了發揚悲天憫人的心胸,來造福人類。所以,企業的經營者更應該悲天憫人。
  同時,經營者為了完成企業的使命,往往要支使很多員工工作,這些人也有權利要求從職務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因此,經營者除了促使社會繁榮外,還必須使部屬滿足、快樂,如果缺乏這種愛心,光是靠職位和權力來支使員工,必然得不到別人誠心的幫助。
  卡耐基曾一再提到悲天憫人的心胸,可能會被誤解,而聯想到溫和柔弱的形象,其實不然,溫和柔弱固然也是悲天憫人的一種表達方式,但另一種方式卻是肅穆莊嚴。像佛教最強調慈悲,可是神明中的「不動天王」卻手持寶劍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法相。可見悲天憫人的胸懷不只光是以溫和的方式來表現,對於做錯事的人,更要採取嚴厲的責備,如此才能把是非善惡明白地表現出來。
  可見具有悲天憫人的經營者一旦發現某人有不法的舉動時,必須斷然地糾正他。如果為了私情,故意隱匿不處分,不只是誤解了悲天憫人的真諦,到頭來反而害了部屬,這就是濫用了愛心。因此,凡事以大局正義為前提,該處罰時處罰,該獎勵時獎勵,才能算是真正瞭解悲天憫人的真義。
  身為主管,懂得悲天憫人,自然能竭盡全力地去愛護部屬,部屬瞭解上司慈善的心,儘管因錯誤受到懲罰,也能心甘情願,並在懲罰中學習到做人處世的正確方式。所以,要想成為受部屬尊重的上司,悲天憫人的心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在企業管理中,手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潔無私的人格,使員工受感動而毫無保留地奉獻。
  日本有個野村三郎,曾是日本海軍大將。陸續任職過學習院院長、外務大臣,在一九四○年,正當日、美關係告急時,他被派以特使身份赴美,為兩國和平盡最大的努力。
  一九六四年,野村先生以八十七歲高齡去世時,美國海軍儀仗隊也列席參加葬禮,並鳴炮以示哀悼。
  原來,野村先生以特使身份和美國做各方面的交涉時,日本突然偷襲珍珠港,這實在不是野村先生的意願。照常情美國這時候也許該說:「野村先生是為什麼來交涉的?」但,相反地,美國卻對野村先生為難的立場大為同情。這都是因為野村先生沒有私心,希望兩國能和平相處而誠心誠意地辦交涉。也由於他的人格受到對方的尊敬,他們才會派儀仗隊列席參加葬禮。
  因此知識和手腕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到什麼才是人生正確的立足點;惟有大公無私,才是最重要的。
  誰都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是非常自然的感情。
  但如果因而被私心蒙蔽,也就是被個人的利害或感情左右,就很容易判斷錯誤,無法產生堅強的信念。不被私心蒙蔽,仔細考慮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才是該做的,這時就能產生正確的判斷力、堅強的信念及勇氣。
  卡耐基說過:「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並且毫無私心地考慮事情以磨練自己的人格。這才是我拚命想要達到的目標。」
  人本是萬物的君主,但卻老有人為物所指使。這實際上是人類地位的貶抑。尊重宇宙萬物,人類才能重登群主寶座。
  人類的需求,因人、因事或因時代的不同,而顯出不同的形貌。雖然形形色色,不過概略地說,對繁榮、和平與幸福的渴求,是人類普遍的願望。因此,人類為了實現這個願望,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在各式的團體生活上做了各種的努力。由於這些努力,文明進步了,人類的繁榮與幸福自是不在話下。但是,在幾千年、幾萬年的漫長歲月中,儘管這些努力產生了上述的成果,在另一方面,個人與個人、團體與團體,仍像以往有無數爭端,為彼此帶來了混亂和不幸。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以繁榮、和平與幸福為目標的人類,下了這麼多的功夫,為什麼不能獲得充分的報償呢?如果這原本就是人類的本質,也就是所謂的「宿命」,那麼下再多的功夫也是徒然的。可是,事實上是因為人類不能正確地辨別自己的本質,也不能本著這個原則去思考、行事的緣故。如果能明確地指出人類的基本概念及正確的人生觀,再以此為基礎,反映在種種活動上,則可實現比過去更美好的團體生活。因此,如果我們期待今後有更調和、更具發展性的團體生活,一定要正確地發掘人類的本質。
  為了思考這些人類的基本問題,卡耐基曾提倡「新人生觀」。具有優異天賦的人類,必須站在新人生觀的立場上,逐步發揮集合眾智的偉大本質,創造心物合一的團體生活,而人類長久的使命也就在於此。
  人類進行團體生活有各種方法。如果能夠以最好的行動來反映人類本質,一定可以提高真正調和的團體生活。只要找出這條道路,就可以順利發揮人類偉大的本質,進而達到人類長久的使命。這裡所說的道路,就是「人生之道」。
  當然,人類共同生活的範圍非常廣大,包含了各種活動。
  因此,如果要對各種人生之道作整體的瞭解,可以從各式活動的分歧著手。但是,這些並不是重點,此刻我們所關心的,是新人生的理念。
  其實,人類的老祖宗早在宗教、道德、哲學、思想等方面明示出人類應具備的生活方式,及應走的方向。而且這在歷史上,也曾創造過相當高的成就。因此,今後我們仍應相互勉勵,以實踐古聖先賢所教誨的人生之道。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要到什麼地方,才能追求以人類本質為根基的人生之道呢?這就要求我們正確地擁有人類「萬物之王」的本質。也就是人類彼此要有「王者」的意識,以自己的見解來思考,就能產生出來,亦即具有王者本質的人類,必須基於這種本質,來彼此相待,並且重視應該如何對待萬物的想法,而人生之道就會逐漸由此產生出來了。
  如果人類對一切萬物,也能本著王者的意識,正確地加以支配運用的話,則人類所應走的道路也會變得很清楚。比如說各種動物、植物、礦物等自然資源以及所有的自然現象和其衍生物,人類都能站在「萬物之靈」的意識上去用的話,那麼能夠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思維,不是就自然產生了。沒有所謂無價值、無用的東西,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有助於人類的團體生活。更明確地說,政治、經濟以及教育等,人類團體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以及個人日常的方法和工作的進行方式等,也都能適當進展,各種錯誤也會逐漸減少。此刻,人生之道不但成了人類一切活動與群體生活的基礎,同時也成了判定是非的根本標準。
  人類必須積極地去追求,並找出實踐的方法,促使人和物都能在協調融和的環境中生存,漸漸地為團體生活帶來更好的推動力。同時,這也是根本改變今日世界貧困、爭執等混亂情勢的一大開端。
  卡耐基認為,只有堅持這種人生觀和人生之道,人類才能邁向繁榮、和平、幸福的金光大道。
  人生的失敗,並不是因為環境太惡劣、路途太坎坷,而多數是境遇順到、躊躇滿志之時,炫耀自己的心理,才是導向失敗的引線。
  卡耐基經歷過許多坎坷和艱辛,但總體來說是一步步走向成功和輝煌的。他回顧自己的一生說,失敗也是有的,如果說小的失敗,那是天天有的,甚至是每時每刻都有的;不過,這些都如過眼煙雲,早已消逝無蹤;要說大的失敗,唯一的一次就是戰爭期間製造飛機和戰船。
  卡耐基經過生活多次實踐得出:「人生的失敗,往往起因於那種炫耀自己的心理。」
  「任何人都會有理想,也可以說是夢想,但其中也存在著驕傲;想對社會大眾誇耀自己狂妄,這種心理不論到多大歲數都還是會有的。不管那是個人的工作範圍,還是公司的工作,或國家的工作,我認為人生的失敗,全部都是從炫耀中萌芽的。」
  卡耐基的這些觀點說明了「勝不可驕,敗不可餒」的千古遺訓之正確。任何人,在光景淒慘的時候不必飲泣獨處、向天悲歎,在風光無限的時候也不必昂首闊步、睥睨大眾。尤其是在熱度較高、噪聲嘈雜的人群捧你抬你的時候,不要忘了趕忙從轎子上溜下地來,走踏實一些。
  成功了,往往容易陶醉;陶醉後當然也就容易出亂子。防止失敗的方法,就是不時地反省、檢討。
  世事多艱險,因此總是有事與願違的事情存在。這方面可以說每一個人都熟悉。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大多數是由於對自己認識不夠,缺少以自己為中心的反省。
  不論公司、商店還是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長久發展。如果某項產品、某件事情干砸了,當然就是事與願違。這並沒有其它的原因,關鍵就在於自己對所做的事情判斷失誤。
  缺乏自我觀察及自我檢討,只是陶醉在自己不斷增加的力量之中,甚至高估了自己的實力,這些都會引起失敗。卡耐基認為「事與願違」,原因在於出發之前沒有做好自我反省的工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這種情形。
  例如,在推出新產品時,要先詳細檢討有沒有使這件事成功的實力。若力不從心,就不應該做這件事。
  若不論如何都想做,而自己的實力又不夠,問題就變成如何彌補不足的地方了。若是在資金方面,就應該和銀行商量,設法取得資金。若技術不夠,就應該廣泛徵求技術。國內找不到,就應該向國外尋找,一直到做好為止。
  尋求技術,有時也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若代價太高,雖然需要這種技術,也不可以這麼做。因為代價太高不划算,目標固然可行,但現在還不是做的時候。
  卡耐基的一生,可以說就是這樣在不斷反省中前進的,對此,他有體驗,也有來自內外的教訓。他說:「我認為許多公司就是這樣,一面反省一面經營。我也一直採用此種方法,所以到現在還未遭到很大的失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樹人,品德為要。人無品德,無以為人;國無品德,無以為國。
  社會開發確實是件好事,但首先要做的應是人心即是良心的開發。否則,事情做得再多,恐怕都不免產生許多不良的副作用。
  要使社會秩序良好,使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應靠什麼?
  過去曾有「人治」和「法治」之說。唐《貞觀政要》稱:「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反之,無本領、不稱職或不得群眾擁護者應予罷免。事實上我們也很重視選舉,重視人才選拔。這說明用人或「人治」對治國仍有一定重要性,不可忽視。經歷史經驗表明,「人治」弊端也不少,並且曾給國家帶來嚴重禍害,因此,法治已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實,在人治、法治之外,還存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加強教育、提高人的道德素質問題,就是要用道德來規範、端正人的行為。因為,任何事情都是人去做的,在治理國家、社會的工作中,即使用了現行的法律規定,但若交給沒有道德的人去做,那是沒有好結果的。要把國家建設成文明的國家絕對不能沒有良好的道德風尚。所以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必須提高人的道德。
  因此,卡耐基認為,對於一個經營者,在公司樹人、用人時,必須重視人的道德品質。否則,一但事情辦不好,就會影響公司的經營。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