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

雲台書屋

二 經商成功的心理要素

  為什麼自信主動才能成功?因為唯有自信主動意識才能使人重視、發揮和強化人的主體性與能動性。但根本和核心並不等於整體結構。自信主動意識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那麼,成功心理的整體結構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呢?
  就心理態度本身來講,基本上有三種要素,即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
  如果要聯繫支配影響外部表現和交際能力的心理機制,那就還要加上這樣四項要素:
  即有效交流的反饋意識、求美創新的吸引意識、雙方皆贏的互利意識、求同存異的容納意識。
  在構成成功心理的三種要素之中,心態積極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期望與要求,其實質也就是自信主動意識。如何認識評價自己,如何期望要求自己,必然會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具體的言談舉止以重要的人生選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說,自信主動意識即積極的自我意識是成功心理、積極心態的根本和核心。
  價值觀念是指一個人認為什麼是最重要、最喜歡、最需要的。它反映了一個人最主要的慾望、動機、追求的目標,所以它對一個人如何認識、評價、期望和要求自己的自我意識具有緊密的聯繫和重要的影響。當然,一個人的價值觀念的形成和改變,又取決於自身的處境和自我意識。所以,價值觀念與自我意識是密切相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成為心理態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成功心理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因為現代社會裡人生的價值觀念必然是多元性的,也應當是多元化的,而不可能把所有的人生價值觀念加以「標準化」,統一在一個固定不變的模式裡,而且,即使是同一個人由於所處境遇和自我意識的變化,其價值觀念也不會「從一而終」、一成不變。如有的人認為「發財致富」最重要,你何必一定要他承認「出名成家」的價值最高呢?有的人認為建立和維護美滿幸福的小家庭比什麼都好,你何必要他非去拚命進取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呢?近年來,人們在討論「女人該不該回家去」的問題,如果是由於男尊女卑的觀念而「回家」去,那就是落後和錯誤的傾向;如果是出於人生的自我選擇,那就無所謂正確與錯誤、進步與落後的區別,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權力。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城市裡,主要問題不是「男尊女卑」的問題,而是「夫妻怎樣配合」的問題,何必要在「女人該不該回家去」的問題上非要討論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謂「正確」的結論來呢?應當說,在遵守法紀、誠實勞動、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之下,任何價值觀念、人生選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是合情合理的。
  歧視和否定家務勞動、照顧家人的價值,其實質並不是「婦女解放」的新觀念,而是社會分工、各種勞動必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舊觀念。所以說,價值觀念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
  正確與錯誤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去衡量,誰要這樣去衡量也是行不通的。
  卡耐基說,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的價值觀念不是不正確,而是不明確;更準確地說,是由於自我意識淡薄而造成價值觀念模糊不清。如果一個人習慣於隨大流常常不能作出自己的選擇,怎麼會有標新立異而又明確的價值觀念呢?所以說許多人的價值觀念不夠正確往往是由於不夠明確,因而更有必要強調「明確」。一個人沒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念,那就不可能發展積極心態,樹立成功心理。
  許多軍隊的轉業幹部在轉業安置的問題上最看重職業的安排是否與軍職的級別相當。團職軍人張道槐1982年轉業後被安排為縣農辦的第11位副主任。張道槐對人生價值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不安於這種現狀,他步行20多里,回到老家照耀大隊去幹點實事。領導上又安排他掛名公社第6位副書記。但在張道槐的心目中「官位」的有無和高低並沒有多大價值,於是他便在一個「大躍進」年代遺留下來的廢豬場養起豬來。
  他帶領了幾個人研製「快速養豬法」,試驗添加劑配方。
  他們養了18頭豬,兩個月裡,每頭豬每天長二斤。但是好事多磨,不久豬場的所有財產分到各戶,被連根拔了,而且人們還紛紛傳說「團幹部養豬犯了錯誤」等等。張道槐又從當陽輾轉到廣州,繼續研製「快速養豬法」,曾經虧損20多萬元,但他認準了自己的選擇有價值,堅持不懈,幾經周折,終於獲得成功。他們創造的快速養緒法和飼料添加劑,經有關部門鑒定超過了美國國家委員會所定的標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們的產品已經銷到20多個省市,每年有一億元以上的產值。他們編寫的《快速養豬法》印發了700萬冊,可見社會效益的巨大。
  張道槐的成功可以說主要歸功於他自信主動,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但如果沒有明確的屬於他自己的價值觀念,一個團職的轉業幹部怎麼會去走一條創造快速養豬法的路呢?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人們已經習以為常,認為某某事情大家都是這麼想的,這麼做的,自己也應該只能這麼想,這麼做。所以唯有如此才合乎人情常理、傳統習慣。其實,持這種觀點的人是錯誤的。這種習以為常的狀態必然對自我意識與人生選擇產生消極的影響和嚴重的束縛。但自己又不甘願安於現狀,失去自我,於是心理難以平衡,也就難以保持良好的自我狀態,形成整個心理態度的不良循環。所以,明確的價值觀念是構成成功心理必不可少的一種要素。
  良好的自我狀態是指一個人能否經常保持一種奮發向上、朝氣逢勃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能否選擇控制自己情感的心理機制。
  很多舊的觀念認為,人的言行大都是靠智商支配,但實際並非如此。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一個事實:人的非理性成分很大,人有許多言行是靠一種感覺、一種情緒支配。理性與非理性對人的支配是很不平衡的。情感對人的影響之大,決不亞於智力和體力之和。人的情感如同人體的發電機,如果允許不良情緒經常造成「短路」之類的故障,這時有許多能量就要白白浪費掉。如果能以積極的情緒對待一切,那就如同發電機不斷產生動力一樣,會有大量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情感的潛在威力足以證明能否選擇、控制情感對人的發展有多麼重要!
  許多人把不良情緒當作自己生活中的固有成分,如苦悶、憂愁、顧慮、盛怒、煩燥、悲觀失望、顧影自憐、怨天尤人等,時間長了總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這些不良情緒就會像影子跟隨著你,壓抑你的活力,腐蝕你的靈魂。而你還經常為自己的不良情緒辯護,使其合理化:事情不順利,待遇不公平,丟了辛苦掙來的錢,受了不該受的處分諸如此類等等,怎麼能不叫人窩火憋氣呢?再說誰不如此?然而,消極情緒並不是人的本性,孩子的天性都是天真愉快的,即使受到了不良刺激也只是一時哭鬧,很快就會對一切都感興趣,就會興高采烈。人長大了,由於生活境遇的複雜,當然會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容易使人煩惱,但你可以少產生或不產生消極情緒,一旦產生了也可以把它控制住,把它壓縮到最低限度,把它轉化為積極情緒,只要有積極的心理態度就可以做到。良好的自我狀態是構成成功心理的又一個要素,並且和積極的自我意識與明確的價值觀念緊密相關,相互影響。
  有人說,一個人最好不要在心緒不佳的時候做出重要的選擇和決斷。這個忠告是很有道理的。
  積極的自我意識、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這三種要素所構成的成功心理可以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交流積極有效、快速優質,可以使一個人的信息積累、知識雜交、潛能開發和人際關係的發展產生幾何級的遞增,產生能量的化學反應,可以使一個人有一種特殊的靈敏感,做出有利於得到發展獲取成功的選擇和決斷。許多智慧的火花、奇妙的設想和人生的轉折都是這樣產生的。與此相反,那就不會有什麼奇妙新鮮的機遇和創造。
  有著良好的自我意識,不僅給自己帶來許多啟示,而且可以為他帶來許多好處。比如北京第80中學的寧鴻彬老師就是以積極的心態在平常的刺激與反應之間做出了不同尋常的選擇。
  1983年,他參加中國教師代表團訪問日本時聽日本教育委員會介紹:日本的許多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從來不考試。有些人聽了不以為然,覺得考不考試的問題與己無關,但寧鴻彬聽了卻心頭一震,他從中得到了教學改革的啟示。他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把這種不考試的的精神貫徹進去,注重啟發學生認真學習的自覺性。
  平時在家裡,寧鴻彬經常要照顧身體不好的妻子吃中藥,原先要喝幾大碗,既麻煩又難受;後來改為濃縮的藥丸,簡便多了。這種瑣事有誰會注意?但他卻由此想到:吃藥可以濃縮,語文教學為什麼不可以濃縮?於是,他拋棄老一套講法,每講一課都要選角度,抓重點,把學生帶入積極參與和創造的意境。如講臧克家的詩《有的人》,他開個頭,便讓學生說出都有哪些種「有的人」。結果,學生接連說出了8種,比他講印象更深。
  寧鴻彬積極的心理態度當然是因為他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即自信主動意識,但也和明確的價值觀念與良好的自我狀態密切相關,彼此支撐。
  有一年,美國傢具商尼科爾斯的家裡突然起火,一切都燒光了,只留下一片殘存的焦松木。可這焦松木獨特的形狀和漂亮的木紋觸發了他的靈感。他從中悟出傢具的仿紋樣式:
  用碎玻璃片刮去沉灰,用砂紙打光,再塗一層清漆,便顯出溫暖的光澤和清晰的紋理。仿紋傢具從此誕生,尼科爾斯因禍得福,生意十分興隆。
  美國艾士隆公司董事長布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幾個小孩在玩一種又醜又髒的昆蟲,愛不釋手。他頓時聯想到:市面上銷售的玩具一般都是造型優美,色彩鮮艷的,為什麼不能生產一些醜陋的玩具給孩子們玩呢?他於是安排研製,果然一炮打響,收益很大,醜陋玩具在市場上形成了一股熱潮。
  美國聯合碳化鈣總公司在紐約新蓋了一座高達52層的總部大樓。老闆和有關人士正在考慮如何廣為宣傳之時,這一天,成千上萬的鴿子不知何故飛進了樓裡,把正在裝修的各個房間弄得一踏糊塗。公司裡一部分人正要把鴿子一趕了之,而公關顧問卻立刻下令關閉所有的門窗,不讓鴿子飛走。
  然後他指示有關人員與動物保護委員會和新聞機構聯繫,請專家來指導抓鴿子,請記者前來採訪報道……結果新聞媒界三天三夜連續報道這家公司的新鮮事,公司搞了一次不花錢卻又讓公眾家喻戶曉的公關活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些人為什麼會如此聰明,靈機一動便生意興隆,發財致富?因為在刺激與反應之間,他們的意識十分積極和敏銳,這就再一次證明了人只有處在自信主動的狀態中才是聰明能幹,最具有能動性和創造力的,而且還由於他們都有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自我狀態。試想如果他們不認為自己的事業最有價值,如果他們當時焦躁不安,心情煩悶,他們還會想出如此好的策略吧?
  性格是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較為穩定的基本特徵。性格具有穩定性,所以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一個人的性格在一定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之下已經形成了,難以改變。既然我們承認性格對人的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還怎麼能發展積極心態,樹立成功心理呢?
  其實,人的性格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只是改起來不容易罷了。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美國的有關專家曾對一對孿生姐妹的女大學生進行了觀察研究。這對雙胞胎的姐妹倆外貌相似,先天遺傳素質完全相同,家庭生活環境和所受教育的情況也相同,因為這姐妹倆一直在同一個小學、中學和大學接受教育。然而在遺傳、教育和環境如此相同的條件下,姐妹倆在性格上卻很不相同。姐姐善於說話與交際,自信主動,果斷勇敢;而妹妹卻相反,缺乏獨立自主意識,說話辦事總是隨同姐姐。有關專家找她們交談時,總是姐姐先回答,妹妹只是表示贊同,不愛說話,或稍作點補充。總之,姐妹倆的性格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父母在她倆中認定一個是姐姐,另一個是妹妹。從小到大就責成姐姐照管妹妹,對妹妹的行為負責,做妹妹的榜樣,帶頭執行長輩委派的任務。這樣一來,姐姐從小就形成了獨立、自主、善交際、較果敢的性格,而妹妹卻養成了追從姐姐的習慣。
  這說明人的性格是長期所接受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造就的,但對成年人來說,實際上是由心理態度所決定的。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態,那就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這告訴我們:「本性難移」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是長期的行為習慣所鑄造的,已經習以為常了,若想在幾天裡一下子改變當然不大可能。但是,如果你能從改變自我意識做起,並聯繫價值觀念、自我狀態,即通過這種要素的調整與改變,改變自己的心理態度,從而又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和習慣,那麼你就能夠按照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改變自己的性格。
  所以從根本上說,仍然是以積極的自我意識即自信主動意識為核心的三種因素在起作用,說到底還是意識決定選擇,心態決定命運。
  人生在世就是為了生存和發展,而不是為了實踐某些祖宗王法、傳統教條,也不是為了在世俗觀念上循規蹈矩。這就需要我們自覺地更新觀念。那麼,自覺與不自覺、新與舊怎麼區分?所謂觀念「新」,所謂「自覺」,主要應當有兩條標準:一是努力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要讓自己的思維認識盡最大的可能接近和符合事實,並從客觀事實中引出規律性的東西。二是加強主體意識,構建屬於自己的頭腦。
  成功心理的三種要素,有兩種要素也就是積極的自我意識和明確的價值觀念,都意味著凡事要有自己的頭腦。另一要素即良好的自我狀態,也需要自覺地更新觀念,也要構建屬於自己的頭腦。人的觀念從根本上講是隨著自身所處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的,但從樹立成功心理的意義上講,這種不斷更新不能是聽其自然,隨大流,跟著走,而要自覺主動地更新觀念,並通過觀念更新與加強主體意識的相互促進來構建屬於自己的頭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選擇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駕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我們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良莠並存的社會環境和時代潮流中。在一系列思想觀念問題上,那種口欲動而囁蹂,身將行而趔趄的處世方式只能使我們成為被動的任人擺佈的怯弱者;只有自己去思考,去選擇,去比較,我們才會成為自信主動、駕馭生活的成功者。
  為了構建屬於自己的頭腦,我們應當堅持兩點:一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是堅持進行「雅努斯思維」,最好是把這兩點結合起來,而且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
  堅持實踐檢驗真理就是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什麼是「雅努斯思維」?就是對於直接對立、相互矛盾的思想、事物或現象的同時認識和思考,在比較中加以鑒別,去偽存真,捨非求是,也就是辯證的創造性的思維。原來,「雅努斯」是羅馬神話中的一尊「兩面神」。他的腦袋前後各有一副面孔,一副看著過去,一副注視未來。於是一提到「雅努斯」,人們立即就想到「對立」。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偉大發現和創造就是「雅努斯」思維的成果,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對預防接種的發現。
  1880年,法國農村雞瘟流行,死亡率高達90%。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們從病雞身上取下細菌,經過培養,給試驗用的小雞食用。小雞吃了很快死去。巴斯德斷定:雞腸是這種細菌繁殖的地方,雞糞是傳染的媒介。但在實驗中,卻有幾隻接受過菌液注射的小雞竟然沒死。經查詢得知,助手給這幾隻雞注射的菌液,不是新配製的,而是放置了好幾個星期的,毒性較小。巴斯德經過一系列實驗證明:把微毒菌液注射到健康小雞的體內,不僅不會使小雞得病死去,反而能獲得不怕傳染的免疫力。「預防接種」就由此發明,造福於人類。巴斯德這種「既被傳統又不被傳染」的思路,正是「雅努斯思維」的方式。
  如今,我們在改革開放、新舊交替的轉型時期,市場經濟影響到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心態、更新觀念,其關鍵就在於通過對立比較的「雅努斯思維」來揭示事物的真諦,把握人生的哲理。既不是人云亦云,追趕時髦,也不是脫離實際,唯上唯書;既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東西,也不是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回歸以往。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正在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價值觀念,在這個重點上,我們每人所面臨的問題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們要改變自己不良的過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剖析自己,對照他人,對問題的錯綜複雜性進行對立比較的深刻思考,認清那些貌似合理、習以為常的傳統觀念怎樣沉澱在自己的內心,造成了我們拘謹而懦弱的人格。
  下面所談的是自我激勵與創富成功之間的秘密。
  所謂激勵就是激發、鼓勵的意思。心理學上激勵的含義,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使人具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目標前進的心理活動過程。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至80∼90%。這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激勵後,所發軍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到4倍。
  創富過程必須是一個自覺激勵的過程,否則,即便是有完善的個性,由於缺乏了前進的動力,也很難實現創富的目標。自我激勵對創富是如此重要,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被學術界肯定了的激勵理論。
  著名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曾說過:「世界上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而做成的。」人們基於對環境的認識,進而產生了價值感和目標感,導致需要,而需要又引起動機。但動機是否必定產生相應的行為,則還取決於行為導致預期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對此,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當人們有需要,又有達到目標的可能,其積極性才能得到提高。激勵水平決定於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由於這種主觀概率要受每個人的個性、情感、動機的影響。因而人們對這種可能性的估計也不一樣,有人趨於保守,有人趨向冒險。
  激勵自己創富是對自己價值體系和自信心、抱負水平、自我能力評價、對環境把握能力的一個綜合體現。
  人們對某一目標(獎酬)的重視程度與評價高低,即人們在主觀上認為這類獎酬的大小,稱為效價。在創富活動中,要求創富者經常用目標來激勵自己,不斷想像自己成功和成功後給自己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感。所以,只有具有必勝的信念、強化成功的感受,才有強大的創富動力。說不會成功的人,永遠也不能成功。古人說: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表達的同樣是這個意思。
  在希爾博士的《心理創富法》一書裡,首次揭示出六個自我激勵的步驟:
  1規定一個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這日期之前把你要求的錢賺到手——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遠不會「泊岸」。
  2不妨每天兩次,大聲朗誦你寫下的計劃的內容。一次在晚上就寢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後——當你朗誦的時候,你必須看到、感覺到和深信你已經擁有這些錢!
  3確確實實地決定,你將會付出什麼努力與多少代價去換取你所需要的錢——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的。
  4不可單靠記憶,一定要白紙黑字。
  5你要在心裡,確定你希望擁有的財富數字——散漫地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確定你要求的財富具體數。
  6擬定一個實現你理想的可行性計劃,並馬上進行……
  你要習慣「行動」,不能夠再耽於「空想」。
  從表面上看這一組合是非常簡單的,所以希爾博士一再叮嚀:
  「對一些沒有接受過嚴格心靈鍛煉的人來說,以上六個步驟是『行不通』的……請你先記住,將這些步驟傳下來的人不是沒有完善意識和創富勇氣的平庸之輩,而是世界上經濟和政治領域中頗為成功的一些傑出人物。」
  希爾博士又說:
  「要是你知道這六個步驟是經過已故的湯姆士·愛迪生所詳細審查過並認可了的,可能你會有更大的信心。愛迪生知道這些步驟不僅是致富的重要途徑,更是任何人要達到任何目標的必經之路。」
  愛迪生曾經寫信讚揚希爾博士:「我感謝您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去完成『自我創富學』……這是一個很健全的哲學……
  追隨您學習的人將會獲得很大的效益。」
  經商成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挖掘自身潛能的過程,而挖掘潛能必須不斷發現真正的自我。一個人一旦如此,便可重振一蹶不振的事業甚至改變其整個生活狀況。
  本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發現之一是「自我意象」。這種自我意象就是「我屬於哪種人」的自我觀念,它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知和評價基礎上。一般而言,個體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自己根據環境的比較意識,特別是童年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這些,人們心裡便形成了「自我意象」。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肖像」,它就會變成「真實的」。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只會根據它去活動,就像它的確是真實的一樣。
  心理學家馬爾慈說,人的潛意識就是一部「服務機制」即一個有目標的電腦系統。而人的自我意象,就有如電腦程序,直接影響這一機制運作的結果。如果你的自我意像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螢光屏」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負面的訊息;然後感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那麼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失敗。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像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螢光屏」上見到一個趾高氣揚、不斷進取、敢於經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後還會做得更好」之類的鼓舞訊息,然後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那麼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成功。
  對自我意象的確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負傾向是我們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敗的方向盤、指南針,自我意象的形成有以下特點:
  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像一致。每個人把自己想像成什麼人,就會按那種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識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難扭轉這種行為。
  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境都是建立在自我形象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對機會或挑戰,他就可能畏畏縮縮,這樣,即使不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平庸之輩。因為,在其自我意象裡已經有了失敗的自我意象。其實,只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意象,他們都會發生奇跡性的變化。
  自我意像是可以改變的。一個人難於改變某種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行為模式上,而不是意識結構上。很多人對心理咨詢感到意義不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境或者特定的習慣和性格缺陷,而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
  要想從事於創富活動,並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識,就必須有一個適當的現實的自我意象伴隨著自己;就必須能接受自己,並有健全的自尊心。創富者必須信任自己,必須不斷地強化和肯定自我價值,必須隨心所欲地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隱藏或遮掩起來。創富者必須有與現實相適應的自我,以便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中有效地發揮作用。此外,創富者還必須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弱點,並且誠實地對待這些長處和弱點。
  當這個自我意象完整而穩固的時候,創富者會有「良好」的感覺,並且會感到自信,會自由地作為「我自己」而存在,自發地表現自己並會適當地發揮作用。如果它成為逃避、否定的對象,個體就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它有所表現,創造性的表現也就因此受到阻礙,內心會產生強烈的壓抑機制且無法與人相處。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我們心目中的崇高目標,在本質上都可以從豐富的生活或積極的創富過程中體驗到。當我們體驗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飽滿的感情時,我們就是在享受豐富的生活。當我們落魄到壓制自己的能力、浪費自己的天賦本能,使自己蒙受憂慮、恐懼、自我譴責和自我厭惡的程度時,自己就是在扼殺我們可以利用的生命力,就是在背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道路。
  相反,人卻具有動物所沒有的東西——創造性想像力,人可以利用想像去設計不同的目標,根據目標去達到成功。只有人才能利用想像力去指導成功機制。
  歷代偉大的思想家以及頭腦冷靜的實幹家們都這樣認為: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想像力是不可缺少的。並且要善於利用,可能他們並不一定明白想像力為什麼和怎樣去創造機制的。拿破侖曾經說過:「想像力統治世界。」格林·克拉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才能中,與神最相近的就是想像力。」蘇格蘭傑出的哲學家杜格爾德·斯特華特也說:「想像的才能是人類活動最偉大的源泉,也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毀壞了這種才能,人類將停滯在野蠻的狀態之中。」亨利·凱瑟爾宣稱:「你可以想像你的未來。」越來越多的成功者發現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就來源於創造性想像和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並將它視作一種成功技能引入事業和生活中。
  諾伯特·威那爾說過:「科學家動手解決一個確實有答案的難題時,他的整個態度就改變了,他實際上已經找到了一半答案。」因此我們尋求一個新的觀念或者解答一個問題時,不妨假定答案已經在某處存在,我們動手去發現它罷了。
  不管現在你是在哪個行業工作,如果你心裡有了一個既定目標,或一個將要實現的願望,並且你有強烈的創造想像慾望,一開始就從各個角度周密地考慮它——開動創造性機制,那麼這個目標一定能夠辨認出來,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而已。因為在創造想像這一過程中,你的頭腦在加速運轉,並不斷地搜尋瞬間的意念和事實,並加以識別與自己相關的經驗聯繫,結合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使你的思維得以完善,完成你所需要的成功方程式,或者有效地「解決」問題。世界上所有的成功者創富的過程沒有一個是事先既定好了的,它們都留下了想像創造的痕跡。想像是創富根本,創富是想像力充分發揮的「職業」。
  發展新的自我意象,改變鬱鬱寡歡的失敗型個性不能依靠純粹或勉強的意志力。必須要有充足理由、足夠證據確認舊的自我意像是錯誤的,因而要發展相應的新的自我意象,不能僅僅憑空想像出一個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覺得它是有事實為依據的。經驗表明:一個人改變自我意象時,總覺得由於某種原因「看到」或者認識到了自己的本來面貌。
  正如愛默生所說過的:「人無所謂偉大或者渺小。」
  科學已經證實了哲學家、神秘主義者和其他直覺主義者的一貫主張:任何一個人都會由自己主宰「指引著走向成功」,任何一個人都有大於自身的力量,這就是「你自己」。
  卡耐基認為,如果你正被自我意象指引著走向成功和幸福,那麼,你往日那幅不敢奢望幸福和「注定」要失敗的自我肖像必然是錯誤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以後能夠獲得成功的話,你必須熟悉下列原則。
  第一,內在的成功機制必須有一個「目標」。你必須想像到,這個目標「現在已經」以實際的或潛在的形式「存在著」,成功機制的工作是把你引向一個已經存在的目標,或「發現」已經存在的事物。
  第二,自動機制是「有目的」的。也就是說:它永遠指向「最終結果」,自目標接近。達到目標的「憑藉方法」或許不明確,但不要因此而喪失信心。自動機制的功能就是在你提出目標後為你提供「憑藉方法」的。而對於最終結果,所憑藉的方法會自負其責。
  第三,不要怕犯錯誤,不要怕暫時的失敗。所有的成功機制都由否定的反饋去實現目標,或者繼續前進,在前進中一旦發生錯誤,應立即加以糾正。
  第四,習得各種技巧都要經歷考驗、都會犯錯誤,因此要用心修正目標,直到實現「成功的」行為。在此之後,應更多地淡化過去的錯誤,記取成功的反應,使它能夠得以模仿」。這樣便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繼續取得成功。
  第五,必須信任自己的「創造機制」。不要過於擔心它是否能夠啟動,或者過份有意識地強迫它而使它受到干擾,你必須放手讓它工作。這種信任是必要的,因為創造性機制是在意識水平面以下工作的,你無法「瞭解」它的工作情況;而且,它的本性是根據目標的需要而自發地工作。因此,你事先得不到它的保證,它只是在你行動的時候、在你行為發佈的指令下開動。但你不能等到有了證據才開始行動,只要你像是確有證據一樣行動,證據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愛默生說過:「付諸行為,你就會得到力量。」
  查理·羅思在《每年如何推銷兩萬五》一書中講到底特律的一夥推銷員利用一種新方法使推銷額增加了百分之百,紐約的另一夥推銷員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其他一些推銷員使用同樣的方法使他們的推銷額增加了百分之四百。
  「使推銷員們取得如此成就的魔法究竟是什麼?
  「是所謂的扮演角色。……不過就是想像你處於各種不同的銷售情況,然後再找出方法,直至在出現各種實際銷售情況時你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為止。
  「推銷員之所以能取得好成就,不過是善於處理各種不同的情況。
  「每次你同顧客談話時,他說的話、提的問題或反對意見,都是一種特定的情況。如果你總是能估計到他要說什麼,能回答他的問題、處理他的反對意見,你就能把貨物推銷出去……
  「一個成功的推銷員晚間一人獨處時,也會製造這種情境。他會想像出客戶對他最刁難的情況,然後想出相應的對策……
  「不管是什麼情況,你都可以預告有所準備,你想像自己和顧客面對面的站著,他提出反對意見,給你出各種難題,而你卻能圓滿地加以解決。」
  自古以來,許多成功者都曾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圖像」和「排練實踐」來完善自我,獲得成功。拿破侖在帶兵橫掃歐洲之前,曾經在內心想像中「演習」了多年的軍事。韋伯和摩爾根也告訴我們,「拿破侖在上學的時候所做的閱讀筆記,在付印時竟達滿滿四百頁之多。他把秘書想像成一個司令,畫出科西嘉島的地圖,經過精確的數學計算後,標出他可能佈防的各種情況。」
  世界旅館業巨頭康拉德·希爾頓在擁有一家旅館之前,很早就想像自己在經營旅館。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常常「扮演」旅館經理的角色。成功後的希爾頓,便將他的連鎖店發展到世界各地。
  難怪人們過去總是把「心理意象」與「魔術」聯繫起來,「心理意象」在創富學中,確實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
  「創造性機制」只有一種運行方法,它必須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心理學家指出,你必須首先在內心認識一個事物,然後才著手去完成它。當你在內心裡「看到」一個事物時,你的內在「創造性機制」就會自動把任務承擔起來,其完成這項工作要遠遠勝過你有意識的努力或者「意志力」。
  因此,在做一件事情時,不要過分地用有意識的努力或鋼鐵般的意志力去施加影響,也不要過分擔心、總是疑心自己所作的一切的正確性。應當放鬆神經,不要用緊張的力量來「幹這件事」,而是在心裡想著你真正要達到的目標,然後「讓」你的創造性成功機制來承擔任務。這樣,心裡想著你要達到的目標,最終將迫使你運用「積極思維」。這種心理衝突的結果是「想要」或者「嘗試著」作某一件事時,內心想像的卻是其他事情。
  「在你心靈的眼睛前面長期而穩定地放置一幅自我肖像,你就會越來越與它相近。」佛斯迪克博士說:「生動地把自己想像成失敗者,這就使你不能取勝;生動地把自己想像成勝利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由此可想像對於我們事業的成功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卡耐基認為,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進行任何活動,那麼,你實際上就能獲得成功。一旦你敢於探索那些陌生的領域,便有可能體驗到人世間的種種樂趣。想想那些被稱為「天才」的人,那些在生活中頗有作為的成功者,他們並不僅僅是某方面的專家,也不是試圖迴避困難的人。富蘭克林、貝多芬、達·芬奇、耶穌基督、愛因斯坦、伽利略、羅素、蕭伯納、丘吉爾以及許多其他偉人,他們大多是敢於探索未知的先驅者,在許多方面與普通的人一樣平常,唯一區別只不過是他們敢於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罷了。另一位文藝復興式人物施魏策爾曾經說過:「人類的一切都不會使我感到陌生。」人們可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打開心靈的窗口,進行那些自己一向認為力所不能及的活動;否則,就只會以同樣的方式重複進行同樣的活動,直到生命終結。而偉人之所以偉大,往往體現在其探索的品質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氣上。
  要積極嘗試新事物,就必須拋棄一些會對自己個性構成壓抑的觀點:改變現狀不如苟且偷安,因為改變將帶來許多不穩定的未知因素;或認為自己非常脆弱,經不起摔打,如果涉足於完全陌生的領域,會碰得頭破血流。這顯然是荒謬的觀點。如果改變生活中單調的常規因素,你會感覺到精神愉快和充實;相反,厭倦生活會削弱意志並產生消極的心理影響。一旦失去了對生活的興趣,就可能導致精神上崩潰。然而,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並獲得成就,則你的心理一定會更加健康而強大。
  另外,常常有一些人持有這樣一種心理意識:「這件事非比尋常,我還是躲遠些好。」這種心理狀態使你不能面對挑戰,積極嘗試新的經歷。你可能認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某種理由,否則做它又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只要你願意,便可以去做任何事情,而不必一定要有理由。沒有必要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尋找理由。當你還是個孩子時,逗螞蚱玩上一個小時,其理由只不過是你喜歡逗螞蚱玩。可當你成為大人時,你卻不得不為做每件事找一個充分的理由。這種對理由的「熱衷」阻礙了個性的成長髮展,長期克制和壓抑個性,使潛能無法得以發揮。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其原因只不過是你願意這樣做。這種思維方式將為你拓展生活的新天地,並將有助於消除你至今為止養成的消極生活方式——懼怕未知。
  暗示會產生強烈的心理定勢,並引導潛在動機產生行為。
  積極的帶有創富意識的暗示會讓你較少利用意志力,在自發心理中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學習自我暗示時,要牢記五大原則:
  其一,簡潔:你的句子要鏗鏘有力。例如:「我越來越富有。」
  其二,積極:這一點極為重要。如果你說:「我不要挨窮」,雖未言「窮」,但這種消極的語言會將「挨窮」的觀念印在你的潛意識裡。因此,你要正面地說:「我越來越富有。」
  其三,信念:你的句子要有「可行性」,避免與心理產生矛盾與抗拒。如果你覺得「我會在今年之內賺到一百萬」是太不可能的話,選擇一個你能夠接受的數目。例如:「我今年之內會賺到五十萬元。」
  其四,觀想:默誦或朗誦自己定下的語句時,要在腦海裡清晰地形成意象。溥生特在他的《富豪的心理》一書中說過:「你永遠不會致富,除非你能夠在腦海中見到自己富有的模樣。」
  其五,感情:觀想自己健康,你要有渾身是勁的感覺;觀想自己創富,你要有豐盛人生的感受。希爾博士也指出:「當你朗誦(或默誦)你的套句時……要把感情貫注進去……否則光嘴裡念是不會有結果的,你的潛意識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協調去運作的。」
  信心和勇氣能夠使人像「充電」一般,勃發出工作的激情和戰勝困難的鬥志。有信心和勇氣的人,就像喝足了水的秧苗,時時顯現出勃勃生機,如果缺乏信心和勇氣則如秋後霜打了的茄子蔫蔫巴巴,整日萎糜不振毫無生氣可言。
  物質的人是靠飲食和呼吸等等的養份來支撐的;沒有這些養份,難以維持生命。精神的人,是靠信心和勇氣以及理想、信念等支撐的;沒有這些精神養份,人也就不過是一個酒囊飯袋,如同行屍走肉。故此,人的精神支柱是十分重要的。
  卡耐基認為:信心和勇氣能夠導致激昂奮發的情緒,也會使整個人像是突然被「充電」一樣地帶勁,而立即會產生一種解決困難的慾望,並要求自己把事情處理得十全十美。
  當我們的思想被煩惱困住的時候,往往會變得懶散,反應遲鈍。可是當我們一旦下定決心,以無比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困難的時候,馬上又會變得神采飛揚、頭腦清晰了。
  解決層出不窮的煩惱問題,是一件又辛苦又傷神的事,人們一旦受困其中,鑽入牛角尖,思路就會被局限。這時唯有以無比的信心和勇氣、決心去克服,才能拔雲見日,使思慮澄清。
  工作成就的好壞,主要就是看能否以負責的態度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其中;而是否快樂,又要看對工作的意義是否有清晰的意識……
  曾經見過很多人在工作崗位上牢騷滿腹:出租車司機在旁邊坐有客人的時候,抱怨車太多(好像他開的是飛機),抱怨人太多(好像他寧願沒人坐他的車);櫃台裡的服務小姐盯著彩電上的模特兒,恨不得她也扭起來,滿不把自己站的地方當櫃台。當此之時,買東西的顧客可以一走了之,乘客則要提心吊膽坐下去,邊走邊祈禱,然後趕快下車。
  俗語有云:「干一行恨一行」。一般的人似乎都很快就會和自己的工作結仇,走上崗位沒有多久,便開始想著「跳槽」,轉到另外的崗位上去。這種情形,可以說大家都不陌生,也許早已是司空見慣了。
  日本這方面的情形似乎與我們不同。這倒並不是因為那裡的失業率太高,人們不敢有多少企圖;而是人們普遍都有些敬業精神,都對自己的工作培養起了興趣和熱情。
  卡耐基認為,不論辦公或經營買賣,有很多態度很重要,其中之一便是以快樂的心情去工作。若對工作感到乏味,無論怎樣做也提不起興趣,是人生中很不幸的事,當然也不會有工作成果可言。因此,即便是再單調的工作,也要愉快地去從事。如果滿腔熱忱地去工作,想必再難做的工作也會有所改觀。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擁有這種心情呢?卡耐基認為,使人才適得其所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使每個人要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甚至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認為自己的工作跟別人無關,也沒有什麼意義,當然無法對工作感到樂趣。所以,自己應建立正確的經營觀念,去執行工作,並互相扶持。
  卡耐基曾經舉過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賣麻將牌,搞這種經營的人如果狹隘地認為玩麻將不是什麼好事情,那麼就一定缺乏工作熱情,公司也就很難經營下去。如果認為人們白天辛苦工作之後,晚上摸兩圈,可以調劑心情,帶來喜悅,所以我們應該製作麻將出售。有如此的信念,才能正正當當做這份工作。如果每一個人都能以歡喜的心情盡全力去工作,這家公司必然就會獲得巨大的成功。
  卡耐基認為,一個人的必勝心,是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堅定信念。這種堅定信念,不管遇到了多麼嚴重的挫折,不論碰到了多麼巨大的困難,都不會發生動搖。
  遇到挫折後,必勝心的恢復和保持,來源於對自我的否定之否定。自信是對自我的肯定,失敗是對自我的否定,必勝心則是對自我進行否定之否定之後才得以恢復和保持的,它是在經歷失敗的打擊後,增強了挫折容忍力的基礎上對自信的恢復。也只有完成對自我的辯證否定,才能恢復自信,並在更高水平上回歸自我,才能恢復和保持必勝心。人們在確立某項活動的目標,開始從事該活動時,除了受某種外在的強制或特殊的需要外,通常都是充滿自信,至少是有點兒自信的,否則就不會自覺、主動地開始該活動。但是活動開始後,失敗將會對原有的自信予以破壞甚至嚴重摧毀,使人部分地甚至完全地失去自信。人如果停留於這一否定階段,也就會躺倒不幹,失敗也就變成了這種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句號。
  恢復自信,堅信自己能戰勝失敗而獲得成功,這需要作出艱辛的努力,要對自我進行辯證的否定。對自我的辯證否定,不是對自我過去的一切加以絕對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在作了深刻的自我解剖的基礎上肯定過去的自我的成績、正確、優點,否定過去的自我的過失、錯誤、缺點;既熱愛自我,又不迷戀於自我;既相信自我,又不固執己見;既解剖、批判自我,又不喪失自我,不自漸形穢、妄自菲薄;既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又要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能力與所設定的目標的適應性,及時進行自我調適和自我調整,這是每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