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的概念
為什麼深圳成分指數從千點區域能漲至4500點以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的代表——大盤股板塊普遍、反覆地上台階。滬市從512點至今許多個股的表現大相逕庭,而某類股票一漲再漲,許多人成天都在挖掘黑馬,實際上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始終處於前列的大盤股板塊就是大黑馬。因為誰掌握了流通市值最大的個股,誰就掌握了上證30,誰掌握市價總值最大的個股,誰就能間接控制大盤。大牛市中大主力以控盤為主,所以這二類股票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例如,深市的「發展和寶安」、滬市的「石化和長虹」。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它們的反覆走強,不僅和它們本身題材有關,更是主力在市場驅動下的要求,就像期貨中控制了大量現貨的機構,總能控制趨勢。
1、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最大的大盤股板塊的真正意義就是代表了股市的趨勢,這就是大盤股的內涵
許多人認為低價大盤股就是「垃圾股」,沒有選擇的必要,而高價大盤股又更不感買,於是選擇一些二線股。還經常選擇一些前期漲幅不大的二線股。其綜合結果往往與預期的相反。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大資金介入的程度所造成的,除有特殊題材的中小盤股,大集團資金對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都小的個股是不屑一顧的,既有進得來出不去的問題,也不能達到控盤的整體目的,所以在這裡,筆者首先強調大盤股的大氣日顯:啟動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較大的低價大盤股,有利於保持大盤的上升通道,控制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較大的高價大盤股,有利於在關鍵時刻主動出擊調動市場的人氣。同時,通過統計大盤股流通市值的變化,對於把握大盤循環低點是有極大幫助的,只有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對股市的循環低點認識更透、講得更明。滬市的四面大旗「長虹、石化、申能、陸家嘴」都是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的風雲代表,上證30的五大選擇標準之一就是流通市值的大小,可見只有流通市值大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長虹」受青睞的重要原因不僅僅是業績,而且是流通市值最大(上證30中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較小的存在潛在的被替代危險)。
上述理論是否在實踐中正確呢?中1996年波瀾壯闊的行情中驗證一番:
行情的第一波,是大盤股「長虹」從低價到中高價引發的;行情的第二波,是大盤股「石化」從超低價到中低價帶動的。
所以,不要去猜「石化」的轉券題材,也不用理會「長虹」的短期走勢,只要上述二股仍是滬市最大的兩大流通市值,且業績良好,則必然在牛市主升浪中大有作為。同樣,作為槓桿原理的「申能」:為什麼一直是滬市的明星?說白了,只不過可以通過控制相對較小的流通市值來達到控制相對較大的市價總值的目的!這就是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的內涵。
2、流通市值和市價總值的深層意義
如果推出上證30股指期貨,首先控「長虹」。
如果推出上證指數期貨,首先控「石化」。
如果推出深成分指數期貨,首選控「深發展」。
3、上證30和深成分指數一較高低,主要取決於流通市值大的板塊,也就是說,流通市值大的個股能夠迎頭趕上,上證30才能揚眉吐氣。
上證30板塊中,流通市值最大的三個大盤股在滬市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股票名稱 四川長虹 上海石化 陸家嘴
流通量(萬股) 24733 72000 8190
(96.12.18收盤價)元 22.55 6.5 34.1
流通市值(萬元) 557729 468000 279279
股價變化1%影響上證指數 0.20 0.72 0.58
股價變化1%影響上證30 3.05 2.37 1.93
(二)大盤股效應會曇花一現嗎?
近二年,長期受壓抑的大盤股板塊出現了罕見的輪炒跡象,市場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只是一種投機,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有失偏頗。泰戈爾曾說:「只注意偉大事物瑣碎細微的地方,你就會產生懷疑——輕易下結論,結果把枯葉殘枝當做大樹。」全方位地看待大盤股,首先要認識到其對大盤的作用不僅僅是穩定了指數,更應看到它已經具備無以倫比的領漲地位。如果「渤海化工」領漲的1995年的610點至670點行情,用新股效應來解釋的話,那麼更大的一輪由「儀征」等大盤股領漲的645點至723點的升勢呢?所有的教條在市場面前顯得那麼軟弱無力,因此,我們應對市場再認識:「渤海化工」、「儀征」不僅僅是個股炒作,實際上是階段性的領漲股和人氣股,是啟動大盤的一支生力軍,而在滬市中以往這僅能從「外高橋」、「新世界」等其它老牌、小盤績優股身上才能看到。
滬市一直以充滿生機和活力著稱,以往主要體現在小盤股板塊和眼花繚亂的個股行情,而目前市場傳統操作觀念正受到挑戰,大盤股既能勝任領漲股,又能激發市場人氣,促使滿盤皆活。這樣的恢宏氣勢恰恰是滬市正在逐步邁向成熟的重要標誌。正因為如此,如對其熟視無睹,只能看到表面現象。
當然對任何事物的分析,首先不能脫離事物本身,我們首先從市場自身來探討大盤股的崛起。市場需要階段性的領漲股,其條件之一就是要具備號召力,由於大盤股板塊橫向牽連廣,長期捧小棄大的觀念使其股價處於最底層,好比彈簧向下壓到了彈性限度,故其一旦啟動,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作用不亞於一線股的上揚,給二、三線股騰出了空間。在我們不得不佩服市場主力所選擇的突破口的同時,更為大盤股的輪番領漲而大受鼓舞,也許一呼百應的日子不遠了,故其對滬市產生深層次的影響目前還剛剛開始,隨著對國營大型企業良性循環的希冀抬高,相信其具有爆炸性的一浪還未到來!
(三)大盤股持續走上升通道,就是宏觀調控軟著陸的重要標誌,就是大勢真正反轉的重要徵兆
1、國家信息重心經濟預測處副處長徐宏源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一輪週期前夕,中國經濟已走出低谷即將啟動,這才是股市真正的基本面。
大盤股的啟動,是我國經濟邁入良性循環軌道的超前反映,大盤股持續走上升通道,是兩年宏觀調控實現軟著陸的重要標誌,大盤股的振興是市場的必然。因為,國家的經濟命脈或者說生命線就是大、中型企業。我國現有的企業當中,大、中型企業雖然佔的比例不過1—2%,但卻為國家創造了90%以上的利潤,而許多大盤股本身就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再從國家重點扶持交通、能源等基礎工業來看,許多大盤股也就是這其中的代表,一旦花力氣進行技術革新,則生產的規模效益是無法估量的。更何況1996年下發的新股額度是由各省、市推薦一家公司,那麼,許多關係到國際名聲的大型企業被推薦上市也是當然的了。可以這樣大膽地假設,我們這個證券市場的營銷計劃,不大可能隨時調整,故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對其經營戰略的發展極為有利。
由此可見,大盤股的發展和振興符合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也和管理層穩定發展股市的設想不謀而合,這或許就是大盤股的群眾基礎所在,最終體現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只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會明白國外「藍籌股、紅籌股」大都是大盤股。這是不爭的事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其股價的向上回歸正是該企業真正的與國家經濟狀況同呼吸、共命運的象徵。例如,從銀根的角度來分析:銀根的適度收緊,就是為了調節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均衡,這種調節反饋在大型企業中,其成效是一目瞭然的,而銀根的適度放鬆,其首選對像必然是根基良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
讓我們再回到市場面前,以往,雖有「外高橋」等浦東概念股啟動人氣,由於一拔再拔的孤軍深入後,形成「高處不勝寒」,使其與大盤整體脫節,從而缺乏一呼百應的氣勢。從「95.5.18」三天井噴行情看,漲幅前十八位的無一個是浦東概念股,這很能說明問題。
2、在這個基礎上再來理解大勢的反轉
真正的大勢反轉的意義不在於股指能不能再創新高,而在於股市長期拾級而上。過去,上證指數的短期頭部區域實際上取決於浦東概念股的走勢,一旦它疲軟就會調整,而現在,上證指數更重要的取決於大盤股板塊,只有大盤股的持續走上升通道,才是市場資金充沛的體現。在一定的區域,完全可以通過大盤股板塊來理順比價關係。只不過,對其認識還有心理障礙:小盤股投資,大盤股投機。對於股指的螺旋式上升,大盤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前階段,香港恆生指數揚威13000點,進來,美國道·瓊斯指數屢創新高,正是大盤股大踏步前進的結果。
中國股市曾出現過幾次不同規模的中級行情,大家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沒有大盤股整體率先上台階,進而向上頂二線股及一線股,而如果僅僅是某個強勢板塊的再次衝鋒,其力度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無論是從規模的號召力和持續的時間,前者才堪稱大勢反轉,而後者只不過是中級行情。
大盤股如採用進二退一的策略,保持穩定的上升通道,符合人心思漲的客觀現實,就能把滬市的低價位區域牢牢封死,而每輪行情的低點抬高,會使人聯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會吸引正規的大資金入股市,在沒有沽空體制下,只能以短空長多的策略來對待。由此推斷,我們才更能理解一些境外人士所說的,上證指數能夠達到幾千點的結論也並非空穴來風。
儘管大盤股中不少公司的收益目前並不明顯,但它們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縮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四)在新思維的衝擊下,如何把握大盤股未來的演變趨勢
諸葛亮曾說過,英明的將領先有了取勝的把握才去打仗,愚昧的將軍則是顯去打仗再爭取勝利。無數歷史事實證明:識事務者往往能逢凶化吉,或能轉敗為勝,或變被動為主動。
從滬市的現狀來看,往往是先有了市場的實踐,才出現相應的理論註解,實際上從我們這個新興市場的發展來看,許許多多所謂的理論是經不起市場推敲的。因此,對這個市場要能夠很好地把握,必須首先要把握好動態平衡和區域結構調整的新概念。滬市以往通常所說的成交密集區,指的是籌碼堆積的區域。長期以來,僅靠浦東概念股的上檔成交密集區來橫向斷定滬市的上檔阻力是有失偏頗的。換句話說,大盤股被壓抑之深,非一日之寒。那麼,一旦其得到市場的首肯,其煥發青春的高漲勢情可能會衝破原有的成交密集區。同時,大盤股上台階後的調整亦是情理之中,只有蓄勢整理,才會不斷形成上衝動力,不要簡單地認為出貨行情。而進來成交量就可以明顯佐證,該類板塊的日成交量屢屢超過「95.5.18」。行情時相對應的天量,且正方興未艾。尤其是滬市的高換手率,成交密集區是相對的,故操作中應更加注重歷史成交密集區的分析,而不拘泥於每日的漲跌,才能做好波段。
其次,我們通常所說的主力「呼風喚雨」,許多人十分羨慕。無數實踐證明:所謂的市場主力只有迎合了投資大眾的意願,才不會「莊家套牢」,機構投資者對基本面又十分敏感,而基本面的變化會率先在大盤股中得到體現。
再次,大盤股的逐級上升對於吸引集團資金入盟較為有利,大資金有了適合的吞吐場所,就會對小盤股的過高股價產生壓抑,這種投資結構亦是管理層嘔心瀝血的精華所在,亦是中國股市的新格局。1997年大量新股發行,絕大多數都是有業績有潛力的國家支柱性企業,所以,大盤股的振興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寧靜以致遠,來日方長,不正是大盤股的真實寫照嗎?
(五)小盤股的魅力和趨勢
1、小盤股和大盤股並不是絕對的。
小型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船小好調頭優勢,不斷地調整市場定位。「長虹」也是從小演變為大,「湖北興化」已開始中小盤股逐步擴展到中盤股。小盤股最終會向大盤股發展,也就是說:小盤股是相對而言的,從趨勢角度來看,小盤股必將逐步向大盤股過渡,但小盤股的獨特優勢在某個階段是顯而易見的,有時甚至能左右大盤,這就是小盤股的外延。1996年以來,深市的「格力電器」從49.82元啟動,漲至78元,排除主力短期炒作因素,但其中期的意義是極其深遠的,它的上揚徹底打開了深滬的股價上揚空間。滬市的「春蘭」由此一躍而起。「黑豹」也迅速上台階。使得小股績優股的魅力充分體現。沒有小盤績優股的「格力電器」高高在上,整個股價體系就會擠作一堆,十分紊亂。
2、在漲跌幅限制的制度下,小盤股尤其是績優的定會受到主力的青睞。
小盤績優股既可以被多方主力利用,也可以被「空方」主力利用。例如,1996年12月18日,主力採用封住「江蘇春蘭」的漲停板以吸引市場的人氣,從而帶動其它股票上揚,達到自救的目的。而在第二天仍封住該股漲停板的情況下,主力採用邊進邊出的方法,而解救其它股票,而市盈率在滬深二地最低的它,又能犧牲到哪裡,仍可以中期獲大利,所以在新的制度下,小盤績優股具有大盤股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如果投資者選股不看盤子大小,只看回報高低,就是對大盤股的內涵和小盤股的外延最深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