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經濟學原理

雲台書屋

第十一章 分配總論 

  第一節 前八章摘要,其中尋求一條連續線橫於第五篇第十四章中的那條連續線,並在決定各種不同生產要素和生

  產工具(物質的和人的)的正常價值的原因上達到統一。
  前十章的論點,現在可加以總結。它遠不能完全解決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因為其中涉及對外貿易、信用與就業的變動、及其多種多樣的集體作用和共同行動的影響。但是,以上所論,確實接觸到支配分配和交換的那些最根本而經常存在的因素的廣泛作用。在第五篇末尾的結論中,我們曾發現了一條連續不斷的線,它使供求均衡的一般理論連續適用於各種不同時期,從這樣短的時期,以致生產成本對價值沒有直接影響,到那樣長的時期,以致各種生產工具的供給可以和它們的間接需求(亦即從對它們所生產的商品的直接需求所派生的需求)相適應。在本篇中,我們曾涉及另一條連續不斷的線,它橫交於連接各個不同時期的那條線。它把各種不同的生產工具(物質的和人的)都連接起來;雖然它們在外表上有重要的差別,而它卻使它們在根本上統一起來。
  首先,工資及其他的勞動報酬,和資本的利息有許多共同之點。因為決定物質資本和人身資本的供給價格的因素具有一致性。使人投資於他的兒子的教育上的動機,和使他為他的兒子積累物質資本的動機相同。其中有一種相續不絕的過渡,即由父親的工作和等待,而遺留給他的兒子一個極富的工業企業或商業企業,過渡到一個人的工作和等待,以維持他兒子的生活,使他逐步受到完全的醫學教育,最後,為他獲得一種有利的職業。此外,還有同樣的相續過渡,即由他過渡到一個人的工作和等待,以能使他的兒子可以受到長期教育;在習藝時,工作可以不取報酬,而不是像雜勤童工早期被迫參加工作自食其力那樣,這種童工的工資比較高,因為這種工作對他的未來發展沒有什麼幫助。
  的確,在現存社會制度下,只有父母在發展青年能力的人身資本上願付出很大的代價。而許多頭等才能之所以未加培植,湮沒無聞,是由於能發展這種才能的人對此事沒有任何特殊興趣。這種事實實際上至關重要,因為它的影響是積累性的。但這並不能使物質生產要素和人力生產要素發生根本的區別,因為它和這一事實相似,即許多良田耕作得很差,實因善耕者未曾耕之。
  其次,因為人的成長很慢,消磨也很慢,父母為子女選擇職業時,通常必須遠鑒一百年,所以需求的變動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在人力要素比在其他物質生產設備方面所需要的時間較長;而在勞動的場合,如使供求趨於協調的那些經濟力量充分發揮作用,則非需要特別長的時間不可。因此,總的說來,任何一種勞動對於僱主的貨幣成本,在長期內和生產該勞動的實際成本大體一致。

  第二節 續前。

  一端是人力生產要素的效率,另一端是物質生產要素的效率,二者相權之後再與它們的貨幣成本相比較。一種要素,如它的效率相對於它的貨幣成本而大於另一種要素時,則有被使用的趨勢。企業的主要職能,在於使偉大的代用原則自由發生作用獲得便利。一般地與公共利益相合,有時也與它相反,企業家不斷地比較著機器和勞工,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以及額外監工和經理所提供的服務;他們對於各種不同生產要素的使用經常籌謀劃策,重新組合,而選擇對他們最有利的那些組合。
  從而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生產部門中,幾乎每一類勞動的效率(相對於它的成本)和其他幾類的勞動是不斷地加以比較的,其中每類勞動又和他類勞動相比較。這種競爭本質上是「縱的」競爭;因為它是屬於不同級的,從事於同一生產部門而又為它所限制的工群為獲得僱用場所而進行的鬥爭。但是,同時「橫的」競爭也在時時進行,而所用的方法卻比較簡單;首先由於成年人在本業中可以從一業自由地轉向他業;其次由於父母一般都能使子女參加同他們那一級相近的任何其他行業。由於縱的和橫的競爭相並而行,雖然事實上不論哪一級的勞動大部分都可以從本級的子女得到補充,但各級勞動所得的報酬是按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調整的。
  可見,代用原則的作用主要是間接的。如有兩桶,其中滿盛液體,並有管相接,則在較高水平的桶內靠近該管的液體,雖有粘性,也將流入另一桶內。這樣,即使沒有液體從此桶的一端流向彼桶的另一端,而兩桶的一般水平也可以趨於一致。設有數桶,以管相接,則各桶中的液體必將趨於同一水平,雖然其中有幾個桶和別的桶並不直接相連。同樣,代用原則不斷通過間接的途徑,有使所得的分配和各業甚或各工種的效率相準的趨勢,而所謂各業和各工種彼此並沒有直接的接觸,乍看起來似乎無法彼此競爭。

  第三節 續前。

  自非熟練工人進而至熟練工人,再進而至監工,再進而至主任,再進而至大企業的總經理(部分酬以紅利),再進而至股東,再進而至大私營企業的財東,其中都是相連不斷的。
  而在股份公司中,由董事而至承擔企業的最後主要風險的普通股東,我們看到他們層層下退,如一梯形。不過,企業家在某種程度上另成一類。
  因為代用原則在比較這一生產要素和那一生產要素時主要是通過他們的自覺作用的;就他們來說,除了他們相互競爭的間接影響外,代用原則就沒有別的媒介。所以,它盲目地發生作用,且造成品大的浪費。它強使那些許多如有良好的開端就能作出極大貢獻的人遭到失敗,兼以與報酬遞加趨勢相結合,它使強者更強,並使弱者的企業落入已擁有部分壟斷的那些人之手。
  但是,另一方面,能打破舊有壟斷,並給自身有極少資本的人提供創辦新企業和升任各種大公司的經理的機會的那些力量也有不斷的增加;而這種力量能使運用資本所需要的經營能力發揮出來。
  總的說來,企業管理工作的代價是低廉的,的確也許不如將來的低廉,在將來,人們的集體智慧,責任感和公益精神更加發展,社會更努力使出身卑賤的人的才能有所發展,使企業的秘密減少;使各種投機和競爭的浪費方式都得到制止。
  但是,甚至現在管理工作也是低廉的,它對生產的增益大於它的報酬。因為企業家,像熟練的工匠一樣,所提供的服務是社會所需要的,如沒有他來提供這種服務,則取得這種服務所用的成本也許更大。
  決定一方面是普通能力與另方面是運用資本的經營能力的正常報酬的因素,其間的相同之點並不適用於它們的當前報酬的變動。因為僱主居於緩衝地位,在商品的買主和生產它的各種勞動者之間起著媒介作用。他取得商品的全部價格,而把它付給工人。他的利潤隨著他所售的商品的價格的變動而同時變動,且變動的幅度較大;而他的雇工的工資變動得較晚,且變動的幅度較小。在任何特定時間,他的資本和能力的所得有時很大,有時也是負數,而他的雇工的能力所得永不會很大,也永不會成為負數。工資領受者如失業時,勢必受很大的痛苦,但這種痛苦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他是工資領取者,而是因為他手中沒有積存。
  某人因擁有特殊天賦能力而來的那部分收入,是對他的一種贈品;從抽像的觀點來看,和其他自然恩賜譬如土地所固有的屬性的地租相似。但就正常價格來說,它應與荒地開墾者所獲利潤,或與尋珍珠者的所得列入一類。在墾荒者中,有的人的土地比原來預期的要好些,而有的人的土地卻差些。
  尋珍珠者一次潛水的豐富收穫,同多次潛水而毫無所獲相抵銷。律師、工程師或商人由於他的天才而得的高額收入,非與許多其他人的失敗相較不可;而失敗者在青年時似具有相同的前途,所受的教育和立業機會都一致,但是,他對生產所提供的服務,相對於該服務的成本卻比成功者的要小些。最有能力的企業家一般都是那些獲利最多的人,而同時他們所做的工作,反而極其低廉;如果社會把這種工作交給能力較差,索價較廉的人來做,則無寧等於浪費,如同把一塊貴重的金鋼鑽交給一個工資很低而技術惡劣的人加工一樣。

  第四節 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爭相僱用,但它們也是相互僱用的唯一泉源。

  回顧本篇第二章中所述的論點時,我們所應當銘諸於心的是,各種不同生產要素彼此保持著二重關係。一方面,它們往往為得到僱用而相互競爭;任何一種要素,它的效率相對於它的成本而大於另一種要素時,則有代替該要素的趨勢,從而,限制著它的需求價格。另一方面,所有的要素都為彼此提供了僱用場所,任何一種要素,除非其他要素給它提供了僱用場所,是得不到僱用的。一切生產要素所共同創造的,並隨著各要素供給的增加而增加的國民收入,也是其中各要素的需求的唯一源泉。
  因此,物質資本的增加,給它開闢了新的運用場所;雖然在進行新的投資時,它可以減少少數行業中的手工勞動的僱用場所,但就全體而論,它會大大增加對手工勞動和其他生產要素的需求。因為它將大大增加作為一切要素需求的共同源泉的國民收入;由於資本僱用競爭的增加,利率勢必有所降低,從而,資本和勞動所共同創造的那部分國民收入將在比以前有利於勞動的條件下加以分配。
  對勞動的這種新的需求,部分地由於新事業的開闢,而這種事業以前也許無法償其所負。而一部分新的需求是由於製造昂貴的新機器需要工人。因為當人們說以機器代替工人時,它指的是以和大量等待相結合的勞動來代替和少量等待相結合的勞動,只根據這個理由,不可能以資本來代替一般勞動,除非就一個地方來說,它從其他地方輸入資本。
  不過,仍然真實的是,資本的增加所給予勞動的主要利益,並不是由於它使勞動得到新的就業機會,而是由於增加了土地、勞動和資本(或土地,勞動和等待)的共同產品,及減少了任何既定資本(或等待)數量在該產品中當作自己報酬所能要求的那一份額。

  第五節 任何工種的工人人數增加或其效率提高有利於其他工人,但是當後者受益時,前者卻受迫害。它改變自己的和其他工人的邊際產品,從而影響工資。計算正常邊際產品時,要謹慎小心。

  在討論任何一組工人的工作供給量的變動對其他各種工人的僱用所發生的影響時,無須追問這種工作量的增加是由於該組工人增加了人數,還是由於他們提高了效率。因為這個問題是同其他問題沒有直接關連的。不論哪一場合,對國民收入的增加都相等,不論哪一場合,競爭將迫使他們不得不在相同程度上退入他們的邊際效用較小的使用之處;從而在相同程度上減少他們在共同產品中所能得的份額,以作為某種工作的一定工作量的報酬。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該組內的工人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如果這種變動是他們的平均效率提高十分之一,則他們十人中每人所得的總收入將等於人數增加十分之一而效率不變的十一個人中每人所得的總收入。
  每組工人的工資以他組工人的人數和效率為轉移,是通例中的一個特例,即環境(或機遇)在決定一個人的工資所接近的純產品中,至少和他的精力與能力起同等的作用。
  任何一組工人的工資所接近的那種純產品必須以下述假設為計算的標準,即生產已達到一點,在該點,產量的銷售僅能帶來正常利潤,而不是更多的利潤。同時它必須就具有正常效率的工人而加以計算,他所增加的產品,只能報酬具有正常能力、正常時運和正常資金的僱主以正常利潤,而不是更多的利潤(如求高於或低於正常效率的工人的正常工資時,則必須在該純產品中增加或減去某種數額)。所選擇的時間也必須是生意正常的時間,而各種勞動都有比較相宜的供給。例如,假使建築業特別衰敗,或特別繁榮,或如果它的發展因磚匠或木匠的供給不足而受到阻礙,而其他建築工人的供給卻有所過剩,則這種時機就不適合於估計磚匠或木匠的正常工資和純產品的關係。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