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經濟學原理

雲台書屋

第六章 價值與效用

  第一節 價格與效用。消費者剩餘。時機。

  我們現在可以進而考慮,對一物實際支付的價格代表佔有此物所產生的利益到怎樣程度。這是一個廣泛的問題,經濟學對這個問題可說的很少,但那很少的一部分卻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我們已經知道,一個人對一物所付的價格,決不會超過、而且也很少達到他寧願支付而不願得不到此物的價格:因此,他從購買此物所得的滿足,通常超過他因付出此物的代價而放棄的滿足;這樣,他就從這購買中得到一種滿足的剩餘。他寧願付出而不願得不到此物的價格,超過他實際付出的價格的部分,是這種剩餘滿足的經濟衡量。這個部分可稱為消費者剩餘。
  從某些商品中所得的消費者剩餘比從另些商品所得到的大得多,這是很明顯的。許多舒適品和奢侈品的價格,比許多人寧願支付而不願完全得不到這些東西的價格低得多;因而這些東西提供了很大的消費者剩餘。火柴、食鹽、售一便士的報紙或一張郵票都是很好的例子。
  他從以低價購買他寧願支付高價而不願得不到的東西中得到的利益,可以稱為他從他的機會或環境,或者借用幾代前常用的一個字,從他的時機中得到的利益。本章中我們的目的是要應用消費者剩餘這個概念,來幫助我們約略估計一個人從他的環境或時機中得到的某些利益。

  第二節 消費者剩餘與個人需要的關係。

  為了使我們的概念明確起見,讓我們考慮供家庭消費之用而購買的茶的情況。讓我們以個人為例,如果茶的價格是二十先令一磅,這個價格剛好使他每年購買一磅;如果價格是十四先令,剛好使他買兩磅,如價格是十先令則買三磅,如價格是六先令則買四磅,如價格是四先令則買五磅,如價格是三先令則買六磅,而實際上價格是二先令,他的確買了七磅。我們必須研究他從以每磅二先令的價格購買茶的能力中所得到的消費者剩餘。
  價格如為二十先令剛好使他購買一磅,這個事實證明他從那一磅所得的全部享樂或滿足與他把這二十先令用於購買其他東西所能得到的全部享樂或滿足是一樣大。當價格跌到十四先令時,他如願意的話,仍可只買一磅。於是他就以十四先令得到對他至少值二十先令的東西;他將得到對他至少值六先令的剩餘滿足,或換句話說,至少是六先令的消費者剩餘。但事實上,由於他自己的自由選擇他買了第二磅,這樣就表明他認為第二磅茶對他至少值十四先令,這一點代表第二磅茶對他所增加的效用。他以二十八先令得到對他至少值二十先令加十四先令,即三十四先令的東西。無論如何他的剩餘滿足不會因購買第二磅茶而減少,這種滿足對他至少仍值六先令。這兩磅茶的全部效用至少是值三十四先令,而他的消費者剩餘至少是六先令。每次增加的購買量對他以前所決定的購買量的效用發生相反的作用,這個事實在作出需求表時已被考慮,因而不能重複計算。
  當價格跌到十先令時,他如願意的話,仍可只買兩磅;而以二十先令得到對他至少值三十四先令的東西,並且得到至少值十四先令的剩餘滿足。但事實上,他寧願購買第三磅:因為他毫不在乎地這樣做了,我們就知道他買第三磅並未減少他的剩餘滿足。他現在以三十先令買了三磅;其中第一磅對他至少值二十先令,第二磅至少值十四先令,第三磅至少值十先令。三磅的全部效用至少是值四十四先令,以此類推。
  最後價格跌到二先令時,他買了七磅,這七磅對他的價值不會少於二十、十四、十、六、四、三和二先令,或者總計是五十九先令。這個總數測量出這七磅對他的全部效用,而他的消費者剩餘(至少)是這個總數超過他實際為這七磅所付的十四先令之數——即四十五先令。這四十五先令就是他從購買茶所得的滿足,超過他花這十四先令多買一點其他商品所能得到的滿足之價值,因為他認為以其他商品的現行價格多買一點這些商品是不上算的;如果以現行價格多買其他商品就不會使他得到消費者剩餘。換言之,從他的時機和從在茶這樣東西上環境適應他的慾望,他得到了值四十五先令的剩餘享樂。如果沒有這種適應,他無論出什麼價格也不能得到茶,則他就會遭受得不到滿足的損失,這種滿足至少等於他多花四十五先令購買其他東西所能得到的滿足,而這些東西對他剛好只值他所付出的價格。

  第三節 消費者剩餘與市場的關係。當我們考慮大多數人的平均數時,個人性格上的差別可以不加過問;如果這大多數人包括相同比重的富人和窮人在內,則價格就變成對效用的一種正確的衡量。

  同樣,我們如果暫且不管以下這個事實:同額貨幣對不同的人代表不同數量的愉快,則我們同樣地可以根據對茶的全部需要價格表中所表明的價格,超過茶的銷售價格的合計的總額,來衡量(比方說)在倫敦市場中茶的銷售所提供的剩餘滿足。
  這個分析連同它的新名稱和精細的方法,初看起來似乎是費事的和不真實的。但經仔細研究之後,我們就可知道它並未帶來新的困難,也沒有作出新的假定;不過是對市場日常用語中潛在的困難和假定加以說明罷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像在其他情況一樣,日常用語的表面上的單純掩蓋了真正的複雜,學術研究的義務就是要揭露這種潛在的複雜,面對這種複雜;並盡量減少這種複雜:因此在以後的階段中,我們就可堅決地處理日常生活中模糊的思想和言語所不能徹底瞭解的種種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這樣的說法:各種東西對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不是以他對這些東西所付的價格來衡量的:例如,他對茶比對鹽所花的費用雖然大得多,但鹽對他卻有較大的真正價值;如果他完全得不到鹽的話,這一點就可清楚地看出來了。在說到我們不能相信一樣商品的邊際效用可表明它的全部效用時,不過是把這種說法變為精密的專門形式罷了。
  假定有些乘船遇難的人,預料要等待一年後才會被救,有幾磅茶和幾磅鹽要在他們之中分派,鹽就會被看得較為貴重,當一個人預料在一年中只能得到少許鹽的時候,一兩鹽的邊際效用比在同樣情況下茶的邊際效用大。但是,在平常的情況下,鹽的價格是低廉的,各人都買了那麼多鹽,以致再多買一磅對他不會增加什麼滿足:鹽對他的全部效用誠然是很大的,但是鹽的邊際效用卻是低的。另一方面,因為茶的價格是昂貴的,大多數人用茶葉較少,而用水泡茶的時間較長,如果茶的價格差不多能像鹽那樣低廉的話,他們就不會這樣節省了。他們對茶的慾望還未達到飽和,它的邊際效用是高的,他們對多買一兩茶與多買一兩鹽也許願意支付同樣的價格。
  我們開頭所說的日常生活中的通常說法提示了這一切的道理,但卻不是以一種精密和明確的形式來表達的——像以後工作中我們常用的敘述所需要的那種形式。一開始就使用專門名詞不會增加知識,但卻可使我們熟悉的知識具有穩定的簡潔形式,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1或者,一物的真正價值不是以它與個別的人的關係來研究,而是以它與一般人的關係來研究;這樣自然就會假定,「第一點」,對一個英國人值一先令的滿足可當作與對另一個英國人的一先令的價值相等,和「直到出現相反的原因為止。」
  但是,每個人都會知道,只有假定茶的消費者和鹽的消費者都是屬於同一等級的人,而且包括各種性情的人在內,這樣說才是合理的。
  這樣說也包含以下的考慮:值一鎊的滿足對一個普通的窮人,比對一個普通的富人值一鎊的滿足大得多:如果我們不是比較一切等級的人所大量使用的茶和鹽,而將其中之一與香檳酒或菠蘿比較,則為此而作的改正就重要得多了:它會改變這種估計的全部性質。在前幾代中,許多政治家,甚至有些經濟學家,都沒有注意對這種原因加以充分的考慮,在制訂課稅計劃時尤譬如此;他們的言行似乎對窮人的痛苦缺乏同情心,雖然較多的時候他們只是由於缺乏思想才會如此。
  然而,大體說來,在經濟學所研究的大多數事件,是以大約相同的比例影響社會上一切不同等級的人的事件,因此,由兩個事件所造成的幸福的貨幣衡量如果相等的話,則這兩個事件的幸福的多寡一般說就沒有什麼很大的差異。因為這個緣故,在一個市場中對消費者剩餘的正確衡量才有很大的理論上的興趣,而且會有很大的實際重要性。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我們對各樣商品的全部效用和消費者剩餘的估計是根據它的需要價格,當這商品的價格上漲到罕見的價值時,是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假定下有了這種需要價格:當用於同一目的之兩樣商品的全部效用根據這個辦法來計算時,我們不能說,兩樣商品合在一起的全部效用等於每樣商品各別地全部效用的總和。

  第四節 續前。

  如果我們考慮以下的事實,我們論斷的實質也不會受到影響:一個人花於一物的錢愈多,他多買此物或他物的能力就愈小,而貨幣對他的價值就愈大(用專門語言來說,就是每一新的支出增加貨幣對他的邊際價值)。但是,它的實質雖然不變,它的形式卻因而變得較為複雜而沒有相應的收穫;因為,在這個題目下所作的改正方面具有重要性的實際問題是很少的。
  可是,也有一些例外。例如,像吉芬爵士所指出的那樣,麵包價格的上漲使得貧窮的勞動者家庭的財源如此枯竭,並且提高貨幣對他們的邊際效用如此之大,以致他們不得不節省肉類和較貴的澱粉性食物的消費:而麵包仍是他們所能得到和要購買的最廉價的食物,他們消費麵包不是較少,而是較多了。但是,這種情況是罕見的;如果遇到這種場合,我們必須根據各種場合的實際情況來研究。
  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完全不能正確地推測:如果任何一物的價格與人們慣常為它支付的價格相差很大時,人們會買多少;或換句話說,如果銷售量與它平常銷售的數量相差很大時,此物的需要價格會是怎樣。所以,我們的需要價格表除了接近平常的價格之外,是很有推測性的;對於任何一物的效用的全部數量,我們所能作出的最好估計也難免有很大差錯。但是,這種困難實際上是不重要的。因為,消費者剩餘學說的主要應用,是關於隨著我們所說到的商品的價格在接近平常價格的變化上而發生的消費者剩餘的變化:這就是說,這種應用使我們只要使用我們很容易獲得的資料。這些話用之於必需品特別有力。

  第五節 以上兩節所說是假定共同財富的問題已被考慮。

  在估計福利要依靠物質財富時,還有另一種考慮易被忽視。不但一個人的幸福往往要依靠他自己身心和道德的健康,比依靠他的外在條件更大,而且即在這些條件之中,有許多對他的真正幸福極關重要的條件也易於從他的財富目錄中遺漏。有些條件是大自然的惠贈;如果它們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話,則誠然可以不加過問而不會有很大害處;但事實上它們是隨地而大不相同的。然而,這些條件中還有更多是屬於共同財富的因素,在計算個人的財富時這種共同的財富常被遺漏未算;但當我們比較近代文明世界的各個部分時,共同的財富就變為重要,而當我們把我們自己的時代與前代比較時,甚至更為重要。
  在我們的研究之末,我們將對為了保證共同福利的共同活動——例如街道的燈光和灑水——加以詳細研究。為個人消費而購買東西的合作社,在英國比在別處更有進步:但為貿易目的而購買為農民及其他人所需要的東西的合作社,直到最近在英國才不落後。兩種合作社有時都稱為消費者的組織;但它們其實是為了在某些企業部門中省力的組織,與其說它們是屬於消費的問題,不如說是屬於生產的問題。
  第六節 貝諾意的意見。財富效用之較為廣泛的方面。
  當我們說到福利要依靠物質財富時,我們是指以收進的財富與由此而產生的使用和消費這種財富的能力之源源流入來衡量的福利之源源流入。一個人現有的財富,由於對它的使用和其他方法,產生了幸福所得,佔有的愉快當然也計算在內:但是,在他現有的財富總額與總的幸福之間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在這一章和前幾章中說到富人、中等階級和窮人時,都是說他們各有大的、中的和小的收入—而不是財產。
  依照丹尼爾·貝諾意所提出的意見,我們可以認為,一個人從他的收入中所得的滿足,在他的收入足以維持生活時就開始了,以後他的收入每以陸續相等的比例增加時,滿足也隨著有同額的增加,在收入減少時,滿足也隨著相應減少。
  但是,過了相當時候,新的財富往往失去它的吸引力的大部分。一部分,這是習以為常的結果;習以為常之後就使人們從慣用的舒適品和奢侈品之中不再會得到很多的愉快,雖然他們如果失去了這些東西,就會感到更大的痛苦。一部分這是由於以下的事實:財富的增加往往與年老厭倦或至少是神經緊張的增加一同而來;甚至隨著財富的增加,還會養成降低身體的活力和減少對愉快的享受能力之生活習慣。
  在各文明國家裡都有一些佛教信徒,佛教的教義認為:淡泊寧靜是最高尚的生活理想;智者應做之事是要盡量從本性中根除一切慾念和願望;真正的財富不是在於多財,而是在於寡慾。另些人的意見則極端相反,他們主張:新的慾念和願望的發生總是有益的,因為它鼓勵人們加大努力。像斯班塞所說的那樣,這些人似乎錯誤地以為生活是為了工作,而不是工作為了生活。
  實情似乎是這樣:照人類本性的構成來看,除非人有某些艱苦的工作要做,某些困難要克服,否則就會迅速墮落;而且發奮努力對身體和道德的健康也是必要的。生活的富裕有賴於盡可能多的和高尚的才能之發展和活動。在對任何目標——不論這目標是經營的成功,藝術和科學的進步,還是人類狀況的改善——的熱烈追求中都有強烈的愉快。各種最高尚的建設性工作必然往往在過度緊張時期和在疲憊及停滯時期中交集;但是,以其常人和沒有雄心大志(不論是高等還是低等的雄心大志)的人而論,從適中和相當穩定的工作中所獲得的適中的收入,對身心和精神的習慣之養成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只有在這些習慣之中才有真正的幸福。
  在社會上一切等級的人之中,對財富都有某種誤用的情況。一般地說,我們雖然可以說,工人階級的財富每有增加,使人類生活的富裕和高尚隨著增大,因為所增加的財富主要是用於滿足真正的慾望;但是,即在英國的技術工人之中——
  在新的國家中恐怕更是如此,以財富作為炫耀手段的有害的慾望已有增長的跡象,這種慾望早已成為各文明國家中小康階級的主要禍根了。禁止奢侈的法律是無效的;但是,如果社會上道德的情緒能使人免去對個人財富的各種炫耀的話,那就有利了。誠然,從得當的豪華中能得到真正的和可貴的愉快:但是,只在一方面沒有個人虛榮和另方面沒有別人妒忌的色彩時,這種愉快才會達到最大限度;像集中在公共建築物、公園、公共收藏的美術品和公共競賽及娛樂上的愉快,就是這樣。只要財富是用來對每個家庭供給生活和文化上的必需品,以及為共同用途的許多高尚形式的娛樂,對財富的追求就是高尚的目的;而這種追求所帶來的愉快,就可隨著我們用財富所促進的那些高尚活動之增長而加大。
  一旦有了生活必需品之後,每人就應設法增加他現有的種種東西的美觀,而不應增加它們的數量或華麗。傢具和衣著的藝術性的改進,訓練了製成它們的人的高等才能,而且對使用的人是一種日見增長的幸福之源泉。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尋求較高的美觀標準,而把我們增長的資源用來增加家庭用品的複雜性和錯綜性,則我們就不能由此得到真正的益處和持久的幸福。如果每人購買的東西數量少些而且簡單一些,為了真正的美觀情願費點事來選擇這些東西,當然要留心得到很好的價值以抵償他的支出,但他寧願購買少數由高工資勞動者精工製造的東西,而不願購買由低工資勞動者粗製濫造的東西,這樣,世界就會好得多了。
  我們已超出本篇應有的範圍了;各人花費其收入的方法對於一般福利的影響之研究,是把經濟學應用於生活藝術中的一種較為重要的應用之研究。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