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慾望飽和律或效用遞減律。全部效用。邊際增加量。邊際效用。
當一個商人或製造商購買東西用於生產或轉賣的時候,他的需要是以他預期由此所能獲得的利潤為依據的。這些利潤在任何時間都要看投機的風險及其他種種原因而定,我們以後還得要考慮這些原因。但是,從長期看來,一個商人或製造商對一樣東西所能付給的價格,畢竟要看消費者對這樣東西,或用它所製成的東西肯付的價格而定。所以,一切需要的最終調節者是消費者的需要。本篇中我們差不多專門研究消費者需要。
效用是被當作與願望或慾望相互有關的名詞。我們已經說過:願望是不能直接衡量的,而只能通過它們所引起的外部現象加以間接的衡量:而且在經濟學主要研究的那些事例上,這種衡量是以一個人為了實現或滿足他的願望而願付出的價格來表現的。他也許有一些不是有意識地要得到滿足的願望和抱負,但是,現在我們主要涉及的是想得到滿足的願望和抱負;我們認為,一般說來,由此而得的滿足大體上相當於購買東西時所預期的滿足。
慾望是無止境的多種多樣,但每一個別的慾望卻是有其限度的。人類本性的這種平凡而基本的傾向,可用慾望飽和規律或效用遞減規律來說明:一物對任何人的全部效用(即此物給他的全部愉快或其他利益),每隨著他對此物所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的增加那樣快。如果他對此物的所有量是以同一的比率增加,則由此而得的利益是以遞減的比率增加。換句話說,一個人從一物的所有量有了一定的增加而得到的那部分新增加的利益,每隨著他已有的數量的增加而遞減。
在他要買進一件東西的時候,他剛剛被吸引購買的那一部分,可以稱為他的邊際購買量,因為是否值得花錢購買它,他還處於猶豫不決的邊緣。他的邊際購買量的效用,可以稱為此物對他的邊際效用。或者,如果他不購買此物,而自己製造它,那末,此物的邊際效用,就是他以為剛剛值得他去製造的那一部分的效用。這樣,剛才所說的規律可說明如下:
一物對任何人的邊際效用,是隨著他已有此物數量的每一次增加而遞減。
可是,在這一規律之中有一個暗含的條件,應當加以說明。就是,我們假定,不容許這期間有時間使消費者自己在性格和愛好上發生任何變化。所以,這規律沒有這些例外:一個人越多聽優美的音樂,他對音樂的愛好就會越是強烈;貪婪和野心往往是不會有滿足之時的;或者,整潔的美德和酗酒的惡習同樣是愈演愈烈。因為,我們的觀察及於若干時期;
而且被觀察的人在這個時期的開始與結束具有不同的性格或愛好。我們如果當一個人就是像他現在這樣,而不容許有時間讓他的性格發生任何變化,則一物對他的邊際效用,就會隨著這件東西的供給的每一次的增加而不斷地遞減下去。
第二節 需求價格。
現在讓我們以價格來說明這個效用遞減律。讓我以茶這種商品為例,茶是經常需要的,而且能夠小量購買。例如,假設某種品質的茶每磅二先令可以買到。一個人也許願出十先令買一磅茶,每年一次,而不願終年不喝茶;但是,如果他能不花代價而得到任何數量的茶,他也許一年之中不會耗用三十磅以上的茶。但是,實際上,他也許一年中只買了十磅;
就是說,他買九磅所得的滿足,與買十磅所得的滿足之間的差額,足以使他願付二先令的價格:同時,他不買第十一磅的茶,這一事實表明他不認為買第十一磅多花二先令對他是上算的。這就是說,一磅二先令衡量了處於他購買的邊際或末端或終點上的茶對他的效用;這個價格衡量了茶對他的邊際效用。如果他對任何一磅的茶剛好願付的價格,稱為他的需求價格,那末,二先令就是他的邊際需求價格。這個規律可說明如下:
一個人所有的一物的數量越大,假定其他情況不變(就是貨幣購買力和在他支配下的貨幣數量不變),則他對此物稍多一點所願付的價格就越小:換句話說,他對此物的邊際需求價格是遞減的。
只有當他願出的價格達到別人願意出售的價格時,他的需求才是有效的。
這最後一句話提醒我們:我們還沒有考慮貨幣或一般購買力的邊際效用。在同一時間中,如果一個人的物質資財不變,則貨幣的邊際效用對他是一個固定的數量,因此,他對兩樣商品剛願付出的價格的相互比率,是與那兩樣商品的效用的比率相同的。
第三節 對於貨幣效用的變化必須加以考慮。
使一個人購買一物,對窮人比對富人要有較大的效用。我們已經知道,一年有一百鎊收入的職員比一年有三百鎊收入的職員,即使在雨下得更大的時候仍是走去辦公。1但是,雖然在窮人心目中,兩便士所衡量的效用或利益,比在富人心目中,同樣以兩便士所衡量的效用或利益為大;不過,如果富人一年中乘車一百次,而窮人一年中乘車二十次,則剛好使富人乘第一百次車的效用,對富人衡量起來是兩便士,而剛好使窮人乘第二十次車的效用,對窮人衡量起來也是兩便士。對他們之中每一個人,邊際效用衡量起來都是兩便士;但這邊際效用對窮人卻比對富人為大。
換句話說,一個人越是富有,貨幣的邊際效用對他就越小;他的資產每有增加,他對任何一定的利益所願付的價格就隨之增加。同樣地,他的資產每有減少,貨幣對他的邊際效用就隨之增大,他對任何利益所願付的價格也就隨之減少。
第四節 一個人的需求表。「需求增加」這句話的意義。
為了完全瞭解對於一物的需求,我們必須確定在此物可能被供應的每一價格上,一個人願意購買多少。他對茶(比如說)的需求情況,能由他願付的價格表——即他對不同數量的茶的幾個需求價格——來最清楚地表明。這個表可稱為他的需求表。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他會購買:
每磅50便士時——6磅。每磅24便士時——10磅。
每磅40便士時——7磅。每磅21便士時——11磅。
每磅33便士時——8磅。每磅19便士時——12磅。
每磅28便士時——9磅。每磅17便士時——13磅。
如果對上表中一切中間的購買數量加上了相應的價格,則我們對他的需要就得到了精確的說明。
我們不能只用「他願購買的數量」或「他要購買某一數量的渴望強度」來表明一個人對一物的需要,而不說明他要購買這一數量和其他數量的各種價格。我們只有列舉他願購買一物不同數量的各種價格,才能正確表明他的需要。
當我們說一個人對一物的需要時,我們是說:如果價格不變,他對此物會比以前多買一點,如果價格較高,他會像以前買的一樣多。他的需要總的增加,就是他願購買此物不同數量的全部價格的增加,而不僅僅是按現行價格他願意多買。
第五節 市場的需求。需求律。
以上我們所研究的只不過是單獨一個人的需求。在像茶這種東西的特殊情況下,單獨一個人的需要頗能代表整個市場的總需要:因為對茶的需要是一種經常的需要;而且,茶既能小量購買,它的價格每有變動,就會影響一個人購買的數量。但是,即使在那些經常使用的東西之中,也有許多東西,個人對它們的需要是不會隨著價格上每有小的變動而不斷地改變,只有在價格大有變動時才會改變。例如,帽子或手錶的價格稍有下跌,不會影響每個人的購買,但會使得對是否要買一頂新帽子或一隻新手錶還在猶豫不決的少數人,決定購買。
就任何一個人而言,他對許多種類的東西的需要是不經常的,而是偶有的和不規則的。對於結婚蛋糕或外科專家的服務,就不會有個人的需要價格表。但是,經濟學家對於個人生活中的特殊偶然事件是不加過問的。他所研究的是「在某些條件下會有的一個產業集團的成員的活動過程」,但以那種活動的動機能以貨幣價格衡量為限;而在這些廣泛的結果之中,個人活動的多樣性和易變性就在多數人的活動的比較有規則的總體之中消滅了。
因此,在大的市場中——那裡富人和窮人,老年人和青年人,男子和女子,各種不同嗜好、性情和職業的人都混合在一起——個人慾望上的特點,會在總的需要的比較有規則的等級之中互相抵消。如果其他情況不變,在一般使用中的一樣商品的價格每有下跌,不論怎樣輕微,也將增加它的總銷售;正像有礙健康的秋季氣候增加一個大城市的死亡人數一樣,雖然有許多人並未遭受其害。所以,如果我們具有必要的瞭解,我們就能作出一張價格表,按照表上不同的價格,一樣商品在一定的地方和一年(比如說)之中的每一數量,都能找到購買者。
在這個地方對茶(比如說)的全部需要,就是那個地方一切個人的需要的總和。有些人會比我們上面所記錄的那樣需要的個別消費者富有,而有些人則比他貧窮;有些人對茶的愛好比他強,有些人則比他弱。讓我們假定這個地方有一百萬購買茶的人,並假定他們的平均消費額在各種不同的價格上與他的消費額相等。那末,這個地方的需要就能以與上述相同的價格表來表明,只要把茶一磅改為一百萬磅就行了。
因此,就可得出一個普遍的需求律:要出售的數量越大,為了找到購買者,這個數量的售價就必然越小;或者,換句話說,需要的數量隨著價格的下跌而增大,並隨著價格的上漲而減少。但在價格下跌與需要增加之間並沒有什麼一致的關係。價格下跌十分之一,也許會增加銷售二十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者會使銷售加倍。不過,當需求表上左面一欄的數字增大時,右面一欄的數字總是減少的。
價格可以衡量這商品個別地對每一購買者的邊際效用:
但我們卻不能說價格可以衡量一般的邊際效用,因為各人的慾望與環境是不同的。
第六節 對於競爭的商品的需要
在我們上述需求表中的需要價格,是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條件下市場中能夠出售的一物不同數量的價格。如果任何方面的條件發生了變化,價格恐怕也要發生變化;當對一物的慾望,因風俗的改變,或因一種與之競爭的商品減價供應,或因一種新商品的發明而發生重大變化時,價格也不斷地發生變化。例如,茶的需要價格表是在假定知道咖啡的價格下作出的;但如咖啡歉收就會提高茶的價格。對煤氣的需要因電燈的改良就容易減少;同樣地,某一種茶的價格之下跌,就可使它代替一種較劣但較廉的茶。
我們下一步就要考慮在某些準備立即消費的重要商品方面,需要的一般性質。這樣,我們將繼續前一章之中關於慾望的多樣化和飽和性的研究;但我們將從頗為不同的觀點——即從價格統計的觀點——來研究這個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