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政治經濟>>經濟類>>彼德原理

雲台書屋

第十二章 報酬奇跡或人類行為之動機 

  當代的問題在於,只有路標而無目標。
  ——充龍伯格(L.Kronenberger)
  在進入報酬動機之前,首先你應該(一)瞭解你企圖達成的目標;(二)運用理性思考;(三)預測結果。唯有這麼做,你才能借報酬來改變行為。
  我要改變事情、我要看見事情發生,我不要一味光說不做。
  ——加爾佈雷斯(J.K.Galbraith)
  從前的人大多必須工作以維持生計,他們的報酬是獲得溫飽。而對奴隸而言,工作可以使他們免受皮肉之苦。社會的變遷與科技的進步,已經使這種情形大為改觀,現代人不再需要為了免於鞭打、飢餓之苦而工作,因此現代社會講究的是更人性化、更複雜的報酬方式。
  世界上所有美麗的感情,都比不上一個可愛的行動。
  ——洛威爾(J.Lowell)
  報酬的最終目的是刺激能力。如果我們的目的是使人類文明,使國家或各大組織,免於體系蕭條的危機,那麼每一個層級體系都應該任用人道主義者。在使報酬奇跡完全發揮最大功能之前,最好深入瞭解一個動機旺盛、有責任感,能力也很強的人道主義者的發展過程。
  我的母親很愛小孩——如果我是個好孩子,她一定什麼都願意給我。
  ——「馬克斯(G.Marx)
  在良好的環境下正常發展的孩子,將會發展成一個有競爭能力、會關心別人、能夠愛人與被愛,並且具備強烈動機追求有意義目標的個體。
  嬰兒真是人類好的開始。
  ——赫羅爾德(D.Herold)
  從出生到頭幾個月,嬰兒主要是因為身體需求獲得回應而產生滿足感。當嬰兒餓的時候,他會採用各種方式來表達不滿之情,例如:哭泣、臉部表情、身體緊張,以及舞動手腳等。一旦被餵食,他的哭聲就停止,不僅身體放鬆了,臉頰也因為心滿意足、呼吸加深,而變得紅潤豐滿起來。
  在嬰兒時代早期,身體的接觸也能帶來滿足感。嬰兒對擁抱、輕拍與撫摸的滿足程度原本不比食物強,卻因為它們時常與食物伴隨出現,而逐漸增加了重要性。媽媽在喂寶寶的時候,將他輕輕擁抱依偎在自己溫暖的身體上。身體接觸與餵食的同時出現,增加了寶寶的滿足感,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抱抱寶寶,他的滿足感便會油然而生。
  如果一位慈愛的母親一邊給寶寶進食、喝水,一邊抱他、親他、搖他、拍他,對寶寶來說,這個階段的社會接觸便充滿了滿足感,這也是寶寶社會化重要的第一步。
  寶寶是家裡的快樂泉源。
  ——塔多臼(M.Tupper)
  寶寶因為食物和身體接觸,而在感情上獲得滿足感時,如再加上媽媽的笑臉和溫柔的話語,他就會把言語當成一種鼓勵。因此,當媽媽說「乖寶寶」的時候,嬰兒便會流露出滿足的表情。將食物、身體接觸,自然而然地和微笑、語調、姿態、話語聯合併用的結果是,只要出現以上任何一種行為,寶寶就會產生滿足感。
  當對寶寶說話和擁抱、逗弄、跳躍、搖擺等動作,聯合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時,寶寶就開始對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員的行為產生反應,並透過與更多人的接觸經驗所獲得的滿足感,學會了如何回應他人,而這也是一切社會滿足感的基礎所在。寶寶因此學會了如何對各種不同的字眼,做出適當的反應,以及其他能夠獲得社會認同的舉動。當地受到肯定時,就覺得心滿意足;受到否定時,貝V沮喪不已。
  寶寶就是上帝認為世界應該繼續存在的最佳明證。
  ——桑伯格
  當身體的協調機能發達之後,寶寶會因為操縱嘎嘎作響的玩具或長牙圈(譯者註:嬰兒長牙時供他咬的玩具)而獲得滿足感,也會從能伸手抓娃娃或布偶的成就感中樂不可支。透過類似的活動,寶寶學會了從玩具或其他事物中獲得滿足,並從熟悉的事物中獲得安全感。他可能會特別喜歡某條毯子或某個布偶,不論他到哪裡,一定是毛毯(或布偶)不離身。寶寶原先是透過操縱東西獲得滿足感,之後,他開始發展出佔有慾,並從收集東西中獲取滿足感。
  一個人擁有多少,他的確定感就有多少。
  ——塞萬提斯
  學習走路會帶來滿足感,而社會的肯定又增加了喜悅的強度。孩子因為成功的操縱環境而受到鼓勵。和有形世界良好的互動關係,既鼓勵了孩子,也提高了他的興趣與動機。操作機械裝置、騎三輪車、使用其他交通工具、開發所處環境,都能為人類帶來滿足與受激勵的經驗,也加強了他追求完美的動機。
  生命的最高目標是行動,而非知識。
  ——赫脊黎
  小孩子透過觀察與親身經驗,瞭解到金錢的用途。當他用錢買糖或冰淇淋時,也就見識到金錢的力量。原本對他毫無意義的錢幣,居然能換來他喜歡的東西。當他有了用錢換取食物、玩具、服務、乘車、電影等各種經驗之後,只要拿到錢就會讓他高興得不得了。
  所有貨幣制度的原理都一樣,因此,收集賭博的代幣、郵票、折價券、錢幣,或任何可以交換的東西,都可以產生滿足感。
  現成的錢就是阿拉丁神燈。
  ——拜倫(Lord Bvron )
  成長中的孩子,在與環境發生互動後所獲得的回饋,將影響他未來的行為。如果某種行為能帶來令人愉悅或滿足的回饋,他將來就會強化這項行為。相反地,如果某項行為會招致不愉快、痛苦或令人不滿的經驗,未來他會避免這項行為。因此,沒有回漬的行為,通常會逐漸消失。
  以下各種鼓勵皆能帶來滿足感:食物、社會認同、讚美、物質取得、與環境互動的能力、金錢或其他財物。
  孩子從學校獲得的回饋包括:老師的讚美、同學的認同、作業本上的勾勾、金色星星、分數與成績。
  地位是另一種成就的表徵。孩子贏了賽跑、輸了比賽,或在全班名列前茅、居中、殿後,以及徽章、獎牌、制服、勝利綵帶、成績單等,全部象徵著某種地位。
  「我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他說,
  「就篆你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一樣。」
  ——班斯(J.Bangs)
  有些孩子會自然而然地開始檢查自己的功課或作品,並對成果進行評估。在這種情形下。孩子會告訴自己,他的行為是否能被人接受。如果他認為自己做得很好,這和其他鼓勵一樣,會使他產生內在的滿足感。當老師的注意力與其他外在鼓勵不存在時,他就透過自我評價來鼓勵自己,繼續保持那項行為。
  向我評價是最高層次的強化行為,它也稱為本質強化或自我動機。常聽到你許一個具有自我評價能力的人的讚美有:「他做得有聲有色。」「他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他一向合乎自己的標準。」
  當自我評價發展到最高層次時,個體便以自己的社會或哲學概念為基礎,形成一個「理想的自我」的觀念,而後,再根據此一觀念評估自己的行為。這種抽像的強化方式,能使個人行為臻至理想境界,有些人因此產生內在的滿足感,而且其份量遠超過外界施予的處罰。
  世人應當認清真理,快樂僅僅次於美德。
  ——波普(A.Pope)
  獲得滿足感或強化的發展過程,始於食物,而後隨著身體接觸、言語、社會認可、成功的環境互動、金錢等貨幣制度、認識結果與自我評價,而得以日漸強化。以上任一種皆包含了早期的強化因素,因此各個發展過程均代表不斷地擴大對強化因子的反應。
  各個階段的發展過程會出現部分重疊,而非獨立完整的單元。它們在個人人格發展的整體過程中,有著相輔相成的重要性。以上提到的每一階段,皆對一個健全人格的發展過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全都適用於報酬原理。
  以上所述是能完全自我實現者的理想發展過程,他不僅為自己設定目標,堅定地朝目標邁進,也會評估自己的表現,以修正生活的進程,使自己不逾越正軌。懂得從經驗中學習,並進而成為完全人者,的確相當幸運。因為父母為孩子提供成長環境的能力各異,而現行的教育制度,也未曾持續而有效地培養孩子自我評估的能力。
  未曾忠告自己的人,也沒有資格勸導別人。
  ——塞尼卡(Seneca)
  我曾經將不同的強化系統應用在小孩子和大學生身上,並研究企業中的報酬制度。基於多年經驗,我發展出下列的「彼德處方」。
  輕輕拍背和踢一腳,相距不過數節脊椎,然其結果卻差之千里。
  ——威爾科克斯(V.Wilcox)

彼德處方五十一

  彼德教學法:強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為。涸為孩子的行為是得到大人適當的注意力而強化,所以老師和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創造力、自信心,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每當孩子在學業或社會方面表現良好,大人便應給予相當的肯定,以增強他的人性化發展。
  世間最有價值之事莫過於教養高貴的心靈。
  ——聖經傳道書

彼德處方五十二

  彼德配對法:將有效的強化因子和預期產生的強化因子配對出現。
  在成長時期無法受惠於「彼德教學法」的人,可以利用救援之道來獲得彌補。如果深入瞭解強化因子的發展體系,就能為發展不完全、反應遲鈍的人,建立有效的強化過程。
  任何評論家只要對所有新點子一概拒絕,都能發展一套漂亮的打擊平均數。
  ——威廉斯(J.D.Williams)
  由於在大學裡任教,我常有機會接觸博士班的研究生。雖然他們似乎應該具備獨立學習與研究的能力,但我發現,能夠評估自己研究成果的博士班學生,真是少之又少。但即使是這些曾在這種只要求學生遵循老師的指示,而將學習研究的評估工作交給老師的死板教育制度中,受過多年訓練的研究生,我還是能藉著再教育,使他們成功地培養出自我評估的能力。首先,我會要求學生訂定研究計劃,建立成功的標準,確認檢查點,並在每個檢查點對成果進行評估;然後,我再強化學生自我評估的結果。換句話說,我不以我自認為最好的研究方式來評估學生的表現,相反的,我按照他自己訂定的標準,強化他對自己表現的評估。學生得到讚賞和學業成績的多寡,完全取決於他是否忠於自己的既定目標。這個訓練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學會獨立自我評估。
  一般人誤以為成功會寵壞一個人,因為成功使人自以為是、自我中心、自負自滿;但事實正好相反,成功使大部分的人更謙虛、容忍、仁慈。反而是失敗使人變得既殘酷又刻薄。
  ——莫姆(S.Maugham)
  從食物、擁抱等滿足感的自然發展階段,到認清結果與自我評估,「配對」都具有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重要地位。當媽媽將喂寶寶的舉動,和對寶寶說話配對使用時,媽媽的聲音和語言,就能為寶寶提供強烈的滿足感。當孩子入學之後,老師將讚賞這類有效的強化因子,和作業上的勾勾聯合併用,勾勾就增加了強化效果。長此以往,勾勾將成為正確答案的有效強化因子。
  配對過程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用。在送花給心愛的人時,不忘加上幾句讚美之詞,這將加強滿足感的程序。所以以後再出現送花行為時,受者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股滿足的情感反應。
  我們最喜歡與最尊敬的人和事,通常取決於年輕時所接觸的團體。
  ——霍姆斯
  洛威爾·斯諾樂(Loweli Scorer)學打高爾夫球的動機,多半是因為想接近他那群熱衷此道的朋友。他進步神速,而且不久之後,其優異的成績就在朋友間贏得了讚譽。在此,有兩件事配合在一起——朋友的讚美和突飛猛進的成績。之後,當他獨自練球時,如果出現好成績,他也能感受到過去接受朋友讚美時興起的滿足感。洛威爾·斯諾樂從此迷上了高爾夫球,而且有高度的動機來增進球技。
  掌聲是唯一令人欣賞的干擾。
  ——格拉斯哥(A.Glasgow)
  格林與巴瑞公司的中央部門已經開始走下坡,它已經成為整個公司中一個完全沒有人味的部門。本·艾夫茲(Ben lfitz)被任命為該部門的經理,他走馬上任後旋即發現,該部門的小組長和督導,只不過是在公式化的執行任務。於是他決意求新圖變。
  他與每一位小組長和督導個別約談,並且表示他非常關心他們的問題和期望。他和每個人會談時。都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精力,還幫他們設定合理的目標,以及衡量成就的標準。每個人都必須訂定一連串的目標與一套衡量進度的評分標準,以後開會時,艾夫茲便按照他們的自我評估予以讚美。自我評估和讚美相隨並至,有時甚至還可以獲得額外的待遇。此舉增強了自我評估的滿足感。然後,本·艾夫茲鼓勵各小組長、督導及員工,一起發展類似的自我評分型態。借此,艾夫茲增加了該部門整體員工的工作動機和參與感。
  欣賞是件美好的事:它使別人的優點也屬於我們自己。
  ——伏爾泰(F.Vortaire)
  員工的工作動機取決於許多因素,有些因素是在經理的掌握之內,有些則不是。
  憲法、童年經驗、工作以外的活動等等,都會影響員工的工作動機,而且都超乎經理的掌握範圍。
  儘管如此,一名經理還是能控制一些影響員工動機的關係因素,例如:授與或扣壓報酬。
  世人共有之能力為何?答案是:改變的能力。
  ——安德魯斯(L.Andrews)

彼德處方五十三

  彼德薪資法:只要表現優異就能獲得薪資。
  研究報告明白顯示,如果要視薪資者為有效的誘因,那麼必須具備某些先決條件。薪資非常重要,而且人人皆可取得。然而無論薪資多麼重要,除非它與工作表現發生直接關聯,否則薪資絕非刺激工作的最佳誘因。在一個組織中,如果上司與屬下的關係是建立在猜忌之上,那麼做屬下的將永遠無法瞭解,報酬是依據能力而定的道理。如果大家都相信,凡事唯唯諾諾、在辦公室耍政治手腕或身為上司的親朋好友,一定能夠獲得益處,那麼對他們來說,「事實」與「真理」就完全無關緊要了。況且一般人的工作動機,大多受到他們本身觀念的影響。
  在某些狀況下,人們對假象與事實的反應同樣強烈。然而,假象多半是人類一手造成的。
  ——李普曼
  金錢在刺激工作能力方面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它必須滿足某些需求,人的需求可以排列出先後順序。最底層的是基本生存需求,這包括了身體健康與個人安全。社會需求居於中間,其內吝包括:溝通、愛、認同、尊敬及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位於最頂層的則是自我實現,包括了創造力、自治力,以及充分發揮個人能力。
  瞭解需求的層級體系,具有非凡的意義,一旦低層需求得到滿足,它們便不再顯得那麼重要,而高層需求則相對地益顯重要。薪資的重要性,端視它需滿足哪些需求。薪資可以購買食物,並滿足某些安全及身體方面的需求。大多數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滿足這些需求。當這類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它們的重要性便大幅降低,因此,如果薪資只能滿足這些基本需求,就不能成為工作能力的有效報酬。
  薪資是地位的表徵,它能夠滿足一個人在尊嚴與認同方面的需求,正因為如此,薪資才能成為一種重要的報酬形式。
  ——勞勒三世(E.Lawler Ⅲ)

彼德處方五十四

  彼德陞遷法:當陞遷人選足以勝任新職時,他才會將陞遷視為一種報酬。
  諸多例證顯示,將陞遷視為工作表現傑出時的報酬,其實並不能真正激發員工的工作能力,充其量它只能在一個人向上陞遷的過程中,提供暫時的利益。同理,提高薪資也許在短期之內有效。事實上,高薪而無能的技師、老師、貿易商、物理學家、工程師、行政人員、政客,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光是金錢,不足以激發工作能力。
  在一個聘請了各類專家的組織中,最好針對不同的人才建立不同的陞遷管道。如此一來,各專業領域便有其特殊的陞遷方式,而且也不致於會有為獎勵傑出的研究人員或技術專家,而將他們升為無法適任的管理級人員的情形發生。傳統的陞遷制度,便缺乏一個有效的報酬制度應有的彈性。
  我們超付他薪水,但是他值得我們這麼做。
  ——戈德溫(S.Goldwyn)
  吉茲(E.Z.Goze)是一名業績卓著的業務員,他已在愛提爾理與萊特企業累積了數年工作經驗,上級有鑒於他的出色表現,便將他升為業務經理。由於他對新職務的認識有限,因此僅能勉強維持業務部門的運作,至於他的組織能力則有待加強。吉茲升任屆滿半年之後,公司方面發現。瑞德·安(Red E.Aim)是一名能力很強、經驗老到的業務員,他在公司已逾兩年;更重要的是,他具備非凡的組織長才和領導能力。但瑞德·安可能要等十一年吉茲退休以後,才有機會當上業務經理。
  他們為自己的錯誤辯護,就好像在為自己的遺產辯護一樣。
  ——伯克
  在一個健全而有效率的獎勵制度中,報酬應該是可望亦可及的,它必須與優異的表現伴隨而生,並且必須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兌現,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但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組織卻少之又少。
  宇宙間充滿了許多奇妙的事物,且耐心地等我們的智慧變得更敏銳。
  ——費爾波特斯(E.Phillpotts)

彼德處方五十五

  彼德地位法:有系統的提高優秀員工所在職務的地位,以資鼓勵。
  社會認定階級或地位的方式有很多,照某些部落的習俗,酋長坐鎮在一顆碩大的石頭上,便是權高位尊的表徵。在另一群部落中,酋長的房舍或小茅屋可能有一個特殊的標幟,以突顯他的地位。至於平民百姓的階級,則決定於他家的擺設、勳章的多寡、床位的高度,以及他的小屋和酋長住所間的距離。
  現代商業組織,也是建立在相同的架溝之上。公司總裁的辦公室,往往位於大摟裡最顯著的地方。通常就座落於頂樓。且其辦公室內部空間寬廣,鋪著厚沉沉的地毯,龐大的辦公桌和舒適的座椅,優雅有致的錯落其間。相比之下階級較低者的辦公室就小多了,裡面的陳設比較廉價,地毯也稍薄幾分。
  無論在商業界、工業界、行政單位或者教育界,都可以藉著改善員工工作環境的品質、舒適度及內部陳設。來激勵員工的工作能力。貢獻卓越的技師,可以享有選擇座椅或工作地點的權利,以為獎勵。在大型機構中,辦公室是用來彰顯地位的,而下列各項陳設則是階層的表徵:
  ·辦公室大門玻璃上漆著姓名
  ·懸掛於門上的鍍金名牌
  ·把姓名鑲嵌在銅製名牌或大門上
  ·局部使用玻璃隔間
  ·連到屋頂的隔間
  ·辦公室的大小
  ·窗子的大小
  ·有窗子
  ·窗子加裝窗簾
  ·地毯
  ·辦公室設備
  以上的清單雖則不甚完備,但至少能為你提供一些靈感,藉著提升員工工作場所的品質,以強化其工作能力。有秘書在前室接待的傳統大型辦公室,可能是刺激許多富有強烈企圖心及進取心的人,熱衷陞官的部分原因。但是「彼德地位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優秀員工不必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就可以享受到適當的報酬與獎勵。
  我們為建築物塑形;而後,建築物也為我們塑形。
  ——邱吉爾(w.Churchil)
  一份工作成果報告顯示,部門經理恩斯特·培爾(Ernest A.Peale)總是圓滿達成規定的任務。某日,當培爾踏進辦公室的那一剎那,他發現自己的腳陷在厚厚的地毯裡,原來,辦公室剛換了新地毯。高層人士什麼話都不用說,但他已從上級這個小小的體貼,知道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賞識,而心裡感到非常踏實。他每踏進辦公室一步,信心便隨之增加一分。,過幾個月,他持續不斷的工作佳績又獲得了報償,當他開車上班時,可以把車子停放在一個漆著自己名字的專屬車位。培爾在每一次工作成果評估中,都將他的管理氏才展露無遺,於是公司便借「彼德地位法」,獎掖他卓越的貢獻。在他裁示了一項相當睿智的管理決策後,他終於贏得了最高報酬——一把主管專用洗手間的鑰匙。
  除了「安排」之外,沒有任務東西是新的。
  ——多蘭特
  電話與電話相關用品、辦公室家俱、辦公桌組、桌上的標幟。刻有名字的筆、煙灰缸、座椅、藝術品、裝框的獎狀與證書,都是你可以藉以實施「彼德地位法」的物品,而且即使行之多年也不會發生不必要的重複。當某些設備和家懼也差不多該汰;日換新的時候,便是另一個輪迴的開始。
  「彼德地位法」使表現優異的員工,在他原本的工作崗位上獲得適當的獎勵。運用「彼德地位法」時,在方法上要既敏感又創新。根據傳統觀念,每一個階級的辦公室都應該予以標準化。不按工作表現來提高工作場所品質,的確可以為公司省下一小筆錢,但這筆錢卻不足以彌補公司在員工能力方面的損失,
  雙頰紅潤的酒窩女郎,你是天上的掌上明珠。
  ——曼納斯(L.Manners)

彼德處方五十六

  彼德效率法:鼓勵員工相信,效率為報酬之依據。
  如果想以報酬做為激發員工工作能力的誘因,其先決條件是員工視工作效率為報酬的依據。一名經理無從得知報酬對員工到底重不重要,但是只要他按照公司既定的報酬政策,獎掖表現傑出的員工,就一定能在以效率為報酬依據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
  任務完成之後,享樂方隨之而至。
  ——波洛克(R.Pollok)
  傑克·畢治沃特(Jack Hilgewater)是貝曲凡爾火箭船公司的總裁,他告訴我,地手下的高級管理人才,已經在負擔得起的範圍內,制定了一套最公平、最吸引人的分紅制度。但是分紅制度付諸實行後,卻令他大失所望。他還聽說,員工都把分紅制度當成笑話看待。
  當我針對貝曲凡爾的員工進行訪談調查後發現,他們認為這套分紅制度,只不過是老畢治沃特用來提拔自己親朋好友的特殊管道,而這些人早已佔據了公司大部分要職。
  如果你連和自己都溝通不良,那麼怎能奢談和陌生人溝通。
  ——菲佛(J.Feiffer)

彼德處方五十七

  彼德建議法:依表現優劣,賞罰分明。
  如果報酬與表現休戚相關,那麼報酬就應該明顯得能夠讓人感受到有與無之間的差異。此一概念不僅適用於薪資制度,也適用於其他獎勵制度。
  為表現不好的員工加薪百分之五,為表現傑出的員工加薪百分之十,是一項不智之舉。對於這種獎賞制度,各家看法殊異,然而事實一再證明,這並不能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工作動機,也無法強化員工的貢獻。
  讚美所有的人,其實等於沒有讚美任何人。
  ——約翰遜(S.Johnson)
  畢格曼(O.C.Bigman)是瑞普全公司(Wrapture,Inc.)的總裁,該公司是都德企業中,專司包裹與包裝的分支機構。畢格曼發現在同樣一個職位上,最優秀員工的生產量,是最差勁員工生產量的兩倍。於是他決定應用「彼德建議法」,把兩位員工的薪資分為三部分。薪資的第一部分以員工操作擔任的職位為基準,所以職位相同者,第一部分薪資所得皆同。薪資的第二部分以年資和生活費為基準,每名員工這部分的薪水,每年都會調整一次。至於薪資的第三部分,就不是自動調升的了,而是以每名員工每個月的工作表現為依據。
  瑞普全公司表現最差的員工,其第三部分薪資為零。至於表現最佳的員工在第三部分薪資所得,則超出其他兩部分的薪資總和,畢格曼對員工闡明,這和加薪不可相提並論,它完全是恨據員工每個月的工作表現而有所增減。唯有碰到職位發生異動、生活費用提高、年資加級等情況,才有可能調薪。
  薪資中的獎金部分時有增減,因此,如果表現不好薪資便隨之滑落。當員工親眼看到有功者得獎金時,他們就會相信,瑞普全公司的確存在著一套獎勵制度。
  若要強化我的能力,請鼓勵我的優點,而不要同情我的弱點。
  ——艾爾科特(B.Aicott)

彼德處方五十八

  彼德利潤法:讓所有員工共同分亨利潤,使公司成為全體合作的企業。
  讓每個人受到應得的尊重,但絕不對任何人產生偶像崇拜。
  ——愛因斯坦

彼德處方五十九

  彼德保護法:福利應該能為員工提供實質的安全感及有意義的享受。
  藉著額外的福利,提供員工安全感與享受,以強化員工的工作能力。將福利做為員工表現優異時的報酬,不但是效果良好的誘岡,而且也能強化整個體系內各個階層的工作。在大多數企業組織內,通常只有主管級人物能夠享受公司提供的大轎車、不設支出上限的帳戶、夫婦同享的商務之旅、股票自由買賣權,以及俱樂部會員證。公司所持的理由是,這樣可以使企業主管對公司的利益關切更殷。更重要的是,額外的非金錢報酬,等於為高收入的主管級人士,提供逃稅的機會。
  高所得高滿足。
  ——莎士比亞
  伊格(B.Eager)是一位積極進取的年輕主管,他被調升為華區與魏特產品有限公司的區域副總裁。這新職首先使他有資格加入公司的「管理——獎勵計劃」,這包括了可以享有一萬股股票的自由買賣權。伊格非常急於表達他對公司的感激與忠誠,於是,他用自己的存款及銀行貸款,買下了一萬股股票。結果,股市慘跌,股票面額滑落了百分之五十。但事實上,這件事和他的能力或對公司的忠誠度,根本不可相提並論。
  生命中僅次於掌握先機的事,就是知道何時放棄到手的利益。
  ——迪斯瑞裡(B.Disraeli)
  伊凡·奧斯汀(Ivan Austin)接受了公司提供的陞遷機會,於是,他必須從加州的聖塔克魯茲(Santa Cruz)搬到公司總部所在地紐約。他的薪水調高了一些,但是紐約高昂的生活費,打平了加薪的部分。此外,公司還配給一部轎車,但是他很少開車代步。因為他每天必須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耗在紐約市令人神經崩潰的跨城公路上。不消一個星期,他就堅起白旗,改搭通勤火車進城上班。如此一來,不但節省時間,也保住了他尚未全盤崩潰的神經系統。
  他在鄉下沒天沒日地工作,只好搬到城裡去;到了城裡叉沒天沒日地工作,只好搬回鄉下去。
  ——馬奎斯

彼德處方六十

  彼德美食鋪:讓每名員工有權選擇他或她想得到的報酬。
  報酬專家、管理顧問、行為科學家、員工和工會領袖均一致贊同,應該為員工提供選擇報酬形式的機會。
  如果一間美食鋪中的美食包羅萬象,花樣繁多,那便可以滿足每一位顧客的胃口。同理,如果你設計了各式各樣的報酬方式,就可以滿足每名員工在薪水、享受、安全感、自我實現等方面的個別需求。
  對一名必須養家,而且急於買一幢房子的年輕員工而言,自由買賣股票權、退休福利、鄉村俱樂部的會員證,也許不是最佳的獎勵方式。因為以上這些非金錢報酬,並不能為他解燃眉之急。經過數年,當他步人事業中期,這些報酬也許就比較能夠引起他的興趣了。可供選擇的報酬形式應該包括:紅利、延長假期、選擇做計劃或做創造性的工作,以及形形色色的福利等。
  「彼德美食鋪」,或稱為「自助餐式報酬」(Cafeteria Method of comipensation)及「超級市場觀」(Supermar-ketConcept),它是透過員工自己的選擇,達到了報酬個人化的理想。員工可以在個人事業的不同階段,選擇最能符合自己需求的報酬方式,而為了獲得報酬,他願意盡最大努力,以充分發揮個人的工作潛能。
  所有的好人回過頭來幫助自己的時候到了。
  ——尼爾森(F.Nelson)

彼德處方六十一

  彼德目的法:若想鼓勵及強化員工的表現,就明確的告訴他們工作目標為何,並提供足以回報他們貢獻的回饋。
  明確的工作目標,不但清楚傳達員工的工作職責,並且也是評估其工作表現的客觀標準。
  萊待·安(RyteOnn)是突納維爾中央鐵路公司裡一位經驗老到的敲輪員(wheelTapper譯者註:火車進站後以槌敲擊輪子的人),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敲擊火車的輪子時,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將水桶放人枯井,等於馬齒徒長而一無所獲。
  ——考泊(w.Cowper)

彼德處方六十二

  彼德參與法:獎勵團體表現。
  對許多入而言,最強烈的工作動機,來自於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成就一番事業,以及接近心目中仰慕人物的機會。
  有時候,不能單看一名員工的表現,來決定報酬的高低,而必須以團體表現做為報酬的依據。那麼,團體報酬計劃可以提升員工的合作精神。
  沒有任何一名船員。會因為個人劃得特別賣力而受到讚美。
  ——愛默生
  特洛真牽引機公司在裝設了生產線的初期,產量的確有所上升。但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從生產線製造出的曳引機缺少了零件。造成此一現象的原因似乎是,工人對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感到厭煩。該公司提出的第一條解決對策,是盡量增加質檢員的人數。不久之後,質檢員也開始對干篇一律的工作內容生厭,於是,有問題的曳引機也能蓋上通過檢驗的印章出廠。
  賴特(I.C.Lyte)是一位相當幹練的工業工程師,他重新規劃生產線的作業流程,並將員工編成幾組,分別負責生產線上的一個重要部分。一組負責組合傳動裝置,另一組負責裝設機械系統,其他依此類推。機器出廠後,只要在保證期間內,沒有接獲任何故障報告的小組就可以獲得獎金。
  在群策群力風潮的鼓勵之下,員工們皆合作無間。暇疵與故障不復存在,員工也不再認為工作枯燥乏味,因為他們都盡量貢獻一己之創意,來改進作業流程與產品品質。
  人類修築了太多的牆,卻沒有搭建足夠的橋樑。
  ——派爾(D.Pire)

彼德處方六十二

  彼德授權法:為有能者提供發揮創意的機會。
  許多能力很強的人之所以會遭遇強烈的挫折感,皆肇因於無法忍受規定和官僚制度的種種束縛。如果公司授權有才幹的員工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工作,或管理他所負責的部門,那麼就叮以化挫折感為滿足感了。這種管理風格著重的是實際的目標,而非僵化的過程。當主管尊重有能者,並將這分尊重轉換為讓員工有盡情發揮個人創意的自由時,工作成效必定直線上升。這樣一來,員工不僅能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也能使他們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與尊重。
  個人特質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根源,無論在何處,皆應被珍視與尊重。
  ——李希特(J.Richter)

彼德處方六十四

  彼德讚美法:傳達你對員工傑出表現的讚賞。管理的定義,就是安排、委派、監督、做決策、擬計劃、協調、知會與控制的過程。大多數對管理的詮釋都遺漏了最重要的因素,亦即與人通力合作,共同達成目標的方式。團隊合作首重和諧、瞭解、共識、善意、友善及熱情。
  讚美與認可的來源,關係著我們對讚美與認可的評價。當一個你不信任的人讚美你時,你很可能會懷疑他是否另有企圖。
  有時候我們厭惡的不是阿談餡媚本身,而是我們被人阿諛的方式。
  ——羅什富科
  哈特(M.T.Hart)是個位尊權重的管理者。他將全副精神都投注在企劃、組織、命令、與控制方面。他認為,執行他所交付的指示與計劃,就是屬下職責所在。當同事談到人際關係是管理相當重要的一環時,哈特總是嘲諷他說:「好人跑最後。」
  哈特參加了一個主題為「修正行為」的研討會,他對會中提出的研究結果深感興趣。離開會場後他雀躍萬分,因為他又學會了一項使喚部屬的新伎倆。接下來兩個星期,他緊緊盯住員工們的表現,以觀察受寵若驚的部屬,在受到他言過其實的讚美之後,會不會工作得更賣力。結果,幾乎每一個得到讚美的員工,都立刻對他起了戒心,而且也唯恐招來同事的嫉妒。
  即使在政治界,也存在著惡有惡報的因果論。我相信,這是和物理或化學定律一樣精確的自然法則。
  ——尼赫魯(J.Nehru)
  弗蘭克·亞伯(Frank N.Abie)的管理風格,一向主張如何在體諒個人和強調效率之間取得平衡點。他無時無刻不考慮到部屬的感受與福利,也非常樂意和他們共同解決問題。他的讚美與認同,往往能夠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工作成效。
  能受到眾人稱讚之人的讚賞,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豪(T.Howe)

彼德處方六十五

  彼德聲望法:和各階層的優秀員工溝通。
  幾乎每個人都和地位顯赫的人攀剛關係。群眾簇擁著有名的演藝人員、作家及政客,只為了能看上眼、碰一下,或和他們握握手。在一個組織裡,和高級主管建立關係和溝通意見,對員工而言是莫大的鼓舞。
  在傳統層級體制的組織下,溝通常是由位高權重者向下傳遞。員工的能力不論優劣,一律只准和自己的直屬上司溝通。
  跳脫傳統的管理方法,每個層級將能提供更多的陞遷機會,而且也能使員工在他們勝任愉快的職位上,獲得更多報酬。在循環式的層級體系中,因表現優異而升到其所屬層級的最高職位者,可與組織的層峰做較密切的溝通。這個制度可以激勵各層級能力最強的成員,並使其願意留在原職,繼續發揮其才能及貢獻。如果他被調升到另一個較高的層級,不但從雞首變成牛尾,地位一落干丈,也可能因此永遠無法臍身該層級的頂尖位置。
  在循環式的層級體系中,高級主管會和每一層級內最優秀的員工直接溝通,這不但能提升每個層級的聲望,也能為高層決策人士提供來自於所有層級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實際的建
  整體比其組成分子的總和簡單。
  ——吉布斯(w.Gibbs)

彼德處方六十六

  彼施趨近法:透過強化的手段,不斷使一個人趨近理想的目標,可以改造一個人的行為。
  在此之前所討論的各種報酬方式,它們的前題是大家必須具備共同的目標。事實上,假使員工在獲得上司認可,達成了個人企求的目標後,身為主管者也應予以鼓勵,因為「彼德趨近法」的適用範圍,並不局限在需要具備共同的目標。但你必須先瞭解,自己是否有權利改變他人的行為。我曾經使用「彼德趨近法」,幫助過許多弱智者、精神病患者、神經衰弱者及其他重度殘疾者,以增進他們的行為能力。我一直深信,雖然這些病人沒有能力訂定個人目標,我還是應該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
  關於良心問題,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
  ——甘地
  因為行為是由結果塑造的,因此我們可以有系統地改善行為。受到鼓勵之後出現的行為,通常會在未來重現,由於人類大部分的行為,在重複時不可能分毫不差、一模一樣,所以可以事先設定預期目標,並按照目標來塑造行為。若想達成此一目標,就必須利用人類行為有所歧異的特性,而且只強化合乎預期理想的反應。
  除了變化之外,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永恆不變的。
  ——斯威夫特
  瓊斯(D.V.Jones)是益精市赫赫有名的康太奇船務工程公司的總裁,他將自己的女婿諾亞·康特(Noah Count)安插到零件部門。瓊斯希望零件部門的督導金尼·尤斯(GeneYuss),能教諾亞如何處理部門一些必要的例行程序。不久之後,金尼·尤斯終於體會到,瓊斯賦予他的任務,是一項多麼重大的挑戰。
  雖然金尼很仔細地為諾亞反覆解釋與示範,諾亞還是忘了在庫存箱上記錄存貨量,填寫存貨清單時也填錯行,而他的工作記錄更常常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金尼·尤斯對這個問題做了一番慎重的考慮之後,決定重新改造諾亞的行為,使之合乎既定的行為標準。他明白地告訴諾亞,如果他要成為一個能幹的人,就必須做到哪些事。而後,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對諾亞朝「能幹」之目標邁進的行為予以嘉許。當諾亞寫了一張可以看得懂的記錄時,金尼不但稱讚他,還進一步指出,這分紀錄之所以易讀好懂,是因為它既整潔又清晰。金尼有系統地強化了諾亞在每一件任務中的最佳表現,直到從「趨近」的角度來看,他已經達成令人滿意的表現為止。金尼·尤斯心裡明白,如果他要等諾亞·康特把整件任務都處理得既高明又利落,他可能必須無止境地等下去。
  寬大為懷者,財富無限。
  ——勃朗寧爵士(Sir T.Browne)
  惜由以上的討論可知,我們可以運用「彼德處方」來鼓勵員工傑出的表現。雖然在傳統上管理技巧仍大多應用在商業方面,但它們對政治、教育、民權,或任何必須變化人類行為以達成有意義目標的努力,也都貢獻良多。
  切莫等到太遲才記起,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事業,而在於生活。
  ——福布斯
  註釋
  1你可以逆向使用「彼德地位法」,做為解僱員工的手段。有一位高級主管瞭解到他升了一名不適任的員工,如果開除這名員工,別人一定會懷疑他先前決定人事案時,是否不夠明智。於是他的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讓這名員工自動辭職。這名員工於星期一上班時,當他一踏進辦公室,腳底便將一個訊息迅速傳達到他的整個神經系統:地毯墊氈已經從地毯下抽除了;星期二上班時他又發現,辦公室大門上的名牌已被摘除;到了星期五,當他看到連辦公桌都被搬走時,他就開始另覓工作了。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