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因
下一個世紀到底誰是贏家,歐洲?美國?日本?或中國?是近年來世界性的熱門話題,每一個學者或作家出於不同的目的、依據,作出過不同的判斷,有時是為喚起本民族、本國家的危機意識,有時只是為了危言聳聽,達到商業效果。這篇平實的學術論文出自聯邦德國學者埃貝哈德·萊因之手,可以代表一般人對於所謂太平洋時代的看法,也反映了一個具有反省意識的歐洲人對於歐洲潛在危機的認識。該文原載聯邦德國《歐洲文獻》1984年第4期。原題為《太平洋的挑戰:對歐洲的危險和機會》。
歐洲人幾乎不知道,太平洋沿岸國家(蘇聯和北朝鮮除外),即從西北的日本和南朝鮮,西南的東盟,南部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東南部的智利、秘魯和哥倫比亞直至北美洲西部的加利福尼亞、俄勒岡、不列顛哥倫比亞、阿拉斯加,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日益一體化的經濟區,發展成世界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而且幾乎沒有人知道,太平洋沿岸國家之間的貿易現在已經超過了大西洋兩岸國家之間的貿易。
機構方面基礎設施不太發達
太平洋地區經濟一體化與我們西歐30年來在歐洲共同體、自由貿易聯盟和經濟合作組織範圍內所推行的機構和政治的一體化--可是政治上的摩擦與障礙越來越大--意義不同。太平洋地區的一體化,如果實現的話,將是自發地、依靠市場和地區的力量來實現的。
雖然太平洋地區也有經濟合作成為體系的某些因素,如日本前首相大平這樣的政治家,還有科學家和企業家多年來主張成立「太平洋地區共同體」,還有一個最廣泛的機構即「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它包括太平洋地區的15個國家和智利、秘魯、墨西哥和台灣的觀察員。
此外還有地理範圍較小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和南太平洋共同體論壇,其支柱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及南太平洋分散的群島。
但是,看起來所有的觀察家一致認為,即使在較遠的將來,也就是在今後30年裡,估計在太平洋地區也不會形成一個可以同歐洲共同體相匹敵的「太平洋共同體」。因為有關國家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以及相互問距離的差別簡直太大了。
在將來居優勢地位的潛力
儘管政治和機構方面的基礎設施迄今不太發達,但可以大膽地提出這樣的論點,即太平洋地區將發展成為居優勢的地區之一,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中心。作出這一大膽論斷有以下三個根據:
第一,人的潛力:在太平洋沿岸居住著人類的很大一部分,即20多億人。他們不僅形成一個有巨大購買力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在那裡生活著屬於在經濟上最活躍、最善於學習和最能發明創造的一部分人。他們在「集體」中合作共事的能力比歐洲人或美國人強得多。在未來高度專業化分工的信息社會中,個人全身心地投入集體工作的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社會的效率。
第二,資源:太平洋地區屬於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這裡不僅有礦藏,如煤、石油、天然氣、鈾、鐵礦、鋁礬上礦、錫、錳、鎢等,也有豐富的動植物產品,如橡膠、棉花、植物油、稻米、木材、魚等等。
第三,交通狀況:太平洋把人和資源理想地結合在一起。在日本、新加坡和南朝鮮可以自由出入太平洋,而且50萬噸以上的油輪和貨輪都可以在這裡裝卸。現在已經表明它們擁有多麼優越的地理位置。這種大自然安排的位置優勢歐洲是難以超越的。
這些因素,即人的才智、勤奮和追求富裕,加上有經濟上良好分工的最佳社會組織、便利的交通聯繫和巨大的銷售市場等等的綜合作用,為互相之間互為因果的增長動力創造了理想的前提條件(協同效應)。
因此可以較有把握地預計,太平洋地區在今後二三十年內的經濟增長率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並且將至少是部分地取代在過去200年裡居優勢地位的、作為技術進步從而也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的北大西洋地區(西歐與北美東部)。
西歐的重要性在下降
西歐受這種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影響同北美相比要大得多。北美既面對太平洋也面對大西洋,它經歷的這種轉移是內部的重心轉移。北美的適應能力也比西歐強。
太平洋地區作為世界經濟較量的場所,其重要性正日益增長,它把歐洲擠到一個更為次要的地位。其間接影響可能會超出經濟,尤其是超出工業的範疇。
歐洲作為文化、新聞、商品交易所、銀行、保險業以及經濟合作組織、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能源機構、國際關稅理事會和萬國郵政聯盟等等國際組織的中心,將被迫不僅僅與美國,而且與太平洋地區各國分享它的優勢地位。新加坡和香港在最近10年已發展成具有世界性服務職能的重要場所。1
實際上,在過去100年裡我們已經習慣於這種情況,即新成立的組織,不論是國際能源組織、國際橡膠、錫或是可可協定的秘書處、共同原料基金秘書處,還是國際原子能組織,都是設在歐洲,這些組織在歐洲為第三部類創造了勞動崗位。幾年前就國際橡膠協定秘書處設在吉隆坡、倫敦還是漢堡的爭論表明,其它地區,尤其是太平洋地區在同歐洲爭這種機構的所
1世界性的報紙《國際先驅論壇報》基本上在美國編輯,卻在巴黎、倫敦、海牙、蘇黎世以及香港和新加坡出版。英國的《經濟學家》自1983年11月起也在新加坡出版太平洋地區版。在地。歐洲在第一部類的生產、貿易和消費當中,如果不再像以前那樣在造船、世界鋼鐵生產或錫、橡膠和咖啡的銷售方面成為世界的中心,那麼,歐洲為什麼還非得承擔在第二部類當中的主導作用呢?
太平洋地區形成一個新的經濟重點並不意味著將來歐洲注定要在經濟、技術和政治上變得無足輕重,或是肯定不能成為世界上(而且是收入、業餘時間和生活質量結合在一起的)最富裕的地區。
這首先意味著,歐洲在世界社會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下降1,其它地區與歐洲相比將變得較為富裕。從全球的觀點來看,這在原則上應給予積極的評價。
其次,這樣一來就最終宣佈了「歐洲中心論」的結束,將來歐洲對太平洋地區在文化和經濟上的關注至少要像太平洋地區對歐洲的關注一樣多才行,世界範圍內學習和倣傚的過程將不再是單方面的了。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中國將不再把歐洲看作是主要的朝聖地和知識的寶庫,假使它們今天還在這樣做的話。
歐洲既不能阻擋也不能逃避諸如經濟重點從大西洋向太平洋地區轉移這樣一些深刻的世界經濟變化。歐洲不得不接受太平洋的挑戰,並在經濟、社會和政治上與它爭個高低。
一項歐洲戰略
歐洲對太平洋地區的戰略不能夠僅限於經濟、甚至工業領域,它還必須包括教育和社會政策。
如果歐洲堅持一種敵視技術、把過去看作理想的立場,而
11980年西歐占世界社會總產值的比例約30%,太平洋地區則占約25%。且不願意實行和贊同技術和經濟的轉變,那麼它就不能成功地對付太平洋的經濟力量和佔優勢的競爭能力。其結果是福利水平下降和導致在內部表現為社會緊張,在外部則日益喪失政治上的重要性。
1983年12月13日,根捨外長在向德國僱主協會聯合會發表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時也是論爭性的講話中指出過這種聯繫。他在講話中首先要求對新技術、微電子學和光電子學以及生物技術持贊成態度。此外,他還強調了全歐洲的共同研究、歐洲標準和歐洲各國政府的購買政策。1
歐洲對太平洋的戰略必須同時規定以下目標:
第一,加強和重新贏得歐洲在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關鍵領域的經濟和技術效率;
第二,加強歐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從而分享那裡的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歐洲本身沒有一個健康的基礎,這一點是做不到的。沒有這一基礎,要企業家更多地加入太平洋地區的任何呼籲都會落空。
工業競爭能力
歐洲首要和最迫切的任務是加強對太平洋地區的工業競爭能力。
歐洲競爭不過日本和太平洋地區的南朝鮮、香港和台灣,首先表現在歐洲工業產品在世界市場所佔比例明顯下降,歐洲工業產品在本地也部分地、令人擔心地被擠出市場。受到威脅和「正常萎縮」的產品有:照相機、袖珍計算器、收音機、摩托車、
1根捨報告《技術的挑戰》,1983年12月13日,波恩。載聯邦政府新聞部公報,1983年12月15日,第139號。錄像機、組合音響設備、小汽車、數控機床、叉式裝卸機、電動打字機、船隻、鐘表和微處理機。
其後果是,與整個商品貿易相比,工業產品的貿易出現了嚴重的赤字,且赤字在不斷增長。1982年,歐洲共同體對日本、南朝鮮、香港和台灣的貿易赤字高達150億美元。假如歐洲共同體各國和共同體沒有採取各種保護措施的活,這個赤字,首先是紡織品和汽車的赤字還要高得多。
恢復歐洲競爭能力首先並不是哪一國經濟政策的事。這需要企業、僱員和國家通力合作。
歐洲的企業首先必須學會為世界市場研製、生產和銷售它們的產品,至少是高技術領域的產品。只要它們還以為靠地區性市場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或歐洲共同體本身可以維持下去的話,那麼,它們將永遠達不到最少單位成本所需要的大批量生產。首先它們已經毫無希望地敗於日本的競爭。
歐洲首先在利用精確的合理化手段批量製造商品和在向世界市場推銷商品的能力方面落在後面。在許多領域,生產只集中在少數幾家有競爭力的工業企業當中,這既發揮不了技術的優勢,也不符合經濟的需要,它是國家採取保護和干預措施的結果。
歐洲也缺少日本人的貿易公司所擁有的那種高效率和放眼世界的銷售機構。1
歐洲企業不敢推行一項擴大生產和佔領世界市場的進攻性戰略,而日本企業在巨型船隻、鋼鐵、微處理機、錄像機、複印機和電動打字機等方面採取的往往正是這種戰略。
1日本的三菱和三井兩個最大的貿易公司在1982年至1983年度的營業額共2910億馬克,而德國兩個最大貿易公司施丁納斯和蒂森的營業額僅340億馬克。
歐洲企業常常缺乏那種在出現新的、改進了的產品和技術時作出靈活而又迅速反應的能力。日本的工業除了有大規模生產的特長之外,還擅長於不斷完善相同的產品和相同的基本技術;它們從這裡又獲得了競爭上的優勢。
最主要的還在於,企業要建立起一種與僱員的合作關係。只要僱員對勞動缺乏積極性,只要他們對企業的情況沒有充分的瞭解而且沒有參加企業的決策工作,那麼歐洲就別想有效地對付太平洋的、首先是日本的挑戰。
歐洲的僱員必須學會克服自己對機器抱有的某種程度的敵視心理。如果不進一步實行勞動過程的自動化,不盡最大努力來改進生產效率,歐洲是無法與太平洋地區競爭的,因為那裡有一支守紀律、愛勞動和幹勁足的勞動大軍。
勞動生產率與收入之間和利潤與投資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這是僱員和僱主都不能擺脫的。同日本情況不一樣的是,歐洲近幾年的工資增長一直快於生產率的增長,歐洲的企業沒有像日本和美國的企業那樣獲得足夠的利潤,以便能有力地進行投資。
歐洲社會長期以來總是相信生活在「愛麗絲仙境」之中,在這裡人們永遠可以少工作、多掙錢,而且儘管如此還是能夠長年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生產技術、保持同樣的工作崗位。而可惜的是,東亞人已經永遠把我們趕出了這個「勞動世界的天堂」。
國家--各國政府以及歐洲共同體--為加強競爭能力必須確定並且改善基本條件。這首先是指:
第一,在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25年以後的今天,終於能夠成立歐洲和諧的內部市場了,應當為整個歐洲規定統一的關稅手續和統一的技術標準,首先在軍備、電信、能源和交通方面實行全歐範圍的國家購置政策,而不是民族至上的購置政策。後者正是歐洲分離主義可悲的一頁!
第二,要在歐洲和世界範圍,而不是在民族範圍內監督和鼓勵競爭。對於國家卡特爾局的經濟遠見,人們不妨可以表示懷疑。
第三,要進行調整性的而不是維持性的干預甚至保護。造船、鋼鐵、紡織和農業是一些耗資巨大的可悲部門,它們大大影響了歐洲在一些充滿希望的技術領域的競爭能力。
第四,在技術上和經濟上對一些戰略部門的發展施加更大的影響。這方面歐洲可以適當地借鑒日本的某些作法,如通產省內部的「協調行動」。
有遠見的結構政策
既不需要法國式的「計劃化」,也不需要德國的自由放任,然後常常變成過遲的、匆忙的干涉。歐洲需要在歐洲一層「有遠見的結構政策」。這只有在國家、企業主和工會的合作中才能實現。
國家應當比過去更為主動地進行大膽的、面向未來的大型計劃,並由此而獲得經濟技術的發展動力,同時還要向歐洲社會提出未來的任務。
在美國,五角大樓在過去30年不斷為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決定性的推動力,包括不載人和載人宇宙航行、微電子技術、雷達和激光技術、星球大戰計劃和反導彈,等等。
日本政府所起的作用與美國相似,但僅僅表現在民用部門。如嚴格的環境保護條例的實行,高速火車的研製,通往北方島嶼北海道海峽隧道的開鑿,築波科學城的建立,尤其是制定第五代電子計算機的計劃。
歐洲最近幾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對於搞大型的、可能激發幻想的技術項目的熱情似乎減弱了,為什麼歐洲沒有利用經濟衰退抓一些大膽的、只是在很長時間以後才會起作用的項目呢?如開鑿英吉利海峽隧道、在歐洲人口稠密地區修建高速鐵路網、同空氣污染進行堅決鬥爭(主要是通過有效的廢氣除硫)、搞一個節約能源和發展替代能源的長期計劃,等等。
歐洲社會必須克服灰心喪氣和懦弱的狀態。對自己的前途沒有更多的勇氣,沒有更多的自信心,沒有對技術更積極的態度,歐洲就對付不了太平洋的挑戰。
真正的和最困難的問題就在於此,因為這個問題深深地牽扯著傳統的價值觀念,而且提出了在「成熟」社會中生活意識的問題。不論歐洲如何以及什麼時間恢復它的自信心和與太平洋地區競爭的能力--這是10年內的任務,它都必須盡快地抓住幾個特殊任務,以更好地確保歐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
歐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
目前,太平洋地區對歐洲經濟來說只起著相當小的作用。1982年歐洲向那裡的出口只有10%。1與此相同的是,歐洲對外投資估計最多也只有10%在太平洋地區。
1其中日本占2;2%,東盟國家占2.9%,中國占0.7%,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占2.O%,北美和南美的太平洋地區佔大約3%。
太平洋地區對歐洲的作用永遠也趕不上從地理上和文化上較為接近西歐的地區,如東歐、中東、美國中西部、地中海、巴西和非洲。同兩個「強國」日本和美國相比,歐洲在那裡將只有「第三把手」的地位。
誰不清楚這些地緣政治上的現實情況,誰就不能給歐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制訂正確的戰略。
重要的是,歐洲要正視太平洋地區今後幾十年可能出現的經濟和技術上迅速發展的能力;重要的是,歐洲要力爭不再繼續失去優勢而最後被擠到一邊去。
在這方面需要根據不同的目標把投入的力量在地理上相對集中:
--在日本和加利福尼亞的存在首先由於可以「沾光」而顯得是必要的,因為誰想在技術進步中領先,誰就必須在最靠近尖端技術的地方共同參與技術研究或者至少是加以觀察。這裡要指責的是歐洲工業界近十年來的延誤。
--在澳大利亞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確保原料長期供應。
--在中國和東盟的存在是必要的,因為那裡有因經濟的迅速增長而帶來的巨大市場,但也是為了保證原料來源。
加強歐洲的存在就是要多出口、多投資、多設銷售處和維修服務處等。在太平洋地區要把長、短期措施結合起來,這些措施同國家、經濟和社會都有關係。
首先重要的是要求歐洲公眾有更大的敏感性。歐洲將來必須更積極更有系統地研究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政治、經濟和技術問題。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懂經濟學的、能閱讀日文材料的人不到一打。在德國高等學校任教的教授當中,能名副其實地被稱為東盟地區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專家的大約不超過10位。中國通的數字也大不了多少。
從長期來看,這種狀況是行不通的。我們歐洲需要足夠的、至少幾百名研究太平洋地區經濟、技術、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優秀專家。要說明的是,更多的不是研究該地區的歷史,而是研究該地區的現狀和將來!
為了不分散有限的資金,應該與歐洲其它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和荷蘭的研究機構協調一致來培養「太平洋問題專家」(日本通、東盟通和中國通)。
必須增加在太平洋地區主要是日本、中國,東盟和澳大利亞進行研究工作的獎學金。
歐洲的宣傳工具,首先是電視,將來應更積極、更系統地報道太平洋地區的情況。
在太平洋地區,主要在日本和東盟國家要宣傳歐洲的正面形象。在那些國家眼中,歐洲在技術上的地位已逐漸下降,而是懶散的、頹廢的、「向內看的」、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和保守的。這妨礙了歐洲的出口。
對太平洋地區感興趣的歐洲經濟界的任務是,通過適當的宣傳恢復歐洲的形象,特別是提高歐洲在未來技術領域,如歐洲衛星、歐洲空間導彈、光纖電纜、核聚變研究、生物工程等等方面的形象。在大部分技術部門和工業生產方面,歐洲仍然屬於世界第一流,還是排在日本前面的。因為日本加強了對自己形象的宣傳,這一點尤其要加以強調。
對太平洋地區來說,歐洲經濟界必須更多地作為一個整體出現。成立日本「歐洲貿易委員會」和「歐洲共同體--東盟貿易委員會」是這方面的一線希望。
但是,為更大規模地展開歐洲在太平洋地區的合作,需要成員國的商會1、感興趣的公司和大使館等方面作出長期的、積極的努力。在那裡單獨地去對付「當地的競爭」,尤其是來自日本的競爭,將越來越困難。首先在以下方面進行合作是必要的:
1在這方面表現出了與時代不相符的分離主義,在太平洋地區沒有能擔負起收集數據、觀察市場、咨詢企業等等任務的全歐性商會。迄今為止,在這方面的所有嘗試都由於歐洲國家結構互不相同而失敗了。
--在獲取一般的和專門的市場數據方面。在這方面,歐洲由於不必要的重複勞動而造成難以形容的浪費;
--在為大型項目成立財團方面;
--在為大型項目提供資金方面,在這方面有著值得稱道的合作的開端,發展援助也應該與這方面聯繫起來。
最後,歐洲還需要在當地有有效的推銷機構,這些推銷機構應允許特殊的中型企業在10公里至1.5萬公里的距離內出售自己的產品,並為顧客提供必要的服務,日本的工業由於有自己的貿易公司而掌握這一類推銷機構,因此遍及全世界。
歐洲必須採取類似的作法。否則它的中型企業就要被排擠出世界市場,甚至有朝一日也會被排擠出歐洲市場!在這裡要求銀行、工業界和愈來愈專注於進口和國內市場的貿易界,成立相應的推銷機構。
由於歐洲經濟和社會發展遲鈍,實現歐洲長期的太平洋戰略--至少是部分的--將需要多年時間。因此,更需要盡快抓緊這項任務並為此集中必要的資金。
從根本上說,太平洋挑戰只是從經濟、技術和文化方面對歐洲在未來世界上的地位提出問題。在歐洲,凡是考慮未來的人都必須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希望,這個挑戰能像60年代的「美國挑戰」一樣喚醒歐洲!否則歐洲的前途就不妙了。
任友林 譯
(選自《亞太經濟的崛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