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徐興譯>>古文明探秘

雲台書屋

一、地球以外的生命


  曾經想像過嗎,二十世紀的地球人類,並不是宇宙間唯一的知性動物?由為沒有從另一個星球來的人體,陳列在博物館中供我們參觀,所以,「地球是唯一有人類星球」的這一說法,仍然顛撲不破。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最新發現的資料後,卻發生了一連串的疑問。

  天文學家說,在晴空萬里的晚上,僅靠肉眼大約可看到4500顆星星。從一座小型天文臺的望遠鏡中,可使近兩百萬顆星星清晰可辨;而從一座現代折射望遠鏡中,可將數百萬里外的光亮——銀河系中的光點——帶到觀察者的視野內來。在這廣漠無垠的宇宙間,我們所屬的星系,是一個大得無法比擬的星系中的一小點而已。據說,在150萬光年方圓的半徑內的銀河叢中,共包括了20條銀河系。就是這樣一個龐大數字的行星,與經由電子望遠鏡所看到的數千螺旋狀星雲比起來,仍然是小巫見大巫。於此,我應該強調,今天像這一類的研究發現,還只是一個開始呢。

  據天文學家夏普萊(Harlow Shapley )的估計,在望遠鏡所見的範圍內,大約有10估計。我們如果以這一估計為基點而繼續推測,認為在一千顆行星中,有一顆星球具備了生命所不可缺少的條件,那末仍然是一個10麼一個大得驚人的數目中,究竟有多少行星具有適合生命所需要的空氣?千中有一嗎?即使如此,仍然有一個10說,在這樣一個數字中,只有千分之一的星球已經有生命存在,我們可以想像,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可能有一億個之多。這個數字是從今日流行使用的望遠鏡測知的。但是我們可別忘了,這些技術是在不斷地改進的。」

  如果依照生物化學家米勒博士(Dr.Stanley Miller)的假設,認為就生命所需要的條件來說,在這些星球中,也許比地球上發展得更快些。我們如果接受這一大膽的說法,那末至少就有十萬顆行星,其文明都要比地球上進步。

  已故科學作家,也是封波昂(Wernher Von Braun)的朋友,維廉.賴(Willy Ley),一次在紐約告訴我:「單就我們的銀河系來估計,就大約有300億顆行星。我們這一銀河系,至少包括160億條太陽系的說法,已為今日天文學家所承認。我們現在盡量將問題中的數目字縮小,並設想各太陽系間的距離都很有規律,而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繞著它自己的太陽軌跡運行,那末仍然有180億顆行星,有維持生命的能力。我們進一步假設,在這許多可維持生命的行星中,只有百分之一的行星實際真能維持生命,我們就應該有180萬顆行星有生命存在。再進一步假定,每一百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中,有一顆行星住著與人類智慧相等的動物,即使就從這最後一個假設來說,我們的銀河系中,該有一萬八千顆有生物居住的行星。」

  據最新計算的結果,我們的銀河系中有一千億顆固定的星球,這要比賴博士小心計算的數字,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哩。

  撇開這些不談,我們推定有一萬八千顆行星,具備了與地球上相當的生命所必需的條件。當然,我們不妨再打些折扣,推定這一萬八千顆行星,只有百分之一的數字,確實有生物居住,仍然有一百八十顆行星居住著生物。

  其情況與地球相當的行星之存在是毫無疑問的;即有相同的空氣濕度,相同的地心引力,相同的植物,甚至是相同的生物。不過,我們要問,要具備與地球上相當的維持生命的條件是必要的嗎?

  只有具備地球上的條件,生命方能發榮滋長的觀念,經研究的結果已遭廢棄。認為沒有水和氧氣,生命無法生存的觀念是錯誤的。就是在地球上,有些生命形質是不需要氧氣的,如厭氣菌(anaerobic bacteria)即是一例,一定量的氧氣,對它們無疑是有害的。因此,在較高的生命形質中,為什麼不應該有不需要氧氣的呢?

  在日新月異的新知識影響下,我們應將我們的心智世界帶到現實上來。只集中注意於地球上的科學調查,直到最近還一味地稱讚我們這個世界是唯一理想的行星:它不太冷,也不太熱,有充足的水份,用之不竭的氧氣,和有機化的組織經常使大自然生趣盎然。

  實際上,生命只能在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上,才能生存發展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據估計,地球上有兩百萬種生物存在。這些生物之中(當然還是一個估計),其中120萬種是科學上所已知的。這些為科學上已知的生命。依照流行的說法,仍有數千種畢竟仍是不能夠生存的。所以有關生命的生存條件,尚有待思索和試煉。

  比如,一向認為高單位放射性水可免除細菌侵蝕,而實際上,有些細菌在充滿原子反應的致命水中,仍然能自我調節適應。生物學家西格爾博士(Dr.Sanford Siegel)做的實驗令人覺得可怕。他在實驗室中,設計了與木星相同的大氣層,將細菌和小子培養在這種氣層中,這種氣層不具備我們生命所必要的條件。又阿摩尼亞、甲烷和氫氣也不能致這些小東西於死地。布列斯陶大學昆蟲學家,辛頓博士(Dr.Howard Hinton)和布拉姆博士(Dr.Blum)兩人的實驗,得到同樣驚人的結果。他們兩人將一些小蟲子,乾藏在攝氏一百度的氣溫中達數小時之久;緊接著,又將這些「土撥鼠」浸入液體氦中,如所周知,此液體冷如太空一般。經過強光照射後,又將這些小蟲送回原來的環境中。而這些小蟲依舊生機蓬勃,孵育出完全健康的小蟲來。此外我們還知道有些細菌生長在火山口,有一些吃岩石維生,還有一些能制鐵。所以問題就越來越多了。

  實驗在許多研究中心繼續在做。生命決不僅限於我們這個行星上的證據,不斷地在發現。數世紀來,整個世界就繞著地球上的生命律則和條件打轉。這種信念彎曲和弄亂了我們觀察事物的方向。這好像將眼罩戴在科學調查者的眼睛上,當他們觀察宇宙時,就毫不猶豫地接受這些既存的思想體系和準則。劃時代的大思想家查爾丁(Teilhard de Chardin)認為,只有幻想者才有機會洞察宇宙的奧秘。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即是以另一個行星上的思想者的身份,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做標準。假定他們是住在攝氏-150度至200度的氣溫中的,他們認為那個溫度(以我們的知識所知,那會摧毀生命的),是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所必需的。那與我們用來說明過去黑暗時期的邏輯又有什麼不同呢?

  講求理性和客觀,恐怕會傷害我們的自尊心。有些時候,一個大膽的假設看來像是個烏托邦,但要知道,有多少烏托邦式思想,長久以來,已經變成了每日生活的真實事例啊!當然,這裡所舉的例子,都有些牽強附會。但一旦今天無法想像的事情,有一天障礙消除,這許多宇宙間的隱秘就都會變成事實的。未來的世界會發現今天我們所不敢夢想的事實。即使那時我們不能看到這一切,至少他們不能武斷地認為他們是前無古人的唯一智慧者。

  據估計,宇宙的年代在80億至120億年之間,從顯微鏡下,我們看到隕石上有機物的痕跡;數百萬年古老的細菌悠然復甦;在宇宙間浮游的胚胞,偶而被行星上的引力所吸引。幾百萬年來,新生命在不斷地創新發展,偏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化石,經細心的檢驗,證明地殼在四億年前已經形成,而根據科學得知,人類在一百萬年而已經存在了。而在這股巨大的時間洪流中,人類的歷史是由無數次艱困的工作,數不盡的冒險和好奇所累積起來的,也只不過才七千年而已。因此人類七千年的歷史,與宇宙億萬年的生命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我們(萬物之靈?)費了40萬年的時間,才達到今天的文明和成就。然而誰能提出證據,說明為什麼其他行星沒有更有利的條件,發展出與我們相等或更高的文明呢?有什麼理由使我們相信,在其他行星上,沒有與我們相等或超過我們的生物存在呢?我們能隨便將這些假設置諸腦後嗎?然而我們畢竟是這樣做了。

  為什麼我們竟這樣任意地將智慧的結晶拋棄呢?數百年來,我們總認為地球是扁平的;數千年來堅信地球繞著太陽在旋轉;我們一直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事實已證明,地球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普通星球而已,它距銀河系的中心只有三萬光年。

  我們應該承認,對這個混沌廣漠的宇宙,我們的瞭解非常有限。只有到了那時,我們才承認自己是宇宙中極其渺小的一點。而我們的未來和機運卻正蘊藏在其間,誠如「上帝」所承諾的。

  只有當我們對未來有所洞察,我們才無所畏懼地對過去作忠實的探討。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