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吳伯凡>>孤獨的狂歡

雲台書屋

第十三章 虛擬現實:「天上」與「人間」

13.1 「虛擬現實」--真正的「多媒體」


  不管格威的「超適用性」這個詞(「超融洽性」)能否被人們所接受,但越來越適應電腦使用者的個人化的要求,越來越克服粗放性,變得精密、靈敏,是WEB的必然趨勢。其實,這也正是個人電腦本身的發展趨勢。尼葛洛龐蒂的媒體實驗室就是致力於將作為物,作為機器的媒體變成「通人性」的媒體,使media變成my dear。他的著名的「媒體實驗室」被人們稱為「創造未來的實驗室」。媒體實驗室的創辦是基於這樣一種信念——「未來的關鍵科技將是人與電腦之間的互動能力」。所謂人與電腦之間的互動能力,也就是人與電腦溝通的可能性,電腦成為人的「值得信賴的數字化親戚」的可能性。《數字化生存》一書共分三部分,而第二部分(《人性化界面》)是全書的關鍵。只能在電腦高度人性化前提下,人才可能與電腦共生,或者說數字化生存才不致於「如此辛苦」(就像令人苦不堪言的婚姻)。如果再把目光放遠一點,我們就發現:整個電腦發展的歷史,就是電腦從具有人的單一的能力(計算能力)的機器發展到具有人的多種機能(如使用語言能力),繼而幾乎具有人的所有機能的「類人機器」(我們可以想一想「類人猿」的概念),從作為人所處環境、現實的一部分發展到作為一個完整的環境、現實之外的另一種現實。就人的這方面看,人最初是費力地操作到比較輕鬆地操作電腦,繼而發展到與電腦輕鬆地交流、溝通、合作,最後從「走馬觀花」發展到「下馬觀花」,進入到電腦營造的環境和現實中。在這個時候,人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在與電腦這種機器打交道,而是在與「現實」打交道。這是一部「創世紀」——人不僅創造了類似於他的「人」(就像上帝當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而且創造了一個類似於他所在現實的「第二現實」。一方面,人生存、體驗於現實的世界中,這個世界無疑是一個被比特大大改變了的(即比特化了的)原子世界(現實)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進入一個純粹由比特構成的第二現實之中,獲得一種人類以前從未有過的生存體驗。每一個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話的中的神靈,自由地往來於「天上」與「人間」的兩重現實之中。這個第二現實,就是所謂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通常簡寫為VR)。「虛擬現實」有時也被稱為「人工現實」(artificial reality)、「人工世界」(artificialworlds)、「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s)、「虛擬狀態」(virtualities)、「賽柏空間的視覺形式」(A visual form of cyberspace)。在漢語世界,僅virtual reality就有多種譯法。除「虛擬現實」這種通行的譯法以外,還有「靈境」(強調它提供的是一個奇異的環境)、「臨境」(強調它讓人身臨其境),「似真現實」、「幻真現實」等等。應該說,所有這些譯法都未能準確傳達出virtual reality這一短語的含義,而且在我看來,想在漢語中尋找一個與virtual reality完全對應的詞組是徒勞的。可行的只能是在準確地理解原意之後,採用一個已經在被大部分人認可的譯法(「虛擬現實」),哪怕這一譯法並不準確。virtual一詞是virtue派生詞。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語,本意指「男人所應具備的良好素質」、「男子漢氣」,後來指「德性」、「美德」。一種良好的素質是辦好事情(產生良好效果)的條件,所以這個詞也指「具有可產生種效果的內在力量」、「顯著的成效」、「效應」、「效能」、「效力」等等。

  總之,virtue以及virtual的詞義在演化過程中越來越偏向於與「實體」相對的「效應」,與「體」相對的「用」。《錢伯斯20世紀詞典》對virtual的解釋是:「有功效的」(having efficacy),「在效果上是怎麼樣的,雖然在事實上不是怎麼樣」(ineffect,though not in fact)。比如光學上有一個概念--virtual image(效應圖像,一般譯成「虛像」),意指實際的物體在某種條件下出現了一種效應式的圖像,並非實際物體本身。可見virtual的含義不是側重於它的虛假性、虛擬性,而是側重於「實際的效果」——雖然在事實上不是怎樣,但在功效上卻是怎樣。更進一步說,由於信息是事物對於人的一種刺激而不是事物本身,信息也是「效應性的」(virtual)。virtual reality是一種純粹的信息現實(a pure data reality),或者說是一種為信息而信息、在信息上具有實際效果的現實。正如塔戈斯基(Henry

  W.Targowski)說的,從技術上看,virtual reality是「電腦與界面設備(interfacedevices)——如護目鏡,手套等——的結合,它給使用者提供一種身處由電腦產生的物體組成的三維空間世界的幻覺。這是一種三維的數字化構造,這種構造既是建築意義上的又是信息意義上的,它營造出一個微觀與宏觀維度的景象。」。人類自古以來就有一種克服現實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縛,獲得一種沒有「重」的拖累,自由自在地飛昇到一個理解世界的願望,自古以來都有一種對某個未知、未及的世界的想像和想像性地佔有。這種慾望和想像在個人身上表現為夢(睡夢和白日夢),在集體(民族)身上表現為神話、宗教。如今「虛擬現實」使人能以技術的方式實現這種慾望和想像了。巴拉德(J.G.Ballard)說:「它將代表人類進化當中最為重大的事件。人類第一次能夠否定現實,取代這個先入為主的現實的特定形態。」巴爾盧(John

  Perry Barlow)說:「或許虛擬現實正好可能是人在食色之外的第三種衝動,即擁有幻像(vision)的慾望的另一種表達。或許我們想變得高出現有的形態。」金德斯萊(Marjan

  Kindersley)說:「虛擬現實的整個情形就是你正在與其他人一起營造一個現實。你一直都在做一個與他人分享、合作的夢……說到底,它把你的想像呈現出來,而且你的想像將與其他人的想像匯合在一起。然後你使得這個世界完全成為一種交往的形式。」

  人類不僅把自己對於另外的世界的景象嚮往和想像訴諸語言形式(神話、詩歌等),而且以既有的技術手段將它們訴諸視覺形象和聲音形式。因此有的學者把原始人的巖畫,中國古代的兵馬俑,各個時代的視覺藝術(雕塑、繪畫),以及近現代出現的透視畫、全景畫、立體圖鏡、電影、電視、全景電影等都看作是人類為了「通過自己的各種感官所感受到的多維化的信息,希望生活在一個絢麗多彩、繪聲繪色、身臨其境、令人浮想聯翩的信息環境中」而作出的種種努力,它們構成了虛擬現實(「靈境」)的史前史。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使自己在茫然自失地沉浸在一個想像的、虛構出來的場景中。但雕塑、繪畫、電影(包括全景電影和環幕電影)都只是部分地作用於人的感官,人要沉浸其中(像海涅那樣在維納斯雕像前失聲痛哭),必須以情感上的極大投入為前提。人類可以借助於技術的發展,盡可能在一個虛構出來的情景中無需努力、無需做作地得到全面、真切的體驗。這種慾望反過來也推動了媒體技術的發展。

  在媒體中獲得「多重感覺的體驗」(multisensory experience),即「體驗完全的沉浸感」(experience total immersion),是人類由來已久的追求。換句話說,媒體發展的歷史就是單一性的媒體向「多媒體」(廣義)演進的歷史。前面指出,「多媒體」並不能充分促發人的「多重感覺的體驗」,因為它只是提供視覺和聽覺刺激的媒體。多媒體的空間是二維空間而不是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多媒體的所謂「立體聲」效果也不同於現實世界的聲音的立體特徵。「虛擬現實」與「多媒體」的首要不同在於,它的視覺空間、視覺形象是三維的(雖然就目前情況而言,實時的虛擬現實還顯得有些簡陋,看上去有點「卡通色彩」),音響效果也是「地道的三維音響」(true

  3-D audio)。VR技術大師雷涅爾(正是他發明了virtual reality這一說法)對二維與三維的視覺形象作為生動、準確的區分:在一個二維的屏幕上看三維的圖像就如同從一個玻璃船底看下面的海水。這時我們感到我們自己還是在船上。我們處於三維環境的邊緣,從它的邊緣看這個世界的深處。而在一個立體的「屏幕」裡看一個視覺世界就像是在潛水。通過一個電腦化的手套來操縱一個三維顯示器,使我們得以通過表面接觸到在我們的臂長允許的範圍內的物體,同時能夠從環境的外部觀看到我們的活動;我們的手浸在水裡。進入到虛擬現實的多重感覺的(multi-sensory)世界中,就如同戴著水肺裝置潛入到深海。我們自己由於沉浸在水下環境中,在礁石間穿行,聽著鯨魚的低鳴,撿起貝殼來仔細端詳,與別的潛水員交談,所以我們完全參與到海底探險的經驗當中。我們就在那兒。」("Scratching

  Your Eyes Back In:John Perry BarlowInterviews Jaron Lanier",Mondo 2000,issue2,

  1990)萊茵霍爾德(HowardRheingold

  )也有類似的說法:「虛擬現實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它使你沉浸在你自己製造的電腦世界--一個房間,一個城市,一個完整的太陽系,人體的內部構造之中。借助於電腦手套,星球大戰頭盔和某種高度精密的軟件的幫助,你現在能運用你所有完整的感覺來探索人類想像過而未曾涉足過的領域。」

  當然,虛擬現實的優越之處不僅僅在於它能提供一個虛擬的三維世界(否則它與立全電影和全景電影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它的優勢還在於(而且主要在於)它是一種與「多重感覺」真正匹配的媒體。它能在同一時刻給人以以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和味覺的綜合刺激。而且,人對這些刺激作出的反應又反饋到電腦中,電腦又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它從一開始就是互動性和融洽性的。謝爾曼(Barrie

  Sherman)和扎德金(Phil Judkins)在《天國一瞥,地獄景觀》(Glimpses ofHeaven,Visions of Hell)一書中這樣寫道:「虛擬現實是一種能夠迷惑感覺和內心的電腦世界。數據手套(data glove)可能使你覺得你的手有放在水中、或者泥巴中、蜂蜜中的感覺。一件虛擬現實的賽柏緊身衣可能使你感到你似乎是在水中、泥沼中、或蜂蜜中游泳的感覺。虛擬現實產生於用於訓練飛行員的模擬座艙,它可能決定未來的家用和辦公用多媒體系統的形態。作為替代性行為、毒品和教室培訓的高級的虛擬現實系統的觀念,是現代科學小說或「賽柏龐客」的作品所津津樂道的。」虛擬現實不僅可模仿現實到亂真的程度,而且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營造出現實世界不可能出現的情景,神話、童話、科學幻想在這個世界中可以輕而易舉地化作「現實」。它不僅使人的感覺在多樣性和完整性上酷似於人在現實中的感覺,使你身在一個幻像世界中而不自知,而且還使人在醒著的時候進入一種夢境。在這個亦真亦幻的現實中,你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幻覺。虛擬現實給人造成的「多重感覺經驗」比我們的五官在現實世界中感受到的要更多幾重。(一位名叫Eric

  Callichsen的人與他的朋友Partric Gelband組建了一個VR技術公司,他們給自己的公司命名為Sense8

  Corp--「第8感覺公司」。)簡單地說,虛擬現實不僅「仿真」、「逼真」,而且「超真」。一位名叫瓦爾特·盧(WalterLowe)的記者在一篇題為題為《賽柏空間歷險記》的報道中寫到了他在虛擬現實中的經歷:我居住在一個後院帶游泳池的豪宅裡,我坐著直升飛機在我的領地的上空飛翔,隨後降落在屋頂上。接著我在游泳池游泳,衣服穿在身上卻沒有打濕,我還可以一邊潛泳一邊抽雪茄。當我脫下手套和頭盔時,我明明知道剛才情景已經過去,但身上仍然殘存著剛才的感覺。我頭腦中首先想到了電影《人鬼情未了》。這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可以穿牆走壁的幽靈。虛擬現實也使我想到了我做過的夢。在夢裡,我們自己常常只是一個觀察點(point of view)。我們靈幽般的身體可以隨心所欲地進入到一個場景中。當我夢見我正跑著的時候,我並非真的看見了我的腿在跑,我只是以為我在用我的雙腿向著或背著一個東西在跑。


13.2 比「神話」還神奇的現實


  這樣的「歷險」還帶有明顯的現實色彩。另外有一次,萊維特和雷涅爾站在他身旁,他帶著護目鏡進入到一個神話和童話般的世界中。

  他看見一艘船的甲板上有一頂黑色的帽子,一棵青翠的菩提樹和一個光鮮美麗的紅蘋果。當他拾起這個紅蘋果時,這蘋果在他的手中立刻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紅玫瑰。他在海面上飛了起來,突然看到了一個小島,從這個島上傳來非洲鼓的聲音。他越接近這個小島,鼓聲也越響。當他降落在這個島上時,卻沒有看見敲鼓的人。後來他發現鼓聲是從一個閃閃發光的白石頭上發出來的。他拿起這塊石頭,繞著自己的頭旋轉,聲音也相應地在頭的四周「旋轉」。此時,他「立即感到自由、有力和興奮」。但他馬上意識到此時旁邊有人看著自己。他覺得自己讓一隻其實什麼也沒有拿的手繞著頭不斷地轉,在別人看來一定很滑稽。於是他趕緊摘下護目鏡,恍恍惚惚地沖萊維特微笑。由於剛剛從神話般的世界回到現實世界,他還有點沒定下神來。

  中國古代的文人們經常幻想自己能從「人間」(現實)飛昇到「天上」(想像中的「第二現實」),同時又懷疑「天上」是一個冷漠、淒清的世界(所以中國有不少仙人耐不住寂寞而下凡的傳說),甚至那是一個相當不安全的世界。這反映了中國文人們的「居士心態」——既想「出世」又不捨人間,既想浪漫、冒險又沒有承擔苦難和險惡的勇氣。東坡居士在《水調歌頭》中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虛擬現實與現實的關係,有似「天上」與「人間」的關係。但進入這個「天上」的時候,人用不著患得患失,因為人可以自由地往來於「天上」與「人間」。通過電腦,人既可以進入「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又可以進入遍地蛇蠍、虎豹成群的蠻荒之地。天堂、人間與地獄全在一念之間,而且你根本用不著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每天穿梭往來於天堂、人間、地獄之間。你可以「現實」地游而不是夢遊天姥(如李白那樣),你可以分別在地獄、煉獄、天堂裡「親眼」見到而不是想像自己的靈魂見到(如但丁那樣)一個個惡人和義人。只要鼠標、控制棒或力球在手,你可以輕易地滿足你的「好逸惡勞」或「好勞惡逸」的天性。你可以(如果你沒有心臟病的話)回到侏紀時代去與凶殘的恐龍周旋,當它向你撲來時,你會禁不住驚恐萬狀,但你的理智馬上會告訴你——這只是在虛擬現實裡。這與做夢有相似,當你夢見自己從一個懸崖上掉下來時,你的理智也會悄悄告訴你這只是在夢裡。

  在騎士時代過去之後,堂吉訶德要實現自己的騎士夢,只得披著黑披風,手持長箭去和風車搏鬥,因為他只擁有一個單一時空的現實世界,而虛擬現實卻使你擁有雙重的時空。有了虛擬現實,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冒險,舒舒服服地「出世」,把一個由比特構成的神話世界當作你的「別墅」,來去自由。人們常說電腦使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如同一個村莊(「地球村」)。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電腦使我們的世界人變得越來越大,你甚至可以擁有一個供你獨享的世界。正如雷涅爾所說的:「現在我們正在製造一個行星,它能滿足西方人開疆闢土的衝動,而用不著糟踏環境。」VR技術是一種尚未完善的技術,在今天主要被運用於建築、工程和設計上,它只是在某些領域改變了人的工作方式。但VR技術將全面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在近幾年中,虛擬現實就可以運用到大眾市場的娛樂,替代性旅遊,虛擬外科手術和賽柏性行為。到下個世紀,虛擬現實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塔戈斯基說,「這種媒介的潛能的確是相當巨大的。雖然我們正處於T型(最早出現的汽車的型號--引者)階段,但Lamborginni(最先進的汽車型號--引者)形態已經在設計之中。忘記混淆視聽的說法,明天,虛擬現實將是另一個世界。」


13.3 「遠程虛擬現實」(televirtual reality)


  雅各布遜(Robert Jacobson)說,在今後十年內,VR技術將在以下5個領域內獲得重大進展(亦見Walter

  Lowe:Adventures in Cyberspace):

  1、工業領域。「主要的製造業將利用虛擬現實來設計從汽車到家用電器的所有產品。」

  2、生物-醫學領域。「它可以使終日坐在輪椅上的人得到自由行走的體驗,可以讓極度近視、弱視的人的得到豐富多彩的視覺享受。」

  3、藝術和娛樂領域。人可以虛擬地進入一個藝術家和文學家們構想的各種世界當中,可以自由地進入虛擬的遊樂園、鬥獸場,可以自由地當一次孫悟空或堂吉訶德。

  4、教育領域。學生在「虛擬教室」裡上天文學課時,可以遨遊宇宙,可以「親眼目睹諸星系在太空中是如何形成的」;上化學課時,學生可以鑽入一個分子內部仔細地觀察一個分子的結構,上生理學課時,學生可以在人體內「實地考察」每一個器官。

  5、「遠程虛擬現實」(Televirtual reality)將會出現,這是最令人興奮的技術。所謂「遠程虛擬現實」,就是人們「通過電腦網絡甚至電話系統來分享虛擬現實。」通過網絡,人可以跨越時空,漫遊各種奇境。人想墮落就可以不折不扣地墮落,想昇華就可以踏踏實實地昇華。在網上,你可以變成一名斯巴達的武士戰鬥在色摩比利山口與波斯人血戰,可以變成海明威筆下的老人去與鯊魚搏鬥,可以進入大觀園領略金陵十二釵的風姿。當然,你也可以成為唐·璜,成為曹植或賈寶玉,與某個你傾慕已久的「洛神」作巫山之會,雲雨之歡。VR技術可以維妙維肖地複製出無數的馬麗蓮·夢露之類的尤物。(有人甚至生造了一個詞--teledildonics,這個詞可以譯為「遙嫖」,指通過「遠程虛擬現實」進行的色情活動。)與多媒體一樣,虛擬現實很快就會成為一種網絡現象。

  一旦虛擬現實成為一種網絡現象,電視更會因其簡陋不堪而少有人問津了。

  電視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當白癡,前提是人們除了電視再沒有別的東西。就連嬰幼兒也不會滿足於被動地接受,只要有機會,他們總會以其特有的方式去主動佔有。一個兒童在有了電子遊戲機之後,很可能會在動畫片播出的時間玩電子遊戲(與虛擬現實相比,電子遊戲實在是簡陋不堪)。作為一種啞終端,電視天生與「互動性」、「適用性」(亦可譯成「融洽性」、「因人而異性」、「善解人意性」)絕緣。在電視面前,人除了「看」之外,很難「做」什麼。正如科斯克(Bart Kosko)說:「虛擬現實將不僅僅代替電視,它會將它生吃掉。」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