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諾查丹瑪斯>>諸世紀

雲台書屋

第十五章

 

卡特淋娜王妃的子嗣們的歸宿


  --------
  七段枝條減至三段
  年長者,受到死神的奇襲
  二人惹下暗殺大公兄弟的禍端
  謀害者在睡神的幄帳後
  痛下殺手


  這是關於法蘭西王室的一段預言。中世紀末期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娶卡特琳娜·德·梅蒂西絲為王妃。王妃為國王生下七個健康聰慧的孩子,但在1575年,一場突來的瘟疫襲擊了王城,七子中有四人不幸染病而亡。「七段枝條減至三段」即寓示此事。
  剩下的三子長大成人後,瑪勒古裡特性情敦厚善良,但其餘二子佛蘭森與後來繼承父位的亨利三世陰戾殘暴,好以暗殺手段除去反對者。他倆為清掃行使政權的障礙,派殺手於某個早晨太陽升起之前將吉斯大公兄弟謀殺在睡夢中。

 

1800年前後的歐洲局勢


  --------
  為實現帝國、全民皆兵
  梵蒂岡使王的血統確定無疑
  佛藍德爾人、英吉利人
  像陀螺一樣旋轉的西班牙
  他,與法蘭西,意大利怒目對峙


  1800年前後的歐洲可謂局勢混亂不堪:一片兵慌馬亂的景象。霧月政變後上台全面執政的拿破侖,為實現當皇帝的野心,在國內大肆徵兵擴軍,對外則繼續進行旨在將其餘歐洲國家納入未來帝國版圖的侵略戰爭,這即詩第一行「為實現帝國、全民皆兵」所指。
  恰在此時,天賜良機,一位法國主教出現在教皇的寶座上,他使拿破侖的帝國夢只需再稍稍使把勁便能成為現實。因為如果教皇首肯並願親自為他加冕,他就能輕而易舉地掃除一切障礙,戴上皇冠。諾查丹瑪斯敏銳地預見到,梵蒂岡將成為拿破侖建立帝國的重要支柱。
  拿破侖征服歐洲的主要敵人即是五次三番結成「反法同盟」的英、奧等國。「佛藍德爾人」指奧地利王國。西班牙當時在投靠哪一方的問題上,左右徘徊,猶豫不決,所以預言詩說西班牙「像陀螺一樣旋轉\意大利則早在使拿破侖成名的意大利之戰時便被法國牢牢拴在一起。所以詩後三行指出,英奧同盟將與法意同盟在戰場上相互對峙。

 

大利的支配者薩波奧家族的沒落


  --------
  靠不住的人
  未曾遠離王國
  大部分是他的支持者
  但,加皮托爾不欲受其控制
  他已不堪肩負這副重擔


  這首詩令人很難清晰地領會諾查丹瑪斯在向後人們預示何人何事。分析家們根據詩中「加皮托爾」一語,推測此詩與意大利的統治者有關。「加皮托爾」是意大利封建割據時代曾存在過的一個小小的邦國。其時對意大利全境最有影響力的是統治繁榮發達的北方數邦的薩波奧家族。該家族富甲一方,鼎盛時期其財富收入數倍於北方幾個邦的一年財政收入。但有榮必有衰,家族的後繼者們一個比一個窮奢極欲,揮金如土。到最後一任繼承人裡奧達時,薩波奧家族已家道中落,不能對其昔日的領地進行有效的管轄,影響力不再如前。裡奧達也因欲重振家族雄風而心力交瘁,於中年時早夭。這與詩最後一句「他已不堪肩負這副重擔」相吻合。

 

葡萄牙王尚客人世(1578)


  --------
  遠離故上征討不信神的異國
  國王在戰爭中失利
  見機逃遁、被異人循跡而擒
  無知的人 披上金色鎧甲
  虛偽的裝束
  被走狗咬住時 讓敵人大吃一驚


  此詩預言了於十一世紀末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參加東征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一世並未戰死,而是逃過了敵人的追捕,最後回到葡萄牙。這與史實記載中關於塞巴斯蒂安一世結局的部分有明顯差異。歷史上,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率領由軍隊與自耕農混編的葡萄牙遠征軍,在小亞細亞卡士路·阿爾裡卡比爾作戰時失利,保護國王的侍衛團被大部隊被衝散,塞巴斯蒂安一世被擒並迅即被處決。
  但預言詩中描述的是塞巴斯蒂安一世在被敵人追捕時,聰明地與部下交換了裝束,巧妙地「金蟬脫殼」,從戰場上逃了出來,回到葡萄牙。
  這是少見的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失誤的一例,讓人們有了那麼一點點理由可以將他關於1999人類大毀滅的預言歸於「天方夜談」一類純屬娛樂的神話。

 

獨裁者佛朗哥死後的西班牙王制(1975)


  --------
  墓中躺著大公的軀體 重視生機
  他,被鐵腕人物帶至紐倫堡
  西班牙王 升起於纖細的山羊座
  龐大的彼得堡處
  欺騙與隱瞞 橫行無忌


  此詩預言西班牙的獨裁者總統佛朗哥死後,西班牙將恢復形式上的王國統治。
  詩第三句「西班牙王,升起於纖細的山羊座」,寓示當時的卡洛斯王子將成為西班牙國王,因為他的守護星正是山羊座。第一句「墓中躺著大公的軀體、重現生機」,大概是指佛朗哥在1975年死後,西班牙恢復了以往的王國制度,儘管只是形式上的。詩其餘幾句令人費解。「紐倫堡」在德國,是二戰後審判罪惡滔天的納粹戰犯之地;「彼得堡」位於前蘇聯。不知諾查丹瑪斯是否在暗示德國與前蘇聯參與過此事。由於資料欠缺,目前尚無從確認這種猜測能否成立。

 

與誘拐事件有關的黑衣僧,究竟是……


  --------
  雛鷹,將被拐騙
  法蘭西與皮加路迪的日耳曼人
  陰沉的森林寺院的黑衣人
  於倫巴露底亞搭建小屋
  燃起閃亮的火


  教會與歐洲是諾查丹瑪斯預言詩集中的兩大主題。特別是與教會有關的事件,他鉅細無遺,都一一作出了預示,即使是僅僅限於歐洲一個小地方的教派事務。
  這首預言詩就是關於意大利歷史上的一個小教派——貝內迪克特教派的一則預示。該教派興起於六世紀中葉,重視勞動與研習聖經,要求該派教眾都須到寺院中作僧侶修行。後來發展到法國與德國境內,「皮加路迪」位於現今德國巴伐利亞州境內;此即「法蘭西與皮加路迪的日耳曼人」所指。
  在皮加路迪,教眾們修起了一座規模龐大的修道院,為表示皈依基督永世修行的決心,特地將修道院建在遠離人煙的原始森林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眾逐日減少,當地人對這種封閉自我的艱苦修行也越來越不感興趣,教派眼看就要後繼乏人。為了維持「香火」,教眾竟然到森林外的村落裡誘拐少年到修道院,強迫他們修行。這引起了當地人極大的憤怒,一把火將修道院化為烏有。從此該教派便在歐洲教會史上消失了。

 

傳教士對異族文化的破壞


  --------
  罪惡的火焰瀰漫天地之間
  無知的人來到視線以外的土地
  強迫眼中的愚民換上文明的外衣
  土星族人將小屋一一燒光
  但終究無法覆蓋
  大部分應另加審視


  這首詩預言了來自歐美的傳教士在世界各地對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造成的無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當歐洲人開闢了新航路後基督教的傳教士也隨著艦隊也來到了一片片他們所謂的文明未開化地。此即詩第二行所指。對於這些土地上的民族、部落,如果已有悠久的文明、完備的社會形態與較強大的軍力,傳教士們就只有披著基督的外衣,在「博愛」的口號下,喋喋不休地向當地人布道傳經,妄圖在思想上將當地人「洗腦」,將其變成自己的附庸。如對中國、日本、印度等。
  但對於那些尚處於原始社會階段的民族、部落。傳教士們就借助隨行艦隊的武力,乾脆地進行一番將他們眼中愚昧的土著住民「脫胎換骨]、快速使之「文明化」的程序,這些自稱為「文明人」的傳教士,把代表土著住民文化的一切印記、標誌一把火燒個精光,然後就把自己「優越的文化]與社會形態強行灌輸給毫無抵抗力的土著住民。於是[文明]的歐美人便當上至高無上的宗主國。可以任意掠奪這些土地上的一切。此即詩第一行與第三、四行的描述。
  詩最末兩行指出,歐美傳教士對異族文化的破壞行為,是應受到歷史的審判的。

 

猶太人的種種巫術與哲學的影響力


  --------
  醫者悉心照料下,偉大的王
  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猶太族的秘技,使他生命延續
  王與人民一齊登上王國的高峰
  拒絕信仰基督的人種得到神的赦免


  這首詩中,因猶太人的神秘醫術而得以延續生命的國王究竟是歷史上的哪一位國王,雖經諾查丹瑪斯的研究專家們多方查證,仍毫無頭緒,無從知曉。
  從歐洲人知道有猶太人存在於世上時起,有關猶太人的一切都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例如在聖經《舊約全書》中,猶太人是神欽選的民族,他們的智慧高於其他所有民族。神的使者摩西帶領猶太人在地上建立「神的國度」。……猶太人確是一個能永遠引起人們好奇心的民族。例如有人曾統計過,至今為止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68%是猶太人;美國總統有八任是猶太人;本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但是猶太人;《夢的解析》一書的作者弗洛伊德是猶太人……猶太人被譽為對世界貢獻最傑出的民族。
  如詩中所述,猶太人不僅醫術高超,他們獨到精深的思想更使「王與人民一齊登上王國的高峰」,進入繁榮發達的時期。事實上,諾查丹瑪斯在筆著《諸世紀》之前的遊學生涯裡,就曾學習過猶大人的種種動秘法與哲學思想。

 

瘋狂的女權力者執行處決


  --------
  炙熱的火焰將女人吞沒
  她對無辜者執行火刑
  襲擊迫近、軍隊士氣激昂
  在塞比裡亞
  時時出現怪異的雄牛


  這又是一首令人不知主角是誰的預言詩。詩中出現的唯一一個地名「塞比裡亞」,是西班牙西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此外,「怪異的雄牛],據某種解釋,是指雄性鬥牛。根據這兩條線索,毫無疑問,詩是關於西班牙王國的。可翻遍西班牙史料的研究家們,並沒找出一位可稱得上「殘暴」的女國王。此詩的女主角也許將永遠是個謎,除非諾查丹瑪斯重現於世,親自作一番解釋。

 

一片混亂中迎來的教皇約翰23世


  --------
  虛偽的連合以短命告終
  一部分變化,大部分被改革
  人民在苦難的船上漂泊
  此時,羅馬迎來充滿力量的豹子


  此詩預言的是二十世紀中葉的教皇繼位事件。
  詩前兩行預示由於前一位教皇離任,羅馬教廷的上層官僚與各大教區主教將會為爭奪教皇寶座而展開明爭暗鬥,昔日梵蒂岡的表面平靜被日益明顯的派系鬥爭所破壞。各個派系之間又在不斷相互拉攏、相互妥協,派系構成也在不斷分化組合。這便是「一部分變化,大部分被改革」。
  詩第三行「人民在苦難的船上漂泊」,大概是指雖然已經過戰後八、九年的建設,但由於戰爭的創傷太大,歐洲各國特別是教廷所在的意大利還遠未恢復過來,平民們的生活依然充滿痛苦,依然極其貧困,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擺脫困境。
  詩第四行通過預示標誌物的方式,指出羅馬的新教皇將是約翰23世。「豹子」一詞便隱喻約翰23世,他從小便把充滿力量的烈豹作為自己的吉祥物,並縫製在他的每一件衣服上。

 

在南半球形成的美蘇新聯合體


  --------
  北極的人們將手挽手在一起
  東洋升起充滿不安與恐懼的黑霧
  新人物被選出
  讓世界顫抖的巨人支持他
  那路撒冷羅伊德斯
  將被異教徒的鮮血砧污


  這首詩預言二十世紀的兩大冷戰對手美國與蘇聯會在南半球建立一種新形態的戰略聯合體,現在看來實現的可能性已絲毫不存在。如果諾查丹瑪斯的預言會成為現實的話,那也許將是立志恢復前蘇聯雄風的俄羅斯與美國。
  「東洋]並非指日本,而是指中國。在世界政治與軍事版圖上,日本並沒有足夠大的影響力。預言中,中國面對原本是敵人的兩大強國在南半球結成聯盟,而北半球之大半仍在這兩強手裡,不安與恐懼便會充塞於每一個中國人的胸中。世界也許從此形成中國對美「蘇」相互冷戰、相互對峙的格局。毫無疑問,此時中國的實力已強大到足以與兩強對抗。
  詩最末兩行預言,假如中國與美「蘇」聯合體之間爆發戰爭,中東的石油將是雙方傾盡全力爭奪的戰略資源,戰火會在中東首先燃起。

 

為和平交涉而來的要人遭暗殺


  --------
  廣闊的天界神殿之領地
  男甥來到倫敦
  為神聖的和平而被暗害
  聖船旋即裂成兩半
  虛假的自由向外狂叫自由降世


  這是一首關於羅馬教廷風波的預言詩。第一句「廣闊的天界神殿之領地」,即指羅馬教廷在世俗世界的崇高地位,第三句的「聖船」也指羅馬教廷。
  當教廷頻起紛爭時,某位權勢者的外甥為調停而來到倫敦,被不希望看到和平的人派殺手將他殺害於寓所中。羅馬教廷隨即陷入分裂狀態。
  這位為和平而來的外甥到底與哪位權勢者有關?一些研究者認為,諾查丹瑪斯預言有誤,此人並不是某位權勢者之甥,他的身份應是蘇格蘭女王梅亞莉·斯蒂爾特的第二任丈夫達安利爾侯爵。

 

新的和平與無政府狀態丁的巴黎(1789)


  --------
  防禦、受到王國精神的削弱
  民眾被煽動起來反抗王權
  新的和平開始構築
  聖潔的法律被人踐踏
  巴黎,捲入未曾經歷的混亂


  此詩無疑是指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將陷入極度混亂不堪的局面之中。
  「王國精神」寓指法國人民熱愛自由,篤信天賦人權、反抗暴君專政的傳統精神。人民正是在此精神號召下,團結起來反抗荒淫無道的法王路易十六的專制王權,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
  詩第三行「新的和平開始構築」,預示制憲會議於1789年8月發表《人權宣言》,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資產階級革命口號,廢除封建等級制。相應的原有封建法律被廢止,因此「聖潔的法律被人踐踏」。
  從此,一系列反對外國干涉軍的戰爭、熱月政變、霧月政變,將巴黎攪得一片混亂,法國進入歷史上最動盪而又最激昂的年代。
  這首詩裡,諾查丹瑪斯再一次顯示了他驚人敏銳的預見力。在原文詩裡,他將Paris拼成Rapis,字母完全一樣,只調換了兩個字母的前後位置,令人驚歎。

 

二戰遭受沉重打擊的日本


  --------
  火星與王權交會之時
  巨蟹的故鄉戰爭讓人欲哭無淚
  未過幾時,新王登基執政
  由他帶來大地的永久和平


  這首詩據諾查丹瑪斯的研究家們推測,是關於二戰中日本必將戰敗的一首預言詩。
  詩第一行的「火星」,在歐洲的星相學中,「火星」兆示戰爭或軍隊,「王權」意指日本式的王室統治形態——天皇制。「火星與王權交會之時」,即指日本的陸軍利用天皇在國民心中的影響與地位,煽動日本人的民族狂熱向周邊的中國、朝鮮等國悍然發動侵略戰爭。
  詩第二行的「巨蟹」暗指日本將在七月裡最終戰敗。「巨蟹」是七月的屬相星座,同時寓示某人某事逃不過失敗的命運。「戰爭讓人欲哭無淚」,日本只有接受它最不情願接受的戰敗結局,讓其國民承擔戰爭的苦果。
  詩第三行「新王」指日本簽署投降書後,根據協議,美國在日本建立一整套美式的民主國家制度,由此產生的國家領導者便是「新王」。在「新王」的統治下,日本進入長期的和平恢復發展時期。
  雖然在世界文明史上,日本民族幾乎等同於一個默默無聞的非洲小部落,但它在近代史開始後,在世界舞台上開始登台、逐漸大紅大紫。特別是在二戰中,日本居然位列「世界三魔頭」之列,讓人極其驚異。諾查丹瑪斯對日本在二戰時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偷襲珍珠港,遭受原子彈轟炸、戰敗等等的預言,被歷史驗證,極其準確。

 

首任意大利國王與統一運動(1870年前後)


  --------
  與火星對決,遭災受難的君主國
  廣裹的漁夫之國
  即將遭遇滅亡的騷亂
  赤色的年輕君王接過政權
  背約者在濃霧瀰漫之日
  開始崛起


  這是一首關於意大利統一運動的詩。
  直到十九世紀後半葉,意大利都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並不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當時意大利北部的幾個小國被奧地利佔據,南部的兩西西里王國被西班牙佔據,中部歸屬羅馬教皇管轄。意大利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
  詩第一行「與火星對決,遭災受難的君主國」,指意大利統一戰爭第一槍打響的地方——西西里島上的兩西西里王國。統一運動的領袖加裡波第率領「紅衫志願軍」從熱那亞港出發,一舉從西班牙人手裡收回長期淪喪的西西里島。
  第二、三行大約是寓指中部的教皇轄區被意大利人收回,教皇國從此不復存在。當時的教皇轄區最發達的產業是捕魚業,從事漁業的人口占總人口的30%,被稱為「漁夫之國」。
  「赤色的年輕君王」指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意大利首任國王比埃托利奧·厄馬努埃爾。他認為爭取人民的力量是統一意大利的關鍵。
  詩最後兩行寓指統一運動中出現了一絲不和諧的聲調,他們妄圖阻礙意大利的統一進程,但歷史證明,這只能是枉費心機。1866年,意大利從奧地利手中收回威尼斯;1870年收回教皇轄區。從此意大利實現全境統一,定都羅馬。

 

賢明教皇之後的世俗繼承者(1963)


  --------
  因他智慧賢明
  四年間其座席穩如泰山
  其後的繼承人喜好女色
  拉班那、皮薩、貝羅拿
  站在支持者的行列
  寄望提高教皇十字架的威望


  綜觀乞今為止的歷任教皇的個人檔案,在任僅有短短四年且智慧賢明的教皇只有一位,那就是約翰二十三世。在任期間,他公正無私地處理各項教廷事務,不帶偏見地任免各教區主教,提拔有能力且品德高尚的人擔任高級教職,從不利用個人聲望搞獨裁。他是歷史上離任後評價最高的教皇之一,就職四年後不幸在任上病逝。
  詩中「其後的繼承人」大概指保羅六世。不過,與詩中描述略有不同的是,保羅六世並非好色之徒,在私生活方面很保守,沒有關於他的桃色新聞出現過。也許諾查丹瑪斯是暗喻保羅六世個人性格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未曾可知。
  事實上,保羅六世帶有濃厚的學者氣,他上任後,通過糾正以往羅馬教廷堅持的某些愚昧的教義錯誤,提高了教廷的聲譽,此即詩最後一句所指。

 

希依勒恩指亨利、三日月指伊斯蘭教勢力


  --------
  五條河流匯成一江大水、島嶼密佈
  龐大的希依勒恩
  隨著色朗的三日月
  一個人憤怒越過無邊無際的濃霧
  六人逃亡 隱身於亞麻布的裝束之後


  這是一首隱晦之至的預言詩,令《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大感頭痛。
  詩中出現的人名「希依勒恩」,據專家推測,為亨利(Henri)之誤拼。但「亨利]到底是誰,預言詩沒有給出明確的線索。
  [色朗]是羅馬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名字,「三日月」據考證為伊斯蘭教歷史上某一大教派的標誌圖,但數百年後被棄用。「色朗」女神與伊斯蘭教派的標誌「三日月」之間有什麼神秘的聯繫?也許是指女神曾一度被教眾們奉為伊斯蘭教的聖女。
  詩最後兩行大意是指伊斯蘭教內部的一次劇烈的鬥爭中,六位重要人物的逃亡事件。但有另一種大膽的解釋是,二十一世後半葉,中東的伊斯蘭教國家終於消除歧見,團結起來,給予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對方的六位核心人物換上阿拉伯的民族裝束才得以逃亡。
  後一種解釋危言聳聽,太過誇張,令人難以相信。

 

阻撓教皇區合併的拿破侖(1813)


  --------
  勇猛的科西嘉人 侵入羅馬
  被流放者 成為大群亡命徒的領袖
  大地最神聖的牧師對於結黨之徒
  欲將其一個不漏置之死地
  巧妙利用越過阿爾卑斯的雄雞


  「勇猛的科西嘉人」無疑暗指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軍事天才拿破侖,他出身於法國的科西嘉島。在他發動的長達十多年的對外戰爭期間,甘冒天下之大不違,兩次動用軍隊將羅馬教皇皮奧六世、皮奧七世從羅馬教廷逮捕並幽禁於法國。
  詩第二行「被流放者」。寓示拿破侖會有一次被流放,然後再重新崛起的命運。
  「大地最神聖的牧師」即是歐洲的精神領袖——教皇。這裡大概是指皮奧七世。1809年5月,拿破侖肆無忌憚地吞併教皇屬下各邦。緊接著又於7月6日下令逮捕皮奧七世並將其囚禁於法國的薩沃納。按照詩的預測,教皇對拿破侖一系列犯上作亂的行為應是恨之入骨的,但據史料披露,皮奧七世並不憎恨拿破侖,反而對他抱有極大的好感,表示欣賞拿破侖的個人才幹,他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個人認為拿破侖才將歐洲帶入了一個新時代。
  詩最後一句「雄雞」指法國。在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時期,法軍越過阿爾卑斯山攻打奧地利、普魯士、俄國。追擊反法國盟軍,對法軍士兵來說,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習以為常。

 

被孩子們的困境所苦惱的王后卡特琳娜


  --------
  聖潔的寡婦 耳邊常常傳來
  孩子們被痛苦折磨的消息
  自己的足跡
  指引繼承人前進的方向
  掉下的頭顱 堆積如山


  這是另一首關於法蘭西王國史上的王后卡特琳娜·德·梅迪西絲的預言詩。如此前一首預言詩所述,她有七個王子,但因病夭折四個,僅剩三個。本詩前兩行依然是在暗示四位王子的病情使王后卡特琳娜心煩意亂,不知所措。
  詩後三行舉出了一些使王后煩惱的另外幾次事件。當時法國國內新舊教派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幾次上演流血衝突。國內局勢動盪不安。偏偏此時,兩個王子為洩私憤,竟然派人暗殺在國內極具影響力的吉士大公兄弟,這一下猶如火上澆油,王權隨時有可能被推翻。在這關鍵時刻,王后卡特琳娜鋌而走險,借召開會議商討對暗殺策劃者——兩位王子如何處理之際,調動衛戎部隊對參加會議的反對者進行血腥屠殺。此一舉雖使飄搖的王室得以鞏固,但卻大大加深了國內民眾對王室殘暴手段的憎惡。

 

落人敵人手享的羅馬教皇


  --------
  披著神聖的外套 裹著虛假的軀體
  將教廷權杖拱手送給敵人
  夜深沉
  黑厄依吉爾的人民
  向普拉邦德進軍


  從詩中出現的「教廷」一詞推測,此詩與某一位教皇有關。但詩中內容太過暖昧,令人對其所指無法領會。
  詩後兩行出現的地名或許能給有興趣解開此謎的讀者朋友們一點蛛絲馬跡。「黑厄依吉爾」據《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考證,是現荷蘭靠近比利時邊境的一個小鎮。小鎮裡曾流傳過一則傳說,某位教皇被人秘密囚禁於小鎮教堂的鐘樓上,直至去世。但與此同時,奇怪的是,那位教皇仍如同往常一般在羅馬行使著教皇的權力。於是便有人懷疑教皇被人冒名頂替。假冒者不僅外貌、神態與真教皇極其酷似,而且性格與行事方式也絲毫沒有漏出破綻。真教皇被劫至黑厄依吉爾終身囚禁。
  此說異常大膽,但目前遠遠沒有證據證明這是歷史真實。讀者可將它視作一則野史趣聞。

 

墨索里尼的女婿被槍決(1944)


  --------
  國王終於得到
  他夢寐以求的目標
  高高在上的聖職者 遭受邪惡的包圍
  接到報告的統領勃然大怒
  他 於米蘭將數人處刑


  這是一首關於二戰時意大利的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與他的女婿喬亞諾的預言詩。
  詩前兩行暗示國王因為某種利益關係而與預言詩中提到的事件有關。那種利益也許是國王得以行使失落已久的權力。
  那麼,在墨索里尼與其女婿喬亞諾之間究竟爆發了什麼不尋常的事件呢?
  自從1943年7月,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後,意大利法西斯軍隊節節敗退,敗像已現,墨索里尼眾叛親離。此時,意大利上層集團發動了一次政變,將墨索里尼趕下台。主謀者中就有他女婿喬亞諾。
  墨索里尼被軟禁於亞平寧山脈中的一座高峰上。希特勒不甘心失去意大利這個得力助手,派黨衛隊將墨索里尼拚死救出,並扶植他在意大利北部成立新的意大利共和國。
  重新上台後,墨索里尼立即下令逮捕審判發動政變趕他下台的人。在他授意下,維羅那法院宣佈所有參與政變者通通判處死刑,他女婿喬亞諾也在其中。死刑在米蘭市執行,詩最末兩行用極簡潔的語言描述了這一事件。
  詩第三行是指位於羅馬的教廷聖地——梵蒂岡也未能倖免,籠罩在一片法西斯的恐怖氣氛中。

 

某位有地位的人 因為誤解而成為殺人犯


  --------
  偽裝的話語 引來無情的鞭刑
  被囚禁 身軀漸漸麻木、痛楚
  屈伏於嚴刑
  無力的求情傳給囚徒
  那時 貝裡西將會現身
  憤怒 撕咬仇人的鼻子


  這是一首難以解釋的預言詩。雖然情節異常地清晰明瞭,描述的是某位地位顯赫的人因誤信謠言而將某人囚禁至死,但研究專家們很難將它與史實聯繫起來。詩中既無年代,又無地名,不知諾查丹瑪斯預言的這件事是否將在未來發生。

 

「阿利奧」——反對基督的「第三人」的名字


  --------
  他的手不慎沾滿鮮血引來阿利奧
  在海邊、他立誓
  決不輕易出讓自我
  兩河匯聚之地,他的手為戰爭發抖
  披黑衣者,讓他恐懼
  讓他為此而後悔


  一則聖經故事中曾提到,基督降生到世上拯救受苦受難的芸芸眾生,反對他的有兩人,代表兩大敵對勢力,一是魔王撒旦,寓示罪惡;一是叛徒猶大,寓示不信神、品德敗壞的人類。本詩則預言反對基督的「第三人」將會出現,那就是「阿利奧」。
  「阿利奧」是誰?研究專家們眾說不一。一種觀點認為是指以破壞現有世界和平秩序為樂的恐怖主義者;一種觀點認為是指以推翻整個西方,用伊斯蘭教義一統世界為宗旨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還有一種大膽的假說認為「阿利奧」便是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理由是薩達姆為爭奪出海口與石油產地而不惜付諸戰爭,與整個西方世界為敵。「兩河匯聚之地」被認為是指位於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交匯地的巴格達。海灣戰爭期間,巴格達遭到多國部隊的地毯式轟炸,肯定令薩達姆心中不好受,「手為戰爭發抖」。
  按照這種假說演繹,詩最末兩行正好描述薩達姆現在的心情。長期的制裁「讓他恐懼,讓他為此而後悔」。
  這種假說雖然將預言詩解釋得合情合理,天衣無縫,但苦於得不到證據支持,被大多數研究專家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伊拉克的侯賽因總統與海潭戰爭


  --------
  天翔鳥劃過長空的噴火機器
  密集的攻擊指向孤軍奮戰的大王
  王境內爆發未曾有的騷亂
  遭遺棄的人們墜入絕望的深淵


  此詩預言了爆發於伊拉克與西方世界之間的海灣戰爭,描述了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的進攻和伊拉克人民所經受的戰爭創傷。
  詩第一行。『天翔鳥,劃過長空的噴火機器」,形容多國部隊的各種先進戰鬥機與精確制導的巡航導彈飛舞在伊拉克的上空,發出淒厲的呼嘯,彷彿死神來臨前的召喚。
  第二行的[孤軍奮戰的大王」無疑寓示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沒有盟友的不利局面下,孤軍同整個西方世界的聯軍——多國部隊拚死戰鬥。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孤立無援的伊拉克怎麼敵得過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的多國部隊,結局只能是寡不敵眾,簽署城下之盟。
  海灣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痛苦是曠日持久的,不僅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境內不分青紅皂白的地毯式轟炸、外科手術式轟炸,使數百萬伊拉克人民家園被毀,流離失所,生活困頓,因為對伊拉克的制裁竟毫無道理地延續至今,所以使無辜的平民繼續忍受戰爭的痛楚;使才降世的嬰兒由於食品缺乏又匆匆告別人世,詩末一行指出,「遭遺棄的人們墜人絕望的深淵」。人道主義精神與人權,在戰火中絲毫得不到體現。

 

雙子座的脫落 顯示通信機能的麻痺


  --------
  獅子的附近潔白無暇的柔軟毛皮
  山羊座 金牛座 巨蟹座 獅子座 處女座
  火星 木星 太陽 燃燒大平原
  山峰、市鎮
  鴻雁之書隱於巨燭之後


  這首預言詩中出現一系列的星座名,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但諾查丹瑪斯在金牛座與巨蟹座之間有意漏掉一個雙子座,不知有何用意。
  詩第三行「火星 木星 太陽 燃燒大平原」,有一種意見認為是指世界將因淡水資源極度匾乏而引發一場世界範圍內的超級火災。但有專家反駁說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南極的冰將足夠全球人類使用一千五年,即使因水荒引發大火災,那也是三千五百年左右的事,何況那時科技必將輕而易舉地解決資源的「小問題」。
  「鴻雁之書陷於巨燭之後」,「鴻雁之書」原意指手寫的書信。諾查丹瑪斯用這個詞也許是概指通信。「巨燭」的光亮遮蓋了「鴻雁之書],據專家解釋是指某個時候,地球上已經高度發達的通信網絡突然癱瘓,人類一下子又回到相互間傳遞信息極其緩慢的時代。假如全球的計算機千年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世紀末的戰爭,在意大利的教皇面臨危險


  --------
  地面上的戰鬥帶來的惡與善
  避免波及到培魯吉亞的邊境
  皮薩開始謀劃叛變
  費倫岑悲泣那不公的命運
  跨在騾子上的王 在夜幕裡受傷
  傷口裹在黑色的鞍布裡


  這首詩預言了意大利在世紀末的戰爭來臨時的景象。
  「世紀末的戰爭」一詞,諾查丹瑪斯專用於寓示十八世紀末開始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及其以後的拿破侖對外戰爭,這一系列戰爭,既有法國人民保衛大革命成果、反抗英奧干涉軍的正義保衛戰;也有拿破侖入侵他國,強佔別國領土的侵略戰爭;有好有壞,所以詩第一行說「地面上的戰鬥帶來的惡與善」。
  詩第三行「皮薩開始謀劃叛變」,指當時意大利眾多大公國中實力較強的撒丁王國,一個公爵準備出賣撒丁王軍的作戰計劃與拿破侖,以換取法軍打敗撤丁王軍後的高官厚祿。
  「跨在騾子上的王」寓指當時的教皇皮奧六世。拿破侖本人於1796年3月被正式任命為意大利軍團司令後,便在意大利進行連續作戰,無數次打敗當時意大利的宗主國一奧地利的軍隊與撒丁王國軍,他在意大利可說是橫行無忌,連教皇也不放在眼裡,1798年2月,因教皇在法國控制下對法國會更有利,拿破侖下令法軍在羅馬逮捕了皮奧六世並將其押解到法國。為避人耳目,這一行動在夜裡進行。至於教皇有沒有受傷,史料中沒有找到更詳細的記載。

 

無辜者受到懲罰 罪人逃入「森林」


  --------
  古老的職業完成之日
  罪惡凸顯 從屋簷開始
  降臨大人物的頭頂
  既為逝者 他們齊聲譴責無辜者的行為
  道貌岸然之罪人,隱形於濃霧密鎖的森林


  此詩預言在某一重大事件中,受到人們譴責咒罵的人並非元兇,而真正的罪人卻逍遙法外,讓無辜者代其受過。
  這只是本詩的籠統大意,當《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將本詩與所有具有此類特色的事件進行「對號入座」時,即發現實在無法將它確定為解釋某某事件,因為「吻合」它的事件太多了。例如最近一次俄羅斯總理的換人,前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就被俄羅斯媒體比喻為「俄羅斯最大的擋箭牌」、「總統所有失誤的策劃者」。每當國內對政府腐敗、經濟不振、物價上漲等問題的不滿聲音極劇響亮時,葉利欽總站在人民與媒體一邊,對切爾諾梅爾金大肆指責、無情批判,抱怨政府工作是如何地效率低下、決策是如何地不切實際。但他卻彷彿忘記了自己是俄羅斯總統,負有比總理更大的責任,更何況切爾諾梅爾金一向唯其馬首是瞻,無論何事都俯首聽命。
  替罪羊何其之多。當今美國總統克林頓尷尬萬分的「白水事件]調查進入關鍵時刻,與案件有重要關聯的經濟顧問卻在寓所裡畏罪自殺,從而使調查被迫中斷,這不禁讓人疑問頓生:總統是否找了只替罪羊?

 

「赤色」代表革命或是針對蘇聯


  --------
  和平的宿敵 放蕩之徒
  征服意大利
  渾身鮮血淚淚的黑衣人、另或大王君
  披上紅衣登場
  火 血流 染成血色的海


  這是一首預言紅色革命席捲全球,社會主義政權紛紛建立的詩。契機是將全世界裹入戰爭海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詩前三行描述德意日三個法西斯魔頭,「和平的宿敵」,指希特勒,在諾查丹瑪斯的另一首侍裡,曾把希特勒稱作「為害和平的罪魁」,「放蕩之徒」大約暗示墨索里尼,「大王君」指日本天皇,他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征服意大利」寓示法西斯統治在意大利首先得到絕對的鞏固。第三行「渾身鮮血淚淚的黑衣人,另或大王君」,分別指納粹軍隊和日本法西斯軍隊在二戰中令人髮指的禽獸般屠殺行徑。
  正是德意日法西斯的倒行逆施,激起各國人民的英勇反抗,並且在鬥爭勝利後,近半數的國詩最末一行被認為是寓指在二戰中人民鮮血流得最多、抵抗的戰火燃得最旺的國家,紅色的血將國家鍍成了「紅色政權」這顯然指的是蘇聯及東歐地區和中國。

 

大戰敗北 被奪走的日本北方領土


  --------
  王國的骨肉父親被囚禁的緣故
  為使他自由,從王國分割出去
  特拉吉美勒湖鄰近 甜藍碧綠的囚虜
  人質的運勢不可捉摸 偏向於好


  這是一首關於二戰後日本的北方領土被蘇聯搶佔的預言詩。
  1945年8月,遠東的蘇聯紅軍按照雅爾塔協議,出兵夾擊日本,以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把盤踞中國東三省的日本關東軍主力消滅後,蘇聯人搶佔了日本的北方四島。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後,就開始向蘇聯要求歸還被佔的北方四島。但因新近戰敗,蘇聯憑恃戰勝國身份,借口幫助日本代管北方領土,以後歸還,一直將四島佔據至今,此即詩前兩行預示的內容。
  「特拉吉美勒湖」原是意大利半島中部的一處湖泊,這裡被認為是寓指日本海。「紺藍碧綠的囚虜」則可以解釋為日本海之側的美麗的北方四島。
  詩最後一行表示有關北方領土的歸還問題因有大多因素摻雜其中,不可預測。但諾查丹瑪斯留給日本人一個希望,北方四島的歸還問題,前景是「偏向於好」。

 

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1806年)(瑪因茨)


  --------
  極度的飢渴令人厭惡
  瑪因茨的大公
  威嚴掃地
  科隆的民眾 靠向他身邊
  響起不平不滿的呼喊
  萊茵塞滿滔天的怨怒


  十九世紀初的拿破侖對外戰爭,在歐洲引發的進步影響之一,是在1806年打敗普魯士軍隊,割占普魯士領地,促使在歐洲存續數百年的「神聖羅馬帝國」解體。
  本詩即是預示這一歷史事件。
  「瑪因茨的大公」指當時名存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十幾名位同公爵的選候之一,瑪因茨大選候。他的領地瑪因茨公國,現薩克森地區,於1797年拿破侖在萊茵地區擊敗普奧聯軍後簽訂的坎波——福米奧和約中,被割讓與法國。瑪因茨大選候隨即喪失了對自己領地的控制權。
  1806年8月,神聖羅馬帝國在拿破侖對歐洲各國如秋風掃落葉般地戰爭打擊下,連名稱也保不住,終於宣告瓦解。不久,普魯士的人民開始煥發出要求普魯士各公國統一,成立強大的德意志國家的愛國熱情。但由於各公國領導者封建閉塞,民眾要求統一的呼聲被置之不理,於是,「萊茵塞滿滔天的怨怒」,普普士人民逐漸用行動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無意義的意大利遠征與其指揮者


  --------
  安·馬爾科王國的第二領導人
  福裡斯蘭 英吉利諸島人
  傳遞的思想
  花費十萬之巨的財物
  企劃征服意大利
  被證明毫無意義


  本詩被《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列為最難解讀的預言詩之一。歷史上與本詩中描述的「企劃征服意大利」一語相吻的國家或個人,目前尚無資料證明其存在。當意大利處於各公國封建割治的狀態時,外來的「征服者」僅有奧地利人、西班牙人與法國人,而曾佔領過整個意大利的人僅拿破侖一位,拿破侖顯然不符合詩中對征服者的描述。
  專家們僅能提供如下的解讀線索:安·馬爾科是歷史上某位姓安的女王的姓與菲利浦這個姓氏的拉丁文拼法聯合演繹而來的單詞,福裡斯蘭是荷蘭北部地區曾存在過的一個小公國領地的稱呼。

 

謎一般的人物奧古彌奧與他充滿虛偽的主張


  --------
  遼闊的色朗王國予以委任
  善於玩弄的機巧的奧古彌奧的手心裡
  他將意大利插滿盅惑的旗幟
  意大利被精緻的贗品支配


  「奧古彌奧」是中世紀以前居住於意大利中部、以羅馬為中心地域的一支民族——科爾特族的大力神的代名詞。傳說中,他力大無窮,在科爾特族集體向富庶溫暖的南方遷徙時;僅憑一己之力,便將前進路上的山、河障礙一一掃平,為民族立下汗馬功勞。科爾特人感激他的貢獻,奉他為民族領袖,不料他從此驕橫跋扈,開始玩弄詭計,將其他科爾特人擺佈於股掌之中,最終成為一個醜陋邪惡的統治者。
  這只是傳說。諾查丹瑪斯通過預言詩向我們預告:意大利歷史上會出現一個真人的「奧古彌奧」。研究專家們的解釋毫不猶豫地指明:此人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是個天生的鼓動家加謊言者,1922年,他率領四萬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奪取政權,然後通過不掌實權的意大利國王任命,正式當上首相。其後,他玩弄政治手腕,安插法西斯黨徒擔任高官要職,鼓動如簧之舌,向勞工大眾許下種種天花亂墜的謊言。在意大利全面鞏固了法西斯統治,將意大利拉入法西斯戰車軌道,直至撞毀。
  預言詩借用傳說中的人名,向後世事先警告,可惜沒有人能夠及時研究,揭示《諸世紀》的深奧含義。每當歷史車輪真實地將那一幕幕人類極不情願面對的戰爭慘劇殘醋地呈現於眼前時,有識之士總是不禁扼腕歎息:為什麼今日才有人去研究《諸世紀》。

 

巴黎化為廢墟 是天災還是人禍(核戰爭)


  --------
  永遠的非人類居所
  圍繞此地 塞納與瑪爾內 奔流湧動
  泰晤士與士兵合為一體經受考驗
  確信攻擊將被擊退
  衛兵於是被麻痺


  此詩是關於將會在巴黎發生一次令大地翻覆的大災難的預言。
  詩第二行的「塞納與瑪爾內」是兩條流經巴黎的河流。「圍繞此地」,「此地」便明確是指巴黎。
  詩第一行,永遠的 非人類居所」,直接告示道,巴黎經此一難,將化為廢墟,無人能繼續生存於此。
  能將著名的花都巴黎毀滅為齏粉的大災難,除非是核戰爭或是地震加上生化污染,還有一種可能是來自大空的小行星的撞擊。
  聯繫到諾查丹瑪斯所預言過的大災難的各種形式,研究專家們分析,核戰爭毀滅巴黎的可能性最大。在有關1999年全球毀滅的另一首預言詩裡,他將具有極度恐怖的能量的核洲際導彈隱喻為「長鞭」,有關核武器對歐洲的打擊一節的描述是「成吉思汗的長鞭將揮舞歐洲」,寓示核彈會來自古代蒙古人的故鄉,現代的中亞地區。
  不過,某些同時通曉天文學與占星術的研究專家們持另一種意見。他們通過預測星位的變化趨勢,認為1999年某個時候,天外突然高速飛來一顆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與地球撞個正著。墜落點也許就在巴黎附近。於是巴黎被小行星帶來的無法想像的巨大能量在一瞬間毀滅。
  詩第三行「泰晤士」是倫敦的一條河流,暗示英國。其時英國由於平素準備充分,不會與巴黎遇到同樣的災難性後果。但詩最後一句預示,出於人們無根據的麻痺僥倖心理,英國並沒能完全躲過災難的襲擊。

 

波斯灣的高度緊張(20世紀)


  --------
  靜寂夜 妖艷的虹橋掛在南特附近的天幕
  來自海洋的技術 將雨扯落大地
  阿拉伯灣 超級艦隊往來游戈
  扎克森的熊與母豬
  成為怪胎的發源


  這首預言詩涉及的內容較多,且被認為全是預言二十世紀的種種怪象的。
  容易解讀的詩句是第二行與第三行。第二行「將雨扯落大地」,無疑是指二十世紀的人工降雨技術。自稱是「藍色文明」的西方國家首先擁有此項技術,因為詩預言它「來自海洋」。
  詩第三行描述海灣內劍拔駑張的緊張氣氛。「阿拉伯灣」寓示阿拉伯人聚居的海灣,即如今的波斯灣。「超級航隊往來游戈」指美國在海灣常駐的艦母恃混艦隊,在海灣內橫行霸道,向其敵對國伊朗與伊拉克耀武揚威,進行武力威懾。
  較難解讀的詩第一行大概是預示法國南特市將會發生一起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大氣中因化學性的懸浮顆粒大多,而產生一道艷麗詭秘的「彩虹」。
  詩最末兩行預言動物們在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下,產生令人恐怖的變異。「熊與母豬」概指一切動物。

 

西班牙內亂·人民陣線成立宣言(1936)


  --------
  有關王國的一切學識總督皆瞭如指掌
  對無上的國王 他否定其行為
  美利利亞艦隊在逆風中寸步難行
  他被引渡給並不忠誠於他的人


  此詩被認為與西班牙1936年人民陣線獲選成為執政黨,其後佛朗哥發動政變這兩次事件有關。
  「美利利亞」為摩洛哥東北部的西屬商業海港城市。這一解讀線索很重要。後來佛朗哥叛亂,即是從摩洛哥開始的。
  詩第一行的「王國總督」指國會選舉勝利後,主要由共產黨與社會黨組成的人民陣線組成內閣上台執政,新政府大量採用有利於人民的民主措施,致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與勞動條件,贏得了人民的支持。
  第二行的「他」,研究專家們認為暗指叛亂首領佛朗哥,他在顛覆共和國政府後,宣佈廢掉國王制,建立總統制,此即「對無上的國王,他否定其行為」所指。
  第三行「艦隊」是指配合佛朗哥叛亂的德意法西斯干涉軍。最末一行無人明白其具體所指。

 

拿破侖百日皇朝時代的路易十八(1815)


  --------
  正義之士被送往流刑地
  惡疫襲至諾恩塞格魯邊境
  對赤衣人的回音 將他導入歧路
  王 退入蛙的故鄉


  拿破侖於1814年4月6日宣告退位後。在同盟國軍隊刺刀的保護下,前國王路易十六之弟路易十八,進入巴黎;波旁王朝的統治復辟了。
  拿破侖乘英艦「無畏號」前往他的流放地——厄爾巴島。諾查丹瑪斯在詩中少見地表達了他對後世人物的褒獎之意。他稱拿破侖為「正義之士」。
  詩第二行較難解讀。有一種解釋認為,路易十八即位後,法國國內情況一片糟糕,經濟形勢每況愈下。俄英普奧等盟國要求法國必須賠款七億法郎,使得國庫更加空虛。「惡疫」即為寓示這種險惡混亂的局勢。
  詩第三行的「赤衣人」的解釋有兩種對立意見。一種認為是指復位,做了百日皇帝的拿破侖;另一種相反的意見則認為是指路易十人,傾向於前者的研究專家們認為,「導入歧路」正是預言百日皇朝不會堅持多久。
  最末一句「王退入蛙的故鄉」,寓示拿破侖重新進入巴黎王宮時,路易十八已倉皇遠循至比利時。

 

比利時與法國之間的秘密協定


  --------
  兩山間的澗谷 二人首腦會談
  場內喧嘩不斷 場外一絲難聞
  布魯塞爾與德爾郡
  朗格魯輕易征服
  馬裡依諾 對他們的疾病行刑


  本詩涉及比利時與法國之間曾達成的關於某些重大問題的秘密協定。這項秘密協定由於兩國皆嚴守保密原則,沒有向外界透露,其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據專家們的推測,協定可能涉及到兩國的領土問題與經濟協作,甚至有可能包括比利時在二十一世某個恰當的時候並入法國,建立法一比聯邦國的條款。應該說,這一推斷非常大膽,但也不全屬空穴來風。歷史上比利時一貫與法國保持極其良好的外交關係,兩國國民在民族血統上也具有極其相近的親緣關係。兩國在現今的歐共體聯盟的各項事務上,也是一對合作親密無間的夥伴國。
  詩前兩行暗示兩國首腦在某座山脈的峽谷中舉行秘密會談,沒有傳出一絲風聲。
  第三行的「布魯塞爾與德爾郡」是尼德蘭地區為西班牙所佔時期的地名,後來在法國的支持下,尼德蘭人民舉行資產階級革命,從西班牙中獨立出來,成為今比利時與荷蘭的雛型。
  詩最後一行暗示,秘密協定對法國、比利時雙方都有利,會成功地幫助他們解決各自的一些難題,「對他們的疾病行刑」。

 

讓大眾服膺的反基督勢力的出現


  --------
  神聖 虛偽與魁力洋溢
  鼓動雄辯之舌
  歷經久遠的都市 帕爾瑪太過性急
  費倫茲埃爾 席埃娜
  在無聊厭惡中趨向沉寂


  這是一首關於本世紀末意大利將出現一股聲勢浩大的反基督教勢力的預言詩。
  詩中指出,這一反基督教勢力將出現一位出色的天才雄辯家與鼓吹者。此組織雖然以反基督為宗旨,但同樣遵從人類普遍的崇拜神靈情結。披上「神聖」的外衣,宣稱自己是「真神」的使者,奉神的旨意,在大地上建立通向永恆的「神的國度」的秘徑。他們的種種現身說法,對一般民眾來說,「魅力洋溢」,民眾無法看透其面具後面的虛偽。
  這一組織逐漸在意大利擴大影響,信徒日漸增多。由於該組織的反基督宗旨,無可避免地與基督教徒在意大利各地爆發衝突。而且,試種針鋒相對的教派衝突一旦迸發,絕難停息,只會愈演愈列。詩最未兩行即是預示意大利各城市分別出現兩派教眾武裝對恃、城市陷入騷亂動盪的境地。

 

納粹從犧牲者身上強奪的巨大財寶


  --------
  教皇 無恥地站在好戰者身邊
  惡棍們 征服多瑙河流域
  被彎曲的尖鉤的權杖追逐的十字架
  囚虜 金銀財寶 多過千萬的美玉


  此詩預言了二戰期間,厚顏無恥的德國法西斯黨徒強行從俘虜,被佔國人民身上搜括金銀財寶,貪婪成性,就連死去的人身上僅有的一點錢財,他們也不放過。
  詩中「彎曲的尖鉤的權杖」,寓指納粹黨的徽章——萬字圖案。「十字架」寓指被納粹黨徒肆意蹂躪的歐洲各國。這一行詩預示在強大邪惡的法西斯軍隊的進攻下,歐洲各國皆無還手之力,只得暫時屈伏。
  詩第一行「教皇無恥地站在好戰者身邊」,指當時的教皇皮奧十二世,面對滅絕人性的法西斯納粹對猶太人實行殘酷的種族清洗以及對被佔國人民的極端壓搾,竟然無動於衷,毫無同情聲援的表示。並且,戰後大批原納粹黨徒為逃脫歐洲軍事法庭的審判,潛入教皇領地梵蒂岡躲藏,教皇居然予以默許。這令教皇在廣大基督徒心中的聲譽蒙上極大的恥辱。
  詩第二行寓指德國法西斯售「先控制的是多瑙河流域,並在奧地利建立臭名昭著、令世人發指的集中營。詩最末一行指出,納粹從俘虜身上強奪的財富數量是何其巨大。

 

新遺跡的發掘 使晦暗的古代史之謎變得明亮


  --------
  幽深的古井 骨骸被偶然看見
  繼母犯下近親相好的罪業
  情勢有了變化 謀求名聲與讚譽
  作為侍奉自己的星
  最後跟隨火星


  此詩預言在某文明古國,新的歷史遺跡被發掘,由此得出的考古結論,將更改以往的歷史記述,使一些古代史遺留的謎團得以迎刃而解。
  預言詩並無明確指出某文明古國究竟是哪國,但《諸世紀》的研究專家們一致認同,詩中預言的這次重大的考古新發現是在埃及,不知是出於對一貫靠近西方的埃及的偏好,還是詩中出現了確鑿的解讀線索。
  專家們對此詩所持的看法是,井中發掘起來的骨殖,也許是號稱古埃及兩大美女格裡娥帕特拉與勒菲爾齊齊其中一人的遺骨,伴隨遺骨出土的另外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將立即改寫現有歷史教科書的有關章節。詩中的「火星」是諾查丹瑪斯用於寓示軍隊、戰爭的慣用語,這裡指隨侍在兩大美女身旁的古埃及軍人。預言詩暗示這兩大美女與在其身邊朝夕相處的侍衛有不可告人的隱情。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