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正飛快地向我們走來,這不過是說現代社會正向明天飛快地奔去。所以,未來崇拜就是速度崇拜!我的朋友在來信中曾用詩意的語言說: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實在快!這是十分準確的感受。
有這麼一個笑話:國外某精神病醫院收治了一位患者,他剛入院時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家屬卻肯定地說他有病,總是煩躁不安,有時還拚命酗酒。於是醫生問他:你為什麼總喝酒?他回答說:因為我覺得特別煩!為什麼煩躁?因為我老想喝酒。
這種循環式的回答不僅讓醫生發笑,也引起了他的職業興趣。他覺得這個人或者特別機智,或者真的有病,於是留他住院觀察。頭幾天,這個人確實顯得心神不寧、坐立不安。這一天,他忽然向醫生要來紙筆,接著便沒日沒夜地寫起來。
像一些珍視自己創作的作家一樣,他一直不讓醫生看自己的作品。醫生猜想,他也許是個有怪癖的作家--就算真有精神病,瘋狂的寫作也是內心宣洩的最佳方式,可以為心理分析和最終診斷提供資料,所以沒有打攪他。
20天過去了,患者把醫生找來,一本正經地捧出一摞厚達五、六百頁的作品。
醫生翻開第一頁,驚喜地看到上面有一串簡潔有力的文字:傑克遜將軍跨上他那黑色的駿馬,大聲叫道……。
他叫了什麼?醫生好奇地翻開第2頁,第3頁,發現滿篇都重複著一個詞:quick(快)!quick!quick!--500多頁竟都是quick!醫生問他:傑克遜將軍為什麼總喊quick,患者振振有辭地回答說:因為倔馬硬是不走!--原來如此,於是醫生在診斷書上寫下:妄想型強迫症!不過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描述現代社會發展的天才作品。如果我們把科技專家的追求、未來學家的預測、商家的廣告和政治家的承諾放在一起看待,可以發現他們所說的只是這一個字:快!他們都是我們時代的傑克遜將軍!人們用不限速的信息高速公路來命名網絡時代,這條公路上的每一塊標誌牌都寫著一個詞--高速!1975年,英特爾公司專家戈登·莫爾曾預言,計算機微處理器中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便會翻一番,這就是著名的莫爾定律。事實正是如此:1984年,英特爾公司為80286電腦製造的微處理器包含10萬個晶體管,它使電腦執行指令的次數達到100萬條/每秒。而1989年的80486電腦微處理器包含的晶體管數已達100萬隻以上,其運行指數達到2500萬條/每秒。我們由此想起一道趣味數學題:把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60次,它會有多厚?通常人們認為它會有幾厘米厚,即使最富於想像力的人也只是說它有幾米厚。但據有關專家說,它的高度可以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地球外的阿波羅小行星群!我沒有這麼大的紙,也沒有做過計算,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試一試。這就是指數增長概念,如果從這個背景來看莫爾定律,那是相當驚人的。幸虧比爾·蓋茨對此做了限定,他說,莫爾定律的有效期不超過20年。即使這樣,那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今,一些美國信息技術專家把若干超級電腦芯片並聯起來,使其運行速度可以達到3(3萬億)次/每秒!顯然,這個數字對於終日只與百、千、萬這樣的數字打交道的公眾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但專家們說,只有達到這樣的速度,計算機才可以勉強模擬核試驗的各種數據。微處理器向來被稱為電腦的心臟,它的生命就是數據處理速度。此外,隨著目前上網人數的劇增,各種多媒體文件傳輸所需的帶寬不敷使用,信息高速公路上常常出現堵車現象,因此有人戲言:環球網就是環球等。更有些專家憂心忡忡地斷言,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傳輸介質的帶寬問題,信息高速公路將面臨崩潰的危險。看來,技術的指數增長速度還趕不上信息傳播的發展要求。在這個背景下,提高信息傳輸速率(波特),使網絡成為充滿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工具,這已經成為信息技術專家的頭等任務。在信息技術領域中,速度就是一切。
提高電腦數據處理速度和網絡傳輸能力,當然就意味著相關電子產品將迅速更新換代。90年代初,我的一位朋友購買了一台80286電腦,當時他非常得意地向我說明這種電腦與市面上的學習機相比有哪些優越性。
但如今想起來,他並沒有提到這種電腦的軟硬件配置可以而且應當不斷升級。我至今還記得4年前一位朋友將我的286電腦主板更換為386DX的情形,當我在屏幕上翻看自己的文件時,驚喜地發現那上面的文字在換頁時不再是一行一行地緩慢出現,而是嘩啦一下就變成新的一頁,那感覺真是妙極了!不久前,我在用486電腦下載網絡圖像時,又體會到當初286電腦換頁時的感覺:這畫面就像一個考驗人們耐心的脫衣女郎似的,慢條斯理地從上到下一條一條地顯示出它的輪廓。這時又有人建議說,你應該換電腦了,最起碼也得是一個奔騰。奔騰是Intel 公司生產的新一代處理器Pentium的中文音譯名。
它不僅準確地反映了原文的讀音,而且也確切地表達了該產品設計者所追求的速度觀念。奔騰是當代信息技術發明的最靈驗的咒語,它讓我們的生活也奔騰起來。
90年代初以來使用電腦的用戶大體都經歷了幾次升級,更不必說那些發燒友,他們的全部興趣似乎就在升級。迅速升級換代難免使一般用戶有一種疲於奔命的感覺,豈止是用戶,連一些電子產品經銷商也常常感到不適應。一位販賣電腦的老闆大發感慨說:如今的電子技術發展太快。新技術剛剛生效,就已經過時!電腦和網絡在向人們高速傳遞信息的同時,也使每一個用戶體驗著速度型的人生。
近年來,人們尤其喜歡為行將到來的新世紀--21世紀--命名。生物學家說那是一個基因工程的世紀,它意味著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命將結束自然進化過程,進入一個由科技加以控制、改造和生產的時代;許多關於太空搜索的讀物預言那是一個可能遭遇外星人的太空時代,地球生命將由此結束孤獨的生存;信息技術專家則言之鑿鑿地說,那是一個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信息不僅是我們最重要的生活資料和產業資本,而且將徹底改寫傳統、文化、自然國家乃至人的含義;當然,所有這一切都不如社會學家概括得全面:人類將從此徹底結束為維持生計而艱辛勞作的生存時代,進入一個自由創造和全面發展的生活時代。
無論有多少種說法,有一點是一致的,在未來的世紀中,速度是衡量一切發展的唯一尺度,所以我們不妨說,那是一個速度崇拜的世紀!速度崇拜是現代科技發展和商品社會的拜物教!80年代初,當深圳特區剛剛建立起來時,那裡的人們率先提出了一個口號:時間就是金錢。這個說法如今已被廣泛接受。時間就是金錢,反過來說就是,沒有速度就一錢不值!這的確是商業社會的真理。在市場中,一項產品的開發速度直接決定著該產品的市場價值;在科技領域中,一項成果的學術價值也與其研製、推廣的速度息息相關。70年代,德國社會學家E.施馬克曾概括說,如今每過10年,工業技術知識中的30%和電子技術知識中的50%都將被淘汰。在如今信息高速公路時代,這個論斷肯定也過時了!知識的過時當然就意味著一代人的過時。
迄今為止,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校更像是一座工廠,教師猶如生產線上的工人把每一代學生製造成型號不同的產品。一旦學生畢業,社會消費的僅僅是這些學生在校學到的知識。在過去時代,一個學生在十多年中學到的知識大體可以終身受用。然而如今時代變了: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迅速更新使人們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那些在畢業後就喪失學習能力的人不可避免地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信息時代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向社會提供的應當是一個具有自主能力、敏感意識和持久學習興趣的現代人,而不是一件具有一大本考分記錄、一畢業就如同放赦一般的成品化學生。不過,一旦高速變成了生活的主要節奏,人的生活就不免顯得乏味。我在歐洲學習時曾聽當地人嘴邊上總掛著一個詞:Japanese tourist(日本旅遊者),它的意思是你幹事過於毛躁,敷衍了事。最後一打聽才知道,70年代後,許多日本遊客在歐洲旅遊就跟行軍打仗似的。導遊在前面打著旗,後面一行人緊緊跟著魚貫而入又魚貫而出。每個地方都要走到,但每個地方決不停留。所以那些相對懶惰些的歐洲人就說:這些遊客好像都是佳能公司生產出來的。他們以生產的速度旅遊!一日看遍洛陽花,這似乎就是速度型社會的人生寫照。有趣的是,如今國內旅遊部門也普遍採納了這種將軍不下馬似的幾日游,這不是也把許多遊客變成了那些打著小旗的日本旅遊者了嗎?速度崇拜的社會崇尚變化,在這裡,變化就是一切!一些記者在描述一個城市的變化時總要說:這城市變得讓人認不出來了。變化猶如一個靠自己為生的變形蟲--一個變化往往帶來許多變化。其實,所有這些變化歸結為一點,無非是大大縮短了一件產品從機器流水線到廢品回收站之間的距離。新技術的生效意味著過時,暢銷書剛剛榮登榜首便進入降價書店,一個新觀念還沒有在人的頭腦中生根便開始枯萎,甚至連一個時代剛剛開始就已經面臨結束。幾年前看到一個消息:一個男孩剛剛5歲就已經一臉皺紋,滿頭華髮。醫生說他的生理年齡已經到了70歲。剛剛出生就已經垂垂老矣--這多像當代社會的肖像。為了速度而生存,為了生存而追求速度,這就是速度型社會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