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還原論特別衷情於這樣一幅動人的圖景:比特的流動是沒有國界的,它可以繞過海關檢查到達世界任何地方。許多人把這理解為,信息的傳遞可以超越傳統的地域和文化邊界,它可以為所有的人共享。我們的世界由於有了比特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
地球村的說法使我想起《老子》六十六章中所提到那個世界: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使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我們如今似乎就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不同國家的網絡居民通過與網絡連接的電子屏幕看到其他國家,聽到從那邊傳來的聲音。當然,人們因為不必步行,所以就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然而,這樣的地球村還沒有完全變成現實。我們當然無法辨別世界各地的雞鳴犬吠聲是否也有不同的方言,但卻知道不同國家或民族的人群具有完全不同的自然語言。網絡居民是靠顯示器上出現的各種文字、圖像--而不是比特串--來發出或接收信息的。這些文字的輸入者或讀者顯然屬於不同的國家。如果你高興的話,就可以到美國白宮或巴黎的盧浮宮去走一趟。這是許多網絡讀物津津樂道的事。問題在於,如果你不通英語(更不用說法語了),不知道白宮是Whitehouse,盧浮宮是Louvre,那怎麼去呢?
當然,你可以打聽到它們的網絡地址:http://www.whitehouse.gov(白宮)
http://www.paris.org./Musees/Louvre/(盧浮宮)然而,即使你到了那裡,也發現這裡沒有中文服務。這樣你就只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對著滿屏幕的洋碼望洋興歎了。我們很難說這些洋文沒有攜帶著信息,但對於不認識它的人,它的確沒有信息量!《聖經·創世紀》第11章有一段我們十分熟悉的傳說:
最初天下的人都說同一種語言。他們說:讓我們在城中建一個高聳入雲的塔。不料這件事驚動了上帝,他說:看哪,這些人都說同樣的語言,如果讓他們建起這塔,他們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於是他悄悄地打亂了這些人的語言,使他們無法合作建塔了。從此這個城就叫巴別城。巴別的含義就是變亂語言,也就是信息無法溝通的意思。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巴別城,今天的網絡也仍然如此!
我有一位姓郭的朋友,電腦玩得出神入化。當一位大學生向他討教秘訣時,他淡淡一笑說:先學5年英語,再學10年哲學。這個建議虛虛實實,但並非全是笑談:學10年哲學,是要讓人變得明白,而學5年英語,則是要讓人具有起碼的上機和上網資格。在任何國家,外語都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著一個人所受教育的程度。當外語成為我們上機和上網的必要條件時,電腦和網絡市場的客戶就只能是那些受過相當教育的人群,換句話說,目前網絡世界的人口與世界人口還是兩個概念。
由此我們可以檢驗一下關於網絡市場前景的說法。一本關於網絡的著名暢銷書寫道:現在幾乎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個人加入到交互網絡裡,照這個速度發展,在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都會成為網絡用戶。
……就算那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30億)參加了交互網絡,那也是個可怕的數字。在不到10年期間會有30億人上網!這實在不可思議。且不說世界上那三分之二受苦人,單就中國而言,目前文盲人數佔人口數1/5強,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足4%,熟悉外語的人比例更低,除了極少數天才外,幾乎百分之百的人不能通曉兩三種以上的外語。怎麼能指望這些人都在10年內成為互聯網用戶呢?巧得很,不久前我看到一則報道,聲稱現在世界上平均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患肺癌。我大惑不解:怎麼可能?如果說每10分鐘一個人上網,到2003年上網人數將達60億,那麼每10秒鐘一人患肺癌,幾年之內世界上的人豈不要死光了?
於是我自己作了一回計算,發現上述關於上網人數的斷言產生於一個可怕的計算錯誤(或者作者根本就沒有計算!):每10分鐘一個人上網,到2003年上網人數最多也就是52萬人!它還不到目前全球人口的1/1000!讓我們還是參考一個比較專業的估計:目前Internet在全球有5萬個網址,幾千萬用戶。估計到2000年會有100萬個網址,5億用戶。我相信,這個數字也有相當的理想化色彩,而且這些用戶恐怕大部分集中在發達國家和英語世界。
英國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過:語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德國人海德格爾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語言是存在的家。這些說法即使從常識上看也包含著很大的真實性。網絡上的英語、法語、德語、漢語界面就是不同國家的國界,人們就居住在各自的語言世界中。我們在上網時只能從自己熟悉的語言世界中獲得信息。因此,儘管比特可以在有網絡的地方暢通無阻,但不同民族的語言卻把這個地球村分割成了不同的世界。這就是網絡世界的現狀!當然,科技的問題只有靠科技來解決。現在國內軟件公司正在大力開發漢語軟件和信息產品。即使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微軟公司為了打入和壟斷中國市場也開發出了功能相當齊全的漢語軟件。
因此,人們期待著網絡這種信息交流載體在不遠的將來進入每一個家庭,進而替代電視和報刊。
然而我們不應忘記,計算機互聯網與現有的廣播、電視和報刊傳媒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電視的傳播方式是你說我看,報刊則是你寫我讀,這裡並不存在交流問題。而互聯網則是雙向交流的媒體,在目前情況下,它的交流模式是既寫又看,這對於許多有書寫障礙的人仍然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打破民族語言之間的屏障,打破只能寫不能說的局面,這就是現代信息技術專家們的理想。機器翻譯、語音合成、提高圖像傳輸速度、強化電子屏幕對人體器官發出的信息的感應靈敏度和分辨度,這一切技術都是為了使電腦以及網絡那端的人成為你的對話夥伴,使電腦開口說出你能懂的語言並看懂或聽懂你的指令。只有到那個時候,電腦和網絡才能真正進入每一個家庭,地球村才可能成為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