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姜奇平>>數字時代的人與商業

雲台書屋

2、人與機器之二:機器的人化與人的機器化


  英國教授沃裡克將計算芯片植入自己手臂內,獲得了成功。他可以用這個芯片讓自家大門自動打開,並伴以問候,燈自動亮起,浴盆自動注水,甚至酒桶自動溫酒。因此沃裡克自豪地宣稱,自己成了世界上首位「電子人」。

  由此,關於「人」這個主題的爭論再度引起。人們又回到了幾千年來的老問題:人是什麼。正逢「第20屆世界哲學大會」在波士頓召開,討論了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對人類道德與倫理的影響。南康涅狄卡州立大學的哲學教授Bynum認為:「各種形式的信息技術正在改變哲學概念的涵義」。當然,「人」這個概念也不例外。

  十七八世紀的時候,曾有機械論的哲學家認為:「人是機器」。在哲學史上,「人是機器」這個命題早已被駁得體無完膚。然而,如果有一天,人真的用機器製造出一個人來,那人豈不真成了機器的組裝品,信息技術會不會改變「人」的定義呢?

  機器已經製造出來的「人」

  ——擬人機器:日本岡山大學的教授HajimeInoue,最近在日本手術藥物協會的一次會議上,展示了遙控顯微手術機器人。他在700公里以外,控制東京的顯微手術機器人,成功地將手術線從直徑不到1毫米的血管中穿了過去。

  ——互聯網機器人:美國Harvey Mudd 學院的一個學生小組,日前在自動工程師聯盟(Society ofAutomative Engineers)所贊助的一次比賽,利用裝備美國宇航局(NASA)「火星探索者」的電腦操作系統,研製出一個有六條腿,可由互聯網控制的機器人。它可以爬過障礙物、觸摸指定物體等。測試時,學生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而機器人則遠在位於加州的實驗室裡,兩個學生通過支持Java的站點來指揮機器人。

  ——文化意義上的「虛擬人」之一:跳舞嬰孩("dancingbaby")是在美國動畫軟件設計公司Kinetix出生的,這個圍著一片尿布,半光身子,搖頭擺手扭腰晃臀跳舞的虛擬小孩,在美國電視劇集AllyMcBeal中亮相,竟獲得了今年的金球獎。在1月8日的頒獎典禮上播出的就是這"跳舞嬰孩"表演的片段。公司總經理JimGuerard解釋說:「跳舞嬰孩是使用CharacterStudio創造出來的,公司把"跳舞嬰孩"隨軟件送給顧客,原本目的是向動畫設計者展示以新軟件來製作活生生的立體人物是多麼容易。"不料跳舞嬰孩竟在網上「活」了起來。用"dancingbaby"這個詞進行檢索,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數十個相關的網站。

  ——文化意義上的「虛擬人」之二:伊達杏子(KyokoDate)是日本人製造出的虛擬偶像,她具有人們心中偶像的各種優點。通過網址http://www.dhw.co.jp/horipro/talent/DK96/index_e.html人們可以一睹她的芳容。伊達杏子上過雜誌封面,居然還灌制過一張激光唱片《愛之交流》。在美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蘇格蘭、馬來西亞和香港各地,都有人為她設立網上歌迷俱樂部。伊達杏子雖然並不存在,但卻紅得發紫。——會說話的機械人:西爾維(Sylvie),是美國虛擬人物(VirtualPersonalities)公司結合了對話、表情與語音科技開發出的第一個有臉有嘴,能說話的對話軟件。西爾維不會跳舞也不會唱歌,卻能利用電腦的快速處理信息能力,在文字數據庫中尋找與問題相關的資料,然後與人進行對話。任何人都可以從西爾維的網頁http://www.vperson.com迎來她。她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Robot(機器人),而被稱為"verbot"。Verbot這個詞是指"存在於電腦世界中、具有人工合成性格的虛擬人物"。開發者菲齊(Fuzzy)希望西爾維能夠對答如流,甚至對某些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形成特有的"性格"。

  ——真人的局部:兩年多前,德國漢諾威醫科大學的耳鼻喉科醫院為一名因傷致聾的建築工人動了一次手術。在頭顱內裝了一個小人工耳蝸和微電腦,它與繫在體外腰帶上的語言處理機組成了一套聽覺系統。

  8個星期後取得成功,開創了電腦植入大腦的先河。

  ——生物計算機「人」:1994年11月,生物計算機在美國首次公諸於市。美國南加州大學的Adleman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設計了一個DNA計算算法,用了7天時間在試管內做DNA分子合併分離,成功地找出了7個城市的一個哈密頓圈,即每個城市訪問一次的回路,並聲稱用生物學方法可以在線性時間內求解哈密頓圈問題。用生物方法模擬電子計算機的邏輯運算,僅用了一個星期,就將電子計算機運算幾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完成了。

  ——社會中的「人」:華盛頓布魯金斯基金會的羅伯特·阿克斯特爾和喬舒亞·愛潑斯坦通過對人類社會結構的簡單模擬,再現了經濟領域的基本原則。兩人在電腦空間裡設置了一些虛構的人物,讓他們生活在一個原始部族共同體中。電腦空間人物再現了現實中文明的演進過程。模擬結果表明,繼承了大筆遺產的人往往會變得懶惰,財富的分配會日趨不公,眾多窮人與少數富人形成對峙。

  正在製造的人

  ——「一個原子一個原子地製造」: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費曼(RichardP·Feynman)最早提出,人類總有一天能夠做出只有幾微米的超微機器,那時候可以一原子一原子地製造任何東西。記得中世紀歐洲有一個神學攻關課題,內容是論一個針尖上可以站幾位天使。一個天使佔多大地方不知道,但現在已知,可以把《大英百科全書》的全部內容以分子大小的字體刻在一枚針尖上。超微科技的倡導人艾瑞·德瑞克斯勒(K·Eric Drexier)認為,電腦可以"小到細胞的百萬分之一,然後指引分子機器感應細胞裡面的結構,修復細胞的損壞部分"。這是不是意味著將來電腦可以像細菌或病毒那樣,充滿人的體內?或者乾脆細胞就由電腦任意塑造?

  ——將芯片置入人腦:英國著名未來學家科克倫根據多年研究,提出,今後50年內,人腦可能與電腦直接相連接。他說,到2000年科學家將通過在芯片上培養神經細胞,開始進行把芯片和人腦直接相聯的開發工作。劍橋大學材料教授科林·漢弗萊認為,只要解決芯片與大腦細胞接口問題,就可以由外科醫生把刻在微型芯片上的微型記憶電路,加入人腦中。比如,要以讓人通過植入大腦中的芯片攜帶整套《大英百科全書》。

  ——用基因芯片造人:以硅為芯片最大的問題是與人體不兼容。有沒有與人體兼容的材料,其功能可以代換邏輯電路中的0與1呢?有,70年代以來,人們發現,脫氧核糖核酸處在不同狀態下,可產生有信息和無信息的變化,可以作為生物計算機的材料。生物芯片主要以蛋白質分子為原材料。在這種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傳播。脫氧核糖核酸(DNA),由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四種核酸組成,人的DNA中有30億個核甘酸。如果把這四種核酸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代表數字或其它信息,生物計算機就能起到電子計算機起不到的作用。因為一升DNA溶液包含10的17次方個DNA分子,可以極大規模地進行並行組合計算。這就是生物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國傑院士在今年的香山科學討論會上提出,生物計算機要成為一種通用計算機,必須先建立與圖靈機類似的計算模型。除了DNA計算外,生物計算還有另一個發展方向,即在傳統的半導體芯片上加入生物分子部件、採用將硅基與碳基結合起來的混合技術。

  有待定義的「人」

  新聞的主角沃裡克曾寫過一本《神經網絡工程和動態控制系統》。他說,有一種學派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在體內植入有益於智力的芯片來跟上計算機的發展,但這僅僅是科學幻想。

  他的行為則向這個方向邁進了一步,而這種芯片還能與人的神經系統連起來,從而不僅能有助於殘疾人的生活,還能按自己的意願控制芯片,例如能看見通過X射線、紫外線、紅外線才能見到的景象。

  人類會出現與機器稱兄道弟,不分彼此的那一天嗎?許多人認為不會,因為他們認為機器不會想像,而人的意識也不會脫離肉體存在。

  ——機器不能想像嗎?

  麻省理工的社會學家SherryTurkle研究計算機與人類的相互影響已近30年。她發現,當問到如果植入一個與大腦直接交流的芯片,會接受什麼、不接受什麼時,很多人頭腦中都有明確的界定,對於增進計算能力和外語知識較為容易接受,而對提高欣賞音樂、詩歌的素養則難以接受。因為在人們看來,音樂、詩歌是人特有的感情生活領域,是不容機器插足的。

  然而,David Cope編寫的一個名為EMI (Experimentsin Musical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試驗)的程序,卻打破了人們的成見。David Cope認為大師們的音樂個性如同生物的DNA一樣,EMI可以從幾部莫扎特的作品中,過濾出他的音樂DNA,然後以抽出的"DNA"為基礎,重新譜寫出新的樂章。新的作品聽起來完全是"莫扎特"風格。Cope回憶EMI首次在音樂會上露面當時的情景說,"大約有150人坐在那裡,鴉雀無聲。"他們被作品的自然與質量驚得目瞪口呆!EMI使一些傳統的藝術家感到幻滅,一位德國音樂學家咆哮著"Musikisttot"!(音樂被毀了!),向Cope奔過來,要揍他。

  ——意識不能脫離肉體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馬文·明斯基在他的科學巨著《心智的社會》一書中提出,將意識移植到機器之內將可能實現。他的理論引起研究風潮,以麻省理工學院為中心一直擴展到了日本。

  現在有的人提出存在一種不依賴於具體個人的「網絡智慧」,如果意識真能轉移出人體而繼續進行的話,屆時人類在肉體死亡之前,可能預先將自己的心智儲存在超級電腦裡,達到"靈魂"不死。這就是從明斯基的理論中可以得出的驚人推論。

  電腦的最後發展,也許會達到像約翰·安德遜(John·J·Anderson)在1989年3月的MacUser雜誌所說的:「電腦科技的最終目標,可以說是要讓電腦消失,讓使用者感到『透明』的科技,實際上也就是電腦不存在了……在這種完美的形式下,人類和電腦在溝通時,面對的好像是另外一個人」。問題是,這個「另外一個人」會不會真活起來了。

  歐洲著名的古典舞劇《科蓓麗婭》,講述了一個機器人的故事。一位老魔術師,精心製作了美麗的木偶科蓓麗婭。他愛上了她,結果使她真的具有了生命。然而,科蓓麗婭並不喜歡老頭子,她運用自己日益發展起來的聰明才智,百般戲弄魔術師,最後終於戰勝了自己的主人,獲得了自由。電腦會不會有朝一日也像科蓓麗婭一樣,脫離人而獨立呢?這是一個從哲學上好解決,但在科學中卻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