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姜奇平>>21世紀網絡生存術

雲台書屋

第九章 比錢更時興的財富

對物質及財務收益的執著追求將受到挑戰


  對物質及財務收益的執著追求將受到挑戰等你也有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不過是一種符號,簡直毫無意義。

  比爾·蓋茨

  我們對物質及財務收益的執著追求將受到挑戰。人們開始崇尚實現另一種進步。

  彼得·羅素不在意錢的人成為世界上最富的人據《比爾·蓋茨傳》透露,蓋茨不止一次說過他從不關心錢的問題,也不在意股票市場的變化。錢既不可能使他從工作上分心,也不能改變他的生活。當微軟股票上市後,看到公司裡的一些人注意力顯然被分散,甚至在房間裡貼上了標示股票漲跌的圖表,蓋茨說:

  「這是愚蠢的,公司的股票是高面值的,但高面值也常常是短暫和變化無常的。"他根本無意炒股,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他的股票因分紅派股而越來越多。就這樣,一個不在意錢的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富有以後,蓋茨仍是便褲、開領襯衫和運動鞋,甚至都不是名牌。一次,他和黑地·羅任同車前往謝拉頓飯店開會,停車場滿了,羅任建議停在貴賓車位。噢,這可要花12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好價錢。可不是好主意,"蓋茨答覆道,"他們超值收費。"這種事說明蓋茨與其說是重視錢財,不如說是他根本無視錢本身,而只是對錢背後的東西較真。事實上,蓋茨絕不是個吝嗇之人,他動輒捐出上百萬、上千萬美元就是例證。BOB:「你整個一本書都在講怎麼賺錢,現在是要我當慈善家羅?"準確地講,這本書談的是怎樣獲得財富,而不僅僅是怎樣"賺錢「。對於人來說,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是財富。財富既可以是健康,也可以是金錢,還有可能是成就。對於財富來說,人並不是只有攫取錢財和施捨錢財兩種選擇。你一定曾注意到,世界上那些錢賺得最多的人,往往身上有一種奇妙的相似現象。一方面在他們掙夠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後,仍然不停地工作;另一方面,他們的生活卻相對簡樸或對金錢不以為意。當錢掙到一定程度以後,這些人的眼光已經穿透了錢財本身,投向更遠的地方。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在他們看來,還有比金錢更高的價值所在。比爾·蓋茨說:「在人如同暗夜裡的飛蛾偶然經過一間光亮屋子的短暫一生當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時刻,你會感覺自己渺小的所為在宇宙的尺度下毫無意義,而只有當自己成為某種偉大事物中的一部分時,才會感到有所依靠。"這可以說是金錢之後時代的感覺。人的價值按照高低順序可以分為生存的價值、發展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三個層次。農業社會的中心問題是生存,追求溫飽和健康,這種價值直接應驗在個人自身;工業社會的中心問題是發展,人們追求金錢,金錢這種價值寄存在人身之外的中間物上,只能迂迴間接地實現,而這常常使金錢成為人自己的敵人;信息社會的中心問題是自我實現,人們開始追求自我成就(Selfmade),價值又重新回到人本身。


最富有者擁有自己


  著名思想家彼得·羅素在21世紀網絡精神在線網址(http:

  //21net.com/Online)上指出:「正在我們這個社會發生的事情,將對現有價值體系產生深遠廣泛的衝擊。我們對物質及財務收益的執著追求將受到挑戰。人們開始崇尚實現另一種進步。我覺得這是一種人本身內在的進步,一種更能管理好自己的能力,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因素。"在工業社會迂迴經濟裡,通過金錢這種迂迴形式的財富來證明自己,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想法。因為迂迴經濟整個價值體系就表現為人將自身本質力量對像化,再通過對像來肯定自己。這種價值體系的負面影響,是形成了"金錢拜物教",促使人們為賺錢而賺錢,而忽視了對自身真正價值的肯定。"金錢拜物教"最突出的影響,是使人們誤以為"對物質及財務收益的執著追求"是人類的永恆本性,而看不到用金錢來證明自身價值,是一種大有局限的曲裡拐彎的證明方式。就好比哥德巴赫猜想應直接用"1+1"證明,現在只能用1+2下的一種特定歷史現象。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老頭與蓋茨的區別在於,葛朗台老頭把金錢當作了上帝,而蓋茨將金錢只是視為手段和實現自我成就的"美國夢"的副產品。事實上,許多百萬富翁並不崇拜金錢本身,而看重金錢所能返回的主體,看重自我成就,看重一種可以長久"依靠"的價值。

  社會的進步表現在,當著前一種基本價值普遍實現時,人會追求更高的價值實現。

  人們吃飽以後,開始想發財;財發得差不多了,又會去反躬自問自我存在的"意義"。我認識一位"金盆洗手"的百萬富翁,非常羨慕那些沒有錢的自由人無憂無慮的生活,經常閒坐在華宅中反思自己過去的行為究竟有多少意義。他最後的決定是把心思都用在兒子的教育上,他對我說:「我這一代算完了,我最大的成就充其量只是可以讓我兒子不再考慮錢,而我今後的唯一心願是要讓他擁有我沒有的東西,補上我最大的缺憾。"而奇妙的是,我更多的是在沒有錢和沒有成就的人身上,聽到類似的話,只不過是反過來,希望兒子賺出自己沒賺出的那麼多的錢。人們對兒女的期待,最能表現出他們在現有價值實現的基礎之上,所期待的更高的價值。

  在21世紀網絡的時代,人們開始追求什麼?誠然,他們仍然還會追求金錢,但除了"窮得只剩錢"的"賺錢發燒友"和專業的"賺錢愛好者",他們只是把追求金錢當作自己基本建設的一部分──就像一個社會要把農業或工業當作基礎產業一樣。而人們吃飽了以後不大會不顧一切地把所有資源再全部投入糧食生產,那樣只能撐壞自己。同樣,滿足了基本建設後,再繼續無節制賺錢,人們要考慮一下掙錢付出的成本與得到的快樂是否成比例,人活得是否自由瀟灑,是否體驗到了一切該體驗的經歷,是否發展了一切可以發展的潛力。人們普遍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新的時代就徹底到來了。人之所以能從盲目的賺錢衝動中解放出來,當然前提是要有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但主要不是由於物質產品豐富本身,而是由於人們創造產品的方式轉變了。人的慾望是從這種方式中產生的。僅僅是產品豐富,而慾望還是按舊方式產生,那人的慾望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滿足。舊的經濟方式是為生產而生產,與它適應的慾望必然是為消費而消費,它鼓勵和放大人性中的某些弱點,特別是將慾望"擴大再生產"為貪得無厭。廠商確有他們的"苦衷",他們不勤奮工作以誘發出人的貪慾,他們自己就要被別的廠商淘汰。我為什麼要一輛一輛更換汽車?什麼也不為,就因為我喜歡。這看起來好像是我自主的選擇。可仔細追蹤一下這"喜歡"的形成,原來大多是因為廣告文化的作用。

  人成了廣告"生產出來"的"產品"。而廣告又是為了什麼?什麼也不為,因為生產出來,自然就要用廣告來推銷。

  這是多麼荒謬,廣告批量化生產和複製人的思想,使之趨同,人的主體性和選擇性被扼殺,還認為自己是在選擇。在迂迴經濟中,人其實別無選擇,只能按一定方式,將自己的被選擇當作選擇。而我們的媒體和專欄作家就充當了那種指點人們按照飛蛾的方式來生活的人。

  如果經濟的方式沒有改變,人們沒有理由改變自己。因為在基本物質和發展的需求還沒有滿足的時候,追求超前的價值,會使你犧牲許多現世的利益。這不是對大眾所能普遍要求的。但如果迂迴經濟被直接經濟取代,人的價值體系不隨之改變,同樣也將成為悲劇。

  歷史上,在農業化浪潮中留戀原始生活的愛斯基摩人,在工業化浪潮面前留戀土地的印地安人的悲劇,就是在信息化浪潮中執著於"物質及財務收益"的人們的現成榜樣。是什麼可以使人們從這種"被選擇之選擇"的可悲狀況中得到解放?是網絡。網絡經濟使人們自己僱傭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因此給了人們直接認識自己的機會。他不須借助外來的獎賞來證明自己,他用勞動直接證明自己。人內在的進步,就是管理好自己;所謂管理好自己,也就是擁有自己。只有擁有了自己,才能不為物役,達到逍遙之"游"的境界。

  在網絡時代到來前,教人賺錢,不是為了鼓勵人們崇拜金錢,而是為了幫助人們盡快渡過物質匱乏的中場階段,以便有條件追求"人自身的內在進步"。可惜,今天,我們有太多的人為金錢外物所役使,而迷失了自己。他們的可悲不在於他們現在做錯了什麼,他們的可悲在於將一種即將被他們的後代證明缺乏意義的工作,當作了人類永恆的使命。


商務中的精神性


  我們需要哲學家,不是因為他們可以為我們選拔美皇后或告訴我們今天番茄最低價。(這是他們為何經常不受歡迎的原因!)哲學家們總是試圖避開這類沒有永恆價值的熱門話題,而努力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永遠"真"、永遠"善"、永遠"美"的事物上。

  《蘇菲的世界》信息是通向自由世界的橋樑

  1975的電傳視訊網還沒有一粒豌豆大小的大腦區域複雜。但全部數據處理能力每兩年半就翻一倍,如果這個增長速度持續不變,全球視訊網到2000年就可以和大腦一樣複雜。

  《全球大腦與萬維網的進化》在信息世界的商務精神中發現自由,是直接經濟所能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之一。間接經濟中我們為什麼沒有自由,因為我們不能自主;我們為什麼不能自主,因為作主的是老闆,只有老闆擁有資本;現在,"資本"就在我們自己的頭腦中,於是我們自己可以做自己的老闆,於是我們可以自主,於是我們可以獲得自由。網絡智慧使我們頭腦中的知識資本──

  那種可以使我們自主、自由的東西──不再只是依賴於我們個人──象間接經濟中資本一定要隸屬於一個法人或自然人的"主"那樣──而是成為網絡上共享的財富。因此,自由將不再只是哪個個人的自由──這種自由往往導致他人的不自由──而是我們大家共同獲得的自由。我在網上找到一本叫《織工》(THEWEAVER)的雜誌(它的網址是http:

  //hyperlink.com/weaver/)。它提供了一組關於商業精神解放的文章。在一篇《意識的危機》的文章中,作者說:「如果我們相信持續不斷的物質增長就是拯救的根本,金錢可以買來我們內心的安寧,或者適合自我(EGO)比地球的生存還重要,那麼對我們(現在的)行為是如此瘋狂就一點也不驚奇了。」「我們的全球危機從根本上說,是意識的危機。而在《什麼是精神性(Spirituality)》的文章裡,作者這樣回答提出的問題:「精神性的本質是尋找對我們真實自我的認識。」「當我們發現了這種深層的自我感時,我們就從許多不必要地折磨我們的恐怖中解脫出來。作為結果,我們變得較少自我本位,較少需要其他人的贊同或認可,較少需要聚斂財產和積聚社會地位,並且變成幸福、健康和更可愛的人。在許多精神教程裡,這被稱為'自我解放'。"在網上搜索時,一個被介紹為以"商業中的精神性"為主題的網址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個網址的站名叫"棕櫚之春積極生活中心」(PalmSpringsCenterofPositiveLiving)。可惜我下載完文章後,忘記記下網址了。這是現在瀏覽器的一大缺陷──存盤時不能自動記錄出處。幸好我記下了下面引文的原出處:

  issueofScienceofMind(February1997)。在這個網站上,我看到KathyGottberg先生的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他說,現在"大多數商務仍然按舊的方式操作。即使我參加到一個精神(文明)組織中,我仍被教以老的概念。我的同學和我在大多數場合被告之以'教堂就是一個企業',它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作為大老闆把大家聚在一起。在黑板上的討論聚焦在每個教堂行為背後的利潤中心上。像銀行平衡、削減成本、訂貨倉儲和婚禮總是排在很高的優先位置"。"我們將繼續老的牛頓體系所說的'物比人更重要,結果比原因更重要'嗎?」

  「也許真正的問題不是把教堂視為企業,而是把所有企業視為'教堂'了。"在嘲諷了一番"金錢拜物教"後,作者認為,"金錢和成功確實能使人快樂,但那只是精神生活的副產品(by-product)"。BOB:「你好像談串了門了耶,這還是經濟嗎?"BOB,你以為經濟是什麼,是碼放在工地上的磚頭,還是醃製在醬缸裡的鹹菜?雖然多少世紀以來,人們談論經濟,總是離不開物,但經濟從來不是物本身,經濟學關心的是人同物打交道時獲得的自由。我們所談論的"商務中的精神性",並不是指單純的精神現象,它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人通過信息在商務活動中獲得的自由。經濟進步顯示出:經濟的物性越多,人的自由越少;經濟的靈性越高,人的自由越多。在農業經濟中,人和他的勞動對象都處在完全的"物"性當中,人是不自由的;在工業經濟中,人把他的精神性外化到對像上,而對像卻把人"物化"了,人一方面獲得自由,一方面又失去自由;進入信息經濟,知識價值完全主導著人和他的對象,人才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最大自由。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的時候,知識還只是在物質之中艱難穿行,人掌握知識還主要是為了對付物質世界。今天,知識已越出了人本身,形成了"網絡智慧"──一種不依賴於具體個人的,在網絡上形成和發展的超智慧。它為人的自由創造了新的基礎。"網絡智慧"問題的權威,正好是前邊曾提到過的彼得·羅素。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就提出了"全球大腦"(GLOBALBRAIN)的概念。在1983年出版,先後譯為10國文字並以錄像帶和多媒體形式流行於全世界的《全球大腦覺醒:我們下一次革命性跳躍》一書中,他指出,計算機、人造衛星、光纖、錄像機和其它技術,是一個催化鏈,把我們的星球變成一體,在世界範圍社會形成一個"全球大腦",創造出一個集體意識(collectiveconsciousness),這是人類拯救自身的唯一機會。但如果繼續在當前貪慾和破壞的道路上走下去,人類將被當成這個星球上的一個癌。(見http:

  //204.189.63.11/pete/GBA.html網站。

  該站上有這本書的視頻資料和多媒體版資料。)在最近《全球大腦與萬維網的進化》中,彼得·羅素進一步分析了國際互聯網與"網絡智慧"的問題。他指出:「隨著符號語言的來到,人類的存在可以開始共享經驗,不只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學習,而且也可以從其他人的生活中學習。」「互聯網已經證明具有比它的原先創造者所打算的更複雜多變得多的進化能力,並且,既然沒人能關閉它,它將繼續進化。」「1975的電傳視訊網還沒有一粒豌豆大小的大腦區域複雜。但全部數據處理能力每兩年半就翻一倍,如果這個增長速度持續不變,全球視訊網到2000年就可以和大腦一樣複雜。"由於"上億人的心智聯成了一個單一的智能網絡","我們將不再感到我們本身是孤立的個人,我們將發現我們自己是迅速整合的全球網絡的一部分,是一個覺醒的全球大腦的精神細胞"。(見http:

  //204.189.63.11/pete/TowardsGB.html)這也許很可怕,是嗎?但是,想一想從各種物質的、人為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煥發創造力的美好前景,人為了自由而去勇敢面對未知的前景,應該是值得的。


「如何做一個精靈」
 

  工業社會讚揚專心致志,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多才多藝,全面發展將是人們追求的目標。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如何做一個精靈》(HowToBeAWizard)是彼得·羅素的一篇文章。精靈和zippingandzooming(昇華)的縮寫,它們分別是羅素所認為的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的三個原則。

  BOB:「我就是個小精靈。"先不要忙,讓咱們來看看,精靈──或者說"全面發展的人"──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做"精靈"的第一個原則是完全

  我越休閒,我的心靈和身體就越無拘無束;我越同我自己接觸,我越感到自由;

  我的靈魂越舒適,我越完整;而我越完整,就越能產生和諧(synchronicityseemstooccur)。"這是一種全面發展者的精神狀態。在間接經濟中,由於分工,每個人都是不全面的。人不僅僅是能力發揮不全面,而且整個精神狀態和價值狀態不全面。

  在直接經濟中,人們不僅重視工作的價值,而且重視休閒的價值。如果說工作是對社會盡義務,要求你片面地發揮某一方面的專長,那麼休閒則是你享受的權利,可以給你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在家辦公,自我僱傭,更給人開闢了"有閒的勞動"的前景,把工作與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在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有閒的價值超過有錢的價值。忘記是誰說的,只有自我意識覺醒的人才會有閒,有閒就是自由地在自已之中。從有閒中產生多方面興趣的滿足,多方面能力的發揮,多方面成就的創造。而有閒既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休息;既可以是勞動,也可以是報酬。在有閒的狀態下,沒有強迫,沒有異化。

  創造力來自於激活的生命力,而生命必須是全面的,活的東西是不能被割裂的。所以羅素說:「一個精靈給內在的完全性以優先權。」

  ●做"精靈"的第二個原則是目的

  目的不是慾念正需要是什麼。精靈在他們的心中把握這個目的,然後出發。"人是目的。這是直接經濟所要達到的境界。怎樣衡量自己是否達到這個境界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看你把勞動當作一種苦役,還是當作一種快樂。在迂迴經濟中,人被當作實現歷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因此他把勞動視為苦役,千方百計逃避。人們把報酬當作對勞役的補償。因此,當你把勞動視為一種苦役時,說明你感到你自己成為了手段。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回家自己擺弄電腦、修補漁具、養花種菜時,你雖然也進行著勞動,但你沒有想過報酬的問題。因為你的勞動就是你自己的報酬,你是在為你自己工作,為實現你自己的目的而勞動,不是別人拿你當手段迫使你勞動。直接經濟就是要在社會水平全面展現這個場景,使人們只為了他們真正認可的目的而自覺工作。至於物質報酬只是附帶的基礎性確證。當人類為自己勞動的時候,勞動就是勞動本身的報酬。在直接經濟中,人們分得清什麼是真正的目的。對金錢的追求因為缺錢而變得強烈,對美食的追求由於飢餓而加劇,但這些強烈的慾念也許並不是你內在的真實目的,可能會隨著你的內在進步或情況的變化而失去對你的吸引力。所以你必須努力找出真正能持久地吸引你的目的。

  羅素說:「我可以獨立坐在森林中間的茅舍裡,在我自己的和平安寧中,富有主見地和完整地廓清我內在的目的。"你能做到嗎?

  ●做"精靈"的第三個原則是昇華(突進和飛昇)

  雖然我們也許不能製造出靈感的即時發生,但我們可以創造出培養它們發生的環境。我們可以創造出完全和真實的目的的環境;在我們外在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去使自己忙碌於這個世界,伴隨著社會生活,走出去表現。玩任何遊戲,扮演任何最適合於我們的目的的角色。用我們的靈魂去全身心參與,以任何能帶給我們內在完整性、快樂和滿足的方式去參與──所有這一切,在我們參加的時候,沒有一點強迫。"只有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可以使人昇華到更高的境界,發揮自己全部的潛能,實現自己全部的價值。在這種境界中,人不再需要迂迴的報酬,人追求直接的滿足和即時的回報──就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之中。

  在這個世界扮演我們的角色,讓宇宙的舞蹈術(cosmicchoreography)扮演它的角色。」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