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姜奇平>>21世紀網絡生存術

雲台書屋

第六章 無紙幣世界

西藏與電子貨幣


  HP人說,就像這滔滔不絕的雅魯藏布江水一樣,它流到哪裡,HP人就走到哪裡。

  世界上最後一片神聖的天空飄來電子貨幣雲雅魯藏布江上的天空藍得只有「聖潔」這個詞好形容,拉薩河中倒映的白雲純得只有處女的紗巾好比喻。西藏,當今世界令人頂禮膜拜的精神高原,1996年10月6日,飄來一片電子貨幣之雲。

  這一天,在海拔3700米的青藏高原上,美國HP公司的HP9000/D250主機,聯通了西藏有史以來第一個網絡項目,它恰巧屬於「電子貨幣工程」。

  HP人說,就像這滔滔不絕的雅魯藏布江水一樣,它流到哪裡,HP人就走到哪裡。

  古老而又神秘的青藏高原,你能接受散發著美國味的貨幣系統嗎?──報載:HP公司「一位年輕的女工程師忍受著強烈的高山反應而堅守崗位,直到得了肺氣腫才不得不下『火線』」。一次不行,兩次,HP公司有的是韌性和鑽勁,先後3次派人入藏,輪番衝鋒,終於解決問題。──青藏高原見征服不了HP人,竟神秘地令機器患上了高山反應:北京建行一位副處長徐川零事後說,「他們從北京帶去的磁卡讀寫機,一進入高原就莫名其妙地出現故障,第2磁道無法磁寫,顧客的密碼無法輸入」。HP都不信邪,北京更不信邪,載著「援軍」的飛機在首都機場夜色中雄雄起飛……

  在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意志面前,西藏終於親吻了電子貨幣!北京也只是在第二天,即10月7日,才開通了建設銀行的"全國電子清算系統"。而西藏在10月6日,已聯通了拉薩市的10個會計櫃台,1個信用卡櫃台和11個儲蓄櫃台,共22個營業機構和網點,在拉薩市區實現了儲蓄、儲蓄卡、信用卡的通存通兌、儲蓄清算等業務。10月6日發生的一切,無疑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連「最後的高原」,神聖的西藏,都向電子貨幣敞開了懷抱──看來,電子貨幣時代真的要到來了!「西藏」~「電子貨幣」,這兩個看上去反差極大的概念,是如何聯姻的呢?在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尋根探源,在人們無法忘記的1989年6月,偏偏有一個無法記憶的細節: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89年第6期上,一位作者在談到「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問題」時說:「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投資不足,生產、科研投入均達不到一個高技術產業的要求,基本建設費用和科研費用約分別占年總產值的1%左右。」過了四年整,在6月1日,這位作者在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要求全中國「用10年左右的時間,在3億人口中推廣信用卡、現金卡,實現支付手段的革命性變化,跨入電子貨幣時代」。而此時,地球上近四分之一人口正在以這位作者為核心。這位作者名叫江澤民。中國的「三金」工程一聲令下,有如「長征」運載火箭,帶著滾滾煙塵,隆隆起飛。其中「金卡」工程,正式的名稱就是「國家電子貨幣工程」。上邊談到的建設銀行西藏分行城市綜合業務網絡,正是這一宏大工程中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

  據有關資料分析,我國全社會電子市場總規模1996年約為3200億元,2000年達到1億元,到2010年可能達到6億元.我國電子工業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發展,預計199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00億元,到2000年達到7000億元以上,2010年可能達到5億元左右,成為世界電子工業強國。

  有人說,信息經濟的核心是電子貨幣。那麼,電子貨幣的核心是什麼呢?


從40年前拉德克利夫報告中那個神秘而奇怪的定義說起……


  貨幣經濟學史上最離譜的一個文獻,是拉德克利夫勳爵提呈的一份長達350多萬字的報告及證明材料。

  1957年5月,為了調查英國貨幣和信用體系的運行情況並提出建議,英國財政部領導下,成立了以拉德克利夫勳爵為首的「貨幣體系運行研究委員會」。經過兩年調查研究,1959年,委員會寫出了貨幣史上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報告」。

  這個以貨幣為中心的報告奇就奇在,花了350萬字的篇幅,卻沒有對報告的中心概念「貨幣」是什麼作出精確的定義。

  報告自始至終貫穿的一個觀點是:經濟中的「流動性」或「總的流動性狀況」最重要。實際上報告對貨幣的定義就是所謂的流動性。用流動性來定義貨幣,與幾千年來(直到1997年乃至2000年)所有的貨幣定義都相差得太遠了,簡直令人不知所云。但報告偏偏始終沒明確說「流動性」是指什麼。這一點立刻成了經濟學家們的笑柄。一位叫阿悌斯的經濟學家諷刺說:「毫無疑問,該委員會所試圖建立的新的理論既新穎又模糊,以致連這一新理論的中心概念──『總的流動性狀況』──都沒有定義清楚,以致連由這一概念可望獲得的新見解都沒有詳細地闡述清楚。」至今貨幣經濟學史一般也都對「流動性」這個定義持否定態度。

  但我認為,恰恰是這個「含糊不清」的「流動性」,構成了今日電子貨幣的真正的基礎。從信息經濟的觀點反回頭審視「拉德克利夫報告」,立刻就會發現「流動性」這一概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原來,「流動性」真正的意義在於它完全可以解釋為「超越紙幣形式表現價值的信息流」。由於時代局限,拉德克利夫報告找不到恰當的詞語形容「信息流」這個概念。但是很顯然,拉德克利夫報告拒絕用紙幣流或物流來解釋貨幣的本質,而是用一個虛的「流動性」來表示。「流動性」有兩個基本點與作為電子貨幣基礎的「信息流」相通,一是它不強調貨幣的外在形式;二是它強調貨幣背後超脫的內在本質。

  事實上,「拉德克利夫報告」強調的貨幣政策,其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否定狹義貨幣概念,強調各種「非貨幣」的廣義貨幣(如金融資產)的作用。「流動性」並非拉德克利夫報告的首創,它是由著名非主流貨幣經濟學家格利和肖於50年代中期提出的。格利和肖兩人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系教授,他們著有《金融理論中的貨幣》(1960)和《金融深化和經濟發展》(1973)。格利和肖的主要觀點,通俗地說,就是:貨幣應當包括非貨幣。強調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對流動性的貢獻。他們強調貨幣流動性的內在特徵,而不在意貨幣的外在表現形式。雖然他們談的並不是電子貨幣,但他們的理論的神髓卻與電子貨幣相通。從金融實踐來看,格利和肖的理論,當時就有英國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總額超過銀行資產總額這一背景。工業化後期越來越興起的「金融創新」,更證明了格利和肖的洞察力。(對改革開放的中國,格利和肖認為是正處從集中的計劃到分散的金融之間的「權衡替換」中。)

  特別是,放在迂迴經濟向直接經濟轉變這個大背景下,「拉德克利夫報告」、格利和肖提出的「流動性」概念,更是放出異彩。因為它指出了與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中的整個經濟變革相適應的貨幣由中介型、間接型貨幣,向非中介型、直接型貨幣轉化的深刻根源。

  我看到過一篇題為《銀行業系統結構的變化》的報告,相當透徹地說明了從間接貨幣到直接貨幣的這種轉換:在過去的年代,銀行主要是為存儲黃金、貨幣單據和其它貴重物品提供安全支撐的倉庫保管。隨著在1865年支票的出現,銀行的角色就開始擴展到了含有清算中心的職能。隨著大量使用電子資金轉撥(EFT)系統作為全國性的自動化清算中心(ACH)

  的設立,銀行業系統的結構在過去的20年裡又一次地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隨著EFT的廣泛使用,銀行已經從作為保存具體資產的存放機構轉變成信息處理中心。貨幣也就從一種沒有內在價值的有形實體演變成一種沒有內在價值的無形實體。[按:

  這只是就中介質料形式而言]。在任何時候來說,貨幣可能就是寫在一張流動紙片上的簡單數字或是通過電路傳遞的電子流,再也不是處在地下室中的貨幣或黃金了。對此,不僅僅是貨幣被簡化成電子或微波或數字聲音的傳遞形式,而且支票也會很快地屈服於同樣的可預見的命運。

  實際上,銀行也可以簡單地在全國和全世界範圍內傳送數據,而不需要用任何紙張的痕跡來證實它。當今的電子數據交換(EDI)也正是在替代著紙張的傳遞。隨著電子資金轉撥系統的出現,作為信息交換的貨幣交換的實質也就顯而易見了。在一個EFT系統中,信息是以電子化形式交換的,同時還伴隨著直接的價值交換。因此,EFT給出了在易貨體系中的直接性,它不再存在易貨、現金、支票或信貸活動中的實物交換。電子貨幣因此可以說包含以下要點:它內容實質是(1)直接的(2)價值交換,形式載體是(3)數字信號通過網絡交換的(4)信息。「流動性」與這四個要點正相吻合;而電子貨幣的實踐終於可以說清楚「拉德克利夫報告」中「流動性」的含糊不清之處。因此,我個人認為,格利和肖的貨幣理論是電子貨幣的理論淵源。


不用現金的英國小城


  山西一位老太太,攢了六千塊錢,因為怕賊偷,藏在了破棉衣夾層裡。老頭子不知道,一天把破棉襖賣了破爛……。這種悲劇在電子貨幣時代不會再發生。

  BOB,快醒醒。枯燥的部分講完了,現在我帶你去實際看看電子貨幣的模樣

  BOB:「什麼,什麼?我沒聽清楚──你是要帶我去分錢嗎?我不需要很多錢,只要分給我一小部分就可以了。」

  斯溫登是倫敦以西120公里處一個僅有18萬居民的小城。在這裡,即使歐洲第一家半導體工廠誕生,也並沒讓它引起世人多大的注意。這裡的居民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直到1996年7月。

  在這個悶熱的夏天,斯溫登小城裡發生了一件「貨幣和電訊發展史上具有革命意義的事件」:電子貨幣Mondex成為這個城市正式的貨幣,硬幣和紙幣被取代了。這個消息立即傳遍了全世界,使斯溫登一時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左圖顯示的就是Mondex。它不是信用卡,而是真正的電子貨幣。從7月開始,斯溫登小城從超級市場到大街小巷的雜貨鋪,從地鐵、汽車站到停車場,從報亭到銀行……,人們只要把這小小塑料卡片插入電子收款機,既不需要在收據單上簽字,也不需要等待用電腦或電話來核准,就可以把存在卡裡的「錢」從一個帳戶轉到另一個帳戶。斯溫登的各個商店和服務性公司都安裝了這種電子收款機。

  要想向Mondex卡中存款,首先要把Mondex卡插到帶有插卡接口的電話裡,──這種電話在小城裡安了有1300部──,然後撥通開戶銀行,輸入卡片密碼和存入錢數。就完了。當然前提是在開戶銀行帳戶裡確實有足夠的存款。通過自動取款機可由卡中提取電子現金。

  Mondex是由英國最大的西敏銀行和米德蘭銀行推出的電子現金系統。米德蘭銀行的所有者匯豐銀行已經獲得了在中國經營Mondex卡的權力。Mondex的突出特點是它與銀行業具有密切關係,它既不像後面說的數字現金那樣完全脫離銀行自行其是,當然也不像咱們普通使用的貨幣完全是銀行發行的鈔票。它從形式看是通過電子轉帳進行的,但它內容上代表的仍是紙幣,購買方式也是到現場購物、支付。

  今天,Mondex已經站住了腳跟。我找到Mondex在美國的網址(http:

  //www2.mondexusa.com/),發現Mondex現在足跡早已遍及歐美、澳洲以及亞洲的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正在以當地的銀行為據點,步步為營地開闢自己的根據地。


搞不清國籍的數字現金公司


  和Mondex齊名的第二大電子貨幣是數字現金(Digicash)。與到現場購物用的的Mondex不同,數字現金主要用於網上;另一個與Mondex的不同,是它現在還沒有得到眾多銀行的廣泛支持。

  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數字現金繼取得了美國、德國陣地後,正在日本與東邦銀行合同,欲趕超領先的Mondex,把日本的電子貨幣牢牢抓在自己手裡。但以賺錢精明著稱的日本人,至今搞不清數字現金是哪國公司。日本著名的野村綜合研究所在專門的電子貨幣報告中稱數字現金是美國公司,而《日經產業新聞》在採訪到日的公司董事長戴維德·查烏姆後,說數字現金公司是荷蘭的。我十分好奇,掛上網,親自來到數字現金公司,更令我吃驚的是,通過http://www.Digicash.com/Digicash /company.html翻遍公司自己的簡介,竟仍然搞不清這個公司的國籍,因為他們隻字未提。我只瞭解到戴維德·查烏姆本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拿的文憑,曾在荷蘭國家信息數字研究所(CNI)從事加密技術研究,並給讀者順便從網上捎回一張這位老兄的照片(左上)。

  這正好反映出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貨幣公司和以銀行為基礎的電子貨幣公司的不同。像Mondex這種以銀行為背景的公司,總是在銀行所在地建立自己的基地;而數字現金公司以國際互聯網為大本營,四海為家,所以弄得公司屬哪個國家反而搞不清了。(難道是為了避稅?)數字現金公司從1994年10月開始,在名為「E-cash」的網絡上開設銀行和商店,願意參加者可自帶數字商品,在互聯網上自由開設店舖。這有點像我們自發形成的農貿市場。現在有150家左右的店舖已經開業,有6萬多人參加。使用數字現金在網上進行交易,與使用Mondex不同。你不必親自到現場,坐在家裡,整個交易過程就可以完成。比如你來到一個網絡上的書店,看了網頁中關於這本書的介紹和摘要,希望把書買下來,你只要告訴對方你的數字現金號碼,以及你的通聯辦法,網上書店就會給你把書寄來。

  特別希望保守個人秘密的客戶,往往喜歡利用數字現金之類的電子通貨.因為,利用信用卡進行結算會留下記錄,如果客戶不願意留下記錄,使用電子通貨就正好。

  但另一方面,日本東京Ecosys公司正在開展數字現金方式的電子通貨實驗,據實地實驗的人員說,數字現金得不到銀行支持,很難應用於商業領域。因為,數字現金的出現將要動搖現行的通貨制度。除了Mondex和數字現金外,現在比較活躍的電子支付系統,與銀行關係密切的是網絡現金公司,它的座右銘為「銀行就是顧客」;屬於信用卡公司類型的有第一虛擬公司,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當今網上「兩霸」分別同兩大信用卡公司結成電子貨幣的戰略聯盟,網景公司是和萬事達信用卡,而微軟公司則是和維薩信用卡,所以過兩年如果你在金融業發現了網景和微軟,千萬不要感到驚奇;完全基於國際互聯網本身的,有開放市場公司。此外,還有開發專用芯片來搞電子貨幣的浪潮系統公司。要是從近期賺錢的角度看,可能信用卡類型的電子貨幣應被看好;而從歷史的眼光看,數字現金公司和開放市場公司無疑應得到人們更多的掌聲鼓勵。


「再過五年,金融界將重新洗牌」
 

  網絡銀行連通你的荷包

  建玉山銀行只用了130萬。和網絡銀行比起來,"一般銀行開個分行要一兩億,太貴了,"中信銀副總經理羅國瑜說。

  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網絡銀行「安全第一網絡銀行」在美國誕生。這家銀行建在網絡上,員工只有10人,沒有建築物,只有一個網址,營業就在首頁畫面上進行。

  1996年存款金額達到1400萬美元,預估1999年存款金額將達到4億美元。自那以後,網絡銀行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據TRS互聯網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大約有1000多家金融機構,其中包括788家銀行出現在互聯網上。銀行占互聯網總站點數的比例接近千分之四。這些銀行站點的地區分佈如下圖:

  據朱比特通訊公司統計,1996年大約有190萬人在使用在線銀行服務,其中北美地區佔了大約45%。電子商業分析家scottSmith預計1997年這個數字將擴大到330萬人,到2000年達到1300萬人。美國一家研究機構調查,在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會使用互聯網絡的電子銀行業務,帶來的利潤將占銀行所有利潤的30%。台灣不久前出現了一股銀行上網熱,包括玉山銀行、中信銀、富邦銀行、台新銀行、第一銀行等20餘家行庫在近一年內陸續上網。甚至郵匯局都在1996年11月上網設站。

  玉山銀行於1996年2月上網設站,目前有4000人上網,次數約為8萬人次。除了銀行本業外。玉山網絡銀行還提供藝術品的線上購買。玉山銀行總經理黃永仁指出,網路銀行提供的服務愈多,使用者也會愈多,"供給創造需求",黃永仁說玉山網路銀行提供小額貸款線上申請。上網者想申請六十萬元以下的貸款,只要用滑鼠回答薪資所得,不動產狀況等問題,電腦會自動評估信用等級並存檔,只要等級在六十分以上,都可到玉山銀行辦理貸款。這項業務於1996年7月開辦,目前有三百人申請,已核准了一百件貸款案。有了網際網路,"不只我們找客戶,客戶也找我們。"玉山銀行管理處辦公室自動化科科長陳嘉鐘說。中信銀則和台灣IBM合作,1996年8月上網,目前上網者已超過20萬人次。中信銀不僅本身擁有專線網絡,也是第一個提供行內轉帳的銀行。"再過五年,金融界會重新洗牌。"富邦銀行總經理王全喜預測網絡銀行的衝擊。


如何在互聯網上不花錢炒深圳、上海和北京股票


  沒有比在國際互聯網上炒股更省的了:一分錢也不用花──既不用買股票接收機,也不用漢顯BP機,只要鍵入網址,馬上就可以在家或在辦公室免費查詢各個股市的股票行情了。這不是做夢,也不是說著玩。我告訴你操作的具體方法:

  1、北京

  由http://www.homeway.co.cn網址,可以免費進入北京和訊公司的"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STAQ)如圖:

  2、上海

  由http://www.online.sh.cn/stock/stock.html可免費瞭解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實時股票行情。該網站目前提供定向查詢、定向廣播、直接查詢、直接廣播四種查詢功能。

  3、深圳

  查詢深圳證券交易所有關信息的網址是http://蛛網.coninfo.co.cn/szse/ssehome.html。目前,該網站信息的核心部分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才能使用。想瞭解深圳股市行情,也可從北京的站上找。

  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網站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

  當前,互聯網上已有很多網站不僅能實現股市行情的查詢和分析,更能實現從開戶、交易直至清算交割的炒股全過程電腦網絡化。這不是指耗費巨大的專用網,而是指最大眾化的國際互聯網。例如,在wyse站點(http://www.compu-trade.com),就已形成了從網上登記托管、開戶、訂單、發送的一整套網上炒股業務;再如瑞典斯卡拉伯公司(http:

  //www.scarab.com)也已實現了國際互聯網上的委託交易和清算交割。


銀行終將被直接經濟"革"掉性命


  銀行與大工廠、大商場一樣,都是工業社會的典型象徵,是經濟迂迴路徑上的典型中間物。無疑,整個銀行體制將在信息革命中面臨嚴峻挑戰。

  銀行在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至今,在工業化尚未全部完成,信息經濟還不成熟的社會裡,這種推動作用還處在上升勢頭中。但是,從迂迴經濟向直接經濟轉變的歷史規律,決定了銀行與大批量生產時代的其它經濟"恐龍"如大工廠、大商場一樣,一旦信息經濟徹底成熟,最終都將面臨被革命的結果。銀行業通過上網,通過向信息中心、購物中心轉軌,正在積極參與這場革命,但他們將發現,革命最後將革到他們自己頭上來。以經濟的間接性為立身之本的銀行,將被"拉直"。這一必然的歷史過程將如何發生呢?


銀行之"道」


  銀行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貨幣制度,如果貨幣制度發生了革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回到拉德克利夫報告中的"流動性"這個超前概念上來。正是"流動性"為廢除銀行提供了貨幣基礎理論上的依據。從"流動性"的觀點看,銀行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它提供價值流動,這一點在銀行被取代後仍然將肯定地存在;另一方面它包含著對信息流動的控制。中央銀行體制離開了對價值背後的信息流的控制就無法存在。因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質,就是控制價值信息流,或乾脆說否定"流動性"。通貨膨脹是政府和中央銀行非常喜歡的價值重新分配手段,它是通過為貨幣設置剛性來實現的,而流動性正是剛性的對立面。我這裡無意對通貨膨脹政策妄加評論。在我看來,通貨膨脹本身無所謂好壞,它的好壞要看是否推動歷史進步;但從純技術角度看,通貨膨脹只是一種工業時代特有的迂迴技巧。通貨膨脹看起來像是價值流與信息流的背離,而實質則是迂迴經濟中的本質性社會力量通過使信息非流動來控制社會的價值流。這種控制在經濟增長中一般在起推動作用,但轉向信息經濟後,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這是銀行制度根本性的內在矛盾。


「道」生「陰陽」
 

  如果說,"流動性"是一,"一"生出的"二"就是貨幣量和貨幣價格(或叫貨幣流通速度)。費雪方程式(Y=MV,即國民收入等於貨幣量與貨幣流速之積)將貨幣的"道"派生出」貨幣量"和"貨幣流速"這一對"陰陽"(矛盾方面)。整個銀行體制簡單說,就是圍繞"道"生出的這對陰陽這一對陰陽。這裡,我們只能引用一段別人的話,對此"點到為止":日本東京Ecosys公司正在開展數字現金方式的電子通貨實驗,據實地實驗的人員說,數字現金得不到銀行支持,很難應用於商業領域.因為,數字現金的出現將要動搖現行的通貨制度:

  〈1〉現在世界各國都是僅有中央銀行才有貨幣發行權,無疑這種職權是不能下放的,即任何民間企業都不會有這種權利;

  〈2〉電子通貨增加過度,政府部門將失掉調整貨幣流通量的能力,即根本無法控制通貨膨脹和通貨壓縮能力。

  這裡說的其實是兩件事:一個和"貨幣量"(M)有關──電子貨幣對貨幣發行提出挑戰;一個和貨幣流速(V)有關──電子貨幣對人為控制貨幣流速(貨幣價格)的作法提出挑戰。Ecosys公司說出了事實的真相,儘管我的結論與他們正好相反。我認為Ecosys公司的結論從近期看是對的,但從人類由第二次浪潮文明向第三次浪潮文明轉變的歷史發展趨勢看,數字現金們才應是笑到最後的人。




  "道"生"陰陽"之外,其它都是"器"(現象、細節)。讓我們看看"器"的變化,或者說,現代銀行和金融制度內外,有哪些力量正在向主要矛盾方面轉化:──衍生金融機構為主的金融創新

  ──信託投資:銀行內部正在從貨幣機構向信息機構蛻變;

  ──個人炒股:個人在利用信息來取得對傳統金融家業務的主動權,對經濟進行監控;

  ──網絡銀行的多種經營:正在把金融變為附屬於信息服務的服務;

  ──基於網絡的電子貨幣公司:正在直接向貨幣發行提出挑戰;……。

  許多許多事實,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發生。它們的意義,只有用直接經濟的觀點才能看出來。人們也許在幾十年後,才能意識到先行者觀念的領先之處。

  有篇文章,在談電子經濟時,有點觸到根上了:「電子經濟還會牽涉到各公司做生意方法.一種有可能被削弱的角色就是"中間人"角色。中間人很可能由中間件取代,或者與中間件展開競爭。譬如說,電子支付中間件廠商可以允許各行業(如銀行業)的公司將其商標和服務直接放在客戶的面前,而不必像今天那樣依賴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在幾千億美元的飄蕩和無數芸芸眾生忽上忽下的高峰低谷背後,決定命運的力量簡單得出奇:迂迴道路上凡屬中間障礙者,將在直線前行中被撇在一邊。讓我們撥開一切眼前紛繁現象的干擾,展現未來世界的清晰前景。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