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周國興>>時光倒流一萬年

雲台書屋

長江,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1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根據多年來在黃河、長江流域許多重要古代遺址的考察,追溯中華民族遠古祖先的演化史,對考古學界逐漸形成中的新觀念,作了較為通俗的論述。

  1原載《人類探源》,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版。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會令你感到驚訝,我們不總是說,黃河,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怎麼現在你說長江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呢?

  是的,這確實有點叫人驚訝,然而當你讀過本文後,也許會感到這不無道理呢。當然,我並不是說黃河不再是搖籃了,而是想強調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並不是過去所認為的只是黃河流域,還應包括長江呢!

  你大概聽過這樣一首歌吧——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這是一首台灣校園歌曲,炎黃子孫們,不論在何方,不論在何地,他們都以中國母親而驕傲,都以「龍的傳人」而自豪。長江、黃河是龍的象徵,它們奔騰於崇山峻嶺,婉蜒於平川沃野,它們哺育兩岸的兒女們,我們是龍的傳人!

  你沒注意到,在炎黃子孫們的心目中,黃河、長江具有多麼崇高的地位?

  現在我們再來具體看看它們——

  滔滔黃河,發源於青海,干長5400千米,它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山西、河南和山東,然後出海,流域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浩浩長江,源遠流長,它的正源淪淪河,發源於青海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的西南側,然後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瀉而下,沿途接納百川,一瀉千里,浩浩蕩蕩,奔騰向前。長江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三大河流之一,它的干長5831千米,流經西藏、雲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蘇,在上海附近注人浩瀚無垠的東海。它有18條大的支流,串連了四大湖泊,故長江流域還包容了甘肅、貴州、陝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區。長江流域面積達1808500平方千米,佔有全國耕地面積的1。」4,居住著全國1。」3的人口,長江流域有著多麼壯麗的圖景。

  黃河流域有著悠久的古代文明,成為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而我國第一大河的長江,自然資源豐富,自然環境條件相當優越,會沒有悠久的古代文明?它能對我們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沒有積極和主要的推動作用?這難道不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問題?

  近些年來,我因工作之便考察了不少史前人類和古文化遺址。沿著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原始人類的足跡,追溯我們中華民族祖先的遠古史,使得我對我們民族古文明的搖籃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的認識是隨實踐而不斷深入的,由於過去的考古工作主要在黃河流域進行,發現了許多重要遺址,這些遺址揭示了中華民族古文明的燦爛面貌。由於考古工作的深入,這些遺址的經典性的結論,成為我國史前考古學的基石和對比研究的主要依據,學術界也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古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並以此為中心影響和推動其他地區古代文明產生和發展的觀念,這在當時實踐限度內和認識水平上是對的。然而近些年來的考古發掘,使我們對長江流域古文化的面貌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隨著考古新材料的不斷積累,使得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長江流域同樣是我國遠古文化的演化中心,我們在強調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時,看來也不能忽視長江流域同樣也是搖籃,而且是重要的搖籃!

  現在我就考古界逐漸在形成中的新觀念,結合自己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人類已有300多萬年的歷史了,其中99%以上的時間是漫長的石器時代,其後是銅器、鐵器和大機器時代。恩格斯曾參考摩爾根的學說把人類歷史分為蒙昧、野蠻和文明三個時代。文明時代是以鐵器的出現為標誌的,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開始;蒙昧和野蠻兩個時代,即為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前的「史前時期」。我們講一個民族的古文明,主要是指「史前時期」的文明以及「文明時代」最初產生時的文明,它們的孕育和成長的地區就是我們所說的「古文明搖籃」。

  石器時代是以石製的工具作為生產工具,包含了舊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個時期,它們分別以打制石器、壓削的細石器以及磨製石器和制陶術的產生為特徵。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在我國有廣泛的分佈,在這個時期,按照人類演化譜系的新概念:南猿—直立人—化石智人,各階段的代表在我國均有發現,有的階段材料相當豐富。尤為注目的是,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廣大區域內,目前已發現的遺址,幾乎要佔到全國已發現遺址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我曾經在古人類遺址發現得很多的黃河流域中游地區,考察了山西西侯度、匼河、丁村與陝西藍田等遺址。在長江上游地區拜訪了玉龍雪山下的麗江人遺址,參加了著名的元謀人化石產地的發掘工作,在元謀盆地發現了四家村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考察了資陽人遺址,還在長江中游地區考察了鄂西北的幾個直立人遺址,並在房縣找到了同時期的石器以及時代晚得多的小型石器……在舊石器時代的這些遺址中有幾點很值得注意:

  首先,從考古學上弄清楚祖國歷史的開端這是考古研究上的首要課題,這點隨著考古工作的深人不斷有所進展。

  60年代初,在陝西藍田發現了藍田人及其文化遺物,把我們祖先的歷史,從北京人的距今40萬∼50萬年前,推前到距今80萬∼100萬年前。嗣後,在60年代70年代之交,相繼發現了元謀人牙齒化石以及元謀人製作的石器及大量的炭屑,這樣把祖先的歷史一下推前到距今170萬年前。經過多年來各方面的工作和深入研究,學術界已普遍承認,以兩顆上中門齒為代表的元謀人確是我國迄今已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代表。經過我們的研究,該牙齒化石屬於早期類型直立人,形態上可能具有從纖細型南猿向直立人過渡的特點,元謀人不僅會製作和使用粗陋的石器,還不排除會用火的可能性。

  在黃河流域,近年來雖然發現了據稱時代要比元謀人文化還要早的「小長梁文化」,西侯度文化遺物也經研究發表,但學術界對它們還有爭論。我認為在黃河流域是有很早時期的原始文化存在的。但必須看到,由於元謀人及其文化的發現,聯繫到近年來在元謀盆地鄰近的祿豐地區,發現了可能與人類直系祖先有關的古猿化石,以至有些人認為,包括長江上游地帶的滇中高原很可能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地之一,這點確實令人注目。

  這裡牽涉到在中國是否有南猿代表的問題。根據現有的資料,在中更新世初期的前後,直立人及其文化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中游地區,特別是渭南和鄂北地區已有較廣泛的分佈,表明在舊石器時代初期,元謀人之後,原始人類在秦嶺南北的活動已很頻繁。最近在安徽和縣發現了直立人的新材料,是直立人代表在長江下游北岸活動的明確證據。那麼直立人的先輩——南猿理應存在,曾經有人甚至認為元謀人、西侯度遺址的主人是南猿,也有人認為,在我國可能不存在南猿,直立人是由更早的、有待搞清楚的原始人發展來的。

  在長江中遊湖北建始地區曾發現疑為南猿的化石,限於材料(只有四顆牙齒),目前學術界對之頗有爭議,但它的發現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跡象,表明比直立人原始的代表可能是南猿,會在我國華南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廣大區域內被發現。

  再者,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是化石智人的主要活動時期,也是現代人種(黑、白、黃諸色人種)形成的主要時期。這一時期的古遺址在兩大流域有更為廣泛的分佈,在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的形態特點上,除了屬於這一階段的共同特點外,還反映出原始黃色人種的形成過程,而且在晚期代表身上出現較為明顯的南北不同類型的發展趨向。

  例如,在北方找到的山頂洞人,在南方找到的柳江人,他們都是黃色人種的早期成員。但前者有些形態特點跟華北地區的中國人,跟愛斯基摩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相近;而後者,有些特點比較接近黃色人種的南亞類型。顯然,他們對兩大流域的後期人類即新石器時代先民體質特點的形成是有深遠影響的。

  總之,在舊石器時代,長江、黃河流域的遠古人類都有較廣泛的分佈,並顯示出長江流域有比黃河流域更為久遠的史前史,對探索人類起源這一重要課題長江流域顯得更為重要。雖然說兩者可能有著同樣古老的舊石器文化,但在目前還只是在長江流域上游地區找到迄今已知最早的人類化石——元謀人牙齒——及石器和可能是人工用火的遺跡,從而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篇章,我國歷史的第一章眼下還只能從元謀人這個遠古祖先寫起。

  由舊石器時代往後發展,是考古學上稱為「中石器時代」的階段。中石器時代是由掠奪性經濟向生產性經濟過渡的一個階段。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由採集和狩獵活動向原始的農牧業過渡。也就是說,中石器時代是農牧業產生的先驅階段。我國考古界對中石器時代是否存在是有爭論的,我認為抹殺這一階段的存在是不可取的。什麼是中石器時代的標誌呢?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在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復合工具(如箭、矢等)大量出現,所以石器朝細小精巧化發展,因此產生了一類叫做「細石器」的非常精緻的小型石器。細石器人舊石器晚期產生以來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較晚時期,而特別成為中石器時代的主要工具。所以典型的「細石器」常作為是「中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誌。細石器常作為狩獵、遊牧部落使用的工具,而在原始農業部落則以原始的農具為標誌。此外原始的陶器有時也被作為中石器時代的標誌。

  在我國,中石器時代細石器器物主要在北方地區發現。典型的細石器器物的原始類型可以追溯到許多舊石器晚期的古遺址中,以後發展為中石器時代的代表,如河南靈井和陝西沙苑兩文化。不少學者認為我國北方地區的細石器文化是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

  以往對長江流域中石器時代的面貌是不瞭解的,近年來開始有了突破。1973年冬,我們在元謀盆地進行古人類調查時,發現了相當數量的典型的細石器器物,值得注意的是地處長江上游地區的這些細石器,很多與河南靈井文化中同類型的器物十分相似,但是又具有本身的特點,這些特點又跟四川漢源地區舊石器晚期文化中的某些特點相似,似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此外在長江下游地區已有好幾個地點發現了細石器,所以時代較早的以細石器為標誌的中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長江流域也有相當的發現,這表明了這一時期的古文化在兩大流域都是很發達的。

  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它以原始的制陶術和磨光石器的出現作為標誌。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數以千計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被發現,這一時期兩大流域的古文化各有特色,且相互之間又有聯繫,特別是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使我們對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的認識有了驚人的突破,展現了為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前所未見的另一種原始文化面貌。

  我曾拜訪了很多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在黃河流域中游地區有著名的半坡和姜寨遺址,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沿著長江上、中和下游的許多重要遺址。我到達過元謀盆地北方的金沙江畔,這裡臨江的山坡上分佈著許多尚未被發掘的新石器遺址,在沙土下隨時可以挖出許多磨光石器和各種陶器。在元謀盆地內有著名的蓮花村大墩子遺址,展示了距今3000多年前長江上游地區原始部落的生活圖景;在中遊湖北房縣拜訪了七里河遺址;特別是在下游地區,參觀了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在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中最有突破性的發現——浙江河姆渡遺址,現存面積達4萬平方米,遺址由4個文化層組成,距今時代在4000至7000年,這是全國最早的新石器遺址之一。我還在雲南美麗的洱海中的金梭島上,在南國的南寧豹子頭灣等地考察了貝丘型的遺址,也到了在廣東馬(土具)的石峽遺址……

  考察了這些眾多的文化遺址,給我很深印象的是,人們的生產活動是與環境條件相互制約的,不同的環境條件產生出不同的作物和生活方式。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歷來有很大的進展,近兩年又取得很大成績,在黃河中游地區發現了很多早期文化,被稱為磁山、裴李崗文化。發掘表明,早在8000多年前,在黃土高原乾旱的自然環境中人們已栽培耐旱的粟類作物,開始飼養豬並馴服了狗。在黃河下游地區有古老的「大漢口文化」,中游地區為「仰韶文化」,最後由它們產生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龍山文化」,由此可以溯到夏、商、周青銅文化的根源。歷來不少專家認為中華民族古文明就是在這一沃壤上發展起來的。

  在長江流域展現了另一種古文化發展景象,值得注意的是1973年在長江下游地區發現了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證明在7000多年前,這一帶的原始部落已創造了發達的史前文明。

  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稻穀、穀殼,稻稈和稻葉層層疊疊,厚達四五十厘米,最厚可達一米以上。水稻是高產優質的糧食作物,要有較高的耕作水平才能耕作,從出土的農具——木耜和骨耜來看,河姆渡人已經脫離了落後的「刀耕火種」而進入耜耕農業階段了。還發現了豬、狗、水牛、羊的骨骸。水牛也可能已被馴化,由此可見,我國確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家畜起源中心之一。至少在七八千年前,長江下游的先民已在這河流密佈,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的環境中掌握了耜耕技術,開發水利、種植水稻,使農業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顯然,長江下游地區是水稻的最早栽培地區,水稻種植可能起源於此。以後逐漸向南方各地傳播,在江漢地區河南浙川仰韶文化遺址中曾發現稻穀痕跡,應表明水稻栽培技術向長江中游地區的傳播,也反映了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影響。

  河姆渡遺址中還出土了成束的植物纖維和編織的葦席。在一件象牙雕刻品上,還刻有編織紋和蠶的形象,表明當時的原始編織技術可能已包括絲織技術,這也是技術發展史上的大事。發展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本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已有明顯的絲織品,這確實是很了不起的。

  在河姆渡遺址中還出現了大量的木質工具,其數量之多、種類之繁,製作之精美是空前的。其中有木槳和現代的已很接近;有木碗,上面竟已塗上了與漆性質相同的紅色外衣;還有一批帶有榫鉚的小桿件,可能是當桿件復合器械的部件,簡直難以想像距今7000年前的人們已有如此高超的勞動手段。此外,大片保存帶有榫鉚結構的大型干欄式木構建築也堪稱為河姆渡文化中的突出成就。這種以木(或竹)柱作離地面相當高的底架,再在上面建築住房,下面圈養家畜的「干欄式」大長屋木構建築,至今華南地區不少地方仍沿用不衰!

  在陶器製作上,雖然河姆渡遺址中陶器多為手制,且種類不多,但已出現了「甑」(也就是像蒸鍋的器皿),人們已會利用蒸氣熱來蒸熟食物也確實是了不起的。(這裡還可提一句,世界上最早的瓷器產地也是在地處長江下游地區的上虞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江下游地區不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現的大量玉器,玉器中的玉琮和玉壁是以後商周的貴重禮器,有些專家認為,玉器製作和用於裝飾是起源於南方的。在有些遺址出土的玉琮上出現有圓圈紋(回紋)、饕餐紋,陶器上出現雷雲紋,而這些圖案均為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主體圖案,故有些專家認為中華民族高度發展的青銅文化,也應從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中追溯淵源。

  不難看出,在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繁盛之時,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也正在創造著自己燦爛的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古文明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漫長的石器時代以後為銅器時代所替代。近年來在江西清江吳城和湖北黃陂盤龍城發現兩處商代遺址,證實了至少在2000年前,這裡已發展了和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基本相同的文化。最近在江蘇、安徽、浙江和雲南等省還先後發現幾批青銅農具,為古代文獻中有關青銅具的記載提供了實證。因此,無論黃河流域還是長沙流域的古文化,對青銅時代文化的產生和發現都有很大的影響,專家們在研究了長江下游的青銅文化後指出,過去傳統觀念以為南方長期在文化上落後於北方,實在是一種誤解,應該改變舊觀念。無數的考古資料已表明,夏商文化正是汲取和融合了兩大流域南北雙方的優良傳統而發展起來的。

  從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清楚看到了中華民族古文明的孕育和成長的基本面貌。然而文化是由人創造的,文化的傳播,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代表著人的活動——人們的遷徙和接觸。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必然也是中華民族本身孕育和發展的中心。因此除物質文化外,還可以從遠古祖先本身的研究來探索和闡述遠古文明的產生。很遺憾的是,在這方面由於缺少足夠的資料,試圖勾畫史前人類,特別是與現代人群關係最密切的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發展圖景,確實困難不少。

  從現在擁有的資料可以看到,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骨骸上已反映出南北分型的趨向。發展到新石器時代,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至華南地區人骨遺骸的形態特徵上有更為明顯的差異。

  現代中國人屬於黃色人種(蒙古人種),若加細分或可分為南、北兩個基本類型,亦可分為三個類型,即分佈地區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包括蒙古、東北各省的中國北方人(簡稱「華北人」),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的中國中部人(簡稱為「華中人」)以及分佈在珠江流域、福建、台灣等地的中國南方人(簡稱「華南人」)。在古史傳說上,黃河流域主要是分佈了「華夏集團」(中原地區)和「東夷集團」(東部臨海地區);在長江流域上游為氏羌族,中游為「苗蠻集團」,而華南地區主要為古代越族。根據現有資料推斷,正是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南北分型的基礎上,產生了遠古的這幾大集團,以後逐漸演化為現代華北人、華中人和華南人,他們主要就是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自然還包括南方其他地區)的古文明的哺育下而成長起來的,而同時他們又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創造者。

  現在你可以明白為什麼長江,也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搖籃了吧!我們相信這一點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將會越來越鮮明。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