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葉至善>>科普雜拌兒

雲台書屋

一支鉛筆的誕生

--(原載1953年9月《中學生》)
 

  鉛筆真是最簡單不過的東西了。一支小木棍,中間嵌一根細細的鉛筆芯,此外再沒有別的什麼了。你再也想像不到製造一支這麼簡單的鉛筆,要經過多少機器,經過多少工人的手。

  先說鉛筆芯吧。鉛筆芯是用黏土和「筆鉛」做的。

  黏土到處都有,不是什麼稀罕的原料。做鉛筆芯的黏土只有一個要求:粒子要細。為了滿足這個要求,就要做一連串的工作。

  黏士先放到水槽裡,水槽裡加滿了水。機器一開,水槽裡的一個螺旋槳一樣的攪拌機就旋轉起來,把黏土攪成泥漿。

  讓泥漿定下來,粗的粒子和細的粒子就開始分開了:粗的粒子重,沉在底裡;細的粒子輕,浮在上層。

  上層的泥漿從木槽邊上的一個孔裡流出來,通過一道篩子,兩道篩子,三道篩子。篩子的孔越來越細;能通過最後一道篩子的,就是粒子最細的泥漿。

  把泥漿濾干,黏土就像一團灰色的麵團,現在要加人「筆鉛」了。

  「筆鉛」是商業上的名詞,它並不是鉛,而是石墨。——「鉛筆」這個名詞是叫錯了,應該叫「石墨筆才對」。

  石墨是黑色的礦物,亮閃閃的,又膩又滑,好像很細的魚鱗。在加進黏土去之前,先要用機器把它磨成很細的粉末。

  多少黏土加多少石墨,份量是有一定的。石墨加得多,做成的鉛筆芯比較軟,是美術課上畫速寫和素描用的;加得少,做成的鉛筆芯比較硬,是寫複寫用的,畫機械圖用的。

  石墨加進黏土之後,要混和得很均勻。這工作得用兩架機器來做。一架機器上有一個鐵錐和一個鐵搗臼,把它們春;另一架機器上有幾個石□子,把它們碾。

  經過春,經過碾,石墨和黏上混和得很均勻了,又搬到另一架機器上。這架機器用很大的力量,把它們壓成3厘米左右粗的圓棍子。圓棍子再要經過一架機器來壓。這架機器的底上有數不清的很小的圓孔。從小圓孔裡壓出來的,就像黑色的掛面,是黏土和石墨做成的掛面。

  這就是鉛筆芯了嗎?還不是呢。它半濕不幹,還是軟的;得把它們切成鉛筆一樣長短,再壓平,理直,烘乾。

  烘乾了還不是鉛筆芯,只是鉛筆芯的坯子。如果用它來做鉛筆,在紙上一摩擦就成為粉了,並且真像掛面似的,一碰就斷。因為裡面的黏上和石墨的粒子還是自個兒管自個兒,沒有結合成整體。要使它們成為整體,成為真正的鉛筆芯,還得把它們放進一個窯裡去燒。

  造磚的土坯放在窯裡一燒,就成為堅硬結實的磚。鉛筆芯的坯子放在窯裡一燒,就成了堅硬結實的鉛筆芯。

  這樣的鉛筆芯硬是夠硬了,但是寫起字來會把紙給劃破,就像用瓦片來寫字一樣。

  因此,還得讓它到熔化著蠟的鍋子裡去洗一個澡。洗過了澡,鉛筆芯裡吸足了蠟,再用它來寫字,就又滑又潤了。現在,它才成為一根真正的鉛筆芯了。

  說了半天,我們還只說了個鉛筆芯。把鉛筆芯嵌進木棍裡,做成一支鉛筆,還得經過很多機器,經過很多工人的手。

  一支鉛筆只有十幾厘米長,不及指頭粗。運進鉛筆廠去的卻是又粗又大的十幾米長的整棵的木材。

  不是什麼木材都可以用來做鉛筆的。做鉛筆的木材要嫩,要紋理直,節子要少;這種木材做的鉛筆才容易削,才不會彎曲。

  整條的木材給推進一架電鋸去,從那邊出來的,就是一段段的木材,每一段比一支鉛筆稍稍長一點。

  把一段一段的木頭又推進另一架電鋸去,木材就給鋸成方塊了。這些木塊大約有並排的8支鉛筆那麼寬。

  木塊要扔進水鍋裡去煮。為什麼要煮呢?為了要把它們切成木片。要不把它們煮得軟一點兒,切的時候會破裂的。

  煮好的木塊送到一架切片機上。切片機上有一把鋒利的鍘刀。木塊推進去,只見鍘刀一上一下不停地閃動,那邊出來的就是一片一片的木片。

  這些木片只有半支鉛筆那麼厚,卻有並排的8支鉛筆那麼寬。

  要不要鋸成鉛筆一樣的木條呢?暫時不要。這是以後的事。

  這些木片先要晾乾,還要用火來烤,烤得面上帶點兒焦為止。為什麼要烤呢?一烤之後,木質就鬆了,做成的鉛筆削起來就更容易了。

  烤過的木片疊成一疊,放進一架機器去,只見木片從機器下面一片片地吐出來,每一片上給挖出了整整齊齊8條半圓形的凹槽。凹槽就跟鉛筆芯一樣粗細。

  有了凹槽就可以裝鉛筆芯了。把木片有凹槽的一面塗上膠水,每一條凹槽放進一根鉛筆芯。再把另一片木片蓋在上面,凹槽剛好對正回槽。8根鉛筆芯就服服帖帖地嵌在兩片木片之間。再把它壓緊,烤乾。

  現在8支鉛筆連在一起,成為一塊「鉛筆板」。這樣的鉛筆是沒法用的,得把它們切開。

  切開是用兩架一模一樣的機器來做的,每一架上都有並排的9把鋒利的尖刀。「鉛筆板」經過第一架機器,一面就刨出了7條槽,兩邊的稜角也給刨去了;再經過第二架機器,另外的一面給同樣地刨了一次。刨過兩次,8支鉛筆就分開了,像8個孿生姐妹一樣,落到機器下面的簍子裡。

  這還不是成品!它一點也不漂亮,就像一支粗糙的白木棍。在出廠之前,它還得好好修飾一番。

  有一架機器專門管打磨,鉛筆從機器裡穿過,就給打磨得很光滑。還有好幾架上漆的機器。鉛筆要上好幾道漆,每穿過一架機器,它面上就塗上一層薄漆。最後一架機器裡的漆是透明的,發亮的。鉛筆從這架機器出來,就又光滑,又滋潤,教人看著喜愛。

  漆好之後,就該用機器打上商標和貨號,再把兩頭切齊。切齊也是用機器來做的;機器上有兩把鋒利的圓的刀片;刀片轉得飛快,鉛筆在刀片之間一滾過就切好了。剩下的工作還有整理和包裝。

  在這裡,我們只說到機器,沒有說工人。「不說也明白,從一塊一塊的黏土,魚鱗一樣的石墨,十幾米長的木材,到一支細細的漂亮的鉛筆就要經過這麼多機器,這麼多工人的手。我們在用的時候,怎麼能不好好地愛惜它呢?」

  不要把鉛筆芯削得又細又長,鉛筆芯削得太細太長,就容易折斷。

  不要讓鉛筆落在地上,鉛筆芯很脆,很容易震斷。

  放進書包去的時候,要給鉛筆套上個鉛筆帽。有鉛筆帽保護著,鉛筆芯就不會折斷了。

  不要把鉛筆用到三四厘米來長就丟了。5支三四厘米來長的鉛筆頭,接起來就是一支鉛筆。鉛筆頭太短不好使吧,不要緊,只要後面套上個鉛筆帽就好使了。

  不要以為一支鉛筆值不了幾個錢,就不把它當成一回事兒。這是許多工人用集體的勞動創造出來的。我們尊敬工人,就應該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