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葉至善>>科普雜拌兒

雲台書屋

雲和雨

--(原載1947年6月《開明少年》)


  咱們周圍的空氣中總含著一些水。你看不到空氣中有水,因為水成為蒸氣了。水蒸氣是看不見的。你能看到液體狀態的水,可是在氣體狀態的時候,你就看不到了。你也感覺不出空氣中有水,因為水蒸氣並不濕。有人以為霧就是水蒸氣,那是錯了。霧實在是無數的微細的水滴,並不是水蒸氣。

  水進人空氣只能靠蒸發。蒸發就是物質由液體狀態變到氣體狀態。

  水從江面上、河面上、湖面上、海面上蒸發,也從地面上蒸發。水從晾著的濕衣服上蒸發,也從樹木花草上蒸發。你信不信,在夏天的烈日照射下,20棵玉蜀黍一天能蒸發大約1噸水。

  水也從咱們的身上蒸發,就是咱們的皮膚滲出來的汗;還有一部分水從咱們的肺裡蒸發,隨著吐出來的氣一起排出體外。

  只要有水的地方,或是含水分的東西,差不多都有水在蒸發。因而我們老是給水蒸氣包圍著:水蒸氣有的時候多些,有的時候少些。

  要是你不停地把砂糖一小撮一小撮往一杯清水裡加,加到一個時候,砂糖就不再溶解了,因為水裡所溶解的砂糖已經夠多了。水蒸發到空氣裡,情形跟砂糖溶在水裡一樣。到空氣裡的水蒸氣已經夠多了,水的蒸發就停止了。在那個時候,晾著的衣服很難得干;咱們身上也是濕漉漉的,因為汗水也停止了蒸發。咱們呼吸很不舒暢,會說:「這天氣真悶人!」

  咱們也知道,熱水可以溶解更多的砂糖,同樣的,熱空氣也能包容更多的水蒸氣。含水蒸氣較多的熱空氣要是冷下來,一部分水蒸氣就會被擠出來。

  喝冰凍飲料的時候,不知道你注意過沒有,玻璃杯外面會結成一顆一顆的水珠。有人說:「玻璃杯出汗了。」你當然明白,這些水滴不是透過玻璃滲出來的,而是熱的空氣碰到冷的玻璃杯,排擠出來的那一部分水。清晨的露珠也是這樣生成的。一晝夜間,清晨往往是最冷的時候,因而空氣中的一部分水蒸氣附著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為露珠。

  清晨,有時大霧彌天。那是水蒸氣附著在無數飄浮的塵埃上,凝結成了細微的水滴。那些水滴非常之小,要1萬多顆連在一起,才有1厘米長。

  像霧一樣,多數的雲也是由細微的水滴組成的。靠近地面的空氣總比較熱,含的水蒸氣也比較多,因此也比較「輕」,科學的說法是密度比較小。「輕」的氣體就會往上升。可是離地面越遠,氣溫越低。上升的空氣受了冷,它所含的水蒸氣有一部分就凝結成為細微的水滴,這種空中的霧就是雲。可是有的雲不是由水滴,而是由細小的冰花組成的。水蒸氣在空中凝結,可以成為水滴,也可以成為冰花,得看凝結時候的溫度在冰點以上呢,還是在冰點以下。

  我們看雲,雲的樣子各式各樣:有很大的,很白的,毛茸茸的;也有灰色的,佈滿了天空;有的像一縷煙,有的像一座山。氣象學家把雲分成許多種,各有各的名字。咱們沒有學過,不容易把許多種雲—一區別開來。

  最常見的雲有三種。

  第一種常見的雲像馬尾,又像羽毛,叫做「卷雲」。在天放晴兩三天之後,天空中常有這種雲出現。卷雲很高,大概在離地面一萬幾千米的高空中,是細小的冰花組成的。高空中風很大,因而卷雲飛得很快,幾乎跟最快的飛機一樣快。只因為它高,咱們在地面上看並不覺得。

  第二種常見的雲好像一座一座的山,叫做「積雲」。這是夏天午後常見的雲。天空中有這種雲,常常是好天氣。但是,積雲如果越積越多,變得又黑又大,會成為「雷雲」——一場大雷雨就快來了。積雲比卷雲低得多,雲腳離地面一般只有2千米。成為雷雲的時候,可能有七八千米厚。

  第三種常見的雲叫做「層雲」。層雲常常鋪滿整個天空,成為鉛灰色。它夾在溫度不相等的上下兩層空氣之間,因而不很厚,也不很高,高山的頂峰常常露出在層雲之上。天空佈滿層雲的日子,在高山頂上仍然看到天青日朗,層雲在腳下好像波濤起伏的大海。

  雲在初聚成的時候,那些水滴跟霧一樣細,因此不會往下落。即使落下來,還沒到地面已經蒸發完了。那些細微的水滴要是不漸漸地長大,雨是下不成的。因此,天空有雲的日子很多,下雨的日子總比有雲的日子少。

  含水蒸氣多的空氣要是很快地升到高空中,大部分就凝結成較大的水滴,於是下起雨來。落下來的水滴在途中還可能合併別的水滴,變得更大。雨滴至少比組成雲的水滴大上幾百萬倍。有時候雨點被強有力的上升空氣擋住了,直到長得很大才往下落,直徑可能達到半厘米,打得地面上泥漿飛濺。

  雨下得多下得少,通常用毫米來計算。毫米是指落在地面上的雨,不流掉,不滲掉,也不蒸發掉,有多少深。6千米厚的一堆雲全變成雨,落到地上還不到10毫米。這個數量其實並不小,100平方米的地面上下10毫米雨,總數就有1噸。有時一場暴雨,1小時內可以下250毫米。因而在山區連下幾個小時暴雨,常常會引起山洪暴發,引起泥石流,沖毀莊稼、村莊、橋樑、公路、鐵路。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