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田方斌>>攀登書山另有路

雲台書屋

三、興趣,成功的先導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華爾特·科勒斯涅克說過:「興趣可以看成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正像興趣是過去學習的產物一樣,興趣也是今後學習的手段。」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事,可以發揮智力潛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興趣的事情,則只能發揮智力潛能的20%左右。因此,對於求學之初的青少年朋友來說,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可以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觀察力敏銳,思維活躍,想像豐富,激發靈感,增強自信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他在《論語》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把學習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學,即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個層次是好學,即愛好學習,對學習有興趣;第三個層次是樂於學習,能從學習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在這三個層次中,知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只有激發和培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樂在其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大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對自己的學業有濃厚的興趣,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專心致志,潛心攻讀。古希臘傑出的數學家阿基米德,興趣集中在數學王國裡,端起碗忘了吃飯,在火盆的灰燼裡畫各種幾何圖形,進浴池又忘了洗澡,竟拿起擦身用的油在身上畫起圖形來。俄國傑出的園藝學家米丘林,從小就喜歡在園子裡挖地、選種、播種、栽培和摘果,這同時也培養了他去創造發明新品種的濃厚興趣。在後來的研究中,他培育了300多種果樹新品種。

  英國人類學家古道爾,小時候對母雞下蛋感興趣,一個人偷偷爬到雞窩裡一蹲幾小時觀察母雞下蛋。後來他抱著這樣的興趣去研究黑猩猩,不畏艱險,隻身深入熱帶森林和猩猩在一起生活。經過10年的觀察和研究,寫成了不朽的著作《人類的近親》等著作。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他在文學、醫學、數學方面談不上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但對打獵、旅行、採集標本。觀察動植物有著特殊的興趣,正是由於在別人看來是不務正業的這一興趣導引著他潛心觀察,勤於思考,最後完成《物種起源》這樣的輝煌之作。

  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學者興趣所至,如醉如癡者更是數不勝數。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黃宗羲是「年少雞鳴方就枕」,可見他對學習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學習的樂趣終生不減,正如他作詩自敘的那樣「生平喜攤書,垂老如昔狂」。這些事實都表明,凡是對國家、對社會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都無一不對所獻身的事業有著濃厚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他對自己獲得巨大成功的經驗總結。他曾對一位傳記作家說過:「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追根究底地追問問題罷了。」有人問他是怎樣創立相對論的。他回答說:「空間、時間是什麼,別人小時候就搞清楚了,但我智力發育遲,長大了還沒搞清楚,於是一直在揣摩這個問題,結果也就比別人鑽得深一些。」他從16歲開始,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倘使一個人以光速跟著光波跑,那麼他就處在一個不隨時間而改變的波場之中。但看來不會有這種事情!」正是他對探究這一問題所產生的濃厚而持久的興趣,經過十餘年的艱苦探索,終於提出了改變人類宇宙觀的相對論。


在閱讀中激發興趣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書籍中記載著人們的理想和追求,記錄著豐富的知識思想,書中飽含著人們成功的歡樂,人生的真諦,給人以啟迪、遐想和力量。許多有成就的人正是從讀書中激發了興趣,明確了生活的意義,獲得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郝柏林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他致力於物理學的研究是得益於讀書中產生的興趣。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四川上小學。家裡買了一套《中華少年自然科學叢書》,這是一本草紙印的32開小書,從天文氣象講到化學生物,一下子把少年的郝柏林的興趣引進了自然科學的殿堂。1946年上初一時,他讀了圖書館裡的十來本天文科普圖書,到初二時便開始立志學習物理學。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黃勝年也是從閱讀物理科普書而對物理學產生興趣的。黃勝年就讀的上海中學有著許多高水平的教師和豐富的藏書。課餘時他按自己的興趣孜孜不倦地讀書。高二時,徐子威老師的化學課講得非常生動有趣,他開始迷上了化學,立志要學化學;但讀到高三時,物理老師的課講到非常精彩,他的興趣又轉向了物理學,那時,他閱讀了大量的現代物理的科普書,如《熱和分子》、《原子結構》、《量子論和相對論》、《膨脹的宇宙》等,越讀越感興趣,最後決定放棄化學而堅定不移地轉向物理學,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學系,並在核物理學上作出了突出成就。張仁和院士是著名的聲學家,他少年時代體弱多病,戶外活動很少,只有夏天常去家門口的小河裡嬉水、游泳,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裡跟著姐姐唸書,漸漸喜愛讀書,從科學童話到天文、古生物、航模等都有興趣。張仁和從小學起就酷愛數學,學習進度常常比同學快幾個節拍,小學時自學初中的代數,上中學後又涉足高等數學,他經常從在市圖書館工作的姐姐那裡借來數學書籍和習題集,大量做題,還和老師一道參加數學刊物舉辦的競賽,以解難題為樂。上大學時,每年的假期都留在學校,每天上圖書館看書。

  數學家徐利治曾在《從「數學迷」談起》一文中說過:「年輕時精讀一部好書,並肯花時間去求解難題,這是培養志趣和毅力的良好方法。」這的確是他的肺腑之言。徐利治小時候在農村小學上學。有一次他到鎮上的文化館去玩,聽到兩個大人帶著欽佩的神情談論著一位朋友的學問,說:「那人真有本事,不但精通了小代數,而且對很難的大代數也學得很透徹,解決了不少難題。」

  「什麼是大代數?它究竟有多難?」這在少年徐利治內心深處形成了一個疑問,他開始默默期望著自己將來有朝一日也能精通大代數。

  徐利治有一次從江蘇洛社師範學校放假回鄉路過無錫,有機會買到了一本陳文譯的《查裡斯密大代數》一書,他真是喜出望外,如獲至寶。他把整整一個暑假用來自學這本「寶書」。這本書內容十分豐富。最使徐利治感興趣是排列組合、概率論初步、數論、無窮級數和方程式論。書中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例題及習題,他特別喜歡做那些較難的習題。有些題花去了他不少時間,但每當他做出一道難題時,他總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徐利治對於這本引導他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並與之結下不解之緣的「寶書」的感情是如此之深,以至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當他千里跋涉去大後方時,這本書總是跟隨著他,幾乎是形影不離。青少年時代培養起來的興趣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它會對人的整個一生起著定向和激勵作用,並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朱清時是我國著名的化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他11歲上初中時,就在成都第十三中學住校。那時,課後和周未有大量的空閒時間,書便成了他唯一的伴侶。無錢買書,他就到舊書店去看,一站幾個小時。有時他就上四川省和成都市圖書館,坐上一天半天,在知識的海洋找到快樂。初中頭兩年,朱清時喜歡文學,特別是詩歌,一心想當一個詩人。初三時,化學和物理開始向他展示出自然界的奧秘。牛頓看見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深深吸引著他,牛頓成了他的第一個崇拜的偶像。高中時,他的興趣開始轉向數學。朱清時喜歡幾何和代數從簡單的公理出發,嚴格地推導出那麼多重要的、有的是出人意料的結論。它們使他感受到自然界的規律性和人類思維的巨大力量。那時,他最崇拜的偶像是法國數學家伽羅華。他的榜樣對朱清時影響極深,在後來的科研工作中,每當遇到難題時,朱清時總是力求尋找巧妙的思路。正是在廣泛的閱讀中,朱清時對科學產生了興趣,並從榜樣的思想和思路中吸取了營養,獲得了不斷進取的力量。

  黎樂民走上無機化學研究之路並取得重大成就,也可以說是由於讀書激發的興趣使然。1950年他還是初一年級的學生,放暑假前夕,他到圖書館借書,索書單上寫的都是文藝書籍。碰巧他的語文老師梁家麟也在借書。他看了黎樂民的索書單後說,只看文藝書籍是不合適的,新中國要搞建設,需要大批科技人才,即使將來想搞文學,也應該有廣泛的科學基礎知識。梁老師當即向他推薦了幾本科普和科幻性質的讀物。其中有一本是《化學奇談》,這本書寫得很生動,大大激發了黎樂民對物質的化學變化及其微觀圖像的興趣。在中學的幾年時間裡,他讀了大量與化學、化工有關的書,還做了不少筆記。雖然對許多東西他還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但加深了他對化學的興趣和認識,考大學時化學便成了他報考的第一志願。黎樂民現在是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在實踐中培養興趣


  大千世界繁紛複雜,然而又是生動豐富,多姿多彩,只要你去留心觀察,便能激發你的好奇心,引發你對大自然的思考,培養熱烈而持久的探究世界本質的興趣。

  趙鵬大是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把自己學習和從事地質專業的志趣歸功於中、小學時代。他在四川讀小學時,老師多次帶領他們去參觀礦山,在自貢市去大墳堡鹽井區參觀井鹽開採和食鹽加工過程,在威遠縣下煤礦井參觀井下采煤作業。讀中學時,老師在課堂上講地質學家可以算出埋藏在地下的礦量有多少,還能到哪裡去找礦。所有這些,使少年時代的趙鵬大對於採礦業有一種崇敬和羨慕之情,對於地質學家又產生了一種神秘之感,這大大激發了探究地質奧秘的興趣,報考大學時,他選擇了北京大學地質系。

  宋叔和是在河北唐山第四中學讀書時獲得一些有關地質知識的。當時中學有博物課,講授此課的老師熟悉地質,老師們生動且能聯繫實際的教學,使得宋叔和在青少年時代就受到了一些地質礦產知識的熏陶,並對地質礦產產生了很大興趣。那時的唐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工業區,除全國知名的開灤煤礦外,還有一些諸如利用附近奧陶紀石灰岩制水泥的廠礦,以及利用晚生代煤系的高嶺土製磁器的廠礦等小型企業。而臨近唐山的塘沽,不但擁有鹽廠、鹼廠等當時很有名氣的大型企業,同時又是一些礦產品的集散地。當時,學校曾多次組織學生去實地參觀,耳濡目染,這給宋叔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領悟到礦產的開發,對國家的富強是何等重要。宋叔和在興趣驅使下,懷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在報考大學時選擇了清華大學地學系。後來,他成了我國區域岩石及有色金屬礦床學家,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有的人本來對某一學業開始時並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樂於適應社會需要,在實踐中培養了對這一學業的志趣。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在學生時代愛好的並不是植物,而是動物。後來,社會需要把他推到了一家植物研究所,他又很快培養起了對植物學研究的興趣,並潛心研究,為我國的熱帶植物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聞名世界的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青年時期對電學一無所知,當然也談不上對它有興趣,後來他偶然接觸了一些電學知識,入了門後,他便對電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興趣驅動下,法拉第以頑強的毅力鑽研電學,終於發明了世界第一台發電機,還發現了三個重要的電學定律,成為現代電工學理論的奠基人。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