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郭正誼

雲台書屋

郭正誼:求真就要打假


  郭正誼,1933年5月26日生,北京市人。1959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留校任講師、副教授。1981年調中國科普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中國化學會終身會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主要作品包括專著《穩定同位素化學》,科普作品《太陽元素的發現》、《打開原子的大門》、《科海求真》等。

  初冬的下午,坐在郭正誼位於北京海澱恩濟小區家中略顯清冷的客廳裡,儘管穿著厚毛衣和長皮靴,還有燦爛的陽光照在身上,記者仍感到冷颼颼的。六十多歲的郭老只穿一件白襯衣和毛背心,看上去有些疲憊,但一談起心愛的科普和反偽科學事業精神立刻抖擻起來。

  郭老的科普活動生涯可以追溯到他的中學階段。從小就喜歡科學,立志要當一名科學家的郭正誼在辦牆報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時就顯示出他的創作才華。新中國成立初期科學氣氛很濃厚,群眾學習科學的熱情也很高。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備有天文望遠鏡給群眾免費觀看星星月亮,人民科學館還經常組織專家學者為大眾做科普報告。郭正誼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自發組織了「愛因斯坦小組」,週末幹勁十足地跑到清華一些老先生家中去問三問四。老教授們耐心的接待更是鼓舞了這幫小傢伙的科學熱情。1951年考上清華化學系後,郭正誼加入了「清華天文學習會」。1952年郭正誼和一些天文愛好者又發起成立了「北京大眾天文社」,在像戴文賽教授等這樣一批知名教授的支持和關心下,印刷了一些資料,搞了不少活動。1952年夏天在北海公園成功舉辦了一個露天的「大眾天文知識展覽」,還被部隊看中請去做展覽。1956年,郭正誼開始給《科學大眾》、《中國少年報》寫稿,為《科學小報》當顧問,從此開始了他的科普創作生涯。至今回憶起來,郭老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還是個學生,幹起事情來卻很得心應手,因為方方面面都大開綠燈非常支持。

  1981年郭正誼由北大化學系調到新成立的中國科普研究所任副所長,從事專職的科普研究工作,這才認識到科普工作的不易。「教書是懂七分講三分,搞科普是一桶水才能給人一杯水。」

  80年代的中國封建迷信又開始抬頭,而且還以一種偽科學的面目出現,即用一種所謂的科學去解釋鬼神。為了揭露和批判這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喚起人民群眾的科學意識,郭正誼四處奔波,大聲疾呼。在多次調查後,他發表有關科普及評論文章百餘篇,後收編為自選集《科海求真》(被評為「科學家推介的20年來100部科普佳作」之一);與此同時,還拍攝了電影《巫師的騙術》(獲1994年政府獎)、電視片《當代迷信錄》、錄像帶《魔術與『神功』》等影視資料。1990年8月10日,郭正誼組織召開了揭露偽氣功的新聞發佈會,在中國這是第一次向偽科學、偽氣功公開挑戰,同時編輯了《氣功與偽氣功》一書。1992年10月,郭正誼率團到美國參加CSICOP學術年會,在會上向世界同行介紹了中國的江湖門派和偽科學的氾濫情況。

  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文禁止各級領導幹部搞封建迷信和提出加強科普工作,郭正誼和他的同道受到了極大鼓舞。郭正誼決心和偽科學鬥爭到底,不能眼睜睜看著偽科學鬧騰,居然還把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拖下了水,這是郭正誼心口的痛。他克服重重阻力,在「邱氏鼠藥案」、揭露「水變油」騙局、與「法輪功」的鬥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普及科學知識,宣傳科學精神,破除各種迷信,揭露形形色色的偽科學,他奮筆疾書,主持編寫了《世紀末逆流書系》(其中四種被評為「科學家推介的20年來100部科普佳作」),《德先生茶館》和《走向科學的明天》叢書(其中三種被評為「科學家推介的20年來100部科普佳作」)等優秀通俗科普讀物。1999年,在全國科普工作大會上,郭正誼被評為「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

  對當前公眾的科學素養狀況,和反偽科學的形勢,郭正誼教授並不感到樂觀。但他認為,長遠來看,封建迷信和偽科學是會越來越少的。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繼續從事科普,並能看到我國的的科普工作打開新的局面。

  《中華讀書報》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