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曾提到本地人稱箭豬為魚豬,不明白它的原因,昨天翻閱屈大均的《廣
東新語》,才知道廣東相信箭豬是由一種魚變的,所以稱為魚豬。《新語》卷二十
一《獸語》云:
箭豬,即封豕也,封者大也。封豕初本泡魚。泡魚大如斗,身有棘刺,故化為
豪豬。豪在項脊間,尺許如著,白本星端,人逐之則激豪以射人。婦女以金銀鑲之
為簪,能止頭癢,除白屑。其豪如蒿然,亦曰蒿豬。
《廣東新語》是一部可讀的談論嶺南風土的著作,雖亦不免有荒唐不經和怪誕
的記載,但格物說理,總在努力接近人情和自然。即如說箭豬是泡魚變化的,雖不
可信,但海裡有一種魚頗似箭豬,則是事實。
這種魚又名豬魚,外國人則爽快的稱它們為箭豬魚。它們被稱為箭豬魚或泡魚
的原因,是因為渾身有刺像箭豬一樣,而一旦遇到敵人來攻擊的時候,能夠吸氣將
身體漲大,使渾身的刺一根一根直豎起來,敵人便對它無可奈何了。它們能將身體
漲大數倍的原因,是因為腮上的出口很小,又有活塞似的東西能阻擋出氣,所以能
夠吸氣進去將胸部漲大。
著名的河豚就是小型的箭豬魚,本地人稱它們為雞泡魚。這種魚本是鹹水魚,
但是喜歡游到鹹淡水交界的小河口來,因此,在新界大埔一帶的港灣淺水裡很容易
見得到。它們也渾身有刺,不過不似箭豬魚那麼長,但也有吸氣漲大胸膛嚇人的手
段,這正是它們被稱為雞泡魚的原因。你捉到一條雞泡魚,將它們放在地上,它的
白色胸膛就會吸氣漲大起來,漲成了一個小氣球似的,恰如本地俗語所說的「當堂
為之吹漲」。你這時若將它拋到水裡,它也像皮球似的挺著肚子浮在水面不能轉身,
要等氣消了才會游動著。
在中國傳說中,泡魚不僅能化箭豬,更能化為虎,因此又名虎魚或魚虎。陳藏
器的《本草綱目集解》說:
泡魚生南海,頭如虎,背皮如蝟有刺,著人如蛇咬,亦有變為虎者。李時珍曰:
按《倦游雜錄》雲,海中泡魚大如斗,身有刺如蝟,能化為豪豬,此即魚虎也。
說這樣的魚能化為虎為箭豬,雖不是事實,但因了它渾身有刺,而且有漲大了
胸膛嚇人的本領,倒是很有趣的聯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