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四家
書畫到宋代後,有了極大變化,說壞處是去傳統標準日遠,說特色是敢自我作
古。試用代表這個時代的蘇黃米蔡作例,就可知道這幾個人的成就,若律以晉唐法
度規模,便見得結體用筆無不帶點權譎霸氣,少端麗莊雅,能奔放而不能蘊藉。就
中蔡襄楷書雖努力學古,也並不成功。米書稱從蘭亭出,去蘭亭從容和婉可多遠!
若遇遊山玩水,探勝訪奇,興會來時,攘袖揮毫,摩崖題壁,草草數行,尚有些動
人處。函簡往還,敘述家常瑣事,跋贊法書名畫,間或記點小小掌故,也留下些妙
墨佳書。至若一本正經的碑誌文字,四家實少佳作。蘇書《羅池廟碑》,蔡書《荔
子譜》,《萬安橋記》,都筆不稱名。理學大儒,館閣詞臣,元勳武將,詞人騷客,
也留下許多作品,如朱熹、王安石、司馬光、文彥博、韓絳、吳琚、范成大、陸游,
大多數可說是字以人傳,無多特別精彩處。其中倒還是范成大和陸游較好。即以四
大家而論,米稱俊爽豪放,蘇稱嫵媚溫潤,黃號秀挺老成,蔡號獨得大王草法;其
實則多以巧取勢,實學不足,去本日遠。即以對於藝術興趣特別濃厚賞鑒力又極高
之徽宗皇帝而言,題跋前人名跡時,來三兩行瘦金體書,筆墨秀挺自成一格,還可
給人一 種灑落印象。 寫字一到二十行,就不免因結體少變化而見出俗氣,難稱佳
制。《墨莊漫錄》稱:海尉以書學博士召對。上問本朝以書名數人。海尉各以其人
對,曰:「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少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
蘇軾畫字。」上復問:「卿書如何?」對曰:「臣書刷字。」
倪思評及宋賢書時,也有相似意見。大米雖有癡名,人實不癡,對於自己一筆
字,平時倒看得極重。其實論到宋代幾個有名書家筆墨長短時,這種應對可謂相當
準確,並非完全戲謔。說宋人已不能如虞歐褚顏認真寫字,並不為過。
宋人雖不長於認真寫字,可是後世人作園林別墅匾對,用宋人字體寫來,卻還
不俗氣,照例可保留一種瀟灑散逸情趣,容易與自然景物相襯。比仿顏柳字體少市
儈氣,呆仿六朝碑少做作氣。就中米蘇字體,在卷軸上作一寸以內題識時,筆墨盡
管極力求脫俗,結果或者反而難免俗氣。若把字體放大到一尺以後,不多不少來個
三五字,卻雅韻欲流,面目一新。
然放大米書容易,放大蘇書似不容易。因此能作大字顏黃體的有人,作蘇書的
不多見。
二、近代筆墨
康南海先生喜談書法,談及近百年筆墨優劣時,有所抑揚,常舉例不示例,不
足以證是非。至於南海先生個人用筆結體,雖努力在點畫間求蒼莽雄奇效果,無如
筆不從心,手不逮意,終不免給人一蕪雜印象。一生到處題名,寫字無數,且最歡
喜寫「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一聯,卻始終不及在雲南昆明黑龍潭相傳為陳摶
那十個字來得秀雅奇逸!昔人說,鮮於伯機、康裡子山筆下有河朔氣。南海先生實
代表「廣東作風」,啟近代「偉人派」一格。反不如梁任公、胡展堂同樣是廣東人,
卻能謹守一家法度,不失古人步驟,轉而耐看。
其實欲明白清代書法優劣,為南海先生議論取證,不如向故都琉璃廠走走,即
可從南紙店和古董鋪匾額得到滿意答覆。因為照習慣,這百十家商店的市招,多近
兩百年國內名流達宦手筆。雖匾額字數不多,難盡各人所長,然在同一限度中卻多
少可見出一點各自不同的風格或性格。北平商店最有名市招,自然應數宣武門外騾
馬市大街「西鶴年堂」一面金字招牌,傳為嚴分宜手書,字體從小歐《道因碑》出,
加峻緊險迫,筋骨開張,二百年來還彷彿可從筆畫轉折間見出執筆者性情。至於琉
璃廠匾額,實美不勝收。二十六年最摩登的應數梅蘭芳為「倫池齋」寫的三個字。
乾嘉時代多宰臣執政名公巨卿手筆,劉墉、翁方綱可作代表。鹹同之季多儒將手筆,
曾左可作代表。晚清多詩人名士手筆,……入民國以後,情形又隨政體而變,總統
如黎元洪、袁世凱,軍閥如吳佩孚、段祺瑞,此外如水竹村人(徐世昌)的大草書,
遜清太傅陳寶琛的歐體書,內閣總理熊希齡的山谷體行書,詩人詞客議員記者學者
名伶如樊增祥、姚茫父、羅癭公、羅振玉、林長民、邵飄萍等等各有千秋的筆墨,
都各據一家屋簷下,俯視過路人,也盡過路人瞻仰。到民八以後,則新社會露頭角
的名流,與舊社會身份日高的戲劇演員,及在新舊社會之間兩不可少的印人畫家,
如蔡元培、胡適之、梅蘭芳、程硯秋、齊白石、壽石工諸人寫的大小招牌,又各自
補了若干屋簷下空缺。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不僅可以見出近兩百年來有象徵性的
大人物名姓墨跡,還可從執筆的身份地位見出時代風氣的變遷。先是名公宰臣的題
署,與宏獎風雅大有關係,極為商人所尊重。其次是官爵與藝術分道揚鑣,名士未
必即是名臣,商人倒樂意用名士作號召。再其次是遺老與軍閥,藝員與畫家,在商
人心中眼中已給予平等重視,這些人本身也必然承認了這個平等觀。「民主」二字
倒真像快要來到了。再其次是玩古董字畫賣文房四寶,已得用新的一群作象徵,也
可知事實上這個新的一群,在時代新陳代謝中,已成為風雅的支持者了。
三、市招與社會
若說從故都一個小街上的市招字體,可看出中國近百年書法的變,和中國歷史
文化的新陳代謝及社會風氣的轉移,那從此外各地都會市招上,也一定可以明白一
點東西。凡較熱鬧的省會,我們一定會感覺到一件事,即新的馬路和新的店舖,多
用新的市招。雖間或可從藥店和糕餅店、南紙店,發現一二舊式匾額,比較上已不
多。可知這三樣舊社會的商業,或因牌號舊,或因社會需要,在新的都會中尚勉強
能存在。但試想想,舊藥房已不能不賣阿司匹靈,糕餅店也安上玻璃櫃兼售牛奶面
包,南紙店更照例得準備洋墨水和練習簿,就可知大都會這些舊牌號,雖存在實勉
強存在,過不久恐都得取消了。(最後剩下的將是中醫與財神廟的匾額,這是中國
人五 十年內少不了的。 )雖然新式理發館或大銀行門面,依然常常有個偉人題字
點綴,一看也就知道所需要的正如辦喪事人家題銘旌,只是題字人的功名,字體好
壞實已不再為任何方面注意。
不過從執筆方面也可以看出一點代表地方的象徵。譬如說,南京多革命要人,
市招上題名也大多數是這種要人。民十八以後,南京的旅館、飯館以及什麼公司,
都可發現譚於諸老的墨跡,多少也可象徵一點民國權要的氣度。山東究竟是文化禮
義之邦,濟南市面雖日益變新,舊招牌尚多好好保存。較新的牌號,大多數還是一
個膠東狀元王摝所包辦,《醴泉銘》作底子的館閣體歐書,雖平板些尚不失典型。
長沙是個也愛名人也重偉人的地方(未焚燒前),各業匾額便多譚延闓先生爭座位
顏體大字,和書家楊仲子六朝體榜書,兩人秋色平分。杭州是個也有名流也要書家
的地方,所以商店中到處可見周承德先生寬博大方的鄭文公碑體寫在朱紅漆金字大
匾上。至若西湖沿湖私人別墅園亭,卻多國內近三十年名流達官的題署。上海是個
商業都會,並且是個五方雜處英雄豪傑活動地方,所以凡用得著署名市招的,就常
有上海聞人虞洽卿、王一亭、杜月笙的題字。近代社會要人與聞人關係既相當密切,
因之凡聞人的大小企業,卻又多要人題字。
大凡歡喜寫寫字,且樂意到一個新地方從當地招牌上認識那地方文化程度或象
徵人物的,都可能有個相差不多的印象或感想,即招牌字體有越來越不高明趨勢。
或者因為新式商店門面寬窄無定,或者因為油漆匠技術與所用材料惡劣,居多招牌
字體比例就不大與匾額相稱,匾額又照例難與門面裝飾相調合。至於請求名人動筆
的商人呢,似乎已到不明好壞不問好壞情形,只是執筆的官位越大或為人越富於商
標性就越好。至於寫字的名人偉人呢,若還想把它當成一件事作,好壞之間還有點
榮辱感,肯老老實實找個人代筆,還不失為得計。不幸常常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
有些人或者還特別歡喜當眾揮毫,表示灑脫。不是用寫徑寸字體的結構方法放大成
對徑二尺三尺的大字, 就是用不知什麼東西作成的筆,三 塗五抹而成。真應了火
正後人米顛說的,不是「勒」字就是「排」字,不是「描」字就是「刷」字。可是
論成就,卻與古人成就相去多遠!雖說這種連掃帶刷的字體,有時倒也和照相館西
藥房這些商號本身性質相稱,可是這一來,在街上散步時,我們從市招上享受字體
愉快的權利,可完全被剝奪了。
權利去掉後自然多了一種義務,那就是在任何地方都可碰頭的偉人字和美術字。
這兩者合流,正象徵一種新的形成,原來是奠基於「莫名其妙」和「七拼八湊」。
從寫字看文化,使我們感覺到象上月朱自清先生對於政府十年前迫學生用毛筆的復
古擔憂為不必要,也為梁思成先生主持北平文整會的修理工作的意見,同意以外覺
得茫然。因為黨國要人中雖還有個吳稚老,歡喜寫寫篆字。至於另外一位於右任,
本精六 朝書, 老年手不得用,寫的字就已經像是用大型特製原子筆畫成的蔬菜條
筆鋒了。
從寫字也可讓我們明白,社會在變,字體在變,可是字的存在為人民繼續當作
一種傳達意見情感的工具來運用,至少在中國,總還有個百十年壽命。字本來是讓
人認識的,如象北伐以後,近二十年來政工人員寫的美術字標語,使我覺得即此一
事,提出向「傳統學習」的口號,也就還有其必要!
但是向一個現代從事政工人員說「標語明白簡單醒目而有效果,宜於從傳統學
習」,當然像是完全胡說!因為他正在打倒「傳統」,而學的卻是有現代性的「美
術字」,辯論結果,只會大家頭痛。
一九四八年七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