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家屬房》所描寫的今天部分煤礦工人的日常家庭生活事實,看來是比較可信的。作者熟悉煤礦,對煤礦工人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知之頗多,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使讀者從中窺見了當代中國煤礦工人的一個生活側面,也可以幫助煤炭工業的領導者瞭解工人們的疾苦,傾聽工人們的呼聲,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與工作方法,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客觀存在的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使工人們擺脫苦惱,更加精神愉決地投入生產勞動,為祖國生產更多的烏金,為「四化」多做貢獻。《家屬房》是那種敢於面對現實、敢於接觸社會問題的現實主義作品,與有些專門搜奇獵異、製造感官刺激,誘感人們尋求低級趣味的劣等貨不同,自有它的認識意義與社會價值在。
然而,讀完全篇後掩卷凝思,又覺得心情沉重,頗有一種難以說清的不舒服感。我想,如果我們的煤礦工人,有一部分甚至相當多部分(不是全部)過著這樣空虛無聊,甚至境界低下的日常家庭生活,如果煤礦幹部中有一部分甚至相當多部分(不是全部)是這樣自私卑劣,甚至違法亂紀,那麼,我國的煤炭事業真是發發可危,「四化」建設所急需的數量越來越大的黑色金子又從何而來呢?幸好作者描寫的只是一個煤礦的生活層面,或許這樣的幹部與工人也只是這個煤礦工人幹部總人數中的少數人甚至幾個人,這才使我的心情又稍微平靜了一些。否則,倘若由於小說的引發,而誤認為我國當前煤礦的工人幹部都成了這個樣子,豈不令人悲觀絕望,只能哀歎中國的煤礦幹部工人沒救了,中國的煤炭工業發展無望了。
但願我與廣大讀者一樣,不致發生這種誤解。
可是我仍心存疑問:為什麼《家屬房》中沒有描寫一個令人欽佩的高尚工人形象?為什麼沒有描寫一個受人尊敬的高尚幹部形象?是在這個煤礦中一個都找不到,還是確實有而作者看不見,或作者看見了卻不願意去描寫他們?我不敢妄斷。反正非此即彼,最好由作者自己來說明。
近十幾年來,我國煤炭開發得到了巨大成果,對整個「四化」建設迅速發展起到了偉大的作用,這是活生生的事實。說實話,我對煤礦工人們付出的辛勤勞動,為祖國為人民創造的豐功偉績,打心眼兒裡充滿欽佩感激之情。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只能在黑暗中生活。對於他們的偉大功績與崇高精神,我們的作家們應該盡情加以謳歌,使人民大眾更加理解他們、尊敬他們。對於他們身上的缺點毛病,自然也可以表現,但要有節制有分寸,要抱著幫助他們改正的善良願望,而不該誇大渲染,使人感到他們是那麼低俗粗魯,沒有教養。然而,由於《家屬房》過於集中地描寫了煤礦工人與幹部身上落後錯誤的東西,其客觀效果恰恰使讀者感到這些工人幹部並不可敬可愛,而是可鄙可氣。也許他們中有的人身上還有一些可以引起人們同情的東西,可以諒解,但給人的總體印象畢竟太灰暗太俗氣了,加上那些自然主義描寫,那麼多粗野的罵語,怎麼樣使大家相信他們是偉大先進的中國煤礦產業工人中的成員呢?
上面說過,我不想隨意猜測作者創作《家屬房》的主觀意圖,但這篇小說給我的印象確實不那麼好,它的整個調子是灰暗低沉的,人物是可憐可鄙而不是可敬可愛的。如果用以反映八十年代中國煤礦工人生活的主流與本質,這篇作品是不理想的。
社會主義文學創作的根本任務,在於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塑造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正面的先進的人物形象,引導人民正確地認識生活、理解生活,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地投入改造世界和自身生活環境的勞動與鬥爭。這裡講的「真實」,是指能反映生活主流與本質的、在實際生活中客觀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人和事,而不是實際生活中任意一件真實的事,任意一個真實的人。不是生活中每一個具體的真人真事都能反映生活的主流與本質,有的恰恰反映的是支流、濁流甚至逆流。因此,到底在作品中寫什麼,到底怎麼寫,全在於作家本人的選擇。作家的選擇,又與他的世界觀(即立場、觀點、方法)密不可分,也與他的思想修養、藝術素養與愛好情趣息息相關。當然,有些作品由於創作主旨的需要,可以專門描寫落後人物與陰暗面,但也要精心選材,通過揭露來鞭撻腐朽沒落的東西,弘揚健康光明的東西。任何地方,任何單位,除非是受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侵蝕而徹底爛掉的單位或黑社會的流氓團伙,都是光明與陰暗並存,進步與落後同在。即使專事暴露,也要通過明筆、暗筆或曲筆,表現出健康力量的存在,表現出健康力量通過鬥爭是可以戰勝落後和腐朽力量的。這樣的作品,才能給人以希望、以鼓舞,才能起到驚醒幹部群眾,教育人民。團結人民的積極作用。如果一味暴露,且加以無節制的渲染強化,讀後讓人感到生活中一片昏暗,「沒有希望」「沒治了」,其社會效果必然不好,往往與作者的創作意圖相悖,這樣的作品不可能成功,更難成為社會主義佳構巨製。社會主義作家不能照搬或模仿封建階級與資產階級暴露文學的創作思想與創作方法,而要把握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質,充分考慮到社會主義中國的國情民情,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分析社會生活中存在的落後面陰暗面,用社會主義新的創作方法來予以準確的表現,才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暴露是必要的,問題在於要在暴露的同時顯示出正面的健康的力量,這不是強加於作家的清規戒律,而是由社會主義文學的本質特徵所決定的,這一點也正是社會主義文學與封建主義文學及資本主義文學重要區別點之一。我們有些作家沒有弄懂這一點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暴露文學與社會主義文學中某些必要的暴露混為一談,自覺不自覺地寫出了一些單純暴露的作品,造成消極不良的社會效果,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端正創作方向,寫出無愧於社會主義時代的傳世之作來。
社會主義社會中確有陰暗腐敗的東西存在,但這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弊病,恰恰是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侵蝕與肅清不力的後果。社會主義社會中有大量光明美好的東西,它們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的體現。在某些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腐朽思想侵襲比較嚴重的地方,在社會主義制度不完善部分表現比較突出的地方,陰暗面比較濃重,光明美好的東西被掩蓋、被壓抑,暫時表現不明朗,這就需要作家用自己的慧眼去發現、去開掘。優秀的社會主義作家的本領,就在這裡。煤礦工人的家屬房中確有污穢齷齪的一面,但畢竟也有正氣、有光明,有友愛、有溫暖。煤礦幹部中確有小人、敗類,但畢竟也有好人、能人,《家屬房》的缺點就在於對後一方面表現太弱,以致造成全篇瀰漫的昏暗與濃霧,亮色太少了,光明太微弱的,直至結尾,仍然是那麼個陰沉沉的局面,怎麼能讓讀者看到希望與前途呢?魯迅說過:「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墳·論睜了眼看》)社會主義文學作品,總要引導人民看到光明、看到前途、看到希望,寫得太灰暗了,太消沉了,是難以擔當起引導人民前進的重任的。
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無私精神和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不只表現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主要表現在生產勞動中。煤礦工人長年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工作,每天一身油汗、一臉黑灰,他們的精神境界是非常高尚的。煤礦工人與幹部的大多數是優秀的、好的和比較好的,他們應該成為描寫煤礦生活文學作品的主要對象。我們希望有志於創作煤礦生活作品的作家,不僅要深入他們的家屬房,瞭解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更要經常深入到礦井中去,與他們一起勞動戰鬥,在生產第一線觀察、理解他們的優秀思想品質,感受他們的博大胸襟與獻身精神,從本質上總體上去把握他們的基本思想脈博與心靈世界,這才能從他們身上發現真正的美,對他們產生真正的愛,進而真實而準確地表現他們,揭示在他們身上閃爍的共產主義火花,顯示出無產階級的人性美與人情美,給讀者以深切的啟示與審美的享受。
附帶說一句,《家屬房》中的一個明顯缺點,是引用工人的髒話罵語太多,這是一種不好的文風,副作用很大,也降低了作品本身的格調。這種不良文風近幾年有較大滋長,不獨《家屬房》如此。魯迅早在1932年寫的《辱罵與恐嚇決不是戰鬥》這篇著名的雜文中,就尖銳指出:「現在有些作品,往往並非必要而偏在對話裡寫上許多罵語去,好像以為非此便不是無產者作品,罵詈愈多,就愈是無產者作品似的。其實好的工農之中,並不隨口罵人的多得很,作者不應該將上海流氓的行為,塗在他們身上的。即使有喜歡罵人的無產者,也只是一種壞脾氣,作者應該由文藝加以糾正,萬不可再來展開,使將來的無階級社會中,一言不合,便祖宗三代的鬧得不可開交。」魯迅這段話,真是金玉良言。我誠摯地希望那些愛寫髒話罵語的作家們認真淨化一下社會主義文學作品的藝術語言,不要讓魯迅在六十多年前就批評過的不良創作傾向,在今天的文壇上重新氾濫。
在社會主義中國,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應該很好地表現他們、歌頌他們。特別是熟悉工人生活的作家藝術家,要重新認識在文藝作品中表現工人階級崇高思想與無私奉獻精神的重要意義,真正長期無條件地深入到工人階級的沸騰火熱生活中去,創作出富有時代精神的中國工人階級的新讚歌。
(原載《北京文學》1989年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