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很快,尤以資訊業最為突出。資訊產業已成
為島內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保持對外競爭力的最大發展動力。1996年,台灣資訊
工業產值為274.6億美元,其中硬件產值達到241.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居世界第三位。而1997、1998年台灣資訊業產值已分別達到348億、403億美元,預
計今年將達到464.7億美元。
目前,全球銷售的電腦顯示屏中,每兩台中就有一台是台灣製造的;世界上三
分之一的便攜式電腦,三分之二的電腦主機版來自台灣;台灣生產的鼠標、鍵盤占
全世界市場的五分之三以上。台灣每年在信息技術工業的投資,比整個歐洲在這個
領域的投資還要多。近十幾年來,紡織業一直是台灣的骨幹產業,外銷訂單佔全島
外銷的首位。但從1995年開始,台灣資訊與通信產品先後取代了紡織品的出口地位,
成為第一大外銷訂單來源。
台灣資訊業取得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台灣資訊產業能
夠根據迅速變化的市場,及時,不斷調整產品。台灣資訊企業規模一般都很小,多
是為美國、日本或歐洲某一大廠家生產別人的品牌。外商先到這些工廠進行考察,
認為符合生產要求,就下訂單訂貨,一周後就到這些工廠提貨。因為資訊業升級換
代快,前邊的產品剛開發出投入生產,馬上就會有更新的產品取而代之,一個產品
不可能大批量定型生產。台灣的中小企業生產方式,正好符合這一規律,成本低,
生產週期快,抵禦市場的風險能力強。台灣中小企業極大的靈活性,在資訊產業體
現得尤為充分。這就是台灣資訊產業之所以迅猛發展的奧秘所在。
談到台灣的資訊產業,不能不介紹台灣宏基電腦集團。宏基集團的老闆叫施振
榮,他在世界電腦行業中是赫赫有名、風雲一時的人物。1976年,以施振榮為首的
5名年輕人白手起家, 涉足資訊產業,在度過了艱難的起步階段後,80年代進入成
長期。1981年,宏基電腦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設立第一個廠房,時至今日,它已成
為台灣最大的自創名牌電腦廠家,也是目前全球第七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在全世界
競爭最激烈的美國市場上亦進入前10名。1997年,施振榮作為亞洲唯一的代表,出
席了在美國舉行的亞太信息高峰會議,他在會上作了《以亞洲人的眼光看信息產業》
的專題發言,激起電腦資訊業的強烈反響。
施振榮認為宏基電腦不應該跟在別人後面走,他說,那樣頂多只能成為二三流
的企業。他立志要在歐美壟斷的電腦領域創造出自己響噹噹的名牌。1981年,宏基
開始在海外推廣第一個自創名牌產品———「小教授一號」。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
「小教授一號」終於在市場上打響了,經評定,這一品牌價值2000萬美元。
就在「小教授一號」蒸蒸日上的時候,施振榮出人意料地決定放棄它,重新創
立「Acer」品牌。他的合作夥伴們大惑不解,施振榮解釋說:「小教授一號」的英
文太雷同,不利於推廣。而「Acer」是拉丁字,有「積極、有活力」之意,還隱含
著「王牌」的意思,而且不重名,在法律上能夠得到保障。事實印證了他的遠見。
「Acer」出來後一炮打響,很快走紅市場,被美國的鑒定公司評估價值1.8億美元,
成為連續多年蟬聯國際知名度最高的台灣品牌電腦。
台灣的資源、資金、人才有限,這對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目前,宏基電腦已
不再囿於台灣本島, 現在除在台灣新竹、美國硅谷建有研究開發基地外,1988年1
月施振榮又在蘇州建立了佔地80畝的明基科技園。這是宏基集團在台灣以外建立的
規模最大的科技園。今後,蘇州明基科技園,不僅是宏基的生產基地,而且將成為
重要的研究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