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化夷>>走進台灣

雲台書屋

十、獨具特色的中小企業


  台灣經濟從60年代開始進入快車道,在以後的十幾年裡一直高速穩定發展,這 其中中小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台灣當局1979年頒行的中小企業輔導準則規定:凡資產總額不超過6000萬 元新台幣和實收資本額在2000萬元以下及常雇工不超過300人的製造業、 加工業及 手工業企業,年營業額不超過2000萬及常雇工在50人以內的商業、運輸業及其他服 務行業,都屬於中小型企業。幾十年來,台灣中小企業一直呈不斷增長趨勢,據統 計,台灣現有中小企業102.4萬家,占台灣企業總數的97.81%。就業人數719.7 萬人,占台灣就業總數的78.43%。這就是說,平均每21個台灣人中就有一家中小 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有員工(包括老闆)7人。

  中小企業支撐著台灣經濟的大半壁江山,其產值,出口額與銷售額在國民經濟 中佔有重要地位。 台灣中小企業的出口量長期占台灣外貿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1997年中小企業的銷售額約占台灣企業總銷售額的1/3,但卻佔了台灣營業稅的44 %,是台灣名副其實的「利稅大戶」。

  漫步台北街頭,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公司招牌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公司,兩 間寫字間,幾張辦公桌,多則數十人,少則三五人,你可別小看了它們規模小,人 員少,正是這些「螞蟻雄兵」,為台灣的經濟大廈添磚加瓦不息。可以這麼說,沒 有這些中小企業,就沒有台灣經濟的今天。

  60年代初期,不少商人大量引進了發達國家淘汰的輕紡工業,這種產業具有投 資額小,技術簡單,加工層次少,資本回收快,非常適合中小企業經營。幾個人籌 集一點資金,註冊一個公司,買幾台設備,工人稍加培訓就可以上崗。當時的情況 是市場等產品,能產就能銷。台灣中小企業就是從這個時候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70年代中期以後,儘管世界經濟低迷,貿易保護盛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但 台灣中小企業卻憑借自己具有「船小好掉頭」的適應力和應變力,不斷調整產品生 產結構,求得了生存,並且仍在繼續發展。

  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匯率大幅升值,生產成本上升,島內投資環境惡化,許 多大企業陷於困境。這時,見勢不妙的中小企業馬上向東南亞轉移,逃過了在產業 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被淘汰的命運,而且在海外開創了一片新天地。也就是從這個 時候開始,台灣中小企業揮師東進,到大陸尋求發展機會,不少當時到大陸投資的 中小企業,因為機會把握得好,善於經營,如今已一躍成為知名度很高的大企業。

  台灣中小企業的成功與發展,除了外部環境外,與當局的經濟政策分不開。

  早期台灣實行「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的政策,一方面致力發展公營 大企業,同時限制大型私人資本發展。這樣從客觀上造成了台灣民間中小企業的興 起。當局看到中小企業極具潛力,便採取鼓勵和比較開放的政策,給予大力支持。 如,設立專門機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信息與技術等問題,輔導中小企業升 級改造,幫助提高產業技術與管理水平等,這些都為中小企業迅猛發展起到了促進 作用。

  幾十年來,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形成了十分密切的關係,形成了以大企業為龍頭 與骨架,中小企業為基礎與主體的相互補充與合作的關係。大企業主導著經濟發展 的方向,控制著中上游產品;中小企業集中在下游產業,填補了大企業發展中的空 缺,既是是大企業零部件的供應商,也是大企業產品的消費者,是上游大企業的客 戶。

  在未來台灣經濟結構中,中小企業會根據經濟發展形勢的需求,把握機會,尋 求機遇,不斷調整與壯大,在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中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