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現代文學>>黃澤全>>歷史名城

雲台書屋

大阪


  日本第二大城市、重要工商業城市、水陸交通中心、著名歷史古城、大阪府首府——大阪,位於本州島西南部,座落在澱川下游兩岸的大阪平原上,瀕臨大阪灣,面積208平方公里,人口300餘萬,市內河道縱橫,水域面積占城市面積的1/10以上,河上1400多座造型別緻的大小橋樑將整個市區連為一體,既有「水都」之稱,又有「大阪八百八橋」的說法。

  古時候,大阪稱為浪速、浪華或難波,因瀕臨瀨戶內海,自古以來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門戶,是日本商業和貿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4到7世紀,幾代日本天皇曾在這裡建都(公元313年至412年、公元645年至683年)。據日本史書記載,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東航行巡視,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滾,將此地稱為「浪速」,浪華或難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紀起,改稱為大阪,其原因是附近地區多山,上町台一帶坡地面積廣大且坡面平緩,在日語裡圾作坡解,始稱大阪,後來演變為大阪。1583年,大將軍秀吉調集3萬民工,大興土木,花費3年時間,將大阪城建成地勢險要的軍事要塞,用巨石堆砌高大堅固的城牆,有的地方高達10米,成為日本所有古老城牆中最高的。城內修築了宏偉華麗的宮殿和式樣別緻的房舍,那黃色的屋頂,鎦金的雕樑畫柱,充分顯示出日本當時高超的建築藝術。另外,還在西部低窪處開挖運河,架設橋樑,使大阪獲得「水都」、「橋都」的稱號。今天的大阪城,是將軍秀忠於1620年在原來城池的舊址上重建擴建的,並重修了秀麗巍峨的天守台。大阪作為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古跡,其中著名的有建於593年的四天王寺古剎,整個寺院有金塔、五重塔、講堂等40多幢建築,寺內珍藏的法華經扇面,被視為日本的國寶,原建築因遭兵亂火災毀壞,現建築是1963年按原樣重建的。秀吉將軍於1583年修建的大阪古城,有護城河和長12公里的城牆,城內的天守閣,高56米,為5層9重建築,閣內陳列著自公元1568年至1598年桃山時代的美術珍品。建於949年的天滿宮,是每年7月24日、25日舉天神祭(日本三大祭之一)的地方。還有奈良時代的古皇宮難波宮遺址、供奉古代軍神、歌神、海上守護神的住吉大社、平安時代的大會佛寺、江戶時代的丹珠閹、明治時代的泉布觀等,這些古代建築使大阪市在現代化氣氛中保持著古香古色的風采。

  早在19世紀中葉,大阪城已成為日本的經濟中心,如今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工商業城市。全市劃分為22個行政區,中心地帶是東、南、西、北4個區。北區是市政府機構區,有中央大會堂、府立圖書館、《朝日新聞》社等。東區是府級機構、中央派駐機構以及大銀行所在地。大阪車站廣場前的梅田一帶以及以通天閣為中心的新世界,是大阪的鬧市中心。沿大阪灣海岸,南起和歌山,西到姬路,是著名的(大)阪、神(戶)工業區,這裡工廠鱗次櫛比,工業生產規模及其產值僅次於東京而位居全國城市第二位,擁有以鋼鐵、機械製造、金屬加工為主的重工業和以紡織、印刷、食品、造紙和化工為主的輕工業。大阪市的商業經濟十分繁榮,全市有10萬餘家各類商店。在城市的阪急區,還有繁華的地下街。

  地下街有5處,分上、中、下3層,寬20至30米,總面積9.2萬平方米,內設300多家商店和3個大商場以及4個廣場,38個進出口,每天平均流動人口170萬。地下街街道縱橫交錯,商店、餐館、酒吧、影院林立。一條人工地下河穿流其間,花圃、林園、群雕、噴泉、華光、水花相輝映,小橋臥波,瀑布飛瀉,景色優美。4個廣場是地下鐵的中樞,又是地下街的拐彎處,既是繁華的商業區,又是旅遊勝地。

  大阪還是一座著名的「綠色城市」。凡是有土的地方,不是種樹,就是栽花,或是植草,全城繁華似錦,綠樹成蔭。馬路兩側樹木密佈,花草點綴,猶如向遠方鋪展的綠帶。家庭院落中那些經過精心修剪的樹木花草,更是綽約多姿。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