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輕鬆文學>>中國笑林

雲台書屋

幽默類

  
說明

  笑話是一門引人發笑的藝術,其主要表現方式即是幽默。而幽默的本質就是有趣、可笑和意味深長。幽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 高級的情感活動和審美活動,任何平淡庸劣的價值取向和因循固陋的思維方式,都與幽默無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雙方爭論激烈、劍拔弩張、僵持不下,往往由於第三者的一兩句幽默的話語,即可使爭執的雙方啞 然失笑,撒手言歡,化干戈為玉帛。而在一個死氣沉沉、單調乏味的場合,也往住因為某個人的幽默談 笑,打破了這種沉寂局面,活躍了人們疲憊麻木的神經,從而營造了一種生動活潑、健康風 趣的氛圍。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幽默是化解人類矛盾的調和劑,是活躍和豐富人類生活 的興奮劑,是一種高雅的精神活動和絕美的行為方式。
  這裡所選的六十八個幽默故事,從多個角度折射了中國古代社會特別是中世紀以來的社 會生活和人情世態。這些笑話或虛幻,或質實,或揭示,或批判,或讚美,或諷刺,或嘲 謔,或解頤,千姿百態,多姿多彩,把人們帶入一個古老而現實的迷人世界,從而獲得精神 和情志的最大滿足。

  偷肉

  某甲去京城賣肉,在路旁一廁所前停下來解手,把肉掛在外面。某乙見此,忙把肉偷 去。還沒來得及走遠,甲已經走出廁所,抓住乙,問乙是否看見有人從廁所旁拿走了他的 肉。乙恐甲識破,早把肉銜在嘴裡,不耐煩地說:「你真是個笨蛋!把肉掛在門外,哪能不 丟?如果像我這樣,把肉銜在嘴裡,豈有丟失之理?」

            ——魏·邯鄲淳《笑林》

  姓名遊戲

  北齊的西陽王徐之才極有口才,尤善於文字遊戲。在他未封王時,嘗與尚書王元景戲 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說:「你的名字叫『之才』,這又有什麼講法?依我看來, 叫『乏才』還差不多。」徐之才聽了,不惱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這個字, 左邊加上言為『f(同「誑」)』,靠近犬便成了『狂』,加上頸足是個『馬』(馬),長 出角、尾就變成『羊』。」王元景聽了,張口結舌,尷尬萬分。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請客人,盧元明也在座。席間,盧元明戲弄徐之才的姓說: 「『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徐之才當即嘲弄元明的姓— —「盧」(繁體為「盧」)字:「『盧』這個字,安『g』為『虐』,加『丘』為『虛』, 生男成『虜』(虜)』,配『馬』(馬)成『驢』(驢)。」直說得盧元明面紅耳赤,無言 以對,滿座人笑得前仰後合。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馬、王對笑

  隋朝時,有一位姓馬的人和一位姓王的人有一次在一起喝酒,酒酣耳熱之際,姓馬的人 便嘲笑「王」字說:「你這個『王』啊,原來本姓『二』,只因為你漫天走來,所以用『動 釘住了你的鼻子。」姓王的人立即戲弄「馬」字:「你這個『馬』(馬)啊,原來本姓 『匡』,拗著你的尾巴往東北走,你的背上馱著王郎。」二人各遇幽默高手,一時大笑盡歡。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不是六斤半

  隋文帝開皇年間,越國公楊素任尚書令。當時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見楊素,便帶 著名紙到尚書省,在門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請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遂寫成「六斤 半」。名紙很快傳到楊素手裡。
  楊素對這個人的姓名感到奇怪,便召來出六斤問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回 答道:「您搞錯啦!是出六斤。」楊素拿著名紙在他面前一晃:「這上面為何寫成六斤 半?」出六斤解釋道:「剛才在門口請侯秀才代寫的,大概是他寫錯了。」
  楊素馬上把侯白召來,指了指出六斤問道,「你怎麼把人家的名字給寫錯啦?」侯白分 辯說:「沒寫錯呀。」楊素便拿起出六斤的名紙,指著侯白書寫的「六斤半」三個大字,得 意地問道:「肯定是你寫錯了。若不是你錯,為什麼人家姓出名六斤,請你代筆,你卻寫成 了『六斤半』?」
  侯白恍然大悟,回答道:「是這麼回事,剛才我在尚書省門口遇見他,他求我寫字,既 然他說是出六斤,我捉摸著那只能是六斤半了,不料到竟寫錯了。」楊素聽後,笑得前仰後 合。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遇見賢尊

  侯白經常與尚書令楊素在一起談天說地,戲弄玩耍,盡歡極樂,往往從早晨一直談到晚 上才能回家。
  一天晚上,侯白剛走出尚書省大門,恰逢楊素之子楊玄感。玄感一把拉住侯白的手,央 求道:「侯秀才請跟我來,到府中給我講幾個有趣的故事。」侯白被留無奈,想走出也走不 成,便給楊玄感編造了一個故事:
  「有一隻猛虎,到山野去覓食,忽然發現一個刺蝟仰臥在地上。它以為是一個肉團,便 伸口去銜,冷不防被刺蝟捲住了鼻子,嚇得掉頭就跑。緊跑慢跑,來到山中。一路奔跑跳 踉,早已累得困乏無比,不覺昏昏欲睡。刺蝟見老虎睡著了,這才放開了它的鼻子。老虎頓 覺輕鬆,便歡天喜地地蹦了起來。走到一棵大橡樹下,低頭看到橡鬥,嚇得側著身子對橡斗 說:『早晨遇見賢尊,願郎君且避道。』」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燕窩與牛犢

  侯白後來做了唐朝的官員,經常跟人們在一塊猜謎語,侯白先對眾人約法三章:「所猜 之物,一、必須是能看見的實物;二、不能虛作解釋,迷惑眾人;三、如果解釋完了,卻見 不到此物,就應受罰。」接著他先出謎面:「背與屋一樣大,肚與枕(車後橫木)一樣大, 口與杯子一樣大。」大家猜了半天,誰也沒猜中,都說:「天下哪裡有口和杯子一樣大而背 卻和屋一樣大的物件?定無此物,你必須跟我們大家打個賭。」侯白跟眾人打完賭,解釋 說:「這是燕子窩。」眾人恍然大笑。
  又有一次,侯白出席一個大型宴會。席間,大家都讓他作個謎語助興。所猜之物,既不 能怪僻難識,又不能抽像不實。侯白應聲而道:「有物大如狗,面貌極似牛。這是何物?」 眾人競相猜個不停,有的說是獐子,有的說是鹿,但都被大家否定了。便讓侯白說出謎底。 侯白哈哈大笑道:「這是個牛犢。」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臘月何處有蛇咬

  隋朝時,有一個人內心特別敏慧,但卻有個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國公楊素每逢閒悶 時,便把他召來暢談取樂。
  有一年臘月,楊素與這人在府中閒坐。楊素戲問道:「有這麼一個大坑,深一丈,方圓 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裡面,您可有什麼辦法出來?」這人低頭想了好長時間,忽然抬起 頭來問道:「坑……坑裡有……有梯子嗎?」楊素說:「當然無梯啦,若有梯子,還用問您 嗎?」這人又低頭想了好長時間,問道:「白……白……白……白天?還是夜……夜…… 夜……夜……夜裡?」楊素不耐煩地說:「管什麼白天黑夜?我問您可有法子出來?」這人 反問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為何掉入……入坑裡?」楊素聽了, 大笑不止。
  楊素又問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軍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過千人,糧食也 僅夠吃幾天,城外有數萬敵軍包圍。您作為城中主帥,可有什麼守城之計?」這人低頭良 久,問道:「有……有援……援兵嗎?」楊素答道:「正因為沒有援兵,所以才問您呢?」 這人又沉吟很久,抬頭對楊素說:「誠……誠如君言,失敗難免。」楊素又大笑不止。
  接著,楊素又問道:「看來您多智多能,我提的問題沒有能難住您的。現在再問您一 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腳,您說應該怎麼醫治呢?」這人應聲回答:「取五月五日南牆 下雪……雪……塗……塗即……即治。」楊素問:「五月哪裡能有雪?」這人笑著反問道: 「既然五月沒……沒有雪……雪,那麼……麼臘月何處有蛇咬?」楊素聽了,笑得前仰後 合,把這人打發走了。

            ——舊題隋·侯白《啟顏錄》

  賀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 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於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麼要求。知章說: 「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玄宗說:「信乃道之 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知章拜謝受命。
  時間長了,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 『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宋·高懌《群居解頤》

  不知詩為何物

  艾子喜歡作詩。一天,艾子漫遊到齊魏之間,下榻在一個旅館。夜間,他聽到鄰屋裡有 人說話:「一首。」不一會兒又說:「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無,一夜無眠。 躺到拂曉,共聽到鄰屋那人大約說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為鄰屋那人一定是個詩 人,在靜靜月夜裡專心吟詩,心裡油然產生敬意,又愛那人文思敏捷,便決定結識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帶,站在門口迎候。不一會兒,鄰屋裡走出一個商販 模樣的人來,身材瘦弱,一臉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憑這副尊容,哪像個詩人? 也許,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問道:「聽說先生詩篇甚多,能否讓學生我 看一下。」那人說:「我是一個做生意的,從來不曉得詩是什麼玩意兒。」始終拒絕拿出詩 來。艾子固執地說:「昨天夜裡聽到您在屋裡說『一首』,不一會兒又說『一首』,難道那 不是詩嗎?」
  那人聽了,不覺啞然失笑:「您誤會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瀉一次,夜裡找不到手 紙,於是就用手揩。一夜腹瀉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說的『手』,不是詩篇之 『首』。」艾子聽了,羞慚不已。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

  蘇軾難荊公

  宋代大文豪蘇軾,號東坡。他經常和王荊公(安石)在一齊研究字義。有一次,東坡指 「坡」字請教王荊公字義。王安石解釋道:「『坡』者乃『土』之『皮』。」東坡聽了,不 以為然,反問道:「照這樣說來,即麼『滑』字乃『水』之『骨』嘍?」王安石聞之,半天 默然無語。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不知辛苦為誰甜

  蘇東坡字子瞻,他任杭州太守時,經常與詩僧佛印參禪、唱和,二人最是友善。東坡喜 歡吃燒豬。佛印和尚住金山寺時,常常做好燒豬等待東坡來吃。
  一天,蘇東坡又來到金山寺,而佛印做的燒豬卻被別人偷吃了,佛印甚感不快。蘇東坡 便作了一首遊戲詩,安慰佛印:
  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
  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為甚酥

  蘇東坡任黃州團練副使時,有一天,曾去何秀才家聚餐。何家做的油果非常酥脆可口, 蘇東坡邊吃邊問:「這種油果叫什麼名字?」主人回答說還沒有取名字呢。東坡又問:「為 甚酥?」(為什麼這麼酥脆)座中眾客皆曰:「您說的『為甚酥』
  三字就可以作為它的名字了。」
  還有,潘長官因知蘇東坡不能飲酒,東坡每次來赴宴時,就特地為他準備了一些度數低 的甜酒。蘇東坡飲之笑著打趣道:「這酒一定是錯煮水了。」
  一天,蘇東坡忽然心血來潮,想吃油果,便作了一首小詩向何秀才索求之:
  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
  已傾潘子錯煮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都是藥名

  蘇東坡和姜至之參加朋友的宴會,二人同坐一席。席間,姜至之先說了個酒令:「在座 的諸位各要打一個藥名。」於是指著東坡說:「你就是個藥名。」東坡莫名其妙,連忙請 教。姜至之說:「子蘇子。」東坡隨口對他說:「你也是個藥名,如果不是半夏,那一定是 厚樸了。」姜至之一時不解,反問東坡有何說法。東坡笑著告訴他:「不是半夏、厚樸,為 何以姜制(至)之呢?」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文字遊戲

  蘇東坡聽說王荊公的《字說》剛完成,前去荊公處祝賀,並戲言道:「大作中說:以 『竹』鞭『馬』為『篤』。但我還有個疑問:「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麼可『笑』 的?」荊公笑而不答,卻反問道:「『鳩』字以『九』從『鳥』,難道也有什麼證據嗎?」
  東坡立即作答:「《詩經》上說:『尸鳩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們的爹娘,恰好是 九個。」
  王荊公聽了,欣然點頭應允。時間長了,才知道蘇東坡又跟他開了個大玩笑。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三分詩,七分讀

  秦少章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詩人郭祥正有一次路過杭州,把自己寫的一卷詩送給蘇東坡鑒賞。未等東坡看詩,他自 己先有聲有色地吟詠起來,直讀得感情四溢,聲聞左右。吟完詩,徵詢東坡的意見:「祥正 這些詩能評幾分?」
  東坡不假思索地說:「十分。」郭祥正大喜,又問何以能有十分。東坡笑著答道:
  「你剛才吟詩,七分來自讀,三分來自詩,不是十分又是幾分?」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免稅

  蘇東坡被朝廷貶謫黃州時,監管黃州的貿易稅收工作。有一個書生給東坡寫了一封信, 請求減免他家的稅收。信中說:
  「我的船上沒有什麼貨物,因此無法納稅。一切聽憑大人您的指揮,請求您讓我到荊南 府取回亡父的靈柩吧。」
  眾官員看了,笑得前仰後合。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好了你

  蘇東坡生性豪爽率直,內心最存不住事,他曾說:「比如食中有蠅子,必欲吐之而後 快。」晁美叔(晁端彥字)每次往見東坡,東坡都說這樣的話。
  有一次,東坡對美叔說:「我被昭陵選拔在賢科,當時的文魁俊彥,往往相結為知己。 皇上在便殿召群臣策對,我每每直陳時事,都蒙皇上讚許採納。不久,我便屢屢呈上章疏議 事,詞旨雖然很剴切直率,皇上也從不怨怒。假使不是我給朝廷提建議,又有誰能提中肯的 建議呢?我現在所擔心之事,只不過害怕朝廷殺我罷了。」美叔聞之,默然無語。
  東坡長歎良久,又說:「朝廷如果真要殺我,我這條小命又有什麼可惜的。只是有一件 事,殺了我以後,反倒好了你。」
  二人遂相對大笑而起。

            ——宋·蘇軾語明·王世貞次《調謔編》

  瓦學士

  詩人石曼卿(石延年字)性嗜酒,有李謫仙(太白)之奇才。曼卿舉止放蕩,善為談諧 幽默之語。
  有一次,石曼卿乘馬遊覽報寧寺,牽馬人一時失控,馬驚走,曼卿不慎墜馬落地。侍從 人員連忙把他攙起來扶上馬鞍。行人見此,都聚攏來圍觀,都以為他一定會大發雷霆,把這 個牽馬人痛罵一陣。不料,石曼卿卻慢悠悠地揚起馬鞭,半開玩笑地對牽馬人說:
  「幸虧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的話,豈不早被摔碎啦?」

            ——宋·邢居實《拊掌錄》

  換羊書

  黃庭堅開玩笑地對蘇軾說:「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被世人戲稱為換鵝字;今人韓宗 儒為人貪得無厭,每得到您的一幅字,便到殿帥姚麟那裡換取十斤肉。如此來說,可以稱您 的書法為換羊書了。」
  一天,蘇軾在翰林院撰述正忙,這時韓宗儒派人送來一封信,目的是想讓蘇軾回信,以 便拿他的字換肉。來人站在門庭下,督催甚急。蘇軾笑著對他說:「回去告訴你們的上司, 今天就斷了他的肉食吧。」

            ——宋·邢居實《拊掌錄》

  老婆子塗面

  晉人王濛清約自守,家中每有來客,必是清茶相待,時人戲稱為「今日有水災」。
  蘇東坡早年曾到一家做客,主人熱情好客,一遍遍地勸茶,東坡不勝受窘,笑對主人 說:「正所謂老婆子塗面。」主人不理解此意——搽(茶)了又搽(茶)。

            ——宋·邢居實《拊掌錄》

  先做了賊再做官

  閩地有一個大海盜,名叫鄭廣,後來歸降了朝廷,朝廷授給他一個官職。
  有一次,鄭廣和同僚們在一塊吟酒賦詩,眾人吟詩罷,都力勸鄭廣作詩一首。鄭廣被逼 無奈,只得胡亂吟道:
  「不問文官與武官,總一般。列位是做了官再做賊,鄭廣我卻是做了賊再做官。」
  眾人聽了,無不捧腹大笑。

            ——宋·邢居實《拊掌錄》

  延年術

  蒲傳正任杭州太守時,一天,有個方術之士前來拜謁。這方士大約九十多歲,然而面容 卻像嬰兒一樣鮮嫩。蒲傳正愉快地招待他,二人談得甚是投機。傳正便向他請求延年長壽 術。方士回答說:「我的長壽術極為簡便易行,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禁忌的,只有一件須牢 記,必須禁絕性慾。」
  傳正聽了,俯首沉思良久,感歎道:「如果是這樣,那麼即使壽逾千歲又有什麼益處 呢?」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忌說「落」字

  唐代的柳冕秀才,生性最是多忌諱。早年參加科舉考試時,舉子們跟他說話,有不注意 而說「落」字的,便忿然而怒,出語不遜。如果是僕人誤犯「落」字,他便用棒痛打。因 此,僕人對他說話時,常常把「安樂」說成「安康」。
  這一天,他忽聽人說榜書貼出來了,連忙派僕人前去觀看。不一會兒,僕人就跑回來, 柳冕慌忙迎上前去問道:「榜上有我的名字嗎?」僕人唉聲歎氣地答:「秀才康了。」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臠婿

  宋朝時,人們把科舉榜下選擇的女婿,稱為「臠婿」。「臠婿」一語大概出自東晉文人 袁山松,但這一說法實在沒有道理。就中榜的科舉士子來說,他們中間也有本不情願做別人 的乘龍快婿的,只是迫於權貴豪門的威逼強誘而不得不屈從。
  有一位新科少年,相貌俊美,風度瀟灑,被一個極有勢力的權貴所欣慕,欲擇為已婿。 這個權貴使命十幾個僕人將新科少年簇擁到自己府中。一路上,少年欣然而行,全無趨避推 辭之意。到了權貴家門口,前來觀看的人們幾乎圍成人牆,裡三層外三層的,好不熱鬧。
  不一會兒,從裡面走出一位穿金紫衣服的官員來,見了新科少年,滿臉堆笑地說:「老 夫我只有一個女兒,容貌也不錯,願與君結為秦晉之好,不知尊意若何?」
  少年連忙鞠躬拜謝道:「我乃寒微之士,得以托跡高門,實乃三生有幸。只是小生已是 有婦之人,待我回家後與妻子商量一下,再來答覆如何?」眾人聞之,大笑而散。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貞潔娘子

  許義方的妻子劉氏,常常以正派貞潔自詡。有一次,許義方出發在外一年多,劉氏在家 獨守閨房。
  一天,許義方處理完事務後突然回到家裡,對妻子說:「我出門在外,一年有餘,你在 家中獨居無聊,豈不經常和鄰居親戚們走動走動嗎?」
  劉氏告訴他:「自從郎君外出後,我就像沒了頭魂一般,每天只是閉門自守,從來沒出 過家門。」
  許義方聽了,連連歎息不已。又問妻子平時如何自尋樂趣,劉氏答道:「哪裡有什麼樂 趣?只不過經常作點小詩以寄托情性罷了。」
  義方聞之甚喜,便讓妻子把詩取來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開卷第一首 詩的題目就是:《月夜招鄰僧閒話》。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上官鼻怎奈下官口

  陳亞天性滑稽幽默。他在任潤州太守時,屬吏中有一個名叫上官弼的人,深得他的信任。
  上官弼任職屆滿,臨走時,陳亞問他:「您可有教誨我的高見?」上官弼誠懇地說: 「您的才幹和品行都是沒得說的,只是太愛調謔,似乎過分了一些。」陳亞點頭笑道:「君 乃上官弼(鼻),怎奈下官口何?」上官弼聞之,大笑而去。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艾子杖孫

  艾子有一個孫子,年齡有十多歲,性情懶惰頑劣,不愛讀書。艾子非常討厭他,經常用 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兒子只有這麼一個孩子,時常擔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 掉,因此,每當父親杖打孩子時,他都在一旁含著淚求情。艾子看到兒子的可憐相,愈加憤 怒,教訓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難道不是好意嗎?」邊說邊打得更厲害了,兒子也無可奈 何。
  一個冬天的早晨,下著鵝毛大雪,孫子在院子裡摶雪球玩。艾子發現了,脫光孫子的衣 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凍得他渾身發抖,直打寒顫,煞是可憐。兒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脫去 衣服跪在其子旁邊。艾子見了,驚問道:「你兒有過錯,理當受此懲罰;你有何罪,跟他跪 在一塊?」兒子哭著說:「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你的兒子。」艾子不由得笑了起來,饒恕 了他們父子。

            ——明·陸灼《艾子後語》

  是有耳朵的

  江淮一帶習慣上稱揚州人無耳朵。一天,揚州人陸無從與丹徒人鄔佐卿初次在王弇州山 人家相識,陸無從問鄔佐卿姓什麼,鄔佐卿回答說姓鄔。陸無從又問:「是烏龜的『烏』
  嗎?」鄔佐卿幽默地回答道:「是有耳朵的。」

            ——明·姚旅《露書》

  求字

  游宗謙去探望書法家王百谷,王百谷當時正在寫字,沒來得及與游宗謙寒暄。游宗謙不 由大怒,便指著王百谷的字大罵道:「你以為你寫的字很好嗎?哼!在我們莆中一帶都把它 看得如糞便一般。」
  後來游宗謙將離開王家,想求王百谷一幅字,礙於面子,不便索取,便令侍兒范鹿去 求。王百谷也不答話,提筆便寫。寫完,對范鹿說:「把字拿好了。見了你家相公,對他 說:又擔了幾石糞便來家了。」

            ——明·姚旅《露書》

  邢進士遇盜

  邢進士身材矮小,然生性滑稽幽默。有一次,他在鄱陽縣遇到了強盜。那強盜不僅搜去 了他身上的錢財,還要殺死他以除後患。正在舉刀之際,邢進士一本正經地對強盜說:
  「人們都已經嫌我長得太矮,而稱我邢矮子了,官人你如果再砍去我的頭,我不就更矮 了嗎?」強盜聽了,不覺大笑擲刀。

            ——明·姚旅《露書》

  父子相譏

  李長沙相公的兒子李兆先一向沉迷於聲樂妓院,而不思進齲李長沙在兆先的書桌上寫了 四句話規勸他:
  今日柳巷,明日花街;科場近了,秀才秀才。
  兆先回家後見了,「嘿嘿」一笑,立即拿筆續寫四句:
  今日驟雨,明日狂風;燮理陰陽,相公相公。

            ——明·姚旅《露書》

  園外狼

  宋代大臣石中立為人詼諧幽默,早年做員外郎時,有一次與同僚們去皇帝的御花園觀看 獅子。同僚中有一人不解地說:「朝廷每天拿五斤肉來飼養它,而我們這些人的俸祿反而不 如這頭獅子。」石中立笑著說:
  「那當然啦。我們這些人的職務,只不過是個園(員)外狼(郎),豈敢跟園內的獅子 相攀比呢?」
  眾人聽了,禁不住大笑起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捨命陪君子

  李西涯(李東陽號)先生在翰林院供職時,有一天,被邀去陪一位知府飲酒。因飲酒過 多,以致酩酊大醉。酒醒後,西涯醉眼矇矓地對知府說:「晚生今日捨命陪君子了。」知府 笑慰道:
  「學生(舊時對人的一種謙詞,不一定具有師生關係)我也不是什麼君子,老先生您可 不要輕生喲。」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靳閣老子

  明代丹徒人靳貴曾做到武英殿大學士,人稱靳閣老。靳閣老有一個不肖之子,科舉考試 沒能及第,多年後,孫子反倒金榜題名。靳閣老每次督促、訓斥兒子時,兒子總是強詞奪理:
  「您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您的兒子又不如我的兒子,您為何還罵我不肖?」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死後佳

  南宋名臣葉衡,為湯邦彥所譖罷相謫居彬州。一天,葉衡染病在家,親朋舊友都來看 望。葉衡問眾人道:「我恐怕活不長了,但不知道死後舒服不舒服?」一位書生說:「死後 很舒服。」葉衡驚奇地問道:「你怎麼知道死後很舒服?」書生說:「假若死後不佳,死亡 的人們就全都逃回來了。然而自古至今,死去的人還從來沒有返回的呢。因此,我知其死後 很舒服。」
  滿座之人都被他的幽默逗笑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宣水與農水

  石曼卿在中書堂供職,一位宰相對他說:「快去把宣水取來。」石曼卿不知宣水為何 物,便問道:「取什麼?」宰相告訴他:「宣徽院內的水甘甜清冽,稱為宣水。」石曼卿覺 得彆扭,也回敬一句:「那末,像司農寺裡的水,也應該稱為農水嘍?」
  座中之人全都被他說笑了。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李章換魚

  一天,李章去鄰居家赴宴。這家主人一向慳吝,菜餚上齊後,主人面前的那條魚,比眾 客人的大許多。李章從旁邊看得很清楚,便請教主人道:「我常常看見人們寫『蘇』(繁體 字為「蘇」)字,其中的『魚』字有時在左邊,有時在右邊,不知道為什麼?請您解釋一 下。」
  主人搖頭晃腦地解釋道:「古人作字,不拘一體,沒有定規,往往因書寫方便而移動位 置。」
  李章不等主人說完,便伸手把主人面前的大魚拿起來,在眾人眼前一晃,說:「李章我 謹遵主人之命,今天這左邊的大魚,也該因便移到右邊了。」滿座之人為之噴飯叫絕。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只恨妾身生太晚

  盧公暮年喪偶,續娶年少貌美的祝氏為妻。然祝氏覺得盧公年齡、容貌跟自己懸殊太 大,不相匹配,所以終日愁眉苦臉,鬱鬱寡歡。
  盧公見此,體貼地詢問道:「娘子你莫非嫌我年紀太大?」祝氏回答道:「不是。」盧 公又問:「大概是恨我官職卑微吧?」祝氏搖了搖頭:「也不是。」盧公非常納悶:「既然 不嫌我年老,不恨我官小,那麼你整天憂愁煩悶,又是為何呢?」祝氏再也憋不住了,隨口 吟詩一首:
  不恨盧郎年紀大,不恨盧郎官職卑;
  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見盧郎少年時。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浴狗日

  民間傳說:三月三日為浴佛日,六月六日為浴狗日。
  有一年的三月三日,一位客人來拜望楊南峰,楊南峰因正在洗浴,沒有接見他。客人不 理解,認為楊南峰太傲慢無禮,尋思著以後報復他。
  同年六月六日,楊南峰去回訪這位客人,這位客人也以正在洗澡為由而拒絕接見他。楊 南峰忽然想起他這是在報復,便在客人的牆壁上戲題一詩:
  君昔訪我我洗浴,我今訪君君亦浴;
  君訪我時三月三,我訪君時六月六。

            ——明·浮白齋主人《雅謔》

  罪不至此

  一個監生路過國子監(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門口,聽到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的主管官員)正在怒氣沖沖地訓斥、處罰兩個太學生。監生便問守門人:「既然那 兩個太學生有過錯,那麼,究竟怎樣處罰呢?是打呢?還是跪石頭、上鎖呢?」守門人回答 說罰他倆寫命題作文。監生聽了,臉上露出怪異的表情,歎息道:「咦,罪不至此!」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半字

  有一個粟監(明清時期,向官府納粟買得監生資格,稱為粟監)學識寡陋,妻子勸他好 好讀書。監生聽了不耐煩地說:「你整天逼我讀書,我且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呢?」妻子 回答說:「一字值千金,難道不好嗎?」監生怏怏不樂,反問道:「難道我這個身子,只值 得半個字嗎?」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夢戲酌

  有一人夜裡做夢,夢見自己看戲,與戲中人物在一塊飲酒,剛要開筵,不想被他的妻子 驚醒了,便恨恨地大罵妻子。妻子笑著說:「別罵別罵,趁早睡去,還來得及飲,那邊的戲 文還沒唱到一半哩。」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騎雞鴨

  有一家來了個遠方客人,客人久坐不去。主人家雞鴨滿院,卻借口家中沒有東西,不願 留客人吃飯。客人見此,二話沒說,便從主人廚房裡拿來一把菜刀,聲稱要將自己騎來的馬 殺掉,借主人的廚灶做些菜餚。主人擔心地問:「您殺了馬,怎麼回家呢?」客人隨口答 道:「沒關係!任憑您從滿院雞鴨中借一隻給我,我騎著回去就是了。」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帽子開花

  有個人在路上看到另一個人的帽子破爛不堪,便走向前去,施禮作揖道:「請求您送給 我一頂小帽子。」那人迷惘不解地說:「我哪裡有什麼小帽?」這人指了指他頭上的破帽, 趣笑道:
  「難道您這頂尊帽只會開花,卻不曾結子嗎?」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鞋襪官司

  有個人的鞋子和襪子都穿破了,鞋子便歸咎於襪子,襪子不服氣,也歸咎於鞋子。二人 爭論不休,僵持不下,便一道去官府訴訟。
  官府見它倆都振振有詞,一時難以判決,便把腳後跟抓來作證人。腳後跟也推脫得一干 二淨:
  「小人我一直被它倆逐出在外,怎麼能夠知道它們誰對誰錯呢?」

            ——明·浮白齋主人《笑林》

  調笑詩

  有一位姓吳的老儒學教官,牙齒盡落,耳朵有缺口,又不曾長鬍鬚。學宮裡的一個學子 作詩嘲諷他道:
  先生貴姓吳,無恥之恥(齒)無;
  然而無有爾(耳),則亦無有乎(胡)。
  這首詩很快傳到了縣令耳中。一天,縣令和這位吳教官都去拜見上司知府大人,排列位 次時,望見了吳教官,不覺啞然失笑。知府對縣令莫名其妙地發笑很生氣,縣令便在後堂向 知府說明自己失笑的原因,並將學子的嘲諷詩念給他聽。
  知府聞之,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弔喪的鬚髯

  羅汝鵬鬚髯特多,還不到四十歲,鬍鬚都白了一多半。一天,他去一家弔喪,主持喪禮 的人偶然見了他,驚訝地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鬍子白成了這個樣子?」羅汝鵬幽默地 說回答:「我這是弔喪的鬚髯。」在場的客人都被他逗笑了。
  我祖父昆岳公九十一歲那年逝世,當時羅汝鵬來我家弔唁,看到我父親悲傷欲絕的樣 子,便安慰他:「您為什麼不請兩個小兒醫生來救療一下呢?以致出了人命?」我父親聽 了,不由得破涕為笑。
  記得我進士及第那一年,前來報捷的報子一個勁地向我家索取賞錢,因當時家貧如洗, 我父親無法滿足報子的要求,備受其奚落,心裡煩悶無比。恰逢羅汝鵬在場,他風趣地安慰 我父親說:「老兄您且不要煩惱,只怪您養壞了兒子,說不得呀。」周圍的人聽了,都笑得 前仰後合。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比本事

  有個官員特別能生育,子孫成群結隊,好不熱鬧。但他的一位同僚卻常常因無子嗣而發 愁。這個官員便在同僚面前炫耀道:「你一點本事也沒有,連個兒子也養不出。看我多有本 事,生了這麼多的子孫。」同僚幽默地回敬道:「生兒子,是你的本事;生孫子,就不是你 的本事了。」聞者莫不大笑。

            ——明·江盈科《雪濤諧史》

  李鬍子

  有個姓李的人,綽號李鬍子,與一個姓張的人家隔壁居祝姓張的這人一向怕老婆。一天 夜裡,張某被老婆打得實在受不住了,便越牆逃到李鬍子家。
  李鬍子見此,頓覺不平,便拿了一個大棍杖摸著黑來到張家,把張妻痛打了一頓。張妻 還以為是丈夫打的,哭著責罵道:
  「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跟李鬍子那種人來往,學得心性都和他一樣了。」
  一個丫環忙舉著蠟燭照李鬍子,驚訝地說:
  「俺家老爺,不但心性像李鬍子,就連嘴臉也都像他了。」

            ——明·趙南星《笑贊》 爆竹
  有一個人患有高度近視,半尺之外,幾乎什麼都看不清,一天晚上,他撿到一枚爆竹, 便靠近燈火辨認,不料觸火而響。旁邊有一個聾子,見此,拍著他的背問道:「你剛才撿到 了什麼東西?怎麼一到手就飛散了?」

            ——明·馮夢龍《笑府》

  攪到幾時

  司馬溫公名光(司馬光死後追封為溫國公)。一天,溫公召眾僧人做法事。眾僧人念到 「藥師光佛」時,為避諱溫公之名「光」字,改念作「藥師皎佛」。溫公到院子裡燒香聽見 了,忙問因何念錯,一僧回答說:「我們這是為尊公避諱。」溫公笑著說:「我如果不出來 燒香,還不知你們要攪(皎)到幾時呢!」

            ——明·馮夢龍《廣笑府》

  勢利鬼

  有一個姓吳的讀書人,年紀很大了,卻越來越趨炎附勢。
  有一次,姓吳的讀書人應邀出席一個規模盛大的宴會,看到一個平民打扮的人最後才 到,便略微應酬一下,向那人作了半個揖,態度非常傲慢。過了一會兒,他看到主人對這個 平民打扮的人極為恭敬,內心感到很納悶,便暗暗地問了問別的客人,才知道這位平民打扮 的人原來是著名戲曲家張伯起(張鳳翼字)。他對剛才的失禮甚是後悔,便滿臉堆笑地走向 前去,想再作一揖獻個慇勤。
  張伯起看到他前倨後恭的樣子,感到非常噁心,便笑著阻止道:「我剛才已領受了先生 您的半個揖了,敬請您讓我把這半個揖還給您吧!鄙人再不敢煩勞您致禮了。」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為驢請假

  胡趲這個人,是唐昭宗時代的優伶。胡趲愛好弈棋,他常常騎著一頭毛驢,每天到一個 老朋友家去下棋,幾乎每次都是早去晚歸。
  胡趲每逢到朋友家,不等他下驢,主人便對家童說:「快去後院給都知(朝廷教坊的歌 師)喂驢子。」胡趲深受感動,天黑後便騎驢回去。
  有一天,胡趲正在這家下棋,朝廷忽然臨時召他去侍樂,便呼家童把驢子牽來。等到牽 來時,驢子早已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原來主人正用驢子拉磨呢!胡趲這才明白, 自己的驢子竟一直在為人家拚命勞作啊!
  第二天一早,胡趲又步行來到朋友家,主人照例命童去餵驢。胡趲連忙對主人說:「不 用忙啦,驢子今天沒騎來。」主人吃驚地問:「為什麼?」胡趲回答說:「自從昨天回去 後,它就生了病,頭暈噁心,不願動彈,今天暫請假休息一下。」主人聽胡趲這麼一說,知 道他發現了自己的「小聰明」,感到十分難堪,但又覺得胡趲的話幽默風趣,不由得哈哈大 笑起來。

            ——明·馮夢龍《古今潭概》

  貪色的大臣

  王忠肅公為人不喜歡開玩笑。一天,退朝後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同行的一位大臣眼睛老 是盯著擦身而過的一個美女。那美女已經走遠了,這位大臣還不時地回過頭來戀戀不捨地去 看她。
  這時,一向不苟言笑的王忠肅公也忍不住跟這位大臣開起了玩笑:「剛才過去的那個漂 亮女子真有力氣。」這位大臣忙問道:「大人您怎麼知道她有力氣呢?」王忠肅公應聲說道:
  「假若她沒有力氣,你老夫子的頭怎麼能被她拉得團團亂轉呢?」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圖你們好看

  一個人頭上戴的網巾破爛不堪,另一個人看到了,好意地勸告他說:「你的網巾破得不 像樣子了,為什麼不修補好再戴呢?」這個人聽了,氣憤地說:「你這不是成心鼓動我花 錢,卻只圖你們好看嗎?」

            ——明·醉月子《精選雅笑》

  遠送當三杯

  有一位客人去拜訪朋友,坐了半天主人也不留他吃飯。主人怕他不走,便起身送客。送 到門口,對客人說:「古語說:『遠送當三杯』,就讓我送你幾里吧。」又唯恐客人不走, 便忙拽著客人的衣袖往外走。客人笑著說:
  「慢著點,我吃不得你這樣的急酒。」

            ——清·陳皋謨《笑倒》

  開門七件事

  有一對夫妻,妻子喜歡飲酒,常常跟丈夫索酒吃,而丈夫偏偏最討厭女人飲酒,不但不 給她酒吃,反倒振振有詞地訓斥她說:「咱莊戶人家,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 醬、醋、茶,這裡面何曾見個『酒』字?」
  妻子聽了,不緊不慢地反駁道:「你說的開門七件事,一點兒沒錯。但這酒卻不是開門 就要用的,應是前一天先買來,又怎麼能放在開門那七件事裡面呢?」

            ——清·陳皋謨《笑倒》

  滅火性

  有一個人吃齋念佛,一門心思地要見觀世音菩薩,苦於無由得見,便去寺廟向大和尚求 教。
  大和尚諄諄教誨他:「你必須堅持吃齋,戒除急性子,念念不忘觀世音菩薩,時間長 了,自然能夠靈驗。」這人唯恐記不住,便將和尚的話編成三句順口溜:「吃長齋,滅火 性,一心要見觀世音。」經常在口裡念誦。
  日子長了,觀世音菩薩被他的虔誠所感動。為最後考驗一下他的心意是否真誠,觀世音 便變成一個老道士,來到這人門前化緣求乞。這人見道士到此,兩眼微閉,口裡只是念叨: 「吃長齋,滅火性,一心要見觀世音。」道士說:「你再念一邊給我聽聽。」這人又念了一 遍。就這樣,道士一共讓他念了三遍。這人再也耐不住性子,勃然大怒,喝斥道士說:「我 已經念過好幾遍了,你這個老妖道怎麼還喋喋不休地重問?」
  道士笑著說:「我才問了你幾遍,你就動怒,可見你的火性一點兒也沒變,那觀世音菩 薩又怎麼能見得著呢!」

            ——清·石成金《笑得好》

  怕臭

  有一個魚販子,挑黃魚擔子行走,步履非常健快。一個做官的見他身強力壯,走路如 飛,便雇他當了自己的轎夫。豈料這個人抬起轎子來,不但走不快,反倒比別人慢得多。官 員感到很奇怪,便問他從前挑黃魚時行走那麼快,為何抬轎子卻走得這麼慢。轎夫回答說:
  「此一時,彼一時也。我挑黃魚販賣時,那黃魚極易臭爛,因此,我不得不走快些;如 今我為相公抬轎,又不用擔心相公您發臭,自然也用不著走快嘍。」

            ——清·石成金《笑得好》 糊塗蟲
  有一個人到縣衙裡去告狀,對縣官訴說道:「小人明日丟失了一把鋤頭,請老爺追 究。」縣官訓斥道:「你這個狗奴才,明日丟失了鋤頭,怎麼昨天不來告狀?」站在一旁的 差役聽了他二人的癡呆話,忍不住笑了起來。
  縣官見差役在旁嗤笑,氣得把驚堂木摔得山響,立即斷結此案:「偷鋤的一定是你這個 刁滑差役。」並追究他偷去鋤頭有何用常
  差役笑著說:「小人偷去鋤頭,是醫鋤死那糊塗蟲兒。」

            ——清·石成金《笑得好》

  醋招牌

  有這麼一個酒店,立了條荒唐的規矩:凡是來店買酒的,誰要說酒酸,就把誰用鐵鏈鎖 在柱子上。
  這一天,一個買酒者因說酒有點酸味,便被鎖在了柱子上。正巧這時,一位道士背著個 大葫蘆來到酒店裡。道士見狀,忙問店主是怎麼回事。店主回答說,「這傢伙謊說我的酒 酸,因此才鎖了他。」道士說:「我就不信,拿杯來讓我嘗嘗,看看是不是這樣。」店主忙 命僱員端給道士一杯酒。道士咬著牙飲了一口,便匆匆往外跑去。
  店主見他不說酸,非常高興,指著一旁的大葫蘆呼喚他:
  「你忘了拿葫蘆了。」
  道士邊跑邊說:「我不要了,我不要了,你留著踏扁了做醋招牌吧。」

            ——清·石成金《笑得好》

  皮匠的「本錢」

  有一個皮匠,為人最是哄騙不實。他釘了半輩子的皮鞋,卻只用一雙皮底,道理很簡 單:凡是為人家釘皮鞋掌兒,他故意不釘牢,顧客剛走出他家大門,鞋掌兒也就脫落了,皮 匠便尾隨在顧客身後,將鞋掌兒撿回來,下次再給別人釘。久而久之,這雙皮底也就成了他 的「本錢」了。
  一天,他緊緊地跟在顧客身後,左瞧右看,就是沒看到鞋掌兒,直把他心疼得流出了眼 淚,連連懊悔道:「唉!今天真晦氣,把個本錢給斷送了。」悻悻地回到家裡,不由得破啼 為笑——原來那雙皮鞋掌兒正落在大門裡面。

            ——清·石成金《笑得好》

  畫刀

  一家酒店即將開張,請人書寫賣酒的招牌。那人寫完後,又在招牌上方畫了一把刀。店 主驚問道:「畫您這把刀幹什麼?」那人笑著回答道:「我想讓這把刀來殺殺酒裡的水 氣。」店主方才明白這是勸告他不要往酒裡摻水,以免壞了自家的牌子,連連拱手致謝。

            ——清·石成金《笑得好》

  假知音

  有一個琴師在大街上彈琴,街上的人們以為他彈的是琵琶、三弦之類的樂器,前來欣賞 的人非常多,但一聽琴聲清淡無味,大家都不喜歡這種音樂,便漸漸地離開了。聽琴者中, 只有一個人堅持到了最後。
  琴師非常高興,自鳴得意地說:「太好啦!究竟還有你這樣一個知音,也總算不辜負我 的一片苦心了。」
  這人聽了,「撲哧」一笑,譏刺道:「先生您別在這裡自作多情了,若不是我等著取回 我家的這張擱琴的桌子,我也早就散去多時了。」

            ——清·石成金《笑得好》

  避忌

  有一個人避諱特多,每逢家裡有慶賀之類的喜事,便特別避諱白色,一切都用紅色來裝 飾,客人中如果有乘白馬的,絕對不讓牽入馬棚。
  有一個年輕人特別喜歡諧謔,知主人尚紅,便用紅顏料把臉塗得紅紅的,到他家去做 客,主人很驚訝,問他這是幹什麼。年輕人回答說:「我聽說老先生您一向厭惡素色,所以 不敢帶著白面孔來府上,免得您怪罪我。」
  在座的客人見此,不由得捧腹大笑。主人自覺慚愧,從此改掉了這個陋習。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告荒

  一個農夫去縣府裡告荒,縣官問他收了多少麥子,農夫回答說:「只收了三分(正常年 景的十分之三,下同)。」又問他收了多少棉花,答曰:「二分。」最後問他收了多少稻 谷,回答說:「二分。」縣官不由大怒,厲聲喝斥道:「你有七分年景,竟還敢謊稱饑荒, 該當何罪?」農夫「撲通」跪地,痛苦流涕地說:「小人我活了一百幾十歲,確實沒遇到過 這麼大的災荒啊,請老爺明察。」
  縣官聽他說活了一百幾十歲,感到非常奇怪,便問他究竟多大歲數。農夫掐著手指數算 道:「我家一共三口人,我今年七十多歲,大兒子四十多歲,二兒子三十多歲,合起來算, 一共有一百幾十歲吧。」一席話引得哄堂大笑。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剃頭

  有一個人去理髮鋪剃頭,剃頭匠給他剃得很草率。剃完後,這人付給剃頭匠雙倍的錢, 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這人又來理發鋪剃頭,剃頭匠還想著他上次多付了錢,覺得此人闊 綽大方,為討其歡心,多賺其錢,便竭力為他剃,事事周到細緻,多用了一倍的工夫。
  剃完後,這人便起身付錢,反而少給了許多錢。剃頭匠不願意,說:「上次我為您剃 頭,剃得很草率,您尚且給了我很多錢;今天我格外用心,為何反而少付錢呢?」
  這人不慌不忙地解釋道:「今天的剃頭錢,上次我已經付給你了,今天給你的錢,正是 上次的剃頭費。」說著大笑而去。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戴高帽

  世人稱巴結、獻媚人為「戴高帽」。有一次,兩位門生(舊時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 員自稱為「門生」)初次調任外省,臨行前,二人一塊兒去拜望其老師(明清時期,生員或 舉子稱主考官為「老師」)。老師交待他們說:「如今世風不古,真理難行,好人難做。我 沒有什麼可送給你們的,僅送給你們一句話:逢人送頂高帽子,就一切都好辦了。」
  一位門生說:「老師您這話太高明了。當今社會,像老師您這樣不喜高帽子的正派官 員,又有幾人呢?」老師聽了,喜得美滋滋的。
  等到二人出來,這位門生笑著對同伴說:「咱們已經送給老師一頂高帽子了。」

            ——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