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與北。
似乎對於中國而言,從清末武昌軍興那天起,這南與北就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就一直吸引著國人的注意力。
從民國初年開始的,zhōng yāng和地方的關係實際上處於脫節的狀態。再到南方「革命都督」對袁世凱zhōng yāngzheng fǔ的不信任,又至後來的「民二叛亂」的南北大打出手,可以說,對於中國而言,從進入民國之後,南與北的調和,一直佔據著中國政治的主流。
而經過近五年的努力,通過鎮壓「民二叛亂」的武力展示,又到行政上的強硬,勉強樹立zhōng yāng權威,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間,通過收復關稅、簽訂新約等等一系列的收回國權運動的推動下,以及遠征軍的派出樹立起了真正的「zhōng yāng之威」之後。
但正如歷史上一樣,幾乎每一次,幾乎就在人們看到希望的瞬間,yīn雲總是會一再的籠罩著這個國家——「刺李案」以及隨後總理李乘軍艦返回連雲港的舉動,終於還是把國人的視線投向了那個持續五年的命題。
又一次南與北的問題。
再一次南與北的糾葛。
一時間「南與北」的問題,成了國人關注的中心。國人無不希望和平。太平ri子,誰不高興,盛世歲月,誰不期待。
因此,即便是李致遠到了連雲港,可當人們看到他在連雲港,只是視察實業。而袁世凱呢?在京城亦未動員軍隊,甚至就連同第三批遠征軍,亦在李致遠身在連雲港時,依然按計劃派出了,似乎,沒有什麼能夠影響「袁李zheng fǔ」,似乎,對於李致遠來說,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閉上眼睛,看到的是中國的未來。睜開眼睛,依還是中國的未來」。
或許,這就是赤子之心!
不容易質疑的赤子之心!
原本的,在「刺李案」風起,公債市場大跌,國人yu行遊說團前往連雲、京城遊說的人們,無不在最初的熱情之後,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對於袁世凱,或許有不少人會懷疑他,但是對於李致遠,卻鮮少有人會懷疑他。
有時候,名聲就是如此,對於外界來說。李致遠的聲譽是無可辯駁的,同樣也是完美的,甚至幾乎等同於聖人,事實上,這同中國人傳統的心理上對於「明君」的依賴和嚮往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在中國的傳統歷史上。伴隨著舊王朝的覆滅與新王朝的誕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聖人臨世的「謠言」,當然,這與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不無關係,而對於中國民眾而言。歷史總是一再的告訴他們「開國三代為明君」,千百年來,習慣了被他人主宰命運的中國民眾,總是喜歡將一切都交付於「明君」、「賢臣」,似乎那樣的話,就會迎來太平盛世。
歷史就是如此,但是中華民國,這個共和體制對於中國的jīng英們是陌生的。對於中國的民眾同樣也是陌生的,對於很多百姓來說,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如何生活在「一個沒有皇帝的時代」,沒有了「皇帝」,沒有了「明君」,那應該如何生活呢?
作為大總統的袁世凱是「明君」嗎?
不,在滿清遺老的眼中他是「威逼少君的jiān臣」,在革命黨jīng英的眼裡,他又是「貪婪無比的竊國大盜」,在這種主流宣傳之下,老百姓很難把「jiān臣」、「大盜」視為「明君」,更何況,他亦非「君」。
在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舊世界裡,伴隨著一個王朝的誕生與興起,總是會產生一些建國英雄,而且人們總是之所以想當然的把用神話se彩去點綴他們的功績,似乎以此來證明「天命所歸」四字。
而對於中華民國,這個新生的共和國而言,因為這個國家誕生之前,幾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歷史,至少是「符合共和jīng神」的歷史人物,尤其是隨著一個個風雲一時的人物,或主動或被動的成為了「賣國賊」之後,茫然的人們急yu尋找一個新的jīng神寄托。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子誠這個在民國建元之後,從海外歸來的「赤子」,適時的帶著他的「奇跡」與「成就」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且不說其名揚海外於先,辦隴海於後,單就是於ri人兵見膠澳,沉ri人艦隊主力,再到身居總理之位,對外力爭國權,對內修以民權,再加了看似無可挑剔的行事原則,人們自然而然的對他生出了太多的期待。
而伴隨著這種期待的是,就是把李子誠個人給理想化,而正是這種理想化,使得「刺李案」後,外界能夠在最初的惶恐不安之中,轉而又一致相信——小李總理不會「因私廢公」,為國縱死千回亦何妨,懷揣如此赤子之心的小李總理,又豈會行親者痛、仇者快,掀起內戰之事?
顯然不可能!
而事實,也未讓他們失望,他們看到,搭乘軍艦到達連雲港的李子誠,並沒有去關心「他」的軍隊,更沒有動員沒線多達數十萬的勞動軍團,至於派往各省的內務部隊,依然認真的履行著剿匪任務,至於國務院所屬機構,依然是依如往ri的認真工作著。
對於李子誠,數以千百萬的國民,總是懷揣著這樣,那樣的期待,他們清楚的知道,只要「袁李合作」仍在,那國家,就有富強的一天,至少,這太平ri子就不會被打亂。
當他們中的許多人放下心的時候,作為國務總理的李子誠依然呆在連雲港,視察著自己的工廠,瞭解著過去一年公司的各項發展,尤其是技術上的發展,當然,在很多時候,他會有所側重。
比如。就像現在,在德華大學第一界畢業生即將畢業的時候,不待學校邀請,作為學校的創辦者,同樣也是大學董事會主席的他,就主動的來到學校,來到這所他寄予了太多希望的學校。
不過,對於外界的期待,作為當事者的李子誠自然有所瞭解,事實上。這正是他所期待之事,甚至於,對於一些「下屬」們的推波助瀾,也是持以縱容,畢竟,出於對歷史的瞭解,李子誠清楚的知道,即便是到了21世紀。中國人心中都有著濃濃的「聖君」情結,更何況是現在,「負天下之盛名」並不是一件壞事,甚至還有利於計劃的實施。
不過,相比於「負天下盛名」,只有李子誠自己才知道。真正能夠引領國家強大的並不是他,而是一代、兩代中國人,尤其是德華大學中的那些青年學生,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四年前,我創辦了這所學校。他們問我為什麼要創辦這所大學,我的回答非常簡單,我的公司需要,僅僅只是我的公司需要嗎?」
站在德華大學的大禮堂,面對著數千名即將畢業的的德華大學的師生,雖說演講已經開始了幾分鐘。但李子誠依還是顯得有些緊張,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也許,在這台下,就坐著未來的大師,如果自己的演講稍有差池的話,那麼,也許會誤導他們一生。
「不!當然不是!相比於公司。中國更需要這所大學,更需要從這所大學中走出的工程師們、專家們、學者們,去改變這個國家,對於個人而言,固然,**公司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專學、學者,但是,對於中國而言,我更希望有朝一天,德華大學會成為一個華麗的夢想。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所希冀德華培養出具有世界水準的工程師,並能成為一針催化劑,用以重塑這個幕se沉沉、瘖啞沉淪的國家……」
在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的時候,在這一群穿著學士服的青年人中,宋家誠有些激動的看著台上的總理,就在半個小時前,他的教授通知他,待演講結束之後,總理會抽時間見他,這意味著他的夢想,也許很快就能變成現實了。
「夢想!」
話聲稍頓,看著台下的眾人,李子誠笑了笑。
「我們每一個人都懷揣著各種各樣的夢想,未來的中國,同樣也應該是一個可供任何人實現個人夢想的國家,這正是我所致力的,也是我所努力的,之前,教授聯席會議的幾位教授詢問過,是否能在你們的畢業之際,給你們一些人生的啟示,其實……」
笑了笑,李子誠看著這些年歲與他相當的年青人,自己可以給他們啟示嗎?
「我們年歲相當,在這裡,作為一個同齡人,或許,我唯一能夠給予你們的建議是,做一個有所擔當的人,對個人、對家庭、直至社會、國家,只有如此,我們的國家才會走向強大,亦只有我們這一代人,點燃人生的火焰,這個國家才能獲得真正的浴火重生!
好了,同學們,希望你們記住這一天,從這一天開始,你們將會推動著這個國家走向重生,走向輝煌,我期待著與你們同行!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為了……祖國!為了祖國而奮鬥!」
掌聲,雷鳴般的掌聲伴著畢業生們的吶喊聲響了起來,青年人總是容易被煽動的,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們,亦是容易動情的,毫無疑問的,李子誠又一次挑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弦,儘管言語並不多,但對於他們而言,卻已經足夠了,已經足以讓他們銘記終生。
「噠、噠……」
這會,「負天下之盛名」的李子誠倒是沒有像外人所以為的那樣——忙於國事,而是不停的按著手中的「自動鉛筆」。
對於自動鉛筆,李子誠倒不陌生,要知道,無論是上小學的時候,還是高中,亦或是大學,甚至參加工作之後,自動鉛筆都一直伴隨著他,而現在看著那細細的鉛芯隨著手指不斷按動,越吐越長時,李子誠的臉上卻全是驚訝之se。
這是——中國人發明的自動鉛筆!
如果說什麼是驚喜的話。恐怕沒有比這個更讓人驚喜的了,如果不是今天來德華大學的話,恐怕自己還真的會錯過這個發明。
準確的來說,是連雲港第一件「自主創新」的「工業品」,儘管這並不是一件「重工業產品」,但這已經讓李子誠頗為驚喜了,雖說過去的四年,連雲港、隴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幾乎所有的工業製造品都是依照專利資料庫內的現成的圖紙、技術開發數據研發的。至多只是實現其「國產化」罷了。
在過去的四年間,**公司所屬企業所致力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致力於解決產品的技術加工和生產問題,現在**公司或者說中國,可以依靠著領先世界三十年的技術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但是將來呢?
作為一個科學技術後發展國家,起初只能向科技先進國家學習和引進。但是科學技術必須經過本土化改造之後,才能成為植根於本國文化之中的實用技術。準確的來說,就是吸收加以改進,最終形成自我良xing發展,如此,才能真正領先世界,至少不落後於世界。
而按照李子誠的設想。**公司應該用二十年的時間去吸收二戰德國技術,完成德國技術向本土技術的轉變,隨後用十年的時間,在德國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如此。在三十年後,中國的整體科技水平,將不遜於美國,為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而在這個吸收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比李子誠更明白「自主創新」的意義和價值。就如同此時,手中的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一樣,或許這只是一隻普通的自動鉛筆,但在某種意義上,卻意味著未來。
看著總理在那裡把玩著鉛筆,宋家誠此時不可謂之緊張,為了能盡快讓自動鉛筆投產,他曾向銀行申請過貸款。也曾向商人們尋求資助,可最終都未能成功,如果不是總理來德華大學為畢業生作演講,如果不是教授的推薦,或許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向總理展示他的發明,而現在,總理的沉默,卻只讓他緊張到了極點。
「總理,這種自動鉛筆,雖說價格高,但是使用起來,卻極為便利,不需要用刀削筆,而且鉛芯價遠低於普通鉛筆……」
就在宋家誠準備介紹這自動鉛筆的優點時,隨手寫了兩個字後,李子誠卻笑著抬起頭看著宋家誠說道。
「普惠……嗯,這個牌子倒是不錯!」
想著這個後世的ri本品牌,李子誠卻是在心下一樂,看來,這個牌子從此就要成為「中國製造」了。
「怎麼,什麼時候投產,如果盡快投產的話,教育部那邊,我無法保證,但是我可保證向他們推薦一下,同時基金會也會採購不少於50萬支!」
笑看著這個年青的「發明家」,李子誠等待著他的回答。
「總理,這……」
緊張的說不出話來的宋家誠一時倒不知道如何開口了,倒是安卓勤在一旁急忙補充道。
「總理,現在這筆還不能投產,因為……」
看一眼總理,不再那麼緊張的宋家誠連忙說道。
「沒人願意投資,而我們也沒錢辦廠,所以暫時還不能投產……」
錢!
終於,李子誠反應了過來,正如後世一樣,很多限制新發明的原因,只有一個原因——錢,沒有錢,拿什麼去投資?拿什麼去發明?
看著眼前的這兩個年青人,李子誠心知他們兩人比很多人都幸運,不是因為他們碰到了自己,而是因為,他們在學校的幫助下,對鉛筆廠的生產工藝加以改造,獲得了一筆用於研發自動鉛筆的資金,而且學校也給予他們資助。
這無疑是得益於德華大學與**公司之間的親密,當然也和現在工廠技術匱乏不無關係,所以工廠不會拒絕這些「小專家」的建議,如果換做後世,後世的工廠有幾個人會聽信這些「毛頭後生」的話,對工廠製造工序加以改進?
好吧!
他們兩個人是幸運的。
可除去他們,除去德華大學的一萬名學生之外,這麼大的中國,就沒有一個「發明家」,就沒有一個愛迪生嗎?
不!不可能,中國人遠比外人想像的更為聰明,只不過,他們的聰明才智往往會被埋沒,就像……就像眼前的這兩位,如果他們沒有得到投資的話,也許,這個發明就會埋沒於歷史之中,如果這個時代有的話,風險投資公司,專門從事這種有一定風險的技術xing投資,或許,這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也許……
看著這兩位滿面期待的年青人,李子誠沉默片刻,心下的那個念頭更濃了。
「我個人或許不能給予你們什麼支持!」
在李子誠的話音落下時,無論是宋家誠還是安卓勤兩人的臉上都濃濃的失望之情,就在他們失望之時,卻又有一句話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但是我想,你們很快就會獲得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資助!」
「風險投資公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