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軍閥 (一百一十二)京華風雲
    十二)京華風雲

    楊朔銘注意到了在來往請安的僕人當中,幾個年輕的丫鬟無一例外都是姿容秀麗的美nv,心裡受袁世凱牢籠的感覺不由得更濃了。

    不一會兒,袁世凱又派人專men送了禮物來,為男式西裝軍裝漢服各一套,nv式漢服貂裘狐皮紫羔皮衣各一襲,yu器四件,jīng致食品點心四se,件件都是價值不菲。

    「他怎麼知道我衣服的尺碼的?」黃韻芝取過貂裘穿在了身上,來到鏡子前轉了轉,「竟然一點兒都不差。」

    「他在這方面的手段,無人能比。」楊朔銘伸出手撫mō著袁世凱送給他的仿漢谷紋青yu璧,說道,「要不然,也坐不穩這個大總統的位子。」

    「他的意思,是不是要咱們以後長住在這裡了?」黃韻芝脫下了身上的貂裘,xiǎo心地疊回原樣,輕聲問道。

    「那又有什麼不好?」楊朔銘微微一笑,將她拉過來,在chuang邊坐下。

    「你幹嗎……讓人看見……」看到楊朔銘的手又襲上了自己的xiōng口,黃韻芝臉上一紅,有些害羞地說道。

    「來吧……」楊朔銘衝她眨了眨眼,臉上隨即現出了一副semimi的樣子,黃韻芝有些明白了過來,不由得吃吃一笑,身子一軟,伸出了雙臂抱住了他。

    中南海,居仁堂。

    「果然不出我所料。」袁世凱笑著放下了手裡的報告,說道,「這人吧,總得有點兒弱點。」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不管你是否文武雙全,就是有天大的能耐,只要好se,就還是好辦。」

    「畢竟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又得此如huā美眷,想不沉溺於溫柔鄉里都不行。」梁士詒也笑著說道。

    「你和他們夫妻談過,你怎麼看?皙子?」袁世凱轉向楊度問道。

    「這夫妻二人都談吐不凡,其本人深藏不lu,其妻甚有見識,絕非一般之xiǎo家碧度沉yin了一下,說道,「他們夫妻我還需要再多接觸幾次才能mō清楚。」

    「能得到你楊皙子的讚許,可是不容易啊。」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看到楊度措辭謹慎的樣子,笑著說道。

    「不管怎麼說,他要是貪圖美se,事情就好辦。」袁世凱笑著說道。

    「這裡面有蹊蹺。」一直沒有說話的陳宦突然說道。

    「噢??養鈿?」袁世凱的眉mao一揚,轉過頭看著陳宦問道。

    「好se之怕未必。就打是少年夫妻感情甜蜜,如膠似漆,也不至於甫入新宅便白晝宣宦說道,「此人在贛西興辦實業一年有餘,卓有成效,尤其以鹽礦和醫yao二項,收益極豐。如今凡略有資財之家,無不三妻四妾,如果此人好se成xing,哪怕不是妻妾成群,也定當廣為蓄納,然其此次來京,除其妻外,僅有shi婢僕fu數人,年輕者寥寥,可見其並非好se之徒。」

    「有道理。」袁世凱聽了陳宦的話,點了點頭。

    「其到京便白晝宣yin,一是可能畢竟是少年夫妻,分別日久,獨處時易於動情,遂有不顧禮法之舉;再就是他們知道會受到監視,因而在故意演戲。」陳宦接著說道,「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的話,說明這個人的城府很深,而且志向也並不xiǎo。」

    「是不是演戲,還得再觀察一段時間才能知道。」袁世凱想了想,對楊度說道,「過幾天他就要隨外jiāo使團去美國了,皙子要不就再辛苦一趟,去和他多聊聊。」

    度點頭答應道,「我明天就過去拜訪。」

    「北蔡南楊,都是人中翹楚,收伏不易啊」袁世凱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目光又觸及放在了桌子上的報告,不由得感歎了起來。

    第二天,楊度再次來到楊朔銘府上拜訪,管家帶楊度來到了客廳,然後去向楊朔銘通報,一名丫鬟來給楊度斟上了茶,楊度四下裡打量了一下這間客廳,目光落在了牆角擺著的一件東西上,不由得愣在了那裡。

    在眾多的古玩yu器等陳設品當中,竟然擺著一艘大型軍艦的模型。

    楊度不由自主的踱到了這艘軍艦模型前,仔細地觀看起這艘模型來。

    他依稀的記得,袁世凱送給楊朔銘的禮物當中,好像沒有這東西。

    這艘軍艦模型體形壯碩,形制古樸,水線下為紅se,水線上為黑se,艦首處還裝有尖尖的沖角,艦首和艦尾各有一個黑se的圓形炮塔,在艦體的中部,則斜著布設有兩座雙聯裝的圓形炮塔,而在兩個長長的桅桿之間,不但裝有漂亮的風帆,而且還有一面xiǎoxiǎo的黃龍旗。

    看著這艘軍艦的模型,楊度不知怎麼生出了一絲似曾相識的感覺。

    可能是那面xiǎoxiǎo的黃龍旗觸動了楊度的心事,他忍不住歎息起來。

    作為當年清政fǔ憲政報告的執筆者,一想起夭折的清末新政,他的心裡便充滿了苦澀。

    「讓皙子久等了,不好意思哈。」楊朔銘的笑聲在楊度背後響起,打斷了楊度的思緒,楊度回過頭來,看到了一身便裝漢服的楊朔銘正快步朝自己走來。

    「內子知道我喜歡艦船,這艘船模,就是她昨日上街在琉璃廠替我買回來的。」楊朔銘看到楊度在看自己的船模,微笑著說道。

    「夫人的眼力很好,我看這條船應該有一些時間了,樣式也很老舊,和現在的軍艦不太一樣。」楊度說道,「應該是一件老東西。」

    「皙子所說不錯,這就是當年北洋海軍的『定遠』號鐵甲艦。」楊朔銘指著船模上一個細xiǎo的銅製龍紋銘牌說道,「應該是清宮舊藏,只是不知何故,流落到了琉璃廠。」

    「我說怎麼這麼眼熟。」楊度聽了楊朔銘的話,不由得又歎息起來,「可惜此艟艨巨艦,均已灰飛煙滅……」

    「若單以戰績而論,這一次天津曹妃甸海戰大捷,就足以抵嘗甲午年所失了。」楊朔銘說道,「我看過關於曹妃甸大捷的戰績報導,被擊毀之四艘日軍主力艦,均是萬噸巨艦。但哪怕是這樣的戰績,也還是難以扭轉敵強我弱的局面。」

    「是啊所以說,強國的根本,並不只是這些。」楊度看著楊朔銘,若有所指的說道。

    楊朔銘微微一笑,請楊度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昨日皙子所言,內子已然折服。」楊朔銘笑著說道,「我在家裡,總是說不過她。」

    「nv子重情不重理,和nv人講理,其實是很困難的。」楊度呵呵笑了起來,「不過好在尊夫人還是比較講理的。」

    「她的觀點,受時下報媒影響,有時不免失於偏jī,像她對前清的觀感,就不無偏頗之處。」楊朔銘笑著將話題引到了楊度感興趣的方面上來,「其實清末新政,可圈可點之處不少,並非像某些無聊文人所描繪的那樣,一片漆黑,毫無是處。」

    「中國能有今天的局面,其實清末新政是出了不少力的。」楊度點了點頭,「可惜滿清權貴裡的無知宵xiǎo為一已之sī,毀掉了這大好之局。」

    「皙子的意思,是如果滿清實行立憲能夠成功,現在將是另一番局面了。」楊朔銘看著楊度,搖了搖頭,說道,「但事實上,滿清立憲是不可能成功的。」

    「噢?瀚之何出此言?」聽了楊朔銘的話,楊度的身子不由得直了起來,臉上全是專注之se。

    「庚子國變之時,清廷處置失當,先扶持拳民對抗外國,興排外仇外之局,而當八國聯軍入侵,無力抵擋之時,又棄拳民以媚外,辛丑之約既定,國家歲入皆用於賠款,由是民心盡喪,其執政地位之合法xing及王朝之神聖xing降到了最低,時人謂之『洋人之朝廷』,即是明證。」楊朔銘說道,「這樣一個已經完全失去民心的王朝,無論實施新政取得多大的成效,民眾都已經不再信任,最後徹底倒台是遲早的事。」

    聽了楊朔銘的解釋,楊度的臉se微微有些發白,他有些費力地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而在前清覆滅之後,對中國最為有利的情況,應該是以一個本土漢人建立的王朝取而代之,實施立憲,」楊朔銘說道,「就像皙子說的,『定於一』。可惜的是,以當時的luan局,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

    「共和之於中國,大誤也」楊度歎息道。

    「之所以會如此,是進化論歷史觀使然,使國人認為共和優於帝制是歷史之必然。」楊朔銘說道,「而進化論在當時所起的危害,國人自己卻絲毫不覺。國人只知共和優於帝制,其實當時如能成立一漢人君主之王朝,繼續清末之憲政改革,中國當真會是另外一番局面。」

    「瀚之所言,深得我心。」楊度面lu喜se,撫掌說道。

    此時的楊朔銘,並不是為了迎合楊度的觀點這樣說,這樣的觀點,是愛好歷史的他經過多年的獨立思考,逐漸形成的。

    當時的**黨人,寄希望於推翻清朝建立象法國和美國那樣的共和國來振興中國。但事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bāng,**帶給了中國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但這個制度卻沒有象哈里.bō特的魔杖一樣,給中國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中國不僅沒有因此而走向富強,反而陷入到了極大的hunluan當中。當時的很多有識之士心裡都很清楚,一個有著兩千年**帝國傳統和思想意識的古老國家,驟然實行最為先進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且學習的還是世界上共和制度最先進完備的美國,就像一個餓極了的人一下子吃得過飽一樣,難免陷於消化不良。但是,急於求成的國人不願意看著剛剛確立的進化論歷史觀在自己身上無情的破產,不願意承認自己跟西方人其實不一樣,沒辦法原封不動地複製一個「最好的制度」到中國來。因為這樣的話,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低人一等。於是,國人只能把hunluan歸咎於變革的不徹底,**的不徹底。因此也只好在前進方向上做更jī進的動作,**,再**,從制度變革走向文化和lun理的變革(甚至是階級,「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把中國社會整個翻個底朝上,將原來的社會結構、文化傳統乃至思想意識徹底推掉重來,建設一個誰也搞不明白的新世界。

    直到近百年的後世,中國人依然患著這種「求新症」,什麼東西,不求最合適,只求最新,最貴,最時髦。

    而另一個可怕的事實是,那時的中國人,也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無法退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制度當中去。建立代議制的民主制度當然是必須的,但在中國這樣的有著古老封建傳統和思想意識的國度,還是需要一個皇帝來做一番過渡的。可惜過去的皇帝是滿人,是騎在漢人頭上的異族,而且還帶著屠殺漢人的原罪。所以,清朝的君主立憲,是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的(保守的滿清權貴也不願意實現)。而建立一個本土的漢人王朝,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但沒有實權的孔men後裔衍聖公和明朝的帝子皇孫做不了,連擁有實權的軍事強人袁世凱也做不了。為什麼誰也做不了皇帝?道理很簡單:中國已經「共和」了,人們只能在共和國這個「先進的制度」裡往前走,除非找到「更先進」的制度。

    事實上,所謂「更先進」的制度給中國人帶來的災難,是現在的中國人根本想像不到的。

    如果這個時代的人回到五十多年後去那場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浩劫,相信所有的人都會改變看法。

    當時的中國,就陷在這樣的一個兩難之局裡。

    歷史,在這裡真的很無奈。

    楊朔銘知道,從自己見到楊度的時候起,他就一直在試探自己。

    在這次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勝利之後,心裡一直有皇帝情結的袁世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想要試試「總統變皇帝」的戲法,而楊度在這個時候也看到了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希望,因此才會一再的對自己這位光復青島的英雄探著口風。

    楊朔銘雖然含糊的向楊度表示了其實是贊同他的觀點的,但楊朔銘向楊度說明的中國到了現在已經無法走回頭路的話,楊度卻並沒有聽進去。

    此時的楊度並不知道,就在他和楊朔銘言談甚歡的時候,另外一場會議,也在另一個地方秘密進行著。

    「他楊皙子還真把自己當成臥龍了。」

    在一間酒樓的雅閣裡,幾個人圍座在豐盛的筵席前,正開懷暢飲。

    「別這麼說……楊皙子也許有他自己的想法……」一個西裝革履看上去十分儒雅的人輕輕咳嗽了幾聲,用沙啞的聲音說道。

    「時至今日,松坡還是看重當年的情義,呵呵。」坐在他對面的人說道,「不錯,你蔡松坡得任參謀總長,是他楊度和陳宦的聯名保薦,但別忘了,你可是打敗倭寇的大功臣,這個參謀總長,你是當之無愧的,不像他陳宦,一槍未放,就當上了參謀次長。」

    「聽說他楊皙子昨天親自去火車站接那個姓楊的,還把他安頓在了一所毫宅裡。這籠絡的意思,也太明顯了吧?」

    「據稱那個姓楊的是帶著夫人來的,他的夫人是個大美人,聽說老袁還送給了他一堆的美nv,要是比不上他的夫人,可就白送了。」

    聽到這句話,有人大笑起來。

    「老袁送的人,肯定是百里挑一,容貌應該比松坡那個xiǎo鳳仙強,就是不知道能否有xiǎo鳳仙一半的靈竅。」

    「你說這話,松坡好不高興了。」

    「聽說山東的戰役計劃,其實都是這個姓楊的制定的,他以一個xiǎoxiǎo的鎮守使的身份,竟然能凌駕於眾多北洋宿將之上,讓這麼多人都聽命於他,真是不可思議。」

    「聽說他帶來的兩萬贛軍極為jīng銳,而且炮械俱為新式,官兵皆為以一當十之士,屢屢重創日軍,所以北洋那幫人才聽他的指揮的。」

    「這也就是老袁為什麼這麼極力想要拉攏他的原因。」

    「你覺得這些傳言可信嗎?松坡?」

    「我相信。」蔡鍔用絲巾擦了擦嘴chun,點了點頭,「其實承德之戰,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此話怎講?松坡?」

    「當時我軍連日作戰,彈yao即將耗盡,後方又接濟不上,而他事先預料到了這種情況,專men派人提前出發,給我運來了槍械彈yao和火炮,我軍方得以打敗日軍。」蔡鍔說道,「他還派人送了我兩架飛機。」

    「他在山東,竟然知道你這邊兒的戰況,簡直神了。」有人仍然不太相信似的曬笑道。

    「其實……我也應該去見見他的……」蔡鍔強忍著咳嗽,嘶聲說道,「這個人情……我怕是一時半會兒的還不上了……」

    「松坡你喉疾不便,還是少說話吧。」一直沒有說話的梁啟超看著蔡鍔,擔心地說道。

    蔡鍔笑了笑,擺了擺手,示意沒關係。

    「他送我的飛機,比洋人造的還要好用,有空的話,大家不妨去我那裡看看。」蔡鍔說道。

    (yu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