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清月 第二百四十六章 回營
    蕭俊望著柳眉頭上的一隻極精緻的插得歪歪扭扭的羊脂玉釵,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暴殮天物了。// 雲台書屋高速更新//」

    柳眉瞪了蕭俊一眼,正要說什麼,德爺卻是打斷道:「這些首飾值多少銀子,各位估算出來了嗎?」

    見眾人一付大眼瞪小眼的模樣,蕭俊說道:「咱們幾個外行,就別在這裡浪費時間了,先收起來吧,回去再算,別的不敢說,單憑柳眉頭上那隻玉釵至少值一百兩銀子沒問題,這批首飾,保守估算,應該值個幾萬兩。」

    蕭俊命柳眉收起這些珠寶,又將哨騎們全部喚了進來,這才衝著眾人淡淡的說道:「此次剿滅馬匪,兄弟們居功至偉,哨騎老人每人賞銀千兩,新人每人八百,戰死的鄉勇,回去後每人分三百兩撫恤銀,入忠烈祠,田地自然是不會少他們的,家人我們也要多加照拂,重傷的鄉勇,每人分銀一百兩。」

    蕭俊的後兩句話,看似無關,其實是告訴哨騎們,只要是肯出力,即便是戰死了,也不虧待他們的。這些哨騎可是他現在手中最重要的力量,有了這只力量,許多事情做起來,都會容易得多。

    銀子這東西,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喜愛的,哨騎們聽說要分銀子,臉上頓時露出十分歡快的神色,對他們來說,無論是一千兩,還是八百兩可都不是個小數目,尤其是那些少年哨騎,頭一次出戰便有這麼大收穫,臉上更是露出十分開心的笑容。

    第二日,蕭俊帶上了所有的馬匹,每匹馬上馱了一石糧食,還將所有的俘虜和女子,以及銀兩一同帶上,浩浩蕩蕩的向著山外行去,山寨內存有六千多石糧食,實在是太多了些,雖然算上從綠林馬匪手中剿獲的馬匹,共有三千六百餘匹,卻也只能運送三千多石糧食,山寨內還存有一半的糧食,蕭俊只能是留下一隊哨騎,帶著五十個鄉勇守住山寨。外邊可還是有著五百餘名綠林馬匪的,雖然蒙古馬匪主力被滅之後,這些馬匪自然會煙消雲散,但肯定會有一些沒有得到消息的馬匪,會陸續回到山寨。

    糧食帶得太多,行程要慢上了許多,一行人馬第三日才走出山口,蕭俊望著身後移動緩慢,卻又長長的隊伍,不由得皺了皺眉,這些馬匪俘虜大都受傷極重,這幾日已經死了十幾個了,按照他的謀劃,馬匪們劫掠了這麼多年,連軍餉都劫了數次,肯定會有一筆極其可觀的積蓄的,自然不可能天天帶著在草原上遊牧,肯定會藏在幾處穩妥的地方,雖然經過粗略的訊問得知,草原上仍然有百餘悍匪,但蕭俊相信這些殘匪應該不會知道所有藏銀的地方,如此一來,如果將這些俘虜交給上官,這幫貪官污吏們必定會大審特審,將馬匪們藏銀的地點給審出來,就算自己萬一失算,草原馬匪們知道所有藏銀的地方,這幫官吏們也絕對會利用巴巴圖爾可汗的身份,留他條命,然後狠狠的敲他的竹槓,讓草原馬匪乖乖的把銀子送過來。

    按官場的規矩,甘肅巡撫巴錫、陝西總督哈占、統御西北的大將軍圖海,必定都會分潤到好處的。

    這個時代的人就算是再壞,做事也講些恩義的,上官們得了銀子,自然會念及他的好處,他行事自然也會方便許多。

    想到此處,蕭俊立刻吩咐道:「老錢,你領著一哨人馬,和三百戰力強些的鄉勇,全部穿上皮甲,配上鳥銃,挑選健馬,扮作精兵的模樣,押送這數百俘虜,速速趕往鞏昌。一會我會寫一封簡略的報捷信件。途經西寧府的時候,找幾個郎中好生醫治,盡量不要再死人了。」甘涼地區是產馬區,這裡的百姓,大都是會騎馬的。朝廷雖然規定只有辦了馬證才能騎馬,但在馬匹眾多的西北,這一約束並不十分嚴厲。

    錢大壯立刻應道:「遵命。」

    隨後點齊人馬,不久之後,便帶著鄉勇們打馬而去。

    蕭俊帶著大批的糧草,又走了數日,終於來到平番,與孫子遠他們會合,孫子遠帶著所有的師爺迎出寨門之外,流民們見鄉勇一去多日,都是有些擔心,見自家的兒郎回來了,紛紛出門迎接,卻見鄉勇們一個個意氣風發的模樣,一見面便口若懸河的講述起了剿滅西北第一悍匪的「驚心動魄」的場面,直聽得流民們個個一愣一愣的,留守的鄉勇更是個個錘足頓胸,銀子啊、土地啊,這麼大的便宜自己沒撈到,那一百個扮相極佳的「精騎」更是鬱悶得不行:「他娘的,長得帥又不是我的錯。」

    那二十幾個失去親人的,卻是大聲痛哭了起來,蕭俊命人帶上銀兩,好生安慰,做好善後事宜。

    蕭俊帶著一眾人等,大步走到孫子遠的營帳之外,卻一眼見到一位身形消瘦、黃面鼠鬚的儒士打扮之人,不由得疑惑道:「這位是?」

    這儒士上下打量了蕭俊幾眼,淡淡道:「在下新任永昌主薄董義軒。」

    這董義軒在城裡呆了數日,卻見外邊的流民營安然無恙,正疑惑之時,黃仲奇從蘭州急急趕了回來,言道城裡造謠的都被捉了,而且官府的手段極為迅猛,就連郝老大都差點落網。不知躲到了何處。

    董義軒聽到這消息,心中亦是有些吃驚,看來這流民營內應該是有能人啊,看樣子不像是那孫子遠,這董義軒腦中靈光一閃,便忽然想到那個笑咪咪的吳平,難道是此人識破了自己的計謀?

    既然被識破了計謀,呆在城中無益,便又回到了流民營。

    ……………………

    蕭俊見董義軒自報名號,皺了皺眉,不冷不熱的回道:「久仰。」

    入夜,蕭俊提筆給甘肅巡撫巴錫寫了一封《甘涼剿匪詳》,詳細的將剿匪的過程敘述了一遍,既然是報功,自然是人人有份,除了那位新到任的董主薄之外,西北大將軍圖海解囊相助,資助自己製作了大量的簡陋火器,因機事不密,自己設伏的消息走露,甘肅提督張勇盡全力捉拿城中的馬匪眼線,撲滅這些眼線用以通風報信的謠言,確保設伏成功,除此之外,孫子遠的運籌帷幄,居中策應,哨騎們的勇猛善戰,尤以德爺、錢大壯表現突出,自己親率鄉勇,進山相機進剿,生擒可汗卓特巴巴圖爾,蕭俊畢竟是個山寨版的兩榜進士,倒也是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了好大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

    在這篇呈文中,柳雷以千名鄉勇教頭的身份,功勞被列在了孫子遠、姚成、德爺、老錢、柳眉之下,自然也是不小的。

    最後,蕭俊在呈文中十分誠懇的言道,雖然馬匪主力已滅,匪首全部落網,但青海草原仍然蜷伏著近二百蒙古馬匪,其屬下五百綠林馬匪仍然潛伏在甘涼大地之上,這七百馬匪絕不是一股可以小視的力量,懇請繼續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利,將所有哨騎留在身邊,駐守永昌,相機剿滅這些殘匪。

    蕭俊提筆寫完,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只要那位巴錫,成功的從馬匪口中套出了銀子,按照官場上的規矩,自然會給他行個方便,滿足他所有的要求,黃家雖然在官場上有些勢利,但一個漢官,便是再有能力,也絕不可能夠操縱到這些滿州勳貴,況且黃家也並沒有那麼大的能力。

    就在此時,帳簾一挑,孫子遠走了進來,微笑道:「這麼晚了,俊兒還沒睡?」

    說完拿起蕭俊所寫的呈文仔細看了起來,不由得讚歎道:「好文采啊,好文采。把你孫叔寫得跟張良再世一般,受之有愧啊,有愧啊。」

    蕭俊笑道:「官場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趨吉避凶,有了功勞,要吹上天去,有了失職之處,卻要拚命開脫。」

    隨即卻是皺了皺眉問道:「孫叔,那董主薄是怎麼回事?」

    孫子遠搖頭道:「這位董主薄行事十分的謹慎,我和他相處時間又極短,倒也無法摸清他的底細,不過當初他持官憑告身亮明身份時,我曾經見上邊寫著,出身於御書房,我對他的瞭解也僅限於此,按理說永昌這等小縣,若無特殊情況,通常是不會安插一個主薄進來的。」

    孫子遠隨後將董主薄這幾日出現的前前後後,大致的說了一遍。

    蕭俊皺眉道:「此事倒是有些難辦,這些皇帝身邊負責整理文稿的御用文人,雖然位微言輕,和皇帝以及京中顯貴大都沒什麼瓜藹,但畢竟混跡於京城之中,不僅有些人脈,對官面上的事情也是極熟,若是在官場上鬥起法來,他有黃家暗中撐腰,我還真不一定能鬥得過他。需得想些辦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