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清月 第二十一章 子遠
    蕭俊再一次的陷入到了一個極長的夢境之中,不過這次他卻夢到自己始終處在一個黑暗的所在,在夢中有一個女人一直在不停的哭泣,這哭泣聲是如此的熟悉,但他卻想不起來以前在哪裡聽過,亦是看不清那女子的面容。// 雲台書屋免費電子書下載//

    除此之外,蕭俊於無盡黑暗之中,始終感覺到體內似乎有一股熱流在不停的流轉,當這股熱流運轉到頭部的時候,卻有些受阻,然後這股熱流似乎在頭部疏通修補著什麼。

    蕭俊終於醒了過來,頭依然昏昏沉沉的,很痛,一睜眼,便看到母親那張異常憔悴消瘦的面孔,燕氏雙目紅腫,見兒子醒了過來,眼中露出驚喜的神色,卻忍不住又哭泣了起來,說道:「你這孩子,昏迷了十天十夜,當真是嚇死為娘了,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叫為娘還怎麼活。」說罷哭得愈發的凶了。

    「我這不好好的麼,娘親莫要傷心了,身子要緊。」蕭俊聲音虛弱的勸慰道。

    燕氏這些天,吃不好,睡不好,見兒子終於醒過來了,雖然有些虛弱,但說話中氣中足,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卻再也支撐不住,伏在蕭俊旁邊沉沉睡去。

    蕭俊給母親披了件衣服,卻沉思了起來,王二猛的這一頓好打,徹底將他打得清醒了過來。雖然自己得到了趙無極的真傳,但生活其實並沒有發生實質上的變化,每天仍然只是能夠勉強吃飽,衣衫仍然破舊,依然還是打不過那王二猛,自己還是像以前一樣沒有能力保護月芽兒,而趙無極的功夫雖然高明,但也絕非坊間傳言吹噓的那般厲害,趙無極傳授他功夫的時候曾經親口講過,幾十個披重甲的清軍白牙精兵足以殺得他落荒而逃。

    最重要的是還有鳥銃這種東西存在的,功夫再高,又有何用?鳥銃打得再不准,幾十個鳥銃兵來個排射,就算是趙雲再世也照樣一槍摞倒,自己這些天實在是有些不太理智。

    蕭俊正胡思亂想著,杜氏忽然端著一碗熱麵湯領著跟屁蟲似的的月芽兒走了進來,見蕭俊醒了,臉上不由得現出大喜的神色,說道:「喲,俊哥兒醒過來了,可嚇死個人。還好還好,老天開眼,神佛保佑。」

    月芽兒見哥哥醒了,小臉上現出歡喜的神色,跑過來用小手兒摸著蕭俊的額頭,輕聲道:「哥哥,疼嗎?」蕭俊將月芽兒肉乎乎的小身子抱起來,放在自己胸口之上,笑道:「本來是疼的,被月芽兒這麼一摸,倒不怎麼疼了。」

    杜氏在一旁歎道:「你娘這些天來,不吃不睡,不說不笑,不言不動,姨娘真擔心她熬不過去,這不剛剛做了些湯餅,沒想到你卻醒了,這樣也好,省得她把身子熬壞了。」

    隨即將麵湯放到蕭俊面前,說道:「正好,俊哥兒把這碗熱湯喝了,姨娘再去做些。」

    蕭俊畢竟是因為保護月芽兒才被險些被王二猛打死的,杜氏心裡還是非常過意不去的,這些天一直在盡心照顧他們母子二人。

    ………………

    燕氏只睡了兩個時辰便醒了過來,見兒子已經用過飯食,便扶著頭重腳輕的蕭俊在院中行走了一會兒,杜氏也是忙碌著給燕氏又做了一碗湯餅。

    沒過多久,一位年逾三旬的壯實婦人,出現在了小院的門口,卻是王二猛的母親楊氏,見蕭俊醒了過來,不由得長長的出了口氣,歉聲道:「剛才在街上聽鄰里們說,俊哥兒醒過來了,我特意跑來看看,俊哥看上去除了身子弱些,似乎已經沒有大礙,真是謝天謝地,沒有弄出人命來,我家那二小子真不省心,竟然弄出這麼大個事兒來,這有十兩銀子,買點東西,給俊哥兒補補身子,大妹子大人有大量,小孩子之間的事情,您也別往心裡去。」

    燕氏黑著臉,接過十兩銀子,將院門呯的一聲狠狠的關上,讓楊氏吃了個閉門羹。

    燕氏正生著悶氣,門外卻再次響起了敲門聲,緊接著一個慢條廝理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嫂嫂在嗎?吾是隔壁的孫子遠。」

    燕氏聽到居然是平素時常教導兒子的孫先生回來了,便略微平復了一下憤怒的心情,這才將門再次打開,楊氏此時已經離開,門外站著的是一位二十出頭的青年,這青年面容白淨、劍眉星目,模樣倒也算俊朗,只是看上去有些文弱。

    雖然衣衫陳舊,但顯然這青年十分注重儀表,不僅粗布衣袍漿洗得十分乾淨,就連靴子上都是極少有灰塵。

    「我前幾天在鄉下,聽說臨湘被官兵拆了許多民居,尤其城東,幾乎全毀,心中憂慮,便匆匆趕了回來,子遠在這裡多謝嫂嫂重建房屋之恩。」孫子遠說此處深深一輯。

    燕氏福了福,頗有些虛弱的回道:「妾身如此做,也只不過是為了回報孫先生對俊兒教導之恩,以及當初大恩罷了,以後少不得還要有仰仗先生的地方,先生切莫客氣。」

    「前幾日子遠便已趕回,聽說俊哥兒出了事,便過來探視,但嫂嫂那時神情恍惚,不言不動,子遠見不便打擾,便也只能向杜嫂嫂瞭解了些許情形之後,告辭離去。剛才在隔壁聽說人說俊哥兒醒來了,心中歡喜,便特意過來看看,嫂嫂瘦得這般厲害,可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什麼體力活兒要我幫忙,儘管在牆這邊喊一聲就是。」孫子遠十分誠懇的說道,同時略有幾分心疼的看著燕氏。

    「不勞凡孫先生了,等過幾天俊兒傷好利索了,我還讓他去您那裡習字讀書,長點兒學問,到時候還少不得要麻煩孫先生。」燕氏客氣的說道。

    孫子遠的父母,沒於順治年間的兵亂,只餘下他和一個在鄉下的哥哥,雖然自幼父母雙亡,但孫子遠為人倒也有幾分機靈,年幼的時候,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討得了一位朱知縣的喜歡,成為朱知縣的貼身僕童,跟了朱知縣幾年,長了不少學問,便萌生了考取秀才的想法,在清代,考取秀才需要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關。

    這孫子遠利用朱知縣近隨的關係,以及縣試十六歲以下童生錄取標準比較低這一漏洞,成功的通過了縣試,成為童生,不過以後接連參加府試均打道回府,這朱知縣在臨湘一共當了五年知縣,在第二任上由於手下貪沒得太狠,受到連累,被罷了官,孫子遠只好離開縣衙,在一家低檔的酒肆找了一份帳房的差事,寫寫算算,勉強度日,雖然不致一日兩餐不濟,但也沒有什麼餘錢兒,平時攢下的一點兒銀錢基本上全用做參加府試的路費了。因手中無錢,又沒人張羅,因此至今一直單身。

    「好說,好說,俊哥兒聰明伶俐,子遠十分喜歡,一定會傾囊相授。」孫子遠十分熱情的說道。

    「對了,孫先生,你在縣衙呆過幾年,可否通曉這告訟之事?」燕氏忽然問道。

    「告狀?嫂子莫非要告那王二猛當街行兇?」孫子遠劍眉一挑,有些疑惑的問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