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鞍山河南岸帳篷海裡的點點燈火熄滅,李京澤從繪著白色青雀標誌的帳篷中走出,將腦袋直接泡進帳門木台上的搪瓷盆裡,再嘩啦拔起一片水花,舒爽地甩著腦袋,原本沉在臉上的疲累似乎一洗而空。
「一零九師天刑社——北岸報道!」
帳篷群間闊道上,一個黑臂套紅衣策馬而來,吹著滴滴答答的小號,帳篷海裡這聲呼喝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這幫韃子倒是死硬,可還沒到遼陽呢,怎麼就要天刑社上了?」
「是不是天刑社的大導師們要搶功勞啊?」
睡眼惺忪的紅衣們鑽出帳篷,一邊洗漱一邊嘮叨著。
「天刑社集結可不只是為了打仗……」
李京澤對面露緊張之色的助手搖頭道,昨夜他通宵手術,最大一波傷兵潮已經過了,北面鞍山驛堡的炮聲也在凌晨時消沉,就只有駱駝山方向還有間隙炮聲,如果他所料不錯的話……「救了一晚上的人,現在該去殺人了。」
李京澤一邊說著,一邊摘下左臂上的青色臂套,上面繡著一個彎彎曲曲的白色圖案,像是古文「水」字,又像是豎著且扭曲的坎卦,這是英華醫護人員的簡符,他正是第一零九師三四三營的校尉醫官【1】。
替代醫護臂套的是一幅鐵灰色臂套,上繡太極雙魚圖,上白下黑,中間那道「S」血紋猩紅醒目,正是已有近三十年歷史的天刑社標誌。
「走吧!」
招呼著也換上天刑社臂套的助手,扛上火槍,兩人上了闊道。一輛炮車正向北行,李京澤與學徒伸手,車上炮手一把就將他們拉上了炮車。
「是要……」
助手臂套上的太極圖裡沒有血紋,顯示他同時也是李京澤的天刑社學徒。
「嗯,這事只有我們能幹,也只能由我們干。」
李京澤一邊檢查自己的聖道四年式老槍,一邊沉沉說著。學徒吞了口唾沫,他握著的是聖道二十年式線膛槍,比四年式滑膛槍輕了許多,現在卻感覺沉重無比。
將學徒的緊張看在眼裡,李京澤微微一笑,又想起了自己的導師。十四年前,自己還是平虜軍四十師轄下一個小小醫工,剛剛加入天刑社,在江西廬陵與清軍西山大營精銳相持。清兵用火藥炸塌城牆,突入城中,紅衣反攻,將清兵生生打了出去,領頭的六十五名天刑社成員盡數戰歿,其中就有他的導師。
如果是上陣的話,他絕不會帶上學徒,當然,以他的醫官身份,天刑社死光了也不會讓他上陣衝殺,而天刑社在戰場上集結,除了打仗外,還有另一樁職責,這樁職責恰好也是天刑社成員從學徒轉為正式成員必須要過的一道門檻。
悠悠思緒被炮車的顛簸打斷,此時他們已上了河上浮橋,跟其他浮橋不同,這道浮橋的中心托梁是一艘炮船,船身中間的高聳船樓已經拆了,橋板貫穿而過。
李京澤這輛二十斤炮車由四匹馬拉著,小心翼翼踏上炮船,就見一幫人正在拆卸船上的蒸汽機。一個年輕的海軍外郎將在旁督導,嘴裡還罵罵咧咧,依稀聽到「狗韃子」之類的話語。
「那是鄭明鄉,韓大帥專門從大洋艦隊要來的炮船隊都歸他管。」
「才開打呢,就在這小陰溝裡翻了一條,換我也要肉痛啊。」
「一條也不過萬把兩銀子,根本算不了什麼,我看這鄭郎將是因為韃子用亂船堵了沙河,炮船隊沒辦法摻和決戰才惱的。」
「鄭郎將可是太子好友,多半是替太子來打這一仗的,結果還沒到遼陽就歇火了,換了我,哪止罵人,我恨不得拆了船上的炮,架到前方去轟韃子。」
「這刺蜂炮真是不一般,聽說就是靠著三艘炮船的刺蜂炮,在韃子堡牆上開了無數口子,咱們陸軍的炮才能輕而易舉推平了堡牆,夜裡步兵就進了堡裡。」
車上的炮兵們嘀嘀咕咕議論著,再聽到那鄭明鄉一聲咆哮:「機器拆了就拆炮!這一戰咱們海軍的份絕不能丟下!」
李京澤隨口道:「如果不是太子要守國見政,怕他也要來這裡參戰。」
學徒感慨道:「太子文韜武略,從小兵作起,聽說為了娶民間姑娘,還執意不設正妃,要學陛下奉道為後,真是像極了陛下,咱們英華有陛下和太子,定是百年昌盛啊!」
李京澤失笑搖頭,學徒所知也都是民間傳言,太子是黃埔武學出身,怎麼叫從小兵作起?他中意的辛姑娘,也是香港教諭之女,算不得十足的民間姑娘,至於樁樁事學陛下,也未必就是好事。而光靠陛下和太子,怕也指望不了百年。
再想到自己,李京澤卻覺自己跟學徒的心境也沒什麼差別。十四年前,他不過是江西貧寒子弟,世代雖是遊方郎中,卻只是不願捨棄祖業,就靠著家中十來畝山間旱田過活。當年他應徵入紅衣當醫工,也只是為了一月四兩五錢的薪餉。
跟隨紅衣南征北戰,他也一步步晉陞到校尉醫官,娶妻生子,家業已成,只是捨不得軍中袍澤,還有天刑社的職責,依舊一直呆在軍隊裡。
這些年家鄉的變化,乃至他所見的民間變化,日新月異,讓他時時生起自豪之感,妻兒不願總是隨軍漂泊,鄉人請他回去入鄉縣院事,他都以「值得」二字回應。希望這時勢能永遠不回頭,日子能越來越好過的念頭,他絕不輸於自己的學徒。
感懷埋在心中,李京澤如往常一樣教導著學徒:「陛下說過,這個國家是君民相約之國,日子過得好不好,不能光指望皇帝,還得靠咱們自己。」
學徒興奮地點頭道:「那麼打完遼東,滅了韃子,天下人就能埋頭掙自己的好日子了!咱們的苦累和犧牲也值了啊!」
李京澤為學徒的單純笑了,有這樣的本心,才有資格入天刑社,而天刑社的教導,不是把他們變作非人之人,而是讓他們在知理曉志,為常人所不能為時,還能守住這樣的本心。
鞍山河北岸也已是一片帳篷海,就空著鞍山驛堡那一片殘垣斷壁,李京澤與學徒下了炮車,謝過炮兵兄弟,步入鞍山驛堡外用醒目標誌圈出來的集結地。
天光大亮時,三百來位天刑社成員已聚在此處,這是一零九師後方部隊的所有天刑社成員,導師們有醫官,有基層指揮官和參謀,而師中總導師則是總士長,一位將近六十歲,出身青田司衛的老兵。
根據聖道二十年新軍制,天刑社成員不再擔當營以上軍事主官職務,但每個師的總士長、軍司馬(軍法官)和聖武天廟總祭三職中,總會有一人是天刑社的資深導師。
天刑社與聖武會並立,深植於英華軍中已近三十年,聖武會作為一個凝聚武人榮耀之心的組織,更多起著聯誼互助,推動英華軍人回歸崇武之氣的作用,而天刑社作為聖武會的上一級組織,其存在就讓一般人難以理解了。
朝堂也曾議過天刑社,認為聖武會已足以正軍心,天刑社像是多餘之物。但這一言論剛出頭,就被皇帝打壓下去。文官們大多認為皇帝是想在聖武會之上再加一層保險,以確保對軍隊的絕對控制,可他們卻不知道,在聖道二十年改制後,天刑社已越來越接近於一個鬆散的自治組織,而不是以前由皇帝親自掌握到每一位資深導師的嚴密團體。從某種角度看,這個過程與當初天主教化為天廟如出一轍。
天刑社附著於聖武天廟展開活動,許多聖武天廟的祭祀都是天刑社成員,天刑社的導師會定期組織的天刑論道,以及各級天刑社學徒、導師選拔,資格認定乃至撤銷等事務就是全部組織活動。由這些活動包裹著的,其實只是一個思考,以天人三倫等天道思想為根脈展開的思考:「為何而戰?」
憑借在這個思考上的深入,天刑社成員將自己置於「武人之士」的身份,為此他們得享更多榮耀,他們是軍心根骨,同時他們也承擔起了更多責任。披堅執銳,衝鋒在前是其中之一,消解軍心之惑,警惕軍心之亂是其中之一,而更多尋常軍人難以承擔的任務,也是他們當仁不讓的份內事。
「整隊——!」
「前進——!」
總士長的蒼老呼喝聲起,三百多人扛槍在肩,踏步進入鞍山驛堡內。
堡中滿是殘缺屋舍、零碎牆垣,夜中攻入城中的紅衣三三兩兩,或躺或臥,正在歇息,看他們人人血污滿面,不少擲彈兵連頭盔胸甲都沒摘下就在地上呼呼大睡,夜裡的混戰定是相當慘烈。
李京澤親手醫治了一晚上的傷員,鞍山驛堡的戰況他很清楚,他經手的數十傷者大多是近距離遭了冷兵器捅砍,可知即便紅衣入堡後,抵抗依舊十分頑強,清兵這支武衛軍的鬥志格外昂揚。
瞅見這支部隊入城,人人臂套天刑社標誌,堡中的紅衣們紛紛聚了起來,眼中都是尊敬之色,還有人鼓掌道:「狗韃子這下遭報應了!」
歡呼鼓掌聲漸漸熱烈,再瞅見一隊隊衣衫襤褸,腦袋上拖著小辮子的俘虜被牽了出來,李京澤的預料成為現實,他們這隊天刑社要幹的事情很簡單:殺俘。
以索爾訥為首的四百多人,個個身上帶傷,雙手倒縛,蹣跚而出。被牽出來時還一副絕不低頭的桀驁模樣,李京澤以專業眼光掃視一圈,確定俘虜最初不止這些人,這些人全都只是輕傷,重傷的該是當場就被處置了。
順手殺一個俘虜,與集中處決大批俘虜是兩回事,前者就當是戰鬥的延續,後者才是真正的殺俘。魔都督吳崖在南洋殺出個痛快後,為約束軍紀,總帥部在這方面就有了嚴厲規定,擅自殺俘,軍法不容。即便要殺俘,也不能由一般官兵執行,在西域時是由日本刀手行刑,在這遼東,因是國恨族仇,就由天刑社來充當劊子手。
「來啊!痛快點!二十年後,你索爾訥爺爺又是一條好漢!」
見到一大群目光沉厲,臂套上繡著血紋黑白太極圖的紅衣,索爾訥也明白了這些人的來歷,扯足嗓子呼號道。
「李校尉,第一批,你來行祭……」
沒人理會索爾訥,總士長點了李京澤的名。
這是李京澤的另一重身份:聖武天廟祭祀,原本天刑社導師也多會擔當這個職務。
「人人皆有一死,死後魂魄歸天,享得永世寧靜,功罪自有上天論定,世間紛擾,止於棺前。爾等無慮無憂,解脫紅塵,來處來,去處去……」
李京澤取過一根木杖,上面掛著一串紛飛根結,根結下是一個鈴鐺。他口念祭詞,走過這一排將被行刑的滿人,每過一人,杖頭就朝對方點一下,叮噹聲連響不斷。
這祭詞不僅讓索爾訥等人一愣,一邊紅衣也都不滿了。
「祭祀,他們可是韃子!他們沒資格受這悼亡祭詞!」
「校尉,你是不是搞錯了!?」
這祭詞太熟悉了,戰場上,袍澤傷重不治時,戰後集體告祭死難者時,聖武天廟的祭祀都會念這樣的祭詞。
「閉嘴!這是天廟祭祀在行祭!死前人人平等,告祭的是生靈之滅,跟他們到底是誰毫無關係!」
總士長嚴厲地呵斥著,那些紅衣凜然閉嘴。
原本索爾訥等人還面露惶恐之色,以為這是南蠻的什麼「縛魂妖法」,可聽紅衣自己起了爭執,才知不是那麼回事。
再品這祭詞,索爾訥哈哈大笑道:「值了!老子這輩子值了!殺過無數漢人,奸過無數漢女,更不知多少漢人跪拜過老子,口稱主子,現在要死了,還有人把老子當爺爺似的祭告,老天爺讓老子生為滿人,就是壓在你們這幫沒骨頭的漢人……不!漢狗身上享福的,便是死了,也不枉來這一趟!」
其他滿人俘虜也都豪氣頓生,紛紛叫著縱死也值了,個個昂首挺胸,像足了刑場赴難的烈士。
紅衣們氣得肺都快炸了,有不少人都舉起了槍,卻聽總士長喝道:「豺狼惡犬吃人肉喝人血,不是更值?犯得著跟這幫狼犬之輩計較!?」
這老紅衣扯高了嗓門喊道:「讓你們這幫韃子死個明白,今日為什麼是我們天刑社來行刑!?武衛軍先害盛京周邊民人十數萬,再屠吉林城,死難者皆我華夏同胞,你們人人身沾我英華血債,罪不容赦!」
「百年前,滿人入中原之罪正待清算,那畢竟是百年舊事,我英華奉天人之倫,不處絕族之刑,今日你們武衛軍之罪,卻是現世行、現世報!」
老紅衣凜然道:「陛下有令,武衛軍官兵,得之者殺,不留俘虜!」
索爾訥愣住,其他滿人也心神恍惚,本以為殺他們不過是紅衣洩憤之舉,卻沒想到,眼下不是殺俘,而是行刑,絕武衛軍之刑。之前本是交戰雙方的意氣之爭,現在卻像是官差處決囚犯,這氛圍一變,豪情頓時一遏。
「你們自認死得值,我們覺得殺得值!誰更值,你們自可下到黃泉去問閻王爺!」
老紅衣再這般低喝,滿人們大口大口喘氣,想再喝罵一通,找回點顏面,卻怎麼也提不起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