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是美麗的青年女子的比賽,她們穿了各種華麗的時裝,並作出各種姿態,來顯示她們的美麗,並由娛樂界名人組成的評委來評定其高低。評比的內容當然以她們的姿容為主,但有時也加些其他的點綴,如日才和智力等。所以,選美的組織者更希望把pageant才定義為beauty&talentscontest(美與才能的比賽)。但主辦者、參賽者和觀眾都明白,才能云云其實並不重要,Pageant這個詞本身就帶有華麗而淺薄的色彩。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舉行選美。選美在世界級的水準上進行。蘇聯解體前,既不舉辦也不參加選美。20世紀80年代,蘇聯、東歐有個別選手參加選美,而且成績不俗。
中國大陸至今也沒有選美。但是,我們也有人非常熱心地舉辦各種「准選美」:女於模特兒大賽和禮儀小姐大賽。1998年上海就有時裝表演模特兒大賽、時裝攝影模特兒大賽、「尋找白雪公主」主持人比賽、「尋找跨世紀上海女性新形象」評選等多種活動。把她們稱為「准選美」,是因為都限定女性參加,都在不同程度上對外貌有較高的要求。而且,幾乎毫無例外地,主辦者都會聲稱這些活動不是選美。例如,上海國際時裝模特兒大賽的評委會主任,很學術、很仔細地向媒體解釋,他主持的評委會將如何重氣質而不是外貌,同時要求參賽選手穿泳裝並且要求裡面不准再用文胸。大陸的模特兒大賽舉辦頻率是世界上最高的,這幾乎就替代了因沒有選美而留下的空白。
這種選美的結果產生了各種榮譽稱號,最光輝奪目的當然是冠軍,美國人叫MissAmerica,香港人叫MissHongkong。幸運之門從此對獲獎者打開,她們常常得到在電視、電影和廣告等各種領域的發展機會,不少人成為明星,從此踏入了上流社會。大陸雖然沒有正式的選美,但也有人在禮儀小姐比賽中脫穎而出,由一名賓館小姐變成了著名的電視主持人。
選美過程中,參賽者會被要求穿各種時裝,其中泳裝和晚禮服是必不可少的。全世界的女權運動者都反對選美,不會僅僅是因為選手們穿著泳裝站在台上接受大多數成員是男性的評委的吹毛求疵,但這種場景肯定會使她們感到憤怒。
中國著名主持人楊瀾被譽為有著黃鸝般的清純形象,且智商和口才也很出眾。當然,她是不會參加什麼選美的,而且她對選美和參加選美的女性有著異於常人的同情和人文關懷。她在《匕海文化》對她的採訪中說:「我的下一個選題打算探討香港風行的選美對於人生發生的變化。」她選了兩個人,一個是張王瑪麗,「孤兒出身,通過選美步入了上層社會,但她沒有一直靠演藝或外貌取悅於人,也沒有選擇嫁給悶老過舒服日子,而是慢慢地從事寫作、形象設計和公益事業」;另一位是受到很多批評的宮雪花,一個可以被媒體吃掉的女人,卻「利用媒體為自己爭取生存的權利」。楊瀾認為,有些女性「提供社會需要的東西,得到回報,這沒什麼不公平,她並沒有出賣別人」,選美也是女人「達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日標」和掌握自己命運的方法之一。
pastel淺色調,粉色調
輕淡、柔和、優美的色調。pastel在中文中沒有一個完全貼切的對譯。Pastel是一個可以引起聯想的詞彙,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色彩;而淺色調或粉色調只是乾巴巴的組合詞。pastel是1998年女裝的流行色調。這種色調宜於表現女性的溫柔、嫵媚、浪漫、清爽等特徵。
patentleather漆皮
把表面加工成光亮堅固的皮革,是一種具有強烈表面效果和風格特徵的服飾材料。各種色彩鮮艷的漆皮及仿漆皮緊身時裝,以及合腳精細的漆皮皮底皮鞋,是時下的時髦商品。20世紀90年代後期連運動鞋和休閒鞋都有用漆皮做的。
personality個性,個性時裝
原指人的性格特徵。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詩如其人」,意謂文章、書法和詩詞等藝術作品能反映其作者的個性。相似地,服飾也能反映穿著者的個性。服飾所反映的個性是天性與角色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天性熱情奔放,服飾則濃艷大膽,迷你裙、牛仔褲、寬鬆衫都不妨一試,披襟當風,意氣風發;天性拘謹矜持,則款式保守,色調深沉,中山裝鈕扣粒粒緊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淡泊含蓄者喜雅潔,素衣一襲,悠然自得;好勝爭強者搶佔流行的前沿……展現出不同性情、不同衣著、不同的儀表神態風貌。
消費者對服飾的款式、色彩、圖案和質地常會顯示出某種偏愛,這種偏愛是個性的反映和表露。其中服飾色彩與個性的關係最為密切,不少研究者聲稱找到了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偏愛冷色調的服飾消費者通常表現出安詳、冷漠和好沉思冥想的個性;喜歡暖色調的人一般精神飽滿,天性活潑好動,富於情感,熱情而急躁;偏愛紅色的人渴望刺激,好新奇;喜歡褐紅色的人,不少是屬於多情善感而又容易與人親近的類型,秉性柔和溫順;紫色的愛好者常常帶有藝術家的氣質或自命清高;棕色和綠色常常是穩重謹慎性格的人所中意的色調,這些人不喜歡鋒芒畢露;橙黃和橙紅是樂觀天性的表露;偏愛白色或銀灰色的人往往高雅脫俗;喜歡黑色的人也許十分謹慎,如果喜歡黑色配紫色的話,則可能是憂鬱或悲觀的反映;偏愛黃色,特別是大面積地使用黃色,則是醉心現代作風的表現等等。
服飾的個性表現與環境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某些場合和環境有助於個性化的充分表現,某些場合則易於抹殺個性。例如,在一些遠離日常生活的場合中,如化裝舞會和狂歡節活動,人們可以暫時拋開體面、禮節和身份,置習俗陳規於不顧,放縱自己的想像和平時受到壓抑的慾望,穿著打扮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達個人特徵和流露出深層意識。相反,在慶典、婚禮或紀念儀式等隆重場合上,在宴席、大劇院或其他豪華富麗的環境中,人們或著制服,或穿禮服,容易表現為干人一面的效果。
不同類型的服飾消費者,其服飾的個性化程度各不相同。時裝的創新者和倡導者的服飾一般都具備極為鮮明的個性。他們往往率先採用某一新穎的款式,或在選擇一種較常見的時裝時略加變化——修改某些細節,調整色調的深淺濃淡,或換一種配套方式。在這類消費者中,較高文化程度的人所佔比例較大,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社會安全感和較高的自信心,以及獨立的見解和自主的地位,其為人行事不需求外界的支持。他們常常是活躍於各種公開場合的和好交際的人,重視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認為或意識到自己引人注目,懂得或擅長用穿著方式來支持自己對人生和服飾行為的看法和觀點。趕時髦和隨大流的服飾消費者往往缺乏鮮明的個人特徵。也有人不喜歡受人注意,穿著打扮力求隨俗普通,以使自己可以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這是缺乏自信的表現,隱蔽到人群中去是為了尋求安全感。
服飾被看作是認識穿著者個性的捷徑。如前所述,服飾反映個性幾乎成了一句格言。但是,這種反映的精確度究竟如何?我們可以用服飾裝點出一個理想的形象,給人以我們所樂意給出的印象;另一方面,服飾也會暴露你深藏在心底的奧秘。因此,有一種服飾社會心理學理論,把服飾反映個性這一現象區分為表現公開的自我和流露隱蔽的自我兩個不同的側面。一個人的個性有不同的側面和豐富的內涵,服飾形象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服飾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思考和選擇。
platformshoes鬆糕鞋,厚底鞋
指底、跟俱厚而非僅僅由細細高跟支撐的鞋。當然以女鞋為主。由於gO年代流行的厚底鞋常用一種看似鬆軟的高分子合成物製成,有那麼一點像鬆糕,所以就有了這麼一個既通俗又形象的稱呼。
有人說鬆糕鞋是「敗壞口味的城市時尚,因而也成為一個問題」。他們用「笨不可言」、「生猛」、「查理-卓別林式的滑稽可笑」、「沒有太多意義」來描述形容鬆糕鞋。
鬆糕鞋的流行確實有無法讓你說出太多意義的遺憾,但高跟鞋抑或吊帶裙的流行又有多少意義可言?我們永遠不能期望從流行中提煉出太多的意義。也許正是因為它的非理性與缺少邏輯,才使得成千上萬的人被捲入它魅力的漩渦中深深沉醉。
喜歡鬆糕鞋的女孩盡可以夏天穿鬆糕涼鞋,冬天穿鬆糕統靴。不趁著流行過回癮,等流行一過,想穿要自己回家打制一雙可就不那麼方便了。
鬆糕鞋無疑是97、98年休閒服飾中的代表,風行程度不遜於30年代的高跟皮鞋。有人問,這是否暗合了心理學所指出的人類有擴張自己身體的潛在慾望,鬆糕鞋的流行是它的一種外化表現?我們這樣回答:鬆糕鞋的流行與這些女性以高個子為理想這一事實有關,同時又與當代時裝的休閒化相關。想使自己增高70厘米以上又不願受穿細高跟鞋之苦,於是鬆糕鞋成了她們的天賜之福。我有一個女學生,身高1.60米,穿上鬆糕鞋就取得了一個二流模特的資格。所以她問我:鬆糕鞋能不能永遠流行下去呢?
popart波普藝術
又稱「新寫實主義」或「新達達主義」藝術。一種現代藝術。借用那些因為大眾媒體宣傳而家喻戶曉的事物,如可樂罐、啤酒瓶以及超市中的其他商品,通過放大和扭曲,但對細節和質地的描繪又極其寫實的方法,表現出對現代大都市社會和義化進行探索的愉悅和熱情。波普藝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然後傳往美國。在服裝設計中表現為大量採用發亮發光、色彩鮮艷的人造皮革、塗層織物以及金屬和塑料製品等。
80年代中期,上海有一位時裝設計師曾經有一次波普藝術的實踐。他用報紙作面料(後面加粘合材)作成超短裙,再加紅色圓領T恤配可樂罐製成的腰帶和配飾,或藍綠色T恤配雪碧罐飾件。此舉令上海服裝界前輩大跌眼鏡。
pose甫士
「pose」其實有一個通順而不夠時髦的中文對譯——姿勢,但更多人喜歡用「甫士」這個詞。「甫士」比「姿勢」更新潮更洋氣(其實不是洋氣而是港味十足)。作為pose的音譯,它主在意義上並無關聯的漢字組成,就像將ball譯成波,disco譯成的土高一樣。甫士在模特兒行業或演藝圈經常被提起。模特兒拍照、走台的時候都要擺「甫士」。儘管現時提倡自然的姿態,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可以甩開臂膀邁鴨步,再自然也還是「擺」出來的,還是「甫士」。所以搔首弄姿、矯揉造作等等在這裡不一定是貶義詞,優劣之分只在於擺甫士的技藝以及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
普通人面對相機或攝像機也有擺甫士的機會。他們中不少人只說擺姿勢,是否因為覺得「甫十」這個詞還有點拗口?
poster招貼,海報
一個相當有年紀的詞,卻也變得時髦起來了。中國時裝界有一批在日本讀過平面設計的人,學成歸國後不喜歡招貼、海報或廣告這個中文,也不說標準的英文,而喜歡按日本的假名把Pooter發成po-sl-ta。
postmodern後現代
後現代或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本來是一種高度抽像的批判理論,如今卻常被用作「目前」、「現在」的代名詞,指稱一些前衛的文化產品,成為一個被濫用的時髦詞彙。後現代這一概念產生於西方發達國家,源於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所面臨的價值觀的劇變,新的,迥異於傳統的新的社會準則的湧現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生活的劇變。近年來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的東方國家日本和韓國也開始侈談後現代(在韓國被叫作「脫現代」)。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努力為實現現代化而奮鬥,有何閒暇和必要來趕這個熱鬧?現代化尚在爭取,何苦談超脫和超越,談什麼後現代?
中國確實還未達到現代化,但這主要是指工業、農業和科學技術。在藝術領域,由於商業化的無孔不入,由於許多藝術家的不甘寂寞,卻早已「後現代化」了。在消費領域,少數富起來的人也毫不猶豫地踏進了後現代階段。與藝術有著密切聯繫,又作為消費典型的時裝,自然也就超越了現代化的範疇。後現代作為一個時髦的理論和詞彙,自然會被以時髦為生命的時裝消費群體所寵愛。1989年了月,Vogue雜誌社的記者在意大利著名時裝設計師莫欽諾的採訪記中有如下一段對話,很能說明問題:
「你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記者對莫欽諾說。
「不。」莫欽諾說,「與其說超現實,我更為後現代。」
「我不知道後現代是什麼意思。」
「沒人知道,可是它說起來是那麼高雅。」
然而,後現代主義並非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僅僅是一群淺薄之輩賣弄才情的產物。後現代主義者不相信歷史可以解釋,不相信科學、理性和進步,而這些正是啟蒙時代以來的近現代社會的基石。後現代主義所反映的價值觀和情感來自影響日益強大的大眾媒介和大企業集團,來自諸如女權運動、少數民族運動、綠色運動和同性戀那樣的社會政治回體,來自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大眾文化產品。當代時裝與以上諸端皆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它本身也就是一種大眾文化產品,它的促銷越來越依賴於廣告和新聞媒介,它的設計靈感往往取自各種分支文化。所以,當代時裝是後現代主義的一面鏡子。
後現代主義認為「當代藝術已經死亡」,因為高雅藝術與流行文化已經同流合污,沒有區別。莎士比亞與肥皂劇被混為一談。不管這種提法是否科學,在時裝界都很容易找到一些支持這種觀點的事實:時裝設計師被視作是藝術家,聖洛朗與梵高相提並論,時裝被博物館收藏,在時裝界內部,高級女裝與街頭時裝也互相滲透。此外「藝術的死亡」還表現在比例、和諧、平衡和黃金律等形式法則和審美準則被棄置一邊,各種刺激感官、醜陋不堪的東西被當作藝術,這在時裝設計中也屢見不鮮。許多大師的設計作品在天橋上使人不忍卒睹,使人懷疑那是否該歸入「皇帝的新衣」。過去總認為時裝是設計師的創造;如今時裝是廠商根據街頭消費者的愛好以設計師的名義推出的。
後現代藝術家喜歡侈談藝術的「解構」(deconstruction)。當代時裝界新出現的許多時髦穿法正是服裝的解構:越來越多的衣服有扣子但不扣,有拉鏈卻不拉,甚至女孩子牛仔褲的門襟拉鏈要拉開了穿,看上去像要掉下來一樣;帽子反過來戴,鴨舌朝後;內衣外穿;褲子頂在頭上當帽子;圍巾搭在大衣上失去保暖功能,等等。加在時裝上的種種包裝、種種商標、種種牌名,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涵,除了廠商推銷產品的動機。後現代主義認為,現代時裝只是一具形象的空殼。
pret-a-porter成衣
法語。英語的對譯是ready-to-wear。指工業化生產的服裝,與手工業者定制加工的服裝相對立。在巴黎,pret-a-porter又是一個與hautecouture(高級女裝)相對立的行業,後者是20家左右創造性的高質量手工生產的時裝公司。1995年由羅伯特-奧特曼執導的好萊塢巨片《Ready-to-wear》引起轟動,也引起人們對這個法語詞的注意。內地片商把這翻譯成準確卻無吸引力的《成衣》,香港片商則把它翻譯成更利於票房的《霓裳風暴》。這部片子在內地沒有重映,於某電影節匆匆亮相一次後就不再露面。但是,由於報刊等媒體的介紹,其名氣仍然很大。
中國的消費者幾乎只穿成衣,或Pret-a-porter的中國版。但是,中國時裝設計師的眼睛卻常常只盯著hautecouture。這只會產生悲劇性的結果。中國服裝界的很多問題即源於此。
professional職業的,好的,頂級的,行家
原指專門從事一項職業或以一項職業為主的,引伸為有高水準的、好的、第一流的。與「amateur(業餘的廣相對應。時裝圈內的professional是一個強烈的褒義詞。professional的時裝設計師一定才思敏捷才幹出眾;professional的時裝攝影師一定精品迭出技壓群雄;professional的時裝模特兒一定卓爾不群超凡出塵。這樣說或許有點過激,然而兼職的時裝設計師、時裝攝影師、時裝模特兒都樂意把「具有專業水準」看作是內行的讚揚,這是實情。在這裡「amateur」是貶義詞。它意味著對某事不熟練,帶點外行味道的。你寧願被人稱為「freshman」(新手,生手)」、「layman(門外漢,外行)」也不要被稱為「amateur」。在尚未對某事作出時間、金錢、精力的投資時,你是門外漢,你在這一行的業績沒有被評價的意義。當你開始對某事作些投資時,你是新手,意味著無窮的希望。而你已經為某事投入了較多,「業餘」則是對成績的一個十分保留的評價,含有客氣的對能力的否定的意思。這就尤為難以忍受了。
美國人會用knowswhathe(she)isdoing來形容一個professional,即一個真正明瞭自己在做什麼的人。好萊塢有部影片《PROTESSJONAL》,故事雖然荒誕不經,但能讓我們體會一下這個詞的褒義。
puffsleeves泡泡袖,拋袖
富於女性化特徵的女裝局部樣式。袖山處寬鬆而鼓起的袖。縫接處或多或少或密或稀的褶。歷史上較為著名的一次流行發生在19世紀初的帝政時期,當時流行的高腰長裙即用小拋袖。從1920年起,拋袖變大且篷起部擴展至整個上臂,即成羊腿袖或懸鍾袖。流行預測機構認為,拋袖亦將在世紀之交再度流行。
拋袖在風格上更貼近浪漫主義,儘管在歷史上它也出現在古典主義的服飾上。拋袖又多少有點女孩子氣,泡泡袖這個名字就很帶有女孩子氣。
punk朋克
原用於指稱社會上的游手好閒之徒或品質不良者。70年代中葉成為一種著裝風格獨特怪異的群體的代名詞。朋克的興起和盛行,與60、70年代的嬉皮士、搖滾樂隊及當時蔑視傳統的高貴的社會風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極端的方式追求個性的朋克們,同時又帶有強烈易辨的群體色彩。他們穿著黑色緊身褲、印著尋釁的無政府主義標誌的T恤、皮夾克和綴滿亮片、大頭針、拉鏈的形象,從倫敦街頭迅速複製到歐洲和北美。
他們不像嬉皮士那樣髒兮兮,也不像嬉皮士在富於凝聚力的群體形象的背後存在可資一提的共同理想。他們的著裝透露出那麼一種共同情緒:不知道也不在乎明天將如何,他們只是說:有那麼一點厭倦今天。他們用奢華來製造破落,戲劇化的衣飾帶有精心佈置的痕跡。
朋克的風行,讓一直以高姿態面對時裝王國的高級女裝業,也不得不把目光再一次投向掀風起浪的街頭服飾。彼時的朋克不僅極大地影響著高級女裝的流行趨向,還在此陣營中尋到了一個嗓門不小的發言人——維恩-韋斯特伍德(vivienneWestwood)。她開在倫敦皇家大道上的時裝店,時而取名Rock(岩石),時而取名World-sEnd(世界盡頭),可謂是個名副其實的朋克之家。一些恪守傳統的高級女裝設計師則為此失去了好些顧客,包括像碧姬-芭杜、瑪當娜這樣的明星。
朋克對國際服飾流行的影響至今仍有餘威,而貨真價實的朋克對中國而言,還只是一道隔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