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本風趣的《保姆日記》(TheNannyDiaries)突破重圍擠進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和亞馬遜北美暢銷書榜上曾佔據雙料冠軍位置,自出版以來排名始終居高不下。由本書改編的電影也將由超級明星朱利亞-羅伯茨出演女主角,即將成為好萊塢2003年的超級大片。
這本諷刺紐約上流社會家庭的小說是由兩位號稱有八年保姆經驗、已經服務過30多個紐約家庭的艾瑪-麥卡琳與尼可-柯羅絲共同寫就,這是她們首次合作的處女作。多年來在紐約有錢人家擔任保姆的所見所聞,刺激她們寫下這個有笑有淚的故事。她們已有的材料也許只能讓她們寫出真實的散文類文章,但事實上這些材料卻已被成功地轉為小說的文字,故事也許經過杜撰並移花接木,細節卻都基於作者經驗。有評論讚譽這本書是有力的諷刺作品,撥開曼哈頓上流階層的迷霧,直擊紐約公園大道高級住宅區的秘密。
保姆眼中的上流社會
故事是講一個叫南妮的紐約大學教育系女生,因為想為兒童發展課程的學習增加點一手經驗,並且支付她蝸居的房租,在上東區X太太家找到一份照顧其4歲兒子的工作,紐約上東區第五和公園大道上住的是紐約最富裕的家庭。她很快就領教到這份活的瘋狂份量,她的任務是確保居住在派克大街從不幹活、不下廚、不打掃和不帶孩子的女主人過上舒適遂心的每一天。X太太身材迷人,每天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嬌好的容貌、維護豪華公寓的精緻。她的確是有她自己關心的東西,比如兒子應該進哪家豪華的私人學校。而X先生一直在辦公室裡,每天為自己精緻的家賺足夠的美金。他們都把自己的兒子看成是家庭的附屬品,而不是一個有著許多未能被滿足的感情需要的小男孩。可憐的小孩一直渴望得到父母的注意,因為那是他始終得不到的東西。
推動小說閱讀興趣的正是X太太那派給南妮的一樁又一樁活兒,這位全身名牌的太太對保姆的要求很多,可是付錢的時候卻很小氣。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購物和做其他無聊的事情上面,連照顧兒子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南妮就成了孩子的替代母親,也因此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情節。比如在萬聖節的化裝舞會上南妮就必須穿上愚蠢的服裝以配合小孩的行頭,這兩位女作者非常搞笑地敘述了這樣的情況:「如果孩子是白雪公主,那麼保姆就得扮得像大矮人;如果孩子是小農夫,保姆就得是大母牛;如果孩子是小吹笛手,保姆就得是大老鼠。」
書中的小孩經過互相熟悉的階段以後,和保姆間的隔閡消失了。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立場是相同的。
X先生很少露面,整天在忙其賺錢事業。X先生在外找了個情人,這位情人希望南妮幫她在X太太那裡遮掩。不久X夫婦的婚姻出現了裂痕,南妮也被捲入了這場超越體面人生和高品位想像之外的糾紛。在她為X家服務的任期內,她根本無法保持他們四歲小孩的身心健康,保持自己的正直品質,更重要的是,保持她原來的幽默感。在緊張的九個多月中,這個家庭中上演了一出古老的利益與權力之爭。現代僱傭關係的極限在此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保姆南妮最終目睹了主人婚姻瀕於破滅的過程。
中產生活的華麗偽裝
儘管《保姆日記》寫的極其生動有趣,但某些地方也同樣也令人難過。它巧妙地諷刺了美國特權階層撫養年輕一代的方式——粉飾打扮為了參加「儀表秀」的比賽。這部既戲謔又辛辣的諷刺作品戳破了曼哈頓上層生活的華麗偽裝,紐約精英們逃避了親自撫養下一代的責任。
兩位作者是畢業於紐約大學的美女,都出身於中上層富裕家庭,卻前前後後在紐約做過三十多戶人家的保姆,本書即取材自她們工作經歷的所見所聞。然而,《保姆日記》是本小說,不存在任何對現實家庭的描繪。姓名和人物都是作者想像的產物。任何與現實事件或人物——無論在世或已故的——相似之處,均屬巧合。雖然書中也提到某些真實的紐約場景——學校、商店、畫廊等等,但都是在虛構的意義上描寫的。
兩位作者將多年的對美國上流社會的精英家庭的觀察進行藝術加工,用幽默而精緻的筆觸揭開了不為常人所知的上流社會家庭的面紗,寫成了這本有淚有笑的超級暢銷小說。
除了孩子和保姆,沒有人在家裡。這本書的出版不單單是因為作者的聰明才智更是因為她們的同情心。對那些健忘的父母們來說,孤獨的兒女和過度工作而又報酬微薄的傭人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他們都想要修復某些已經被打碎的東西。
窺視富人的秘密嘴臉
閱讀此書給人以無法言喻的窺視快感。瞭解那些居住在紐約高尚社區豪華公寓裡的有錢人家的生活,瞭解他們對保姆的要求之高,瞭解他們給保姆的待遇之差,瞭解那些孩子認識父母真實嘴臉的機會之少,這一切都是那麼引人入勝,有時甚至是無法想像的有趣。
《保姆日記》是部出色的諷喻文學作品,節奏流暢,生動有趣。這本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內容都取自於上流社會的不為人所知的小事。敏銳的觀察和獨具風格的文字呈現全然真實的細節,毫不做作。
《保姆日記》非常滿足一般階層對美國一小撮富人的家庭內幕的「窺視癖」。而且,由於作者的確以暴露這些富人的「醜惡面目」為己任,非常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及印證大家原有的對富人自私心腸的疑心。(陳墾/譯)
保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