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能不打就不打能不拼就不拼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是從長江水師走出來的。長江水師是封建閉守時代的海軍,木質大船,全靠扯帆借風航行。他因家貧輟學,但少年有志,豈肯在木槽船上打發一生,於是改投淮軍。在鎮壓捻軍起義中屢立戰功,再加上他是安徽廬江人,被李鴻章看重,陞遷極快。光緒元年,李鴻章奏准建立中國新式海軍,在淮軍將領中唯一有過木船水手經歷的丁汝昌就被推上了締造中國新式海軍的崗位上來。從購買第一艘鐵甲船到北洋水師正式建成,都是李鴻章拍板,他來執行。今天也是這樣,他接到了老上司要他派船護航運兵的命令。李鴻章為他親手寫下八個大字:「不露聲色,速去速歸。」
丁汝昌全明白,老上司有難言之隱,老上司雖然不得不遵旨行事,但還是要保住北洋水師,能不打就不打,能不拼就不拼。
李鴻章的「不露聲色,速去速歸」自是絕對機密。萬沒想到這份絕對機密的電文卻變成了日文,正赤裸裸地躺在日本首相伊籐博文的條桌上,這是日軍參謀本部派赴天津的一個偵察組,借一家商店做掩護,白天察看動靜,夜晚搜索電波,終於破譯出來這份密電。
掠過歡騰,海軍省的海相在誇耀:「支那的北洋水師終於逼出海洋來了。這是我們斷然擊沉英商高昇號運兵船的必然結果。正好就此突然一擊,幹掉的有!」陸軍省的陸相也在誇耀:「支那辮子兵再次跨海赴朝,這是我們以迅雷之勢,火速佔領漢城,火速囚禁朝鮮王室,火速攻克牙山的結果。李鴻章把兵調了出來,那就回去的沒有。必須快快增兵朝鮮,趕在李鴻章援兵到來之前,吃下平壤的有!」
海相陸相興高采烈地說著,伊籐博文下了命令:「海軍截擊北洋水師,陸軍進攻平壤,統統當務之急的有,齊頭並進!」
伊籐博文十分得意,就「不露聲色,速去速歸」八個大字做出他的四點剖析:第一點,這充分說明李鴻章不肯硬碰硬打的心緒,而這心緒正是和他一貫「外須和戎」的主張相吻合。第二點,既不敢硬碰硬打,卻又鋌而走險,這正是清王朝內部勾心鬥角的結果,實際上已是亂了套。第三點,勾心鬥角已經分裂成慈禧的後黨與光緒帝黨之爭,他們還有心打仗?他們已無心打仗了。第四點,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的崇洋病與恐洋症與日俱增,他們哪裡還敢禦敵。他大聲喊喝了:「對於一個爛蘋果似的王朝與國家,你們自管放手去打,大膽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