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傑 第七九回 酬殊勳舉人拜相 報噩耗愛子遄歸
    左宗棠一聽佔據肅州的逆賊,就是熊飛鵬和那個黃自信,而且黃自信還做了副元帥,這一氣還當了得,當下立命那個探子退去,忙問劉錦棠道:「毅齋,那個黃逆,真正戲弄老夫不小,現在我們究竟怎樣打算。」

    劉錦棠並不躊躇的答話道:「敝統領1已據沿途探報,逆賊的內容,大概已經知道。」劉棠說了這句,便與左宗棠咬上幾句耳朵,左宗棠一邊在聽,一邊已經點首稱是,及至聽畢,相與一笑而散。

    第二天的大早,左宗棠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要與劉錦棠前去商量,他便一個人踱到劉錦棠的中軍帳中,左右衛士,瞧見左宗棠去到,正待進帳稟知他們總統,左宗棠忙搖手阻止道:「本部堂自會進去,爾等不必通報。」

    左宗棠說著,順腳跨進裡面,只見劉錦棠似在看件公事,因為劉錦棠面朝裡面,背脊朝外,沒有見他進去,他就躡手躡足,輕輕地走至劉錦棠的背後,要想偷眼一看,究在看些什麼緊要公事。

    及見劉錦棠所看的不是公事,乃是劉錦棠上年攻那金積堡的時候,偶因地理關係,一時不能得手,左宗棠就詳詳細細的寫了一封信給他,指示一番地理,後來劉錦棠果照信辦理,一戰成功的。

    可是那封信,對於肅州卻沒甚麼關係,不知劉錦棠何故重複在看,左宗棠的心裡雖在這樣想法,但把那封筆走龍蛇的字句,已經很快的映入他的眼簾;又因那封信的成績昭然,心下不免有些高興,便也帶眼看了下去,只見上面寫著是:前接雷周稟十五日之事,當即飛函奉致,並具牘行知老湘全軍,以定軍心。援賦紛至,周張引退,雷又被圍,局勢極壞。尊處未赴峽口之援,自是向東南打賊,能將吳忠堡一帶已撫未叛者安撫,已撫仍叛通賊者剿之,亦是一策。春冰將泮,轉瞬桃汛,下橋永寧洞,是否準備,至為懸系。愚見前敵各黨,漸漸收回吳忠堡,而嚴扼下橋永寧洞,扎黃河邊,以通運道。賊既巢堅糧足,難以遽滅,則逼扎亦屬無益,不如先圖自固為是。擇吳忠堡地勢高處紮營,嚴扼永寧洞,司其渲瀉,則我能制賊,賊不能困我,又可藉通寧夏糧道,似於局勢為宜。如實不能支,不能不作退軍之計,則須通盤籌劃,分先後,分去留,不可一併行動。靈州既克,不可拋棄。永寧洞是下游津要,必宜扼扎;寧夏為重鎮,又官軍糧道所經,必須力顧;此數處均應留兵。愚意全軍宜過河以助金張,就寧夏平羅之糧,而通靈州下橋運道,靈州宜派馬步七八營,下橋宜派撥一二營。其主退者,宜先審各路有糧地方,以為趨向,綏德鎮、靖瓦窯一帶,相去數千百里,途無可用之糧,恐難必達。查由靈州至環縣,由環縣抵慶陽一路,由金積堡打漢伯堡,出惠安堡,韋州、下馬關,而至預望城,其二百六十里,由預望城西北,去半角城百三十里,去王家團莊一百里,皆有官兵駐紮,一徑可通平涼府;或從預望城南下二百餘里,亦可由瓦亭抵平涼,此亦一路。慶陽、平涼,皆有糧食可取,惟須裹半月之糧,可期必達。此為退軍出險之策,兩者請與傑軒兄分任之,一去一留,於局勢方穩。總要將軍中公私所存糧食,通籌合計,以定主見,免致臨時周章。壽公忠櫬仍暫停靈州為妥。

    左宗棠剛剛瞧畢,就見劉錦棠忽然拍著桌子,一個人大讚那信道:「左帥對於此間地理,如此熟悉,真不愧為人家稱他新亮也。」

    左宗棠笑著拍了一拍劉錦棠的肩胛道:「承蒙謬讚,我卻愧不敢當。」

    劉錦棠聽了不覺一愕,慌忙回頭一望,見是左宗棠,方才笑說道:「爵帥何時來此,我怎麼一點沒聞聲響呢。」

    左宗棠便在桌子旁頭坐下,也笑著答劉錦棠的說話道:「我進來時候,你正凝神壹志的觀看此信。但不知你看此信,究為何事?」

    劉錦棠又笑答道:「肅州一克,我們即須出嘉峪關去,我知爵帥對於關外的地理,也很熟悉,所以拿出此信再看一看,不知可有甚麼老文章可抄。」

    左宗棠復又呵呵大笑道:「毅齋真個細心,其實何必如此,儘管老實問我這個古董就是。」

    劉錦棠即把那信收去道:「我的意思,行軍之時,地理固屬要緊,伊犁既與俄邊接壤,必須先以防俄為上。」左宗棠不待劉錦棠說完,連連擊掌的稱讚道:「著著著、毅齋確有見地,真正是我幫手。」

    左宗棠說了這句,一面捻著他那鬍鬚,一面很得意的朗聲說道:「我們此次準備大舉出關,以致群情疑駭。他們所舉的理由,必定說是新疆恢復非易,不如屯兵要隘,分置頭目,以示羈系,何必竭東南鉅餉,懸軍深入。卻不知道烏魯木齊未復之先,並無要隘可扼,而且玉門關外,豈能以玉斧斷之。即是烏魯木齊、瑪納斯得克、伊犁在我掌中,回部全復,我們分置回目,捐新疆全境與之,也須度各回勢能否自存,長為不侵不叛之臣,捍我西圉才是。否則回勢分力弱,必仍折入俄邊。如此一來,豈非我們斷送腴疆,自守瘠土,久戍防秋,歲無寧日;挽輸絡繹,勞費無所終極,不必二三年,形見勢絀,西北之患更亟,得與不得相等。科布多、烏裡蘇雅台、庫倫、張家口等等地方,何能安枕?然則撤西防以裕東餉,不能實無底之橐,且先壞我萬里長城,真正不划算了。」

    劉錦棠一直聽到此地,接口說道:「爵帥料得極對,自然趁此關隴既平,兵威正盛之際,大舉出關,辦它一個一勞永逸,豈不甚好。」

    左宗棠點點頭道:「我們兩個,意見既同,放手做去,一定不致勞而無功。不過你的計策,怎麼還不見效?」劉錦棠很鎮定說道:「爵帥不必性急,三天之內,一定可見顏色。」

    左宗棠正待答言,忽見劉錦棠的一個文案,匆匆報入道:「恭喜爵帥和總統二位,剛據探子來報,那個白彥虎,因聞我們這邊製造出的謠言,說是黃自信已經暗中投順我們,不久即有倒戈之舉,信以為真,立即派了一個名叫龐拉多的親信將官,率領一支人馬,來到肅州,假以犒軍為名,即將偽副元帥黃自信拿下,就在軍前正法。那個偽元帥熊飛鵬,生怕白彥虎見疑,於他不利,此刻已與那個龐拉多正在自相火拚。我們的先鋒張朗齋,業已殺入肅州城中去了。」左劉二人一聞這個喜信,高興得心花怒放。

    劉錦棠也向左宗棠道:「恭喜爵帥,那個白逆果然中計,我方纔還說不必三日,那知此刻即有喜信。他們既在火拚,張朗齋殺入城中,一定得手,爵帥快快回營傳令,我們一同殺入肅州要緊。」

    左宗棠聽說,連話也不及回答,馬上回營傳令,大軍即向肅州進發。還未走到半路之上,又據飛探報知,說是張朗齋已將肅州克復,那個偽元帥熊飛鵬,以及偽將龐拉多,統統生擒過來等語。

    左劉二人得報,自然更加大喜,一面重賞探子,一面直進肅州,及至城下,張朗齋早已親自出迎,相見之下,略略一敘戰事經過,一同聯轡入城。

    左宗棠對於黃自信那人,本在大恨特恨,當下把他凌遲,熊飛鵬斬首號令。犒賞兵士之後,即用六百里的牌單,飛奏進京。

    那時慈禧太后,正在憂得西北軍事,不能如意,日夜不能安枕;恭王再三勸慰,不能解去一點憂心,及見左宗棠克復肅州的奏折,方始額手相慶,急將恭王和一班軍機大臣召入商量道:「左宗棠倒底是個老手。漢人之中,確是一位忠於君上的臣子。此次既有如此大功,怎麼優獎優獎他呢。」

    當時恭王首先奏答道:「左某已錫伯爵,要未晉錫侯爵。」慈禧太后搖頭道:「這個不好。俺曉得他從前不肯做官,無非想中進士,想中進士,無非想望拜相;本朝會典,雖然載有不是進士出身,不能拜相,1俺想破個例子,授他一個東閣大學士,你們以為怎樣?」

    恭王和一班軍機大臣一齊奏對道:「這是老佛爺的天恩。若以乙科拜相,重視勳臣,也是本朝的佳話。」

    慈禧太后聽說,又很高興的說道:「漢朝時候,把那三十六位功臣,圖容麟閣,原是創舉,也非老例。現在俺的用個舉人拜相,也好使那漢人知道,俺們為人,只重功勳,並不薄待漢人。」恭王又奏答道:「天恩如此高厚,左某一定感激。現在伊犁地方,雖為白逆彥虎佔據,俄人正在覬覦。奴才說,那個地方,若被俄人所得,各國恐要傚尤,自然趁早收復為是。這個責任,不能不責成左某;老佛爺既是這般相待,左爺一定拚命的,也要報答朝廷的了。」

    慈禧太后聽說,連連點首,即命恭王下去照辦,並令左宗棠兼著新疆軍務督辦。

    左宗棠接到兩道上諭,起先不免一驚,過了一會,方始召集幕友大笑道:「上諭命我入拜,乃是本朝二百餘年所僅見的主恩。不過老夫得此奇遇,不免有些愧慚吧。」

    眾幕友先向左宗棠道喜之後,方才一齊答道:「爵相有此曠世之功,始能有此曠世之典。我們說來,這個主恩,更比那個麟閣圖容,還要隆重幾分呢。」

    左宗棠聽得大眾如此說法,只是撚鬚大笑,這天大家快樂了一天。

    第三天,左宗棠又接到劉錦棠升了三品卿銜的喜信,當下也去與劉錦棠道喜,劉錦棠也謝了左宗棠的保奏之功。

    當天晚上,左宗棠又接到曾國荃向他賀喜之信,拆開一看,見是照例稱著晚生,且有昭代偉人的頌語。原來大清儀注,凡是尚書督撫,對於大學士應稱晚生的。當時左宗棠一見曾國荃和他鬧這儀注,忽然想起那時正有一個俄人,住在他的軍中,生怕京中的一班多嘴御史,又要亂說閒話,趕忙親筆覆函道:

    徂西以來,所處殆非人境,相知者每憂其不逮,而幸災者頗不免伺揣之詞,內交既寡同心,疆圻共存意見,不肖以病軀苦力,"w撐其間,尚有今日,已為意外之幸。朝命又以督辦新疆軍務責之,自維受恩忝竊至此,即亦不敢規避。秋九應輿疾西征,不容稍緩,命不猶人,例遭磨折,兄其謂我何也。昭代偉人,如何敢當,請即移贈我兄可乎。頃有俄人遊歷至此,論者頗謂意在覘國,屬張吾軍示之。弟意隴禍十餘年,無可掩覆,老醜裝作少艾,徒取姍笑,不可示瑕,亦難見好,遂召居行署,坦懷示之。欲繪地形,則令人作嚮導,欲觀軍容,則令人布拙式,欲談製作,則令人局審視,而請益焉。暇則與之暢談時勢,彼人似尚為然,或不致被其識破耳。來示循例稱晚,正有故事可援,文正得協揆時,弟與書言,依例應晚,惟念我生只後公一年,似未為晚,請仍從弟呼為是。文正覆函云:曾記有戲文一出,恕汝無罪。兄亦循例,蓋亦循此乎。一笑。

    左宗棠發信之後,又將劉錦棠和一班幕僚請至,掀髯大笑一陣,始將曾國荃之信,交給大眾看過道:「我對文正不肯稱晚,如何可讓沅浦向我稱晚。我當時確在恨我不是進士出身,不能入閣,即便做到尚書,也得常常向人稱著晚生。不防朝廷對我竟賞特恩,使我對於沅浦之稱,不好直受。誰謂冥冥之中,沒有循環之理的呢!」

    劉錦棠笑答道:「爵相的這個特恩,真是曠古所無。那時文正既恕爵相無罪,今天爵相也恕曾九帥無罪,又是大拜中的一段佳話了。不過錦棠雖升三品卿銜,對於爵相的一品中堂,應有兩個晚生要稱。1

    左宗棠忽又不答這句,忽然咬牙切齒起來的說道:「那個姓官的媼相,2他從前在湖廣總督任上,竟去聽了那些莫須有之言,和我作對,現在我也居然入閣,不知他將來見面時候,倒底拿那一種面貌見我。」

    眾幕僚附和道:「官中堂當時大概誤聽讒言,將來爵相回京時候,他一定要與爵相陪罪的。」

    左宗棠搖頭道:「我不希罕他來陪罪。」左宗棠說到此地,忙又問著一個能懂俄語的文案道:「這個俄人,說是昨天走的,究竟走了沒有?」

    那個文案急答道:「已經走了。本要稟知爵相。」

    左宗棠又對大眾說道:「我已將他到此之事,告知沅浦去了,也好讓沅浦替我傳揚傳揚。不然是那個姓官的媼相,又要在太后面上,說我私通俄人了。」

    大眾聽說,自然又是敷衍一會。

    劉錦棠忽問左宗棠道:「爵相打算那天出關?」

    左宗棠道:「只要糧食一齊,不論那天出關。」

    劉錦棠道:「今年各處屯田的年成都好,各縣解來的糧秣,已到十成之九。照我愚見,最好馬上出關,倘若那個白逆一有準備,反費周折。」

    左宗棠連連點頭道:「這末明天就走。」

    劉錦棠忙站起來答道:「我就下去預備。」

    左宗棠便向劉錦棠拱拱手的笑道:「此次出關,完全要仗你的大力呢。」

    劉錦棠嚇得連連回禮道:「爵相何出此言。凡是部下,誰不恭聽爵相的調遣!」

    左宗棠聽了笑上一笑,又與大眾略談一陣,方才各散。

    誰知左宗棠的大軍,剛剛走到酒泉地方,忽見他那次子孝寬,踉蹌奔入,向他報著凶信道:「爹爹聽了兒子的說話,千萬勿嚇,大哥已經去世了。」

    左宗棠不等聽畢,陡覺兩耳嗡的一聲,眼前一個烏暈,立刻昏了過去。幸虧孝寬已在刻刻留心,急與左右搶上一步,一把將左宗棠的身子扶定,大家拚命的把左宗棠叫醒轉來。

    左宗棠睜眼望了一望孝寬,方始自搖其頭的說道:「為父早已防到你們大哥,必有此著,後來見他尚聽為父所勸,不敢再去殉母的了,所以准他回家,那知他竟如此忍心,丟下我這白頭老父,前去尋他母親去了。」

    孝寬忙又勸慰老父道:「爹爹不必太事傷感,身子也得保重。況且太后有此特恩,舉人拜相的,歷朝也少,兒子還沒有替爹爹道喜呢。」

    左宗棠又歎上一口氣道:「賀者在門,吊者在室,還有甚麼喜可道。你快把你大哥的病情講給為父知道,你大哥臨終的時候,有沒有甚麼說話留下。」

    孝寬接口道:「大哥是弱症,醫生早就說過。兒子同了兩個兄弟,只有勸大哥多吃補食;大嫂甚至每晚上僅睡一兩個時辰,小心服伺,無奈病已入了膏肓,終於無救。大哥臨歿的當口,大家都在他的面前,他只說了他不能再見爹爹的一句,其餘也沒甚麼遺言。」

    左宗棠忽又掩面痛哭一陣,孝寬勸止不住,劉錦棠得信,也來相勸,起初也難勸住,後來說到受國恩重,只有暫時強忍一下,不要急壞身子,不能辦事,也是不妙的,那些說話,總算才把左宗棠的悲傷止住。

    照左宗棠的意思,還想把孝寬留在軍中,一俟收復伊犁,馬上奏請開缺,回去親葬亡子。

    又是劉錦棠一力主張,孝寬趕緊回家,葬事固可等候將來再辦。那位孝威夫人,不要痛夫情切,再去鬧出事來。孝寬奉命回家,孝威夫人聽了公公吩咐,或者好些。

    左宗棠本不是分不出輕重的人物,自然贊成此言,急命孝寬持了他親筆致他塚媳的信,漏夜趕回家去。當時孝寬雖有依依不捨的情狀,但因國事為重,只好硬了心腸,叩別老父,立即上路。

    左宗棠眼看孝寬走後,只得同了劉錦棠,率了大軍,出了嘉峪關,先攻哈密地方。又把先鋒張朗齋叫到面前,指示軍略道:「哈密既苦兵差,又被賊擾,駐軍其間,自非力行屯田不可。然非足下深明治體。斷難辦理妥善。從前諸軍,何嘗不說屯田,其實又何嘗得到屯田之利,又何嘗知道屯田辦法。只知一意籌辦軍糧,不知兼顧百姓;殊不知要籌軍糧,必須先籌民食,民食籌妥,方是不竭之源。否則兵想屯田,民已他徒,單靠兵力屯田,如何得濟。

    左宗棠剛剛說到這裡,忽見劉錦棠匆匆走入。正是:

    疆場決勝原非易

    帷幄運籌更是難

    不知劉錦棠走來何事,且閱下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