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東北部,有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名叫埃塞俄比亞。這是一個封建王國。由於地處沙漠地帶,經濟十分落後,人民過著貧窮的生活,然而,她的地下資源卻十分豐富。在她那一望無際、連綿起伏、在陽光下閃爍著黃金般光芒的沙漠地下埋藏著大量的黃金,還有白金(鉑)以及許多別的金屬。此外,埃塞俄比亞地處紅海南大門,向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因此,她一直是帝國主義者垂涎的對象。
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主義頭子墨索里尼悍然發動了侵埃戰爭,此時,意大利已佔領了埃東面的索馬裡和北面的厄立特尼亞。現在,它希望迅速佔領埃塞俄比亞,控制紅海這條戰略交通要道,並以此為據點吞併整個非洲。
當時的意大利雖然不能與德國相比,但對於埃塞俄比亞這樣一個幾乎還處於原始社會狀態的封建王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現代巨無霸,它擁有當時先進的現代化武器,有大量飛機、坦克和裝甲車,而埃塞俄比亞則連統一的軍隊也沒有,只有屬於海爾-塞拉西皇帝的衛隊和各封建領主的私人軍隊。他們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長矛、弓箭、棍棒,力量對比如此懸殊,難怪墨索里尼狂叫要「懲罰這些非洲蠻子,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呢。」
可是,埃塞俄比亞人民並沒有被強大的敵人嚇倒,他們決心保衛自己的祖國,保衛自己的家園。很快,埃實行了全國總動員。10月17日,皇帝塞拉西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只見這位年輕的皇帝健步走上檢閱台。在清晨的陽光中他的身影顯得異常高大。他沒有發表長篇演說,只是高聲問他的臣民:
「法西斯侵犯我疆土,魚肉我人民。我們怎麼辦?!」「堅決抗敵,寧死不屈!」10萬人發出了震天的怒吼。「對!誓死抗擊侵略者,保衛我們的家園!」塞拉西說完,命令5萬人組成的聯合軍隊立即出發。他自己也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抗戰中,埃塞俄比亞人民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品質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埃塞俄比亞大部分地區水源奇缺。牧民們就把水裝在皮袋裡,穿過乾旱的沙漠把水運到兵營裡。他們自己卻常常因乾渴而暈倒在路上,青年學生們走上街頭進行宣傳動員;婦女們組織了紅十字協會和婦女協會,運送傷員。組織後方供給,一些封建莊園主也拿出錢來向國外購買武器彈藥和糧食,支援前線抗戰。
由於埃塞俄比亞人民的頑強抵抗,墨索里尼速戰速決的部署完全落空。到11月8日,意軍才佔領埃塞俄比亞1D8的土地。11月19日到21日,塞拉西皇帝再次親臨前線慰問軍隊。埃軍乘此機會,一鼓作氣地進行了反攻,收復了大片失地,意軍損失慘重。那些被意軍所佔領土地上的人民也不斷地給意軍製造麻煩:他們藏起糧食,填平了水井,牽走了駱駝和毛驢。意軍每到一地,佔領的僅僅是一座空城。在非洲沙漠炎炎的烈日烘烤下,找不到水源或只能找到撒了鹽的水井的意軍士兵飢渴交加,戰鬥力大為減退。
墨索里尼見此情形惱羞成怒。這個喪心瘋狂的法西斯分子,不但一怒之下撤換了意軍駐非洲總司令,派了由死心塌地的納粹分子組成的「黑衫軍」到埃塞俄比亞參戰,並從12月底起增派了空軍。對埃軍陣地和無辜的平民進行病狂的轟炸,而且,還從次年2月份起使用起了毒氣!意軍甚至還對瑞典和芬蘭派出的紅十字救護隊進行轟炸。瑞典紅十字會救護隊成員死在這些滅絕人性、喪盡天良的暴徒的轟炸中的就有50多人!
形勢終於惡化。1936年5月5日,意軍進佔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塞拉西皇帝出走英國。5月9日,墨索里尼在羅馬宣佈吞併埃塞俄比亞,由意大利國王兼任埃塞俄比亞皇帝。
埃塞俄比亞淪陷了。這片苦難的土地在法西斯分子的鐵蹄下呻吟。災難深重的人民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然而,他們並沒有屈服。更多的人拿起了武器,參加了游擊隊。人們的誓言是:「打到最後一個人,流盡最後一滴血。」游擊隊利用各種方式與侵略者展開了英勇而巧妙的鬥爭。他們不斷破壞鐵路,炸毀橋樑,劫持意軍的運輸車,炸掉他們的軍火庫。他們甚至還刺傷了意大利總督。雖然,意大利法西斯殖民當局對此進行了瘋狂的報復,3天中屠殺了3萬人,逮捕監禁了更多的人,但埃塞俄比亞人民沒有被嚇倒。相反,越來越多的人參加了游擊隊。到1939年,游擊隊已發展到40萬人,控制了大部分國土。
游擊隊鬥爭的方式也越來越巧妙。他們不但敢於鬥爭,而且善於鬥爭。他們的武器彈藥及糧食大部分都是從敵人那兒弄來。意軍成了他們的「後勤部」。最有趣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深夜,奎列索一個意軍兵營。熟睡的士兵們突然被一種剌痛感弄醒了。他們睜開眼睛一開,屋子裡「嗡嗡營營」地飛舞著不知多少蜜蜂。迷迷糊糊的士兵一時也弄不清是怎麼回事,慌慌張張地跳下床往外面跑,頓時軍營大亂。等這些士兵趕走呆在身上的密蜂,一個個紅頭脹臉地回來時,發現他們所有的武器都不見了。有人在自己的床頭發現一張紙條,上面有幾行字:「武器彈藥,暫借不妨;蜜蜂成箱,送君品嚐。小小禮品,希望笑納。」落款是一個笑容可掬的小飛人。原來,這正是一支代號「小飛人」的游擊隊干的。這支游擊隊近來十分活躍,神出鬼沒,弄得意大利殖民統治者十分惱火。
埃塞俄比亞人民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終於在1941年趕跑了意大利侵略軍,恢復了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