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9月的一天,在彼得堡皇家近衛軍營地,幾名年輕的軍官在上尉雷列耶夫的房間裡正低聲而熱烈地議論著什麼。這時,從外面走進一個高大而英俊的青年人,房間裡的人一見他進來,馬上一起歡呼:「你終於回來,我們正談論著呢!」看來,他們彼此都很熟。
進來的人姓恰達耶夫,也是一名近衛軍軍官,他剛從法國旅行回來。
「你們談論些什麼?」恰達耶夫問。
「那還有什麼?當然是你和你的法國之行。怎麼樣?你帶回些什麼?」年輕的軍官們迫不及待地問。
「我帶回了你們最需要的東西,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的著作,凡是我能弄到的都帶回來了,他們的著作在法國是禁書。貴族們每天都在擔心哪一天會再來一次革命,所以他們禁止出版這些人的書。」
「伏爾泰在《老實人》中不是說過嗎,要緊的是耕種自己的園地。這話說得真精彩,我們要做的,不就是耕種俄國這塊土地嗎?俄國需要的是象法國那樣的革命!」雷列耶夫激動地說。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宣傳,俄國到處都是黑暗、愚昧、落後,我們要象法國人那樣搞思想啟蒙。所以,在俄國出版伏爾泰等人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雷列耶夫說。
「我認為,在俄國,我們要先推翻沙皇,消滅野蠻的農奴制。你們還記得普希金的《自由頌》嗎?」一名軍官說。「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專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帶著殘忍的高興看著
你的覆滅,你子孫的死亡。」
有詩人氣質的雷列耶夫和幾名軍官一齊大聲背誦普希金《自由頌》的最後一節。普希金和這些人是親密的朋友,對於普希金的詩,他們都非常喜歡,也非常熟悉。
「說到普希金,他的勇氣我們都比不上,雖然還不到20歲,詩寫得卻非常有力量。有自由思想的青年人都會喜歡他的詩。我去法國之前,他為我送行,還送我一首詩,你們看吧,看最後一節,寫得多麼好!」恰達耶夫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裡拿出一個本子遞給雷列耶夫。
雷列耶夫一看,詩的題目是《致恰達耶夫》最後一節寫道:
「朋友,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晨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羅斯要從睡夢中甦醒,
在專制暴政的廢墟上
將會寫上我們姓名的字樣。」
「太好了!」
「真棒!」
「好極了!」
年輕的軍官們激動地紛紛稱讚。他們是一些有頭腦的貴族青年,在1812年的衛國戰爭中他們追擊拿破侖的法軍,一直打到巴黎。在那裡,他們受到啟蒙思想的熏陶,看到了大革命給法國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自由、民主、平等這些字眼,讓這些年輕人熱血沸騰。是啊,英國、法國都發生了革命,日益強大起來,而俄國呢,還是落後反動的專制農奴制。他們決心改變這種黑暗現實。
恰達耶夫,雷列耶夫是年輕軍官們的領袖,他們成立了秘密的革命團體和小組,在俄國各地從事宣傳鼓動工作,等待時機,準備先在彼得堡發動一次起義。
轉眼1825年底。老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然死了。他沒有子女,誰來繼位呢?俄國樞密院大臣和大主教最後決定由沙皇的二弟康斯坦丁繼承皇位。於是,他們派信使去迎接遠在華沙的康斯坦丁回國。
但是,康斯坦丁從華沙寫信回來,表示自己不願當沙皇,聲明放棄繼承權。
這時,沙皇的三弟尼古拉趁機寫信給二哥康斯坦丁,表示自己想當沙皇。康斯坦丁馬上同意了。於是,樞密院通告全國臣民,決定在12月14日舉行正式的登基儀式。
12月14日清晨,全副武裝的3000多名近衛軍突然開進彼得堡的元老院廣場,圍繞著彼得大帝的銅像排成一個戰鬥的方陣,領頭的軍官正是雷列耶夫,恰達耶夫等人。
「打倒專制暴君沙皇!」
「制定憲法!」
「要求民主!」
「要求自由!」
「廢除農奴制!」
近衛軍突然高呼口號,洪亮的口號聲驚醒了彼得堡市民,他們興奮地打開窗子,注視著近衛軍官兵,為他們吶喊助威。口號聲傳到了皇宮,正在試穿登基新衣的尼古拉大為驚恐,他做夢也沒想到這個時候會有人反對他。他惱羞成怒,大聲吼道:「馬上集合軍隊,消滅這群叛黨!」
「是」。
「是」。
大臣和將軍們急忙出了皇宮去調集軍隊。一隊騎兵向起義者衝去,他們高舉雪亮的馬刀,氣勢洶洶,「砰!」「砰!」突然一陣槍響,沙皇的騎兵紛紛落馬,後邊的又衝上來,起義者還以密集的射擊,沙皇的人馬自相踐踏,混亂一片。
勇敢的起義者鼓舞了廣大的市民。中午時分,彼得堡的窮苦工人、手工業者、貧民紛紛湧向廣場,用磚頭瓦塊襲擊政府軍。起義的隊伍迅速擴大了。
這時,彼得堡城外的炮兵開了進來,尼古拉命令大炮對準廣場襲擊。一顆顆炮彈在廣場中央爆炸,起義的人群很擠,不一會兒廣場上就血流成河,起義隊伍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出廣場。沙皇的騎兵又猛衝過來,雷列耶夫指揮士兵頑強抵抗,但因寡不敵眾,起義隊伍很快潰散了。恰達耶夫和雷列耶夫被沙皇抓住,關進監獄。
半個月以後,即在12月29日,俄國南部的烏春蘭士兵發動起義,結果也被殘酷鎮壓下去。
因為彼得堡和烏克蘭起義正好是在俄歷12月,他們又是相同組織發起的,所以歷史書上把領導這次起義的成員稱為「12月黨人」。
起義失敗之後,12月黨人的五位領袖雷列耶夫,恰達耶夫等人被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亞,600多人受到牽連被判刑。
12月黨人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他們英勇無畏反抗暴政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來的俄國革命者。